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文物活化现状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艺术教育 作者:唐洁,叶谦,吴兆奇
发布于:2021-07-06 共600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2篇】中国陶瓷论文(最新范文6篇)
【第3篇】模因理论下传播和发展中国陶瓷文化的路径
【第4篇】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文物活化现状及其机制探讨
【第5篇】中国陶瓷艺术文化创作与文化精神的融合
【第6篇】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脉络及艺术美学价值探讨

中国陶瓷论文范文第四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文物活化现状及其机制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对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在展览、社教、文创这三个方面功能的对比和分析,明确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藏文物活化机制的关键是拓展博物馆的展览功能,搭建内部策展人平台,合理引进外部策展人机制;丰富博物馆的社教功能,创新博物馆的文创功能,建立多层次的合作关系,建立健全人才机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文物活化机制的核心要落实在人才机制的创新上,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让博物馆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先活跃起来。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活化;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唐洁,澳门科技大学设计学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活陶瓷设计。;叶谦,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陈展部主任,研究方向:博物馆学。;吴兆奇,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包容性设计、手信。;

  基金: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藏文物活化机制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YG2018040;

中国陶瓷

  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人民的珍贵财富。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曾说过:"文物不言,但它们是有生命的,它们不能只是被锁在库房之中,静立展柜之上,而是应该以更多的形式,去焕发生命力,实现文化价值。"对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彰显景德镇地域特色,讲好中国陶瓷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让留在景德镇的人传承与创新,离开景德镇的人记得住乡愁。

  党的十九大宣布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1].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出台,方案主要任务中就提到要推进陶瓷博物馆建设,鼓励陶瓷类专题博物馆升级发展,进而推进陶瓷文化挖掘阐释,加强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2].《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2020年前工作要点》也提到要着力推进陶瓷文物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3].正是这一系列重大思想的确定、重大政策的出台、重大举措的推出,才能真正"让文物活起来"逐渐从理想照进现实,才能使这些陶瓷文物、这些千年的文化积淀更好地走近百姓,走向未来。

  一、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文物活化现状分析

  (一)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简介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前身是文化部于1953年投资兴建的景德镇陶瓷馆,该馆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以陶瓷为收藏、展示、研究的专题类博物馆,于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15年10月,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新馆开馆,其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节能示范单位、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西省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江西省巾帼文明岗。馆内设有6个不同规模的展厅,其中常设展厅以瓷器、瓷业、瓷都为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等展陈手段,按时间顺序展示了中国陶瓷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其余展厅为临时展厅,主要用于各类主题展、交流展以及艺术家个展等。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在施工设计伊始就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室内公共装修还因此于2015年喜获亚太室内设计精英邀请赛金奖。博物馆坚持以陶瓷精品展示、陶瓷学术研究、陶瓷文化传播、陶瓷知识教育为宗旨,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和信息等展陈手段,打造展现景德镇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以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本土文化元素,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馆内文物现状

  博物馆收藏藏品有4万余件/套,按照历史年代的顺序,既有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又有汉唐以来的陶器,还有宋元明清时期的珍品重器以及民国到现代的民瓷佳作,这些历朝历代珍贵的代表性瓷种涵括了景德镇2000多年陶瓷发展史中的各类品种。特别是馆藏近代王少维、金品卿、程门、珠山八友、汪大仓、方云峰、王步等民国制瓷名家的代表作品,更是门类齐全、品种丰富、数量众多,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市场价值,为国内学者研究民国时期陶瓷生产工艺、技术、规模等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物参照。目前,文物主要存放在库房和基本陈列展厅,其中,基本陈列展厅在2000多米的展线上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当代的陶瓷精品2000余件。这些展品从种类上涵盖了青花、青花玲珑、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古彩、新彩、浅绛彩、珐琅彩、颜色釉、雕塑等,器型上包括了瓶、盘、碗、壶、洗、豆、尊、罐、缸、杯、瓷板等。

  (三)馆内文物活化发展过程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文物活化工作从2015年10月开馆即开始,随着博物馆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学习--理解--探索"的阶段。开馆伊始,馆内将文创衍生产品作为文物活化的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到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国内知名博物馆考察、学习、总结,专门在原有馆内下属博文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文创部,并由博文公司法人担任文创部门负责人,以便研产销一体,方便管理运行。

