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项目管理硕士论文

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优化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7-08 共7139字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伴随着市场体制改革,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以及拉动区域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13年,在我国企业总量中,中小企业的数量巳经占到了 99%,提供了超过80%以上的就业机会。

  总的来说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与良好的经济环境、政府以及公众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财会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用评价以及担保体系都不完善,政府对中小企业政策的扶持也不健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缺乏等问题,这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面临着很大的难题。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过于稳健,银行贷款审批制度复杂、耗时长,而村镇银行或是担保公司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性,民间借贷又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这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显。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环境不断恶化,中小企业面临着金融政策紧缩、企业订单骤减的问题,各地陆续出现中小企业家跑路的现象,温州地区更甚,这一现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不解决其融资渠道的问题,那么可能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无法估量的。

  1.1.2研究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逐渐从无人问津发展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不仅仅从改革开放中收益,更重要的是它们是改革的先行者和推动者,中小企业的发展不断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温州中小企业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的缩影,数量大、影响力大,但是自从“跑路潮”引起全国的关注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融资瓶颈,银行贷款难,民间融资混乱,对此这类问题受到了政府、金融界以及学者的广泛研究,研究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的问题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甚至是对其他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温州中小企业为例,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着手,详细分析中小企业包括内源融资、银行贷款以及民间融资三种融资渠道面临的不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以期能够突破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1. 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因此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国外学者主要从金融环境和制度、信息不对称以及中小企业自身三个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进行分析。

  部分学者从金融环境和制度的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行研究。美国经济学家Ronald I McKinnon教授和Edward S. Shaw教授在1973年分别在着作中详细阐述了金融抑制和深化理论。这两位学者认为西方货市金融理论的主流观点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环境来说并不适用,因为金融抑制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是普遍存在的,这严重阻碍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金融改革,但是金融改革必须以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为前提。McKirmon教授和Shaw教授强调发展中国家要想使经济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放弃原本实行的金融干预政策,深化改革金融体制,他们认为政府的金融抑制会不利经济发展,信贷配给、限制贷款利率的金融管制政策是不合理的,他们认为不应该对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的限制,应该使金融机构在市场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自身的市场配置作用。McKinnon教授和Shaw教授同时也强调了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利率化来实现金融抑制的消除,相匹配的金融改革是必须的,这样市场利率化和金融深化才能行得通。2002年学者Allen N. Berger和Gregory F.Udell在研究中发现国有金融机构和私有金融机构相比,存在着严重的官僚风气、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且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更加严重,从而会缩减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2004年学者Gary S. Beck同样也发现了在国有金融机构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的国家,中小企业贷款的困难越大。

  2001年Simon Johnson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在东欧国家例如捷克和波兰等,这些国家的金融制度对信贷权利以及产权形式有很好的保护,因此为私营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有助于这些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但是像从前苏联解体的国家在法律制度方面不能对私有产权和信贷权利提供足够的保护,这些国家的中小企ik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面临融资的困境。

  信息不对称理论首先是用来研究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发展过程中,学者发现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进行研究也是可行的。

  从经济学角度,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市场中交易双方获取的市场信息是不同的,总会有一方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而处于有利地位,这种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进行银行贷款和民间融资存在困难的根本原因。1981年学者JosephE. Stightz和Andrew Weiss研究了信息对称市场上的信贷问题,研究表明银行如果以较高的市场利率将款项出借给借贷企业,会促使借贷企业将筹集的款项向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投资,这样对银行来说贷款的风险就大幅度提高,所以为了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相对于提高贷款利率,银行更加倾向于降低坏账损失的策略,通过限制借贷规模实行借贷配给。1994年学者Mitchell Peterson和Raghuram G. Raj an通过模型验证了在信贷关系中金融中介的信息优势地位更加明显,他们认为伴随着银行和借贷企业业务量的增加,银行能够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这样银行会釆取降低借款利息的策略来增加借款额度。

  美国经济学家Allen N. Berger和Gregory F. Udell在1998年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认为企业融资的可得性随着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在企业创立初期,企业规模小,各种信息不透明,因此依靠外源融资的可能性很低,此时企业只能通过自有资金解决资金的需求。在企业进入成长期后,随着企业信誉和规模的扩大,通过外源融资的可能性也不断提高。

  如果企业能够进入成熟期,企业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此时企业的股权融资比例会上升,而债务融资的比例会降低。

  (2)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的研究

  1994 年学者 Mitchell Peterson 和 Raghuram G. Raj an 在美国 1987 年中小企业数据的基碰上对银行与借贷企业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信贷资金的可得性随着银行和企业的合作关系的不断密切而增加的结论。1998年学者Benlin和Mester认为可以将银行贷款分为关系型和市场交易型两类,关系型贷款的基本特征包括银行对借贷企业的密切监管、双方长期合作的可能等,这些特征以承诺贷款和额度贷款为主要表现形式。

  2002 年学者 Allen N. Berger 和 Gregory F. Udell 在学者 Benlin 和 Mester的基础上对银行贷款按照技术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划分,分为信用评级、财务报表、抵押担保以及关系型贷款,这两位学者认为关系型贷款主要依靠包括中小企业的社会信誉、经营能力等在内的软信息来断定借贷额度,而这些软信息要通过和中小企业长期接触才能得到。

  国外很多的实证研究都表明,关系型贷款能够提高中小企业获得外源融资的可能性,而且长期形成的关系还可以帮助降低贷款利率或是减少担保要求。

  1.2.2国内研究综述

  在“麦克米伦缺口”理论、融资顺序偏好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长期互动假说等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并形成了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系统,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1)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

