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教育生态学与高校发展的内涵与价值

时间:2016-08-25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10688字

  一、教育生态学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价值

  (一)教育生态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1.教育生态学的分析框架。

  (1)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生态"是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核心概念。生态学创始人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于1866 年对于"生态学"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赫克尔的定义让我们知道,生态学实际上研究的是生物有机体与其外部世界间的关系,研究的主体是生物有机体。这个定义中强调的是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教育生态学则是根据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原理,特别是依据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来研究各种教育问题及其成因。从总体上说,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研究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0].

  (2)教育生态系统及其结构。

  1935 年,英国植物生态学家谭思力在《生态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先提出"生态系统"一词。他强调整个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的各种自然因素组成的复合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生物与环境构成一个自然体系。"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生存的所有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统一体。"笔者认为,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着的。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复合型的生态系统[21].教育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教育与自然、社会生态系统间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所组成的教育生态学单位[22].笔者认为,教育生态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各级各类的教育与其构成要素主体-人作为教育生态主体,另外还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教育主体从宏观上说包括各级各类的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高校教育等,从微观上说包括各级各类教育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

  教育生态系统通过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与环境的相互适应,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美国行政生态学家雷格斯指出,生态环境要素可分为两种,即为"无感因子"和"敏感因子".无感因子是指那些与研究没多大关系,可以忽略不计的因子;所谓敏感因子,指那些与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因子,这种敏感因子才是有重要价值的因子。

  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教育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教育生态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两大要素。在社会生态系统中,凡是对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有益的要素都是生态主体,也是价值主体,都属于生存权的主体。生态主体的生存权源于生态系统发展之需要。生态主体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只有当这个生态主体对于这个生态系统发展起促进作用时,才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如上文谭思力提出的生态系统,主要强调系统中各个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功能上的一致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每个有机界存在的物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同样,教育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各类的教育,其中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是学校这个教育生态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就高校这个生态主体展开论述。

  生态学对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离不开对环境本身的研究。所谓生态环境,就是指有机体生存时空范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人类作为生物有机体,身处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多维的复合性生态环境[24].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态环境。就自然环境来说,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改造自然环境,而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活动就是实践。社会环境又被称为结构环境,是人类所独有的生活环境。杜威曾经也提到:"一个人的活动和别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他就拥有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25]."规范环境又被称作价值环境,是由人类长期在社会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态度、风气与价值观念等构成的。教育生态环境是以各级各类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是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整个过程起影响作用的多元复合型环境系统。在教育系统中,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促进教育层次由低向高逐级发展。

  (3)教育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无论是教育生态主体,还是教育生态环境要素,都有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动态平衡过程。教育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产生以下机理:

  ①限制因子定律。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就是能量流与信息流。能量流不足或过低时,会限制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数量增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限制因子的类型多种多样,重视限制因子的作用,是科学管理教育生态系统,以排除其限制作用,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教育生态环境中,几乎所有对教育可持续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限制作用不会由于某种生态因子的数量太多或太少而使其性质发生改变。如果生态因子的本性属于有害的,那就会起限制作用,只是限制程度不同而已。比如,高校的经费、师资、设备等物质流与能量流的缺乏都是高校的限制因子。

  ②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

  从本质上讲,这一定律是处理各级各类教育生态系统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准则。讲的是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结构和速度要在一定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各级各类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发展,否则超过一定限度的发展就会对其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现如今,不少高校都想办成一流高水平多科性的综合高校,"并校"之风盛行。因此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一定要掌握好"度",否则就会阻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③花盆效应。

  在生态学上,我们常把"花盆效应"称之为"局部生境效应".该原理的基本含义是,受花盆生态阈值的制约,"花盆中栽不出万年松".对于各级各类教育生态系统的意义是,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受外部政策环境过度管控的各级各类教育,都不是成功的。受教育者处在封闭的生态环境中,脱离实际生活,也会产生这种效应。这一原理在教育管理学中备受重视。这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意义就是高校不能过度依赖外部政策环境,否则就会产生"花盆效应".

