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青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与现状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12 共697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青州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2部分】青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路径探究引言
【第3部分】蔬菜产业化的相关理论阐述
【第4部分】 青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与现状分析
【第5部分】青州市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第6部分】青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第7部分】青州市蔬菜产业体系发展对策
【第8部分】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3 青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3.1 青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1.1 青州市概况

  青州,为古"九州"之一,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胶济铁路中段,东接潍坊,西临淄博,南沂蒙,北傍洋口渔盐海区和胜利油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是山东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青州市总面积 1569 平方公里,辖 4 个街道、8个镇、1 个经济开发区。人口 90 万。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是山东 30 强、全国百强之一。

  青州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胶济铁路和羊临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和长深高速公路在境内交叉贯通,309 国道、胶王路等穿境而过,被列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青州产业特色鲜明。工业已形成了机械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炼建材业"三大主导产业".农业已经培育形成了花卉、瓜菜、果品、畜牧、优质粮五大支柱产业,青州蜜桃、弥河银瓜、敞口山楂等特产远近闻名。服务业方面,佛寿文化、山地森林生态休闲、古城文化、弥河水生态休闲"四大旅游片区"初具规模;建成了钢铁物流园、港天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园区。

  青州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2 年青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49.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9.3 亿元,增长 4.2%;第二产业增加值 252.6 亿元,增长 13.6%;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 207.7 亿元,增长14.8%; 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157.5 亿 元 , 增 长 9.7% .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由 上 年 的9.0:55.3:35.7 调整为 8.4:55.1:3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9071 元,可比价增长12.3%.

  3.1.2 自然资源条件

  (1)自然资源

  青州市处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气温 13.1℃,年平均最高气温 19.2℃,极端最高气温 40.7℃,年平均最低气温 7.7℃,极端最低气温-21.4℃。年平均降雨量 682.0mm,年最大降雨量1215.7mm,年最小降雨量 372.3mm.年平均空气湿度 67.5%,年最大空气湿度 90%,年最小空气湿度 55%.辐射总量为 122.0 千卡/cm?,年生理辐射量为 59.8 千卡/cm?,大于 0℃期间的生理辐射量为 506 千卡/c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608h,大于等于 0℃的积温为 4813.70℃,大于等于 10℃的积温为 4331.7℃,无霜期 191.7 天。

  (2)地形地貌及土壤

  青州市在大地构造上属鲁北山前平原。土壤类型为褐土土类潮褐土亚类,俗称二性土,表层质地较好,利于耕作,中下部分多数偏粘,利于保水保肥,较抗旱,但不利于根系下扎。土壤酸碱度中性,耕层厚度 25cm,土壤有机质含量 1.l%,速效氮含量67ppm,速效磷含量 20ppm,速效钾含量 108ppm.

  (3)水资源

  青州主要含水岩层是灰质岩砾卵石层和长石石英砂层,地下水为第四纪孔隙水。可利用水资源主要为地下水,其水资源总量为 5.2 亿 m?,水资源可利用量 1.9 亿 m?,地上水 4000 万 m?,地下水补给方式以降雨为主。

  (4)植被资源

  青州市属于暖温带阔叶林区,荒山多为次生灌丛和灌木草丛,平原丘陵多为散生和人工栽植树种,如杨、柳、槐等,经济林木有桑、枣、香椿、桃、柿、核桃、山楂等,全市森林覆盖率 32.5%.

  3.1.3 青州市农村经济分析

  青州市辖 4 个街道、8 个镇,1 个经济开发区,1069 个行政村,人口 90 万,其中农业人口约 60 万,是山东省瓜菜生产大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青州市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5.6%.耕地占总面积的 33.5%.2010-2012 年青州市农村经济收入情况如表 3.1 所示。
 

  从表 3.1 可以看出,青州市农业在青州市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于青州市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作用。青州市农业一方面要养育全市 90 万人口,另一方面还要担负全市 66.7%的农村人口的生计问题,同时还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劳动力和资金支持。

  青州市耕地面积 115 万亩,其中粮田面积 60 万亩,瓜菜种植面积 52.6 万亩,果品面积 18 万亩,形成了粮食、瓜菜、果品、畜牧、花卉五大支柱产业,其中瓜菜生产成为五大产业中的特色高效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农民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运行良好。2012 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 61.5 亿元,其中全市实现粮食总产 52.9 万吨、瓜菜总产 210 万吨、果品总产 20 万吨,优质农产品基地 69.3 万亩,认证农产品品牌 78 个。2011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343元。

