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辽宁省现代物流发展问题探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10 共5849字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加入了 WTO 之后,我国农业市场对外开放,农业产业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以往落后的农业市场与经营方式当中存在的科技含量、效率低下等诸多的弊端日渐显露,农业物流的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农业物流体系出现了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可靠等现象,使得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鉴于上述原因只有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农业物流管理网络才能彻底改变这种落后被动的地位处境。如何能够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当前的农业物流发展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对于解决现代农业物流发展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更加符合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在该背景下展开对辽宁省现代农业物流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1.1.2 研究目的

  农业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命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支持,这些年来我国农村以及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新一轮的重新洗牌,辽宁省的农业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侵袭,农业革命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过程当中农业产业机构不断的改变,市场需求呈现出波动趋势都是经济体制转换过程当中突出的矛盾。如何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与市场相互衔接存在的渠道不畅通问题,进一步促使我国农村的增产增收,以及使得辽宁省向现代农业化更进一步,已经成为了辽宁省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农业物流是现代物流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农业物流发展的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健与否,农业物流也表现出其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依托辽宁黑土地这一地域优势建立农业物流现代化发展体系对辽宁省“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全省综合实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可以大致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农业物流理论的深层次研究,当前我国关于现代化农业物流体系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文献还不够健全成熟,基于以往的研究经验进一步探究现代农业物流的相关理论研究是本课题一个重要的研究目的。

  (2)通过对国外先进农业物流经验的研究与借鉴,提出以省级为基本单位的构建设想,对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试图提出省级农业物流体系构建的步骤。

  (3)为我国相关部门与单位对农业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初步的理论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促进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当前,我国关于现代农业物流理论的实践尚处摸索阶段,对于现代农业物流的认知与规划都不够全面,对于现代农业物流的重要性关注还不够。作者希望能够通过这一课题成果的研究,抛砖引玉引起国内学者对于现代农业物流的研究热情,继而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农业物流事业的健康稳健发展。

  1.1.3 研究意义

  21 世纪是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现代物流对各国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加之相关的现代物流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与完善且逐步被推广开来,现代物流也成为了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以及改善整体市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现代农业物流占据现代物流极大的比例,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也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必须引起重视,结合辽宁省农业发展现状,发展辽宁省现代农业物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所述的几个方面:

  (1)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在我国当前全力迈向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三农”问题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瓶颈。而解决“三农”这一问题在我国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作内容。在 2013 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当中以及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将“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现阶段要解决的基本任务,将基本的治理路线与解决途径设定为“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早日完成工业化与市场化改造以及完成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革”.

  (2)促进农业产业的“聚集效应”.

  农业产业所谓的“集聚效应”是指企业向某一特定地区集中而产生的利益,通过将产业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聚拢,可以形成经济效益向集中地靠拢的吸引力,这也是整个农业行业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核心的原动力,我国建国伊始由于特殊的国情主要是实行的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方式,生产经营范围狭窄规模小而分散,对自然灾害和市场冲击的防御能力低下。而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充分依托便利迅捷的网络媒体的优势,利用合理的现代组织与管理模式的相互协调统一,对以往存在诸多弊端的农业物流、存储管理都进行了一体化的改造,同时现代农业物流体系概念不断的融入壮大,将所有涉及到农业生产、仓储、运输、销售、渠道统统归入到现代物流的大网络体系当中。

  (3)利于对农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把控。

  现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得益于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充分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性、科学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在现代物流的信息化导向之下,可以确保农业产品的赊购渠道的畅通,继而降低农业产业的生产成本,提出整体农业产业的利润空间,增强各类资源、劳动力、技术各类型的社会资源逐步向农业产业领域流转,实现配置的均衡布置,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通过现代发达的网络及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将现代的组织与管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对传统的农业物流体系的物流与储藏管理一体化改造当中,对我国的涉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建立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确保农产品的生产、供应与销售各个环节能够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同时提供相应的技术信息、财力物力、加工、渠道以及保险等高度完善的社会服务。

  1.2 国内外农业物流研究综述

  1.2.1 国外农业物流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物流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较早较为有成果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尤其以美国、日本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显着,通过近数十年的物流理论研究与实践关于农业生产与仓储和运输方面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现代化的改造。