  ④教育生态位原理。

  从教育生态大系统的角度来看,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促进的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需要教育生态系统中各功能团集体努力来实现。如若想使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诸系统都能协同共生、彼此促进地发展,就需要教师、学生与管理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所以处于不同"生态位"的高校都要有不同的办学定位。

  高校只有认清自身在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位置,高校才能保持自身特色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状态。

  ⑤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

  由前面的论述我们知道,教育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整体效应"强调的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都会使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全局性的变化,即"牵一发,动全身".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的"生计教育观",即是从教育的全局出发提出的教育工程,其目的是从整体上来改变教育与生产实践活动脱节的现象。所以要想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处理好教育生态主体内的各个要素之间关系,而且也要处理好与外部的环境的关系。才能最大发挥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⑥教育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

  目前对"边缘效应"有两种解释:一种按生态学的含义,是指一所学校或是一个科研单位的发明与创造只有通过外部环境的合理的人才流动、学术交流、知识更新才能发挥边缘状态的最大效应,单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来说,高校与科研单位,"近亲繁殖"严重,易形成同质系统,很难造就一流人才;另一种是指教育发展薄弱没有受到重视的边缘区,就如同西部高等教育缺乏国家的重视而难以发挥教育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

  (4)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①教育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不仅要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的发展,还要教会学生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这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本质所在。

  教育生态系统的教育性受政策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

  ②生态可控性。

  教育生态主体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具有生态性,教育生态系统也具有生态性。

  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可由人来控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教育自身促进环境的优化,也可以通过优化环境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③相对稳定性。

  构成教育生态系统的各个因子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能量,使不同的生态因子组合在一起,形成并结合为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稳定的结构又会向不稳定的结构转化,产生的新的结构取代旧的结构,然后新结构也会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替循环和更新。

  ④多元开放性。

  教育生态系统与它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不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交换。正是各级各类的学校都不断地有学生输入与输出,学生作为生态主体在生态系统中进行教育"加工".教育系统是一个无时无刻都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的交换,因此可以说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元开放的"耗散系统".

  ⑤动态平衡性。

  由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可知,教育生态系统必然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然后系统内各要素进行准确协调,以保障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如学校制定招生计划、调整学校布局、专业设置、师资引进等都需按这一特性来协调。

  ⑥整体性。

  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系统内每个元素都是其中一部分。因为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个整体不是简单累积,而是按照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有机组织起来。随着教育不断向专业化发展,学科结构被分的越来越繁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需要教育生态系统发挥其整体作用,不断整合生态系统的各个元素,达到最优状态。

  只有把各级各类教育,各个教育环节,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都有机融合到生态大系统中,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整体效能。

  (5)教育生态观。

  ①相互适应观。

  在教育生态学中,教育生态主体与其外部环境只有相互适应,才能使二者达到协同共生的状态。作为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的人类亦是如此。人类只有不断的适应外部生态环境,人类才得以生存与发展。相互适应观是所有生态因子都要遵循的观念,是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没有适应性的生物就没有生存的意义。

  ②协调共生观。

  教育生态主体与外部的生态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必须要达到协调共生的状态,这样才能保持教育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才能促使教育生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结构和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教育生态系统的管理中管理者应遵循互利共生、协同进化的理念。

  ③系统整体平衡观。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教育生态系统管理十分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恩格斯指出:"世界表现为一个统一的且有联系的体系。"必须认识到教育生态系统内各组成因子间的复杂联系性,用系统论和整体论来指导各项教育工作,谋求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27].

  ④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不仅把高等教育系统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且也把高等教育子系统中的高校置于人与社会、自然界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统一整体中。可持续发展观揭示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类型教育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视角看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求高等教育系统依照自身的生态承载力,保持发展的"度",使教育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使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稳定的发展态势。

  2.高校生态系统分析。

  (1)高校是一个典型的生态主体。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主体。高校具有教育生态的遗传与变异性、适应与发展性、协同与共生性。高校内部各要素都具有继承性,高校要保持自身的特色与历史积淀,因此高校具有遗传性。同时在外部环境变化时,高校要通过调整自身结构来适应外部环境,比如一所高校由于招生人数的增多,原有办学空间已不能承载,因此选择扩大办学规模。高校扩招后,不仅生源数量增加,生源的每个个体也都存在差异,这就呈现出受教育者的生态多样性,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突破原来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正如阿什比所说的那样,有机界中的各种生态主体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自我更新[28].概言之,高校既要保持自身独特的风格和特性,以区别其他同类高校,又要不断推陈出新,进行基因重组,寻求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自身的遗传与变异体现了教育生态系统的适应发展观。高校作为生态主体,与外界物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如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起初是输入一批渴望进一步发展的学生,经过培养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从而达到预期目标,保证高校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这就体现了高校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观。高校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主体,其协调共生关系就突出地体现在不同类别与层次的高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上,比如不同层次的高校间的师资与生源的相互供给。高校发展观与教育生态观相契合,因此高校是一个典型的生态主体。

  (2)高校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

  高校的外部生态环境具有多重维度,本文主要阐述高校外部环境中的政策、经济、文化环境。高校的政策环境是指政府对于高校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的具体化。高校政策包括投资政策和评价政策等,它们引导着高校管理者决策的选择,是高校外部环境中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其次是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高等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经济的发展也需依靠高等教育子系统中的高校来完成。教育投入作为高校可持续发展中的限制因子,如果对高校投入不足,就会限制高校的发展。