  3.2 青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3.2.1 青州市蔬菜产业发展历程

  青州市蔬菜产业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 1989 年以前,以大田菜为主的粗放式生产阶段。青州种菜历史悠久,但大多以自给自足为主。建国后,青州市蔬菜种植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的势头,种植虽有扩展,但是规模不大,一直到 80 年代中期,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仅有 5 万亩,规模小,效益低。

  第二阶段,即 1989 年到 1996 年前后,以冬暖式大棚保护地栽培为主的蔬菜大发展阶段。1989 年,青州市向寿光市学习,大力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青州市蔬菜种植得到了大规模扩张,跨越式发展。蔬菜品种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到 1996 年,青州市已建设冬暖式大棚 20 万个,蔬菜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 50 万亩,蔬菜总产量 200万吨,产值 17亿元。

  第三阶段,即 1996 年至今,蔬菜产业由量的扩大为主开始向质的提高为主转变,也是实施蔬菜发展第二次革命的阶段。1996 年以来,全国各地蔬菜生产发展迅速,产量不断提高,青州市蔬菜产业的优势在逐渐缩小。同时,由于蔬菜出口的需要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蔬菜的安全无公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青州市积极调整蔬菜产业布局,大力实施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蔬菜市场,大力发展蔬菜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实现了蔬菜产业带转型升级。经过努力,青州市蔬菜产业有了质的提高,全市大力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高科技示范园,目前无公害基地已发展到 20 万亩,有 100 多个品种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证书。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蔬菜新品种,推广应用无土栽培等栽培新技术 80 多项。以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为中心构建了完善的蔬菜检测网络,保证了蔬菜质量。青州市蔬菜实现了品种多,质量好,产销两旺。

  3.2.2 青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青州市是山东省五大蔬菜生产县之一。蔬菜已成为青州市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蔬菜产业在青州市蔬菜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长期发展,青州市已逐渐形成集蔬菜栽培、种植、加工、储存、运输、包装、出口销售于一体的产供销一条龙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了蔬菜四季供应、冬暖大棚、拱棚和裸地相结合的生产格局,全市已有各类蔬菜批发市场 40 多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青州市大力发展蔬菜深加工,目前已有从事蔬菜加工的龙头企业 20 余家,加工的生姜、大葱、胡萝卜等远销日本、韩国等地。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大大促进了农民就业,目前,青州市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有 10 万余人,从事蔬菜加工、物流、销售等配套环节的劳动力大约有 2 万多人。

  近年来,青州市蔬菜产业的发展成效显著,产业化初具规模(表 3.2)。从表 3.2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居民住房建设、城镇化建设等用地因素的影响,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数量在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蔬菜等经济类产业的种植面积却呈逐年扩大趋势。
  
  2012 年青州市部分蔬菜产量见表 3.3.

  从表 3.3 中可以看出,2012 年度,由于受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普遍受影响下降的情况下,蔬菜的产量却有所上升。粮食总产量下降为 43.5 万吨,比2009 下降了 3.10%,瓜类总产量下降为 44.6 万吨,比 2009 下降了 2.20%,水果总产量下降为 9.9万吨,比 2009下降了 3.10%,但是蔬菜的产量却达到了 126.8万吨,比上年增长了 1%.这正是青州市近年来来不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结果。

  青州市蔬菜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2012 年青州市包括辣椒、黄瓜、西红柿、茄子、白菜、生姜、胡萝卜等特色蔬菜的蔬菜种植面积 52.6 万亩,总产 210 万吨,总产值 42 亿元,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11625 元,其中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现已发展到 43.1 万亩(日光温室 23.4 万亩,拱棚19.7 万亩),保护地设施蔬菜面积占蔬菜总面积的 82%.