  同时在馆内一楼设置2600平米的文创区,除馆内自设文创商店之外,还对外招标引进实力品牌企业。这一阶段文物活化基本处于以文创为主要工作的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是从文创为主到文创、社教、展览、研究为主的阶段。这个阶段中,最大的特征就是社会教育、陈列展览、藏品研究作用的突出体现。第三个阶段主题是探索,通过对比研究,针对性地进行探索并借鉴相关做法,再因地制宜,针对本馆特色进行本地化探索开发。

  二、苏州博物馆的文物活化概况

  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大小、规模、级别、馆藏等角度考虑,笔者希望通过对国内文物活化的领先者--苏州博物馆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来更好地探讨和研究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文物活化。

  苏州博物馆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相比,无论是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左右)还是馆藏数量(4万余件)都十分相近,具备参考价值。

  自2009年以来,苏州博物馆在展览策划、社会教育活动和文创方面不断探索,大力创新,成绩斐然,在中国博物馆协会最新发布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中取得优秀等次,成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地市级博物馆。作为苏州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的中心,苏州博物馆完全可以成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借鉴学习的对象。

  (一)展览概况

  苏州博物馆的展览主要分为四大类:书画特展系列、现当代展览、苏州传统手工艺展览(即苏艺天工)和系列学术展览。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苏州博物馆的年轻策展人制度,从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苏州博物馆的书画类展览通常以小型展览为主,这些小型精品展也基本按照45天一周期来进行执行和更换,给苏州博物馆年轻的策展人提供了充足的实践平台。年轻策展人制度也相对灵活机动,基本按照一名策展人带领两名配合人员完成一次展览来执行,策展人负责陈列内容,两名配合人员分别负责形式设计和策划社会教育活动。别看只是年轻的小团队,但苏州博物馆的很多年轻人,都是通过这样的锻炼一步步熟悉展览流程,做好展览内容,不断成长蜕变,进而策划和主持更多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展览。

  (二)社教概况

  苏州博物馆为了丰富展览的内涵和扩展其外延,会策划相应的社会教育活动,类型多样,比如:印象@苏博、艺术@苏博、乐学@苏博、悦读@苏博、聆听@苏博、悠游@苏博以及对话@苏博,使民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并喜爱展览文物。

  (三)文创概况

  苏州博物馆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文创事业发展路径,一开始也走了很多弯路,造成销售不对路、产品积压等情况。这种情况在2017年有了巨大改观,2018年苏州博物馆文创收入就已达1400多万,且基本没有库存,营业额在全国博物馆界来说也是名列前茅[4].和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一样,苏州博物馆也积极开发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比如天猫的苏州博物馆旗舰店,曾经就有一款文创产品,光平台点击量就有300万,也就是说电商平台除了给博物馆带来实际的商品销售之外,还有吸引各路观众的外溢效应。

  三、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文物活化功能的机制探索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难忘的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各行各业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全力抗击疫情,也促使全国的博物馆都加快了对全社会线上开放的脚步。疫情期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以"博物馆+"的形式,利用微信、VR等新媒体技术让民众在家里就能欣赏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陶艺展的全景VR展示。

  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陶瓷类文物保护与管理,是陶瓷博物馆对陶瓷类文物活化的基础,与此同时,陈列展览还是要作为文博单位将文物通过橱窗等各种形式直接面对观众最主要的途径,其中,陶瓷类文物的修复工作也极为重要,学术研究始终是陶瓷类文物活化的重要保障。在5G即将进入百姓生活的今天,除了实体展览,通过网络进行虚拟展览或VR体验展览等形式也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应该使其成为实体展览的有效补充,满足不同行业不同时期民众的需求。

  探讨上升到理论层面的陶瓷类文物学术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对普通民众来说困难且枯燥,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消费者对专业性的排斥,不同的阶层对陶瓷文物知识的需求也不一样。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可以向苏州博物馆学习,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来达到这个目的:提取陶瓷藏品元素、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延伸陶瓷文物价值的重要方式。除了苏州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也是学习的榜样。

  综上,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藏文物活化的机制研究其实就是探索博物馆各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我们认为,博物馆现阶段还是要以拓展展览功能为主、丰富社教功能为辅,以期文创功能的创新。

  (一)展览功能的探索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基本按照3至5年进行展陈提升调整,临展的展品根据各展览具体时间进行调整,每场展览基本都是馆长负责制,真正的决策人也是馆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策展人制度于2018年开始尝试,具体的做法是针对图片展、艺术家个展等展品数量小于40件且不涉及政治主题的非政府参与的小型展览,博物馆展陈部通过自荐、评述的方式确定策展人。策展人对展览负责到底,从展览方案、展陈大纲、展品征集、展陈设计、现场施工、布展陈列、开幕式到宣传通稿等工作环节全覆盖全负责,部门根据整体工作情况予以不同程度的支持。

