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谈谈教育人性化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

时间:2018-08-08 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作者:战双鹃 本文字数:4365字

  摘要:教育人性化是一种价值理念, 也是一种实践方式。教育人性化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精神追求。对人性的叩问与哲学思辨是教育人性化理论研究的重点;对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理念的践行是教育人性化实践研究的窗口。本文从高等教育视角出发, 窥探教育人性化的诉求与实践。

  关键词:教育人性化,高等教育,理念与实践

  形式化和制度化的现代教育不但建制了千校一面、千师一面和千生一面的教育, 而且发生了从教化功能向规训功能的转变[1]。现代教育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占有”, 侧重生存需求及对外部世界的回应, 忽视个体心理、精神等的发展。教育的市场化及功利主义取向日渐背离教育人性化的价值诉求, 成为造成教育畸形发展的重要隐患。各种层次的教育普遍走向工具化、物质化, 受教育者对教育的感知普遍呈现出重“占有”、轻“存在”的现象。在教育偏航的情况下, 我们亟需重新审视教育人性化的意义与实践。
 


 

  一、概念的厘清

  一切教育理念都需借助教育实践来检验其真伪。在教育人性化的视域中, 教育实践要扎根于人性的自在的、自发的、非理性的自然属性之上, 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2]。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 生存权、发展权、人格权是人们日益关注的基本权利。高等教育领域展现出的人本化趋势及对人性化的关照是历史的必然, 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在高等教育微观视域中, 人性化的理念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健康、价值、潜能、兴趣、选择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求学校教育体察学生的潜能, 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要求课堂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气氛;要求教师以平等的对话和讨论的方式开展工作, 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令学生在轻松思考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二、教育人性化在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教育人性化强调人的历史主体地位, 主张一切活动都要以人性为出发点, 以人为宗旨。它是一个普适性的理念, 是教育价值的高度凝结, 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理念和指导原则。教育人性化汇聚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本思想”的精华, 吸收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养分, 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突出了现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概括了“人”这一生命主体的教育价值。对“人性”的探求自古希腊时期便已经萌芽。从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教育, 至中世纪的博雅教育, 到19世纪美国的通识教育, 再到现今中国的素质教育, 教育思潮在传承与发展中变革, 唯一不变的是对教育人性化的探索与彰显。

  (一) 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通识教育

  美国教育体系善于突出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培养。哈佛大学针对专业教育过于盛行、背离人的理性教育的问题, 推行通识教育理念与课程。哈佛大学第26任校长内尔·鲁汀斯特认为:“大学固然要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大学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人类在未来领域内更具有创造性, 它还应该更善于深思熟虑, 更有追求、理想和洞察力, 成为更完善、更成熟的个人”。教育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适应和改造, 更是人性有机体的活力和积极性表征[1]。在个人主义文化盛行的美国, 个人实现的价值被社会尊崇, 重视人性与个性的发展是渗透在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理念。人性不只是一个客观世界, 更是一个主观世界。人的先进性与优越性在于人能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构造出新的生存格局, 实现一种超越[3], 如通过对生命的经验与体悟而追求智慧、有意义和爱的生活。求真、向善、崇美是教育人性化的终极旨趣, 也体现在由美国本土创新而生的通识教育思想之中。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的核心诉求是通过拓宽个体的视野、增强对生命、生活的体验与感悟, 获得心智的发展, 达到“全人”的境界。在通识教育思想中, 教育把人的感性、理性及人的各种现实需求相结合, 使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知识与技能在人生进程中逐渐地完善与丰满起来, 最终力求人人成为“全人”“完人”。通识教育思想与教育人性化的价值追求紧密相关。通识教育着重于知识的承传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与教育人性化的价值诉求有异曲同工之妙。教育人性化的实践哲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参与者的批判意识和能力, 使教育中的人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具体关系中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从而维护自己的自由和尊严[4]。

  (二)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素质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 在不断借鉴与学习东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成长。