  目前,青州市形成了以高柳为中心的茄子、西葫芦、西红柿生产区;以谭坊为中心的西瓜、辣椒生产区;以东夏为中心的黄瓜、西葫芦生产区;以东夏、黄楼为中心的大姜生产区;以何官为中心的辣椒、胡萝卜、芸豆生产区;以弥河滩涂两岸为中心的万亩银瓜生产区;以西南山区为中心的南瓜、豆角、西红柿等旱菜生产区。形成了谭坊辣椒、郑母山药、高柳甘蓝、何官胡萝卜、东夏生姜等经济作物产业基地,蔬菜产业种植的产业化、区域化特点日趋形成。如:东夏镇土地肥沃是种植生姜的天然基地,有着悠久的生姜种植历史,该镇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大力支持生姜的产业化生产,把发展生姜产业作为提高农民收入、提升经济效益的增长点,积极促进,长远发展,生姜产业已成为提升全镇农业经济的主导性产业。到 2010 年,带动周边乡镇生姜种植面积已达到 5 万余亩,建成生姜种植园区 26 个,生姜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谭坊镇是青州市辣椒主产区之一,目前该镇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 2 万亩左右,带动周边乡镇、村庄形成辣椒生产基地 17 个,种植面积达到 4 万亩。其他乡镇,如郑母镇的万亩山药生产基地,何官镇的万亩胡萝卜生产基地等等,在全市已遍地开花,并形成规模。

  另外,全市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从无到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高柳的九州农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是青州市较早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在 2007 年就已获得国家认证,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1 千余亩,认证有机蔬菜、品牌蔬菜 17 个,有机蔬菜的年销售量达 1 千余吨。截止到 2012 年底,青州市已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品牌 81个,其中无公害蔬菜产品 10 个、绿色产品 28 个、有机产品 40 个,涵盖西红柿、西葫芦、长茄、辣椒、甜椒、芸豆、黄瓜、土豆、大姜、山药、菠菜、大葱、甘蓝、韭菜、菜花、圆葱、豆角、萝卜、香菜等 27 个品种,注册商标 17 个,其中青州银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龙头的保护地蔬菜

  截至 2012 年底,青州市共发展日照温室大棚、拱棚等保护地设施蔬菜面积 43.1 万亩,其中日光温室 23.4 万亩,拱棚 19.7 万亩,保护地设施蔬菜面积占蔬菜总面积的82%.保护地设施蔬菜种植虽然投资较大,但是经济效益高,投资回收快,收到了农民们的欢迎,保护地设施蔬菜种植发展很快。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日照温室大棚,占蔬菜种植面积的 44.5%,占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 54.3%;年产蔬菜 138 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 65.7%;年产值 26.4 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 62.9%.保护地设施蔬菜迅速发展,已成为青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龙头,有力的支撑了青州市蔬菜产业的发展,使得青州市蔬菜供应实现了淡季不淡,四季常供的目标。

  (3)蔬菜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品种日渐增多

  青州市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蔬菜产业种植结构,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在保持原有蔬菜品种种植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各种稀有、名优品种,不断培育新品种,促进产品的换代升级。目前青州市蔬菜种植种类已有 7 大类 130 多个品种。在不断调整优化蔬菜种植结构的同时,青州市还注重引进应用先进栽培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尽心广泛推广应用,例如在保护地蔬菜种植汇总,应用了嫁接育苗、优选良种、微滴灌溉、生长调节剂、根外施肥等十多项先进技术,有力的促进了蔬菜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是青州市蔬菜生产的主要方式。青州市自引入日光温室大棚种植以后,不断改造创新,摸索新的栽培技术和总结种植经验,使得许多蔬菜品种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成为现实。目前温室能够栽培的蔬菜品种已达二十余种。2012 年青州市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约 23.4 万亩,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茄子、青椒、西葫芦、辣椒等。其中黄瓜温室大棚种植面积 85000 亩,占温室大棚种植面积的36.3%;辣椒温室大棚种植面积 37000 亩,占温室大棚种植面积的 15.8%;番茄温室大棚种植面积 52000 亩,占温室大棚种植面积的 22.2%;茄子温室大棚种植面积 31500亩,占温室大棚种植面积的 13.5%.这四种蔬菜占温室大棚种植面积的 87.8%(表3.4)。23.4 万亩日光温室大棚蔬菜总产量为 138 万吨,占设施蔬菜总产量的 89.8%,占蔬菜总产量的 65.7%;年产值 26.4 亿元,占设施蔬菜总产值的 92.6%,占蔬菜总产值的 62.9%.(表 3.5)。

