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商务管理论文

吉利与沃尔沃并购前后对比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28 共4815字

  第 4 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由第三章我国汽车企业的海外并购状况可知,我国汽车企业的海外并购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有些企业并购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本章选取了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影响我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因素,促使我国汽车企业在今后的跨国并购中争取并购成功的积极因素,规避消极因素,提高并购的成功率。本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吉利与沃尔沃公司简介。

  第二部分是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历程及结果。第三部分对并购动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吉利与沃尔沃前后对比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分析我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影响因素。

  4.1 并购双方介绍。

  4.1.1 吉利公司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 Limited),是香港交易所上市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李书福为吉利集团的主席,汽车制造、汽车分销以及汽车零部件的分销是吉利集团的主要业务.1986 年,吉利公司成立,通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汽车及其电子电气、发动机、变速器等零件中获得了出色的成绩。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吉利集团共有 9 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济南、上海、宁波、成都、慈溪、临海、湘潭等地,合计 60 万的产能以及 30 万台发动机和 20 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并且对年产 10 万台新能源商用车、5 万台燃气发动机生产基地和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投资了 70 亿元。1997 年,吉利公司步入轿车行业,通过其不停的创新以及灵活的机制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并取得了高于 140 亿元的总资产。公司自 2006 年曾连续六年被评为我国的 500 强企业,并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也是五十年来我国汽车行业成长最快、发展最好的企业之一。2013 年 4月 18 日吉利集团在宝鸡新建基地,投资了 72 亿元,年产整车 20 万辆。2014 年 12月 31 日,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投资签约。

  4.1.2 沃尔沃公司简介。

  沃尔沃(Volvo)又名富豪,是瑞典的出名的汽车供应商,被评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品牌供应商之一。公司成立于 1926 年,由古斯塔夫·拉尔松和阿萨尔·加布里尔松创立,在世界汽车企业排名前二十,不仅是瑞典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也是北欧规模最大的汽车企业.

  沃尔沃是世界著名的商业运输方案设计的提供者,其主要经营的是建筑材料、货车、船只、飞机等零件生产和制造业务。不仅如此,集团还经营金融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金融、保险、租赁的整体设计方案,也为客户提供以 IT 技术为基础的运输信息的整体设计方案。2003 年,沃尔沃有 7 万多名员工,销售额达到 195 亿欧元,产品遍布世界 140 多个国家。1999 年,集团把经营的轿车业务卖给了美国福特,2010年,吉利公司便从福特公司买到了其轿车业务,同时取得了沃尔沃轿车品牌所有权。

  4.2 并购历程及结果。

  (1)并购前准备。

  1999 年,福特用 64 亿美元的天价买到了沃尔沃品牌,2002 年,吉利公司获得了汽车生产许可证,其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收购沃尔沃。2007 年,李书福通过公关公司将并购沃尔沃的意向传达给福特公司,但福特公司并没有表现出重视的态度。2008年初,李书福与福特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底特律第一次见面,随后便成立专业的团队着手准备收购沃尔沃。李书福邀请了汽车行业十分有威望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让其与董事会进行沟通,并请其出面准备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相关工作。

  由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统计,在 2009 年至 2010 年一年的时间中,罗斯柴尔德银行向吉利提供的咨询方案价值可达 892.5 亿美元。

  随后,专业的收购团队搭建了起来,其中富尔德律师事务所负责此次并购的法律事项,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此次并购的财务事项以及成本降低、运作分析、资金管理等实务,罗斯柴尔德银行则主要负责资产估值、整体协调等工作。2009 年 1 月,李书福带着顾问团队再次在底特律车展上与福特的主要负责人会面,福特高管感动于吉利公司负责的态度,表示若准备出售沃尔沃,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吉利公司。2009年 3 月,吉利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函,其与政府的沟通终于得到了回复。