  高校与文化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个时代文化越发达,教育就会越昌盛。

  (3)高校作为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

  ①高校生态系统的生态联系性。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联系性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以及高等教育子系统中高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联。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子系统,与其外部环境是一种相互依存、互相适应的关系。同样高校生态系统内部的任一要素都不能脱离其他要素而发展,而且高校内部各要素的发展状况,也一定要与高校外部环境相协调。

  ②高校生态系统的相互适应性。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在自身与环境的动态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寻求发展。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面对社会环境的频繁变化,唯有通过自身的变革才能适应。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教育改革可以看作是一种渐进式的、有序的系统发育与功能完善的过程。

  ③高校生态系统的共生与竞争性。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高校间的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不同层次和类别的高校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这种共生关系往往表现为不同层级高校的互相依存、互相供给。如专科学校为本科学校提供优秀的生源,研究机构为本科高等院校提供优秀的师资。高校间的共生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竞争,竞争也是共生的一种特殊状态。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共生与竞争的特性。正是不同生态主体间的相互竞争,才促进了自然界不断进化[29].

  ④高校生态系统的遗传与变异性。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主体。正如阿什比所说:"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在自然生态中,生态系统的遗传与变异性被广泛应用于人文与社会中。遗传是以保持物种的原始属性为出发点,而变异是指物质的"异化"为出发点的。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子系统,一方面,高校保持自身的特色与传统,维持高校的自治与学术自由;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环境,高校必须不断进行改革,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基因"重组,使高校不断发展与创新[30].

  ⑤高校生态系统的可控制性。

  在高等教育子系统高校系统中的人不仅是消费者,也是生态系统的控制者。奥德姆认为:"人类站在其所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点上[31]."实际上,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不是一个真正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可以被控制的系统。根据生态学原理,我们可知,生态系统是由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圈组成。系统中的每个环节都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

  为了使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中的高校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对系统的控制。马尔特比认为:"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被认为是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从本质上说,强调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构与功能的影响。"[32]

  ⑥高校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性。

  笔者认为,高校就如同一个"加工厂",通过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产出社会所需的各种专业型人才,输送到社会各个部门。当一些来自社会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进入高校系统后,就会引起高校与社会的不平衡。为了达到新的平衡,高校不得不根据自身特点和现状逐步完善其内部结构。高校的稳定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高校发展始终是处于动态平衡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高校只有随着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节自身功能与结构才能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生态的价值追求。

  1.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笔者认为,首先高校要不断优化其作为生态主体系统内部结构,认清其作为生态主体的"生态位".其次高校发展要适应外部变动不居的生态环境。最后,高校的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最终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一是高校不断优化自身结构与其外部的生态环境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高校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平衡性;二是高校的发展应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公平、全面、持续的发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三是高校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才的需求,又要给后辈们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充裕空间。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强调思维的综合性,不仅把高校生态系统看成是一个生态主体,而且把高校置于与外部政策、经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另外,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也重视不同地区的高校与区域坏境之间关系的多元性与差异性,在此之上还要注意整体性。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依据高校生态系统整体性特点,强调"适度原则",主张高校的发展要依据自身的资源与生态承载力。

  否则就会导致高校生态系统的破坏,阻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2.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高校管理者在治理高校的过程中需要贯彻以下原则,促使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整体都能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1)持续性原则。

  从联合国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使后代人能够享受今天的发展成果,并且能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不是暂时的发展,而是长足的永久的发展。高校不仅要优先发展,而且要长远发展,这样才能与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因此,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要贯彻持续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高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系统中的生态主体,其整体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直接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的高校欲达到协同共生、互相促进的状态需要我们秉承整体性原则,促进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的高校共同发展。尤其是那些处在边缘地区的高校,更需要我们用整体性的眼光,协调好不同地区高校的区域结构,加大对其重视程度,最后达到中东西部地区的最优发展态势。

  (3)协调性原则。

  从外部来看,高校要协调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尤其是与政策、经济、文化的关系,只有协调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整体生态系统才能持续发展,从内部看,高校需根据社会政策、经济、文化上的需要来协调其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关系,比如,协调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特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等。高校只有协调好内部与外部的双边关系,高校才能达到长远的发展状态。

  (4)公平性原则。

  早在 1963 年,英国高等教育署颁布的《罗宾斯报告》提出,所有具备入学条件和资格并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应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随着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之后 1997 年颁布的《迪尔英报告》更加肯定了任何有能力的人都应该获得从高等教育中获益的机会。可见,英国大学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公平性。同样,我国高校也应给每个想享受高等教育的人一个公平的机会。从整体上看,还要重视区域教育的公平性,重视西部地区的经费投入与师资引进,使不同区域的高校学生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

