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辽宁省家庭农场建设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10 共121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 辽宁省家庭农场建设研究
【第2部分】辽宁省推广家庭农场的策略分析绪论
【第3部分】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基本理论
【第4部分】国内外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经验借鉴
【第5部分】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的SWOT解析
【第6部分】发展辽宁省家庭农场模式的策略建议
【第7部分】家庭农场模式发展探究参考文献

  摘 要

  在 2013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了"家庭农场"的提法;同年 3 月28 日,李克强总理来到江苏省常熟市田娘农场进行实地考察,指出家庭农场模式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一个方向;为此,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发展家庭农场的热潮。

  家庭农场对于西方多数发达国家来说,是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就国内而言,近年来上海松江、江苏苏南等地正在积极发展家庭农场模式。而对于辽宁省来说,"家庭农场"属于新兴事物,2013 年 3 月,盘锦市农民朱宝振创办了辽宁省首个家庭农场--"大洼县宝振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由此可见,辽宁省的家庭农场建设才刚刚起步。

  对于辽宁省是否应该发展以及如何发展家庭农场模式,本文首先概述了相关的农业经济理论,以及对国内外经典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进行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对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进行必要性分析;最后,针对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土地流转政策,多方式加强家庭农场的资金支持,建立农村配套服务系统等策略建议,以期促进辽宁省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家庭农场;辽宁省;规模经营;土地流转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 2 章  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基本理论
  
  2.1  家庭农场的概念与特征
  2.1.1 家庭农场的概念
  2.1.2 家庭农场的特征
  2.2  相关的基本理论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2 土地产权理论
  2.2.3 规模经营理论
  2.2.4 诱发性制度变迁理论
  
  第 3 章  国内外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经验借鉴
  
  3.1  国外家庭农场模式的经验借鉴
  3.1.1 建立在土地产权明晰基础上的中小型家庭农场经营为主体
  3.1.2 采取土地适度集中的大规模经营方式
  3.1.3 注重农业技术推广和专业化经营
  3.1.4 发挥农协、合作社等农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
  3.2  国内家庭农场模式的经验借鉴
  3.2.1 政府鼓励和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3.2.2 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 4 章  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的 SWOT 解析
  
  4.1  辽宁省农业发展概况
  4.2 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4.2.1 发展家庭农场的现有基础条件
  4.2.2 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
  4.3  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3.1 基于经济理论的分析
  4.3.2 基于现实情况的分析
  4.4  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劣势分析(SW)
  4.4.1 耕地资源具有竞争优势
  4.4.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4.3 农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
  4.4.4 家庭农场发展起步较晚
  4.4.5 农业生产资金不足
  4.5  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的机会与威胁分析(OT)
  4.5.1 政府鼓励与提倡
  4.5.2 发达国家与地区成功的经验
  4.5.3 土地流转渠道不畅
  4.5.4 农业社会化服务缺乏
  4.5.5 政府财政补贴力度不大
  
  第 5 章发展辽宁省家庭农场模式的策略建议
  
  5.1 进一步优化土地流转政策
  5.2 多方式加强家庭农场的资金支持
  5.3 建立农村配套服务系统
  5.4 培育典型家庭农场发挥辐射作用
  5.5 发展多元化特色家庭农场模式
  
  参考文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