  (2)并购过程。

  2009 年 4 月,吉利的项目团队开始阅读福特首次开放的数据库中的 6473 份文件,在两次现场调研、三次高管表述、十几次专家会议后,吉利公司的收购负责团队一步一步地弄清楚了沃尔沃的情况,并将福特发布的两千多页的合同标注了一万多处。

  2009 年 5 月,关于此次收购的国际竞争者参与进来,分别是美国公司皇冠(CROWN)和瑞典的一家财团,两家公司的收购价最高达到了 28 亿美元,超过吉利公司的 18亿美元。然而,过高的收购价格使两家公司都没能在合同要求的截止时间内实现融资,这导致其不得不退出了此次收购。2009 年 10 月,福特公司发表声明,吉利公司被选为此次并购的首选方,并于 2009 年 12 月与吉利公司签订协议。

  (3)并购结果2010 年 3 月,吉利公司与福特公司在瑞典的哥德堡签正式签订收购协议,同年 8月,吉利公司最终完成了对沃尔沃及其有关资产的收购。

  4.3 并购动因分析。

  4.3.1 吉利选择沃尔沃的动因。

  吉利公司选择收购沃尔沃的原因是看重了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关键技术。实际上,在并购沃尔沃以前吉利公司就一心想要从低端品牌转变为中高端品牌,沃尔沃的"生产世界上最环保、最安全的车"的发展思路使得其被作为吉利公司的首选并购对象。

  吉利公司在此次收购中获得的是沃尔沃的品牌,这个品牌的关键特点是安全和环保。实际上,沃尔沃在这两个方面有许多的专利技术,并购后这些技术归吉利所有。

  这不仅能够帮助吉利进行转型,也避免了国外对中国海外并购专利技术这一事件的抨击。

  4.3.2 沃尔沃选择吉利的原因。

  福特公司选择吉利是由于其在吉利公司提供的并购方案中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吉利公司愿意保存沃尔沃内部独立的运作机制,绝不干预其运营管理,并承诺不更换高管、不转移工厂、不裁减员工。不仅如此,李书福表示一定会让沃尔沃获得最大限度的独立,这种态度使得福特公司对其有了很大的倾向。

  福特和沃尔沃在汽车行业有着许多专利技术,为避免竞争者增加实力,福特不愿意将沃尔沃出售给国际上较大的汽车公司,以免专利技术为他人所用。由于吉利公司尚且不能对福特形成威胁,所以福特决定将沃尔沃出售给吉利公司。在中国,所有海外并购需要由国家发改委备案,不可内部自相竞争,共同收购海外同一企业,福特最终选择了吉利。

  当然,吉利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善于学习的企业文化、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为沃尔沃定制的发展规划以及李书福的个人魅力,也是福特选择吉利的重要原因。

  4.4 吉利与沃尔沃并购前后对比分析

  4.4.1 收购实际情况。

  吉利公司主要收购了沃尔沃三项内容:一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发动机技术和三个平台。即 P1 平台、P2 平台和 D4 平台。第一个平台是生产沃尔沃 C30、V50、C70、S40 等系列车型的紧凑型轿车平台,第二个平台是生产 S60、XC90 等大中型汽车的平台,第三个平台是生产福特 Flex 系列 SUV 和林肯 MKT 系列 SUV 的D4 平台。二是品牌资产。沃尔沃全部的股权和沃尔沃(Volvo)品牌均归吉利所有。

  三是经销商网络。收购交易完成后,沃尔沃的经销商网络,即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的 2500 多家经销商,也归吉利所有,这些经销商中有在 60%位于欧洲市场,30%位于北美市场。

  4.4.2 吉利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①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偿还贷款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用来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综合指标。

  显示吉利集团 2008-2012 年资产负债率的总体变化趋势。收购之前,吉利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逐步上涨,这是吉利公司必须要筹集资金的原因。2010-2011 年资产负债率又有一定幅度的上升,这是由于吉利收购沃尔沃后,还接受了其所有的债务,使得其总体债务也不断上涨。不过,收购之后吉利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直稳定在50%-65%,并没有持续大幅度上升,这表明吉利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稳定在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水平,即吉利公司的偿债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因此,吉利公司在后期可以通过科学的长期债务组合,减少因长期负债所带来的负担。