  策展人制度的优点是能锻炼策展人个人业务能力以及部门人员合作能力,缺点是对策展人各方面业务能力要求高,毕竟优秀的策展人要具备较好的教育背景、完善的知识体系,能根据展览的特点,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深刻影响展览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表达不同的展览信息。展览极具策展人的个人风格。

  博物馆内部的专业人员往往需要3到5年的沉淀才有能力参与真正的展览策划工作,目前,高校内的博物馆学也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能来博物馆工作的对口人员都需要一定试岗实践过程。以前,策展人只是把历史文献研究、文物组合作为策展的基本方式,而今天的策展人是以发现、创作为策展的基本方式。当博物馆内部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展览策划时,博物馆就与外部策展人进行合作,比如学者王鲁湘作为策展人的"归来·丝路瓷典展"就是这样一个合作的典范。

  (二)社教功能的探索

  从2015年至2019年底,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游客参观数翻番增长,2015年新馆开馆之时参观人数为13.1万人,到2019年馆内参观人数已经达到100.6万人,特别是青少年观众,从2015年新馆开馆之时的3.3万人到2019年底的45.3万人,其已经成为博物馆参观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配套的社教活动也越来越丰富。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博物馆之夜"社教活动。举办两年来,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博物馆专业学术研究的肃穆严谨形象,亲民、自由、活泼的新形象渐渐深入民心,达到了人们较为认可、接受、参与的社会影响,实现了国有博物馆资源开放、共享、惠民的良好预期。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与外部社教人王志刚的合作成为典范。

  (三)文创功能的探索

  景德镇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也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大学、学院、职校三级模式已经在景德镇形成了深厚的人才基础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近几年的招才引智政策,让更多设计类、摄影类、营销类人才返乡创业,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让景德镇也充满活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有着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看起来完全可以通过和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自由职业人才的交叉合作,推进文创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利用博物馆优势,将景德镇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发现、再思考、再设计,形成产品体系,使博物馆文创产业朝着品牌化、精品化和市场化发展。例如,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在2018年和逸品天合陶瓷有限公司、江西省浮红茶叶有限公司推出首款文创产品"景德双绝",同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馆藏"康熙青酱釉花卉大碗"的外观图案,授权给远山乔品牌用于汉服的设计、开发和销售,打造联名款产品。

  但是要看到的是,在文创开发实操过程当中,还是会存在一些欠缺考量的问题,比如合作机制、推广机制、营销机制等。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根源上解决人才机制,因为在纷繁复杂的市场条件下,绝大多数博物馆在人才储备上是不足的,博物馆的经营与管理能力也有待提升,尤其是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因此,在博物馆现有的制度和体系之下,再去做文创的经营甚至是做企业需要慎重,一定要尊重市场,对市场怀有敬畏之心。要挖掘和依托市场的力量,发挥专业人才的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文创工作。另外,在网络经济浪潮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让博物馆的文创能直接面对全球的消费者,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能只羡慕苏州博物馆上千万的年销量,而不去考虑它所走过的弯路以及它的基金会模式。

  结语

  博物馆馆藏文物活化机制研究是博物馆让文物真正走进百姓生活的重要研究内容。陶瓷类文物的活化必须立足陶瓷文物本身,既要加强管理与保护,又要重视学术研究,对陶瓷文物的内涵、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进行研究,促进陶瓷类文物收藏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到陶瓷类文物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尤其对陶瓷专题博物馆而言责任重大。另外,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应与境外的同类博物馆或收藏有我国陶瓷文物的博物馆展开交流、合作,发挥陶瓷作为文化纽带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还应重点指出的是,陶瓷类文物的活化和利用,最终的落脚点在于人--文物工作者要活跃起来。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搭建人才梯队、有效利用外部人才资源都是文物活起来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2]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EB/OLJ_ttp://www.jdz gov.cn/jrcd/20191011/a5d85bec -8314-484d-849e-b271

  059d6860. html,2019.

  [3]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2020年前工作要点[EB/OL].https :/www thepaper. cn/newsDetail_ forward_ 5060838,2019.

  [4]陈瑞近博物馆与我们的美好生活[J].文博学刊, 2019(1)。

作者单位:澳门科技大学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原文出处:唐洁,叶谦,吴兆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藏文物活化机制研究[J].艺术教育,2020(05):250-25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