  (4)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蔬菜质量不断提高

  推行标准化生产是提高蔬菜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青州市大力强化标准化生产意识,不断引进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设备,注意引导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应用标准化生产,有力的推进了蔬菜标准化生产和种植的进程。青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为蔬菜标准化生产打下了扎实的产业基础。一大批生产基地通过了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并创出了一批品牌。菜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先进技术,对发展蔬菜标准化生产积极性高,蔬菜质量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5)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青州市蔬菜产业经过长期发展,蔬菜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蔬菜种植已遍及全市 12 个乡镇街办,1000 多个行政村。目前,青州市形成了以高柳为中心的茄子、西葫芦、西红柿生产区;以谭坊为中心的西瓜、辣椒生产区;以东夏为中心的黄瓜、西葫芦生产区;以东夏、黄楼为中心的大姜生产区;以何官为中心的辣椒、胡萝卜、芸豆生产区;以弥河滩涂两岸为中心的万亩银瓜生产区;以西南山区为中心的南瓜、豆角、西红柿等旱菜生产区。依托蔬菜生产基地,青州市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也应运而生,出现了许多蔬菜合作组织,当期已有蔬菜专业合作组织 81 个,大大完善了蔬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使得蔬菜生产实现了规模化和专业化,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为青州市蔬菜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市场营销体系基本形成

  随着青州市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蔬菜产量的不断增多,蔬菜运销流通体系也不断完善。目前,青州市已设立蔬菜产地批发市场 60 多处,农业部在青州市设有定点蔬菜批发市场 1 处,其中青州市高柳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是山东省建设较早、规模较大,甚至在江北地区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是国家农业部定点的蔬菜批发市场,该市场蔬菜年交易量达到 12 万吨,年交易额 40 多亿元,带动农户 10 万户。据统计,青州市 70%的蔬菜通过专业蔬菜批发市场运销到国内各个地区。同时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调规范管理,遵守公平交易,严禁欺行霸市,服务热情周到,交易秩序良好,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发展良好,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集散地和价格形成区。据统计,当前青州市蔬菜营销经济人 1000 多名,各类从业人员 1 万多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特别在北京等北方城市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7)龙头企业发展初具规模

  近年来,青州市大力发展蔬菜深加工,提高蔬菜附加值,逐渐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有力的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蔬菜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青州市逐渐形成了以蔬菜深加工企业发展带动蔬菜产业的发展的新局面,将农户的小生产联系起来与大市场对接,不断拉长蔬菜产业链,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当前青州市从事蔬菜加工的农业龙头企业达 28 家,年加工蔬菜 40 多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 30 多亿元,全市蔬菜加工率已达 39%,生产加工的胡萝卜、芹菜、辣椒等已打入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蔬菜垄沟企业通过对蔬菜进行深加工,大大提高了蔬菜的附加值,拉长了蔬菜产业链条,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青州市高柳蔬菜供销有限公司为潍坊市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加工蔬菜能力达 3.5万余吨,年销售收入突破 2 亿元,实现出口创汇 500 多万元,产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这些蔬菜龙头企业广泛采用"订单蔬菜"、"合同蔬菜"等方式,与蔬菜种植户签订蔬菜订购合同或订单,将蔬菜大市场与个体种植户联系起来,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蔬菜生产经营模式,大大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8)农业科技得到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长期以来,青州市农机推广部门大力推广应用蔬菜科技新技术、新品种,在蔬菜品种优选、种植技术引进、蔬菜科技示范推广、技术科研创新等方面大量开展工作。

  青州市引进了一大批蔬菜新品种,特别是保护地蔬菜品种和创汇蔬菜品种,从国内外引进了 500 多个,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植,目前全市蔬菜良种覆盖率已达 85%以上。在栽培设施改进上,不断推陈出新,筛选设计结构合理、透光性好的新型日光温室大棚。在技术应用上,不断将新技术应用到蔬菜种植中,推广应用连作障碍防控技术、土壤生态环境改良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同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意识。在技术推广上,建设规模 300 亩以上的高标准日光温室示范园区,每个园区统一规划,做到田、路、电、井配套。推广Ⅴ型日光温室,核心示范园区内设施蔬菜达到全钢架、水泥立柱结构,全部安装微喷灌设施及自动卷帘机设备。目前青州市已建设蔬菜科技示范园 28处,起到了科技示范的功能[3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