  ②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的高低可以用来分析企业流动资产是否能够偿还流动债务。通常来说,流动的比率越高,企业就越有能力使资产变现,越有能力偿还其短期的负债;反之其变现能力就弱,偿还债款的能力也越弱。

  并购之前吉利公司的流动比率在不断上升,并购之后的变化则不大。2008-2012 年,吉利公司的流动比率稳定在 100%以上,整体状况比较乐观,即短期偿债能力整体很好。

  (2)盈利能力分析。

  一般情况下,企业净利润率的指标值基本上稳定在 5%-20%之间。由图 4-3 可知,吉利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好,能够自行偿还本期债券的利息。2008 年,吉利公司的净利润率为 20.6%,2009 年,净利润骤然减少,之后开始趋于平缓,维持在 8%-9%之间。这说明,并购后吉利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盈利情况相对稳定。

  据统计,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基本上稳定在 5%-15%之间,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其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2008-2012 年,吉利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 15%-20%之间,领先于汽车行业平均水平。这说明,吉利公司的盈利能力比较强。

  总资产报酬率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发掘企业潜力的有效指标。

  通过图 4-3 可看出,吉利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整体趋势较平缓,这说明,吉利公司并购后所受影响不大,总资产盈利情况十分稳定。

  (3)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企业运作所有资产从而获利的能力,比较典型的指标是存货周转率及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营运能力,分别表示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及应收账款的次数周转次数,次数愈多,流动性就越好,即存货积压、坏账损失的发生的机会较少,企业可持续经营的能力较强。

  2008-2012 年间,吉利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由上升转变为下降,这主要是吉利并购的原因。在并购之前,吉利公司需要提供大量的并购资金,即必须将存货和应收账款变成流动资金,期间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难免就会增多,这从侧面反应了吉利公司有着较高的资产营运管理水平。在并购之后,吉利公司自身运营能力得到了提高、经营规模得到了扩大,但应收账款和存货也相应增多,这使其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开始下降。不难看出,并购前后,吉利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都在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也说明,吉利公司在并购前后的运营能力一直十分稳定,资产运营能力很好。

  综上所述,吉利并购沃尔沃进行财务整合前后,吉利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指标的变动趋势保持一致,其财务情况较为稳定,并且其财务整合也发挥了应有的财务协同效应。

  4.4.3 沃尔沃并购前后盈利对比分析。

  从图 4-5 可看出,沃尔沃轿车在被福特收购后,大都处于亏损状况,以金融危机的爆发为转折点,沃尔沃在 2008 年第三、四季度和 2009 年第一季度亏损严重,最低利润率甚至是-22.72%,虽然从 2009 年以来,沃尔沃各季度的亏损额有减少趋势,但2009 全年亏损额仍高达 6.53 亿美元,严重拖累了福特汽车公司的运营。

  吉利并购沃尔沃后,2010 年,沃尔沃新车就卖出了 37.3525 万辆,比 2009 年销量增长 11.6%.2010 年实现营业收入 137.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40%.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销量增长率为 36.2%.从图 4-5 对比可看出,相比 2008-2009 年的连年亏损情况,2010 年沃尔沃的税前利润为 2.84 亿美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2012 年至 2015年更是实现了连年的增长,2015 年沃尔沃汽车集团盈利 8.04 亿美元,较 2014 年 2.59亿美元,同比增速超过 300%.同时,集团 2015 全年营业额也从 2014 年的 167.2 亿美元增长至 199.3 亿美元。沃尔沃汽车集团 2015 年全年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 503127辆,这是沃尔沃创立 89 年以来首次突破 50 万销量大关。

  通过对吉利收购沃尔沃内容的了解,以及对吉利财务指标对比和沃尔沃并购前后盈利对比分析,并且结合前文我们对跨国并购成功标准的总结,可以认为吉利对于沃尔沃的并购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并购。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