  教育人性化是素质教育价值理念的高度抽象, 是实施素质教育活动的理性指导。素质教育内涵丰富, 包括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这四大素质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 对个体的发展而言是一个系统整体。身心素质强调个体自然属性, 科学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素质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能力的发展与塑造, 思想道德素质突出个体精神属性的重要性。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和长效性四个特征[5]。素质教育关注个体发展, 要求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 保持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可见, 素质教育与教育人性化的内涵不谋而合。素质教育是教育理念, 也是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自1995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国务院199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加强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该政策导向突出了对教育人性化价值的重新审视。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 提出要“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 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 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上升至2015年的40%,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47万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与资源、拓宽人才成长道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凸显了“以人为本”价值诉求。然而, 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现实落脚情况、素质教育与高等教育系统内其他要素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矛盾的现实问题。

  第一, 从教育理念的角度而言, 教育观念相对陈旧, 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偏差。在高等教育系统内, 重视科技技能与专业知识教育, 轻视人文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通识课程虽被列为学生必修的选修课程, 但所占学分比重偏低, 无形中给学生一种“可有可无”的印象。基于上述现象, 广泛加深素质教育理念, 重视通识教育课程, 营造通识教育社会氛围, 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突出教育人性化的价值, 意义颇为重大。

  第二, 从教育对象角度而言, 传统师生关系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多数高校依旧呈现出“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情境, 在教育过程中多是一味地“传递”知识。素质教育应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贯彻教育人性化的深入实践。这一实践过程应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导向, 强调人的个性发展, 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正如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所指出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发挥人的主体性, 包括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知识的丰富、主体能力的提高和主体力量的发挥。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 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 激励其发挥潜力与自我认知能力, 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第三,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而言, 传统教学模式有待改进。高校课程模式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高校应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改革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设置, 鼓励交叉学科的融合, 重视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展个体个性、激发人性潜能紧密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提升教育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弹性, 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条件与机会, 为其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人性化。同时, 要确保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将理论知识学习渗透到各种活动中, 着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 从教育主体的角度而言, 师资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落实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阻力就是师资队伍自身能力的局限。坚持传统思维模式与知识结构的教师难以有效贯彻教育人性化的理念, 往往只重知识灌输, 忽略精神启迪的教学思维。青年教师容易受到社会功利主义导向的影响, 在生活生存压力等现实情况的影响下出现只重知识、不重精神与只重个人科研成果产出、忽略学生精神培育的现象, 没有践行高校教师培养人才的使命。加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素质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

  我国素质教育实践正处于“富有素质教育思想、鲜有素质教育实践”的阶段。瞿振元指出,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虽有其“名”, 但其“实”还不尽如人意[6]。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仍不够系统与深入, 仍需在素质教育知识体系构建、课程设计、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考试评价等环节上加大实证研究的投入。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势必更加重视个体发展, 强调对受教育者的人格、知识、能力的全面培养。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影响下, 未来的社会更需要具有公共的法规、道德观和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知识的全能型人才。未来的高等教育将更加重视激励创新, 注重素质, 发展个性, 完善人格。这要求我们在深化教育人性化理念的同时, 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充满人性的教育活动, 应当是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并带来美的享受的过程;应当既要培养学生求真求是的理性智慧、求善求美的价值智慧, 又要培养他们直面问题、学会生活、体悟生命的实践智慧[7]。随着社会的进步, 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尊重生命价值、追求人性的完满以及人的自由和谐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心中的价值追求, 唯有人性化的教育才足以满足个体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教育势必由“非人性化”向“人性化”演进。康德在《论教育》中曾言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教育人性化演进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教育人性化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1]肖绍明.扈中平.教育人性化的总体化实践[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 (5) .
  [2]张中原.扈中平.重识教育人性化的本质[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6 (3) .
  [3]涂艳国.周贵礼.试论教育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J].教育研究, 2012 (2) .
  [4]肖绍明.扈中平.教育人性化的实践哲学基础、范畴与意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 (3) .
  [5]“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 2006 (2) .
  [6]瞿振元.素质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J].中国高教研究, 2015 (5) .
  [7]涂艳国.周贵礼.试论教育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J].教育研究, 2012 (2) .

    战双鹃.教育人性化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07):140-142.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