  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有代表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代表性的如下几方面:

  (1)来自美国政府农业委员会的约翰克里斯多夫(1908)在关于农产品运输的相关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关于流通要素与成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也首次揭开了物流概念的序幕。

  (2)来自英国的爱德华、罗纳德和弗兰克·莫斯曼(1963)共同出版了《物流管理》一书,在《物流管理》一书中对物流体系与物流成本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也是该部着作将物流管理理念逐步向系统化发展。

  (3)基思凯文和迈克尔韦伯(1987),他们对于农业供应链的相关理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也是首次提出了关于农业供应链的管理理念。而关于农业供应链的研究方面由迈厄尔和琼斯(1989)年提出了“纵向协调”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他们首次将农业供应链定义为一个从农业生产、加工、运输、仓储等全系列的过程以及销售和其他活动的创新。

  (4)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福斯特(1999)的研究发现,更多的网络经营公司想要将尽可能多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来运作。

  (5)上世纪 90 年代末期,南茜比约恩和佩洛西帕勒彼得森在《GreenLogistics》一书首次提出了关于“绿色物流”的概念,将以往传统的物流理念引导为全新的涵盖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生态管理,在今后对我国关于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2.2 国内农业物流外研究述评

  一直到 1970 年,中国在经济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出现过“物流”一词,“物流”一词在当时也是一个非常新鲜词汇,可是关于物流的各个运作环境却已经很大程度的深入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相关领域当中。王之泰于 1980 年在《物资经济研究通讯》的期刊上发表了关于《浅谈物流》的研究成果,王之泰也是我国首位将相对完整的物流概念引入中国的人。最早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学者开始介绍和引入物流和物流理论的外来概念,形成了关于物流理论探究的热潮,正式揭开了关于物流问题讨论的序幕。2002 年 3 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发表的若干意见》。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对于现代物流的概念也逐步的重视起来,相关部门也开始研究制定物流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度安排。相应的物流企业也不再是单纯的附属部门的一个下属机构,而是开始独立的依照市场规律进行物流活动的开展。

  眼下我国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还不健全,发展相对的滞后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关于对现代农业物流相关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对基层的宏观理论研究层次,研究的范围主要还是围绕着农业物流的概念、运输与流通状况、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政策体制等描述性的研究。在农业现代物流体系的软硬件设施上与发达国家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时近年来在我国,关于“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理论与经济界对关于农业物流的研究也逐步提升。

  尤其在去年的 1 月 8 号,中央下发了《加强农业流通体系的建设》文件,首次将农业物流体系的建设目标作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我国的农业物流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主要的相关研究成果如下:

  (1)农业物流相关的一般性理论。

  王志涛、丁炯发(2003)从现代物流与工业生存环境角度着眼,对我国当前的农业环境以及农业物流现状进行了相应的说明,同时指出需要提升对传统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输、农产品保险、农产品增值、物流主体发展以及建设。将农产品物流自身也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物流主体的好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物流过程中的农产品的保值甚至是增值,还可以减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与整体效益的提升。

  (2)农业物流情况及重要性研究。

  田俊峰,李东强、王铁山,张杰次(2009)对我国目前存在于农产品物流领域各方面的不足情况,应查明原因,逐个解决这些问题,从内部和外部加强农业物流标准化的管理,最大程度的挖掘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

  (3)对地域性农业物流的研究。

  东中民(2007),对当前辽宁省的农产品物流情况及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政府必须作为职能主体发挥职能作用为农产品物流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对农业物流的市场进行整体的战略规划,完成对人才培训的建设实施,建立健全一套工作流程以便适应农业物流技术标准的发展。王柳花(2007),通过对当前辽宁省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现状,提出应加强对政府的服务功能的调节,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搭建,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物流信息系统,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做大做强。

  (4)对第三方农业物流的探究。

  王天骄,刘平德(2006)指出,当前辽宁省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这一概念,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不但要扶持发展一批农产品物流行业的领头羊企业,同时也要加强对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中小型企业进行政策支持与帮助。其次,辽宁省的农业要依托地理区域、土地资源、位置资源以及土地优势为辽宁省的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其独特优势,具体包括了信息,设备,管理这几方面的优势。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