  3.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和制约着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运行过程中要处理好现实与长远、效率与效益、局部及整体的关系;处理好与政策、经济、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保障高校稳定、持续与协调的发展。高校可持续发展表现为高校与环境的有机结合,表现为不同层次高校能够协同发展,表现为高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表现为高校拥有更多的经费投入,表现为现在的发展是为未来的发展打基础,表现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等。笔者认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不仅存在于高校与外部环境之间,且存在于高校内部各个组织要素之间。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研究,目的在于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阐释。

  (1)调控机制。

  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于处理好高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以及高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必然要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这就是调控机制。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是指高校管理者要利用政策、法律、行政、经济等各种调节与控制手段,对影响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要素进行控制,从而协调高校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形成和谐的高校生态系统。调控机制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管理者的主动调控,另一种是环境调控,主动调控是指教育管理者根据教育行政法规、教育发展规律、教育政策等对高校进行调控,环境调控是指高校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如通过教育资源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水平来调控,从而调整自身的发展。教育管理者的主动调控与环境调控,在不同程度都会对高校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调控机制在处理高校系统内部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时,处于核心地位。只有通过调控机制高校生态系统输入与输出才达到平衡,高校内部的各个利益主体才能健康发展。

  (2)反馈机制。

  高校系统对环境的作用,不是单向的。高校的外部环境受到高校系统的影响后,会把最终引起的物质、能量、信息反馈给高校。高校系统根据这些物质、能量、信息来调节自身的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的整体功能。所谓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反馈机制,就是指高校系统从环境中获得信息的机制,就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不仅是高校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手段、更是高校优化自身结构功能的手段、实现高校与环境相互作用达到动态平衡的手段、进而也是高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因此反馈机制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创新机制。

  所谓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是指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吸收、创造并形成高校自身的不断发展的具有特色的思想、观念、模式等。所谓吸收,是指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古今中外高校的优良的办学理念与成功经验,并能把理念应用于办学实践当中,做到采纳众多高校之长,兼容并包;所谓创造,就是要在吸收的基础上创造自身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具有全新特色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实现高校的可持续良性发展[33].创新机制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是高校自身实现自我更新的主要机制,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发挥创新机制的作用,这样高校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的特色的办学理念与模式,才能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4.高校可持续发展。

  高校管理者只有在管理决策过程中须秉持以下观念,才能使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得到整体、协调、持续的发展。

  (1)持续发展的高校价值观。

  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用一种长远的眼光看待高校的发展。高校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做准备,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高等教育系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提到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来。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把高校与其外部的政策、经济、文化环境结合起来,高校不是单方向的发展,而是与环境之间双向互动式发展。高校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帮助高校管理者克服"短视眼光",而用一种考虑高校未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校发展,使高校管理者具有"未雨绸缪"的精神。同时,高校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也会对每位受教育者产生终身性的教育影响。

  (2)整体发展的高校人才培养观。

  20 世纪初,联合国国际人口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教育[34]."高校作为教育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应树立整体发展的人才培养观,高校不仅有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职能,而且具有社会服务的职能,高校的发展应考虑到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环境需求且与社会环境适应的方向培养人才,用一种整体的眼光考虑高校的人才培养。而不是把高校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单独的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只有把每个受教育的个体都培育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需求,而非一味的培养拔尖人才,要全面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的高校整体持续发展。

  (3)协调发展的高校发展观。

  高校的协调发展观主要体现在:首先,高校要注重规模与质量的协调性,这种发展并非单纯考虑社会对高校的要求,更要考虑到学校自身的生态承载力。高校不要一味的进行规模扩张,要坚持高校在质量与规模发展上的协调性。其次,高校要注重投入与产出的平衡,高校从社会系统中获取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必须能顺畅地在社会系统中进行"流通",保持高校投入与产出的协调性。第三,高校要坚持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协调性,高校必须建立交叉渗透、综合整体的学科专业观。第四,要协调不同区域高校的发展,由于东西部的高校在办学经费、教育投入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区域差距严重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要全面优化调整区域结构,使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高校都能协同持续发展。

  5.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意义。

  潘懋元先生曾说过,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发展观及持续、协调、整体等原则来研究高等教育中的生态主体高校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可以站的更高,看得更为全面,深远.高校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不能只考虑当前一时的发展,而要考虑高校的长远发展。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高校管理者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促使高校这个生态主体自动调节其内部管理机制。同时,高校也能处理好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关系。高校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调整高校内部结构。根据环境给高校的信息反馈,找准高校作为生态主体的生态位。通过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办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从而培养出高水平人才。高校管理者只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协调发展的教育发展观,高校就一定会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