  2002年学者郭斌‘在温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活动和民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温州地区的民间金融对温州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强的支持作用。2003年学者刘曼红通过论述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应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大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来源。2005年学者李建军2在研究地下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指出地下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但是要区分灰色金融和黑色金融的差异,合理的支持地下金融是有必要的,有助于发挥地下金融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2008年陈晓红3对融资方式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对各种融资方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将中小企业的融资理论和集群融资理论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理论相结合,从集群融资和供应链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进行重点研究。2013年朱雪琪以温州中小企业为例分析了中小企业各种融资方式面临的风险,认为银行融资安全性最高,风险小,可以作为中小企业的首选,只有30%的中小企业会选择市场信用担保融资,因为这种融资方式风险最高,而民间融资会给企业去实业化带来风险,而且-会促使企业盲目f张。孔迪在2013年指出民间融资操作方便高效,在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这种融资方式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脆弱、不规范、借贷利率高以及更容易引起金融风险。

  (2)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的研究主要是从中小企此自身的角度以及金融体制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2005年付卓婧认为相对于大型企生来说,中小企业往往财政制度等不健全,管理层缺乏相应的管理素质,因此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或是其他的借贷者很难了解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由于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的缺乏,使得他们不敢轻易的提供贷款。梁冰2005年指出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问经营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完善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程涛在2005年指出在国内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必须提供质押或是抵押等担保,信用贷款较少,对中小企业来说尤其如此,但是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厂房设备不足、流动资产变动快,因此想要通过担保的形式从外部获得融资的可得性较低。
  
  李春侠和谢守样在2007年的研究中指出信用状况低、治理水平差以及吸收投资能力较弱等因素都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2009年吉敏和赵影4在研究中发现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自身,主要是中小企业目前管理不规范,各种制度欠缺。朱彦宾?’在2009年通过实证验证了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得出了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外源融资的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较低,银行要求的资产担保缺乏,而目前我国银行普遍存在着“喜大”的心理,中小企业内源融资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经营存在着问题,财务制度不健全等。鲁钊阳在2009年指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对私有制企业还普遍存在着歧视,因此中小企业能够从国有制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很低,而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占了很大的比重,国有商业银行在借贷时往往有很多顾虑,但是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相对来说就比较宽松,即使出现呆账也不用承担政治风险,这些因素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这就使得国有制银行更倾向于将资金借贷给国有企业,哪怕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差。

  部分学者也从我国的金融体制的角度深入的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认为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也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陈乃醒在2004年的研究中得出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得不到根本性解决的原因的结论,认为我国金融体制不健全迫使中小企业在有资金缺乏时而没有多种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我国金融体制正在不断变革,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却相对落后,这两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融资问题,我国信用体制不健全,间接融资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中小银行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肖顺武6在2010年指出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金融机构的缺乏,主要表现在能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担保的机构数量有限,而中小企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发挥不足。

  (3)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

  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进行研究,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是通过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另外一种观点是应该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2001年林毅夫和李永军7提出应该加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力度,以中小金融机构的灵活服务的特点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中小金融机构应该和当地的中小企ik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它们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同时应该对中小企业合作性融资设施进行建设,以相互之间的监督来控制融资成本。2002年郭斌和刘曼路以温州为例对中小企业和民间融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的关键是对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尤其应该规范民同金融的发展,使其成为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规范机构。纪谅晓2003年利用“麦克米伦缺口”理论解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认为金融市场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鸿沟,政府应该介入并积极调解这个鸿沟,因此政府应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并建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2012年鲍惠子在金融危机中中小企业遭受巨大冲击的货景下,提出应该处理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关系,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努力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金晓燕在2013年指出通过民间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是可行的,因为民间金融机构制度灵活,服务针对性强,能够很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部分学者从自身建设的角度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2008年柴世品指出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和对其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因此中小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设,对不同的融资渠道的风险成本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同时应该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完善会计体系的建设,增强其透明度和可行性,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是投资人和贷款人能够对企业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更低的融资成本。袭艺萍在2008年指出如果企业能够有效地利用来源于企业的自有资金,不仅能够降低融资成本,还能够对企业的财务资金结构体系进行完善,有效利用自有资金主要是指对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的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实现中小企业最低融资成本的目标。

  国际上很多学者都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世界各地对中小企业融资实践问题研究积累的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 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对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有:

  首先是导论,导论是文章的开篇,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其次是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的基础。首先定义了研究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问题中可能涉及的相关定义,然后介绍了中小企业的敲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融资顺序偏好理论以及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再次是温州市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现状。首先对温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对温州市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现状进行分析。

  然后是温州市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选择的困境与原因分析。首先对温州市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选择的困境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小企业三种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定量的分析。

  之后是优化温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对策研究,针对三种不同的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提高温州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能力、强化温州正规金融机构的支持以及规范和完善民间融资。

  最后是结论和展望。该部分主要是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未深入研究的部分进行说明,以期在未来的研究中往这个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1. 3. 2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整理大量的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将文献资料和温州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为本文的写作奠定写作基础,并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完善本文内容。

  (2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在研究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问题的研究中主要釆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对不同的融资渠道进行定量实证研究,以比较不同的融资渠道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1.4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本文存在以下可能创新点:第一,以往对于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理论和文献大多是对民间融资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本文从温州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难问题出发,探讨了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三种模式,并针对不同的企业特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采用合适的运作模式。第二,本文选取温州这一地区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温州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领头军,其相应的融资模式曾一度成为国内表率,但2011年温州的民间借贷危机的发生对其融资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从湿州民间融资现状出发来探讨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第三,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最后会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及普遍性,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对于温州企业及国内其他中小企业都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同时,本文难点在于:第一,以往研究中对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研究很多,但对融资模式的研究较少,相较而言,已存数据较少,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搜集工作。第二,对于何种企业适应何种融资模式,这是本文的重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和数据分析的基袖上才能得出最后结论,因此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使建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是难点。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