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海林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01 共637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海林市新农村文化发展研究
【第2部分】海林市新农村文化构建绪论
【第3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概述
【第4部分】海林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第5部分】 海林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6部分】海林市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第7部分】海林市建设新农村文化探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4 章 海林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海林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海林市在新农村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对于文化方面给予了很大程度上的关注,制定了很多政策措施来繁荣发展海林的农村文化,可以看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受体制机制、资源投入等方面的限制,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与南方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

  4.1.1 文化经费有限,资金投入不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济上的保障,文化发展必然受限,通过自身努力不可能弥补资金投入上的不足,硬件设施不能达到一定标准,文化建设也不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水平。海林市作为经济总体发展较慢的北方县级城市,政府总体财力不足,且由于城市建设基础薄弱,需要资金完善、运转的地方还有很多,相对于市政建设等硬件建设方面,文化建设总是被放在靠后的位置考虑,投入极其有限,投放到农村用于发展农村文化的经费就更少,乡镇政府除上级直接划拨的文化建设专用款项外,也没有能力过多对文化建设加以投入,在投入主体上也主要以政府为主,极少有村镇能吸引民间和社会资本的注资,且农村面广村多,长期以来,文化底子太薄,尤其是有些农村极其偏远贫困,少量的投入和缓慢的改善根本不能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均应是公共事业单位,应由政府财政全额投入。在资金待遇上,存在差额拨款,在工资福利待遇上享受差额拨款,公用经费无投入,人员工资只能做为生活保障,而社会福利等无资金保障,微薄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运转上,也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部分乡镇的文化机构只能是利用现有设施和设备开展活动,年活动经费非常有限,只能是搞一些小型的活动,有些设施过于老旧,购置新设备价格昂贵,需要较多的资金,也因此搁置。由于经费紧缺,市文化主管部门及直属专业单位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指导和辅导,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群众文体活动的组织开展、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实施等工作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资金投入上的局限性不能不说是制约海林市新农村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1.2 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资源分布不均
  
  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海林市的县、乡(镇)、村(社区)文化三级网络虽已基本形成,但仍然是阵地缺失,设施落后。乡村两级文化站(室)建设虽然取得新进展,但离国家的建设标准要求以及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基础薄弱,虽然各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但相关配套的功能完善的多功能活动厅、培训室、书法室、电子阅览室等文化服务设施并不完善,尤其是音乐、健身器材严重不足,有些村虽然建有农家书屋、综合活动室等,但标准不高,功能不完善,且有些村级文化站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和业务经费,导致馆舍简陋,设备陈旧,有的甚至被挪作他用,致使文化站空有其名,而没有其实。由于乡镇财政无力增加文化建设投入,许多文化活动室有设施无设备,文化活动的手段过于简单,形式过于陈旧,对群众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和适应农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海林市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上,也无疑再次印证了这一点。例如,海林市的海林镇、横道镇和柴河镇等离城区较近的乡镇,由于本身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也相对较强,因此,这些地方对文化的投入就相对较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好,有图书室、活动室等室内文化场馆,有的村子还修建了设施完善的村级文化广场,健身器材比较健全,村里还组织了文艺演出队伍,镇村的文化大院、文化活动生动开展。而像二道镇、三道镇、长汀镇等离市区较远的乡镇,经济基础较弱,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或过于陈旧,群众生活默守陈规,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从村屯之间的横向比较来看,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村屯比经济落后的村屯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总体来说,也有明显差异,不能不说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开展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因此,可以看出,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也影响了海林市新农村文化的整体繁荣。

  4.1.3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消极文化普遍存在
  
  农民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和共享农村文化资源的主体,然而,受传统简单农耕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农民认为不需要很多的文化就可以从事农村生产,所以对于文化素质的提高并不重视,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海林市农村居民初中及以下学历占 47%,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 14%,在对教育重视程度的调查中,34%认为无影响,49%认为有一定影响,17%认为有很大影响。因此,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下的问题长期存在,知识占有量的有限,制约了其思想的开放程度,使他们的思想较为保守,在生活中缺乏创新性,对于新事物、新理念接受较慢,且常持怀疑态度,因为繁重体力劳动换来的微薄收入,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使得他们大多看重金钱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对教育层次及关注文化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则并不重视,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动参与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有限的文化教育程度,也使得广大农民对是非好坏的判断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受不良消极文化的影响。在农闲时,极少会有人主动到村文化室看书看报,提高文化素养,大多数人都沉迷于打麻将、打扑克、酗酒等方式消磨时间,有的地方赌博的面额很大,甚至引起了打架斗殴、偷盗、打老婆、借高利贷等不良社会现象;还有些村镇的网吧经营者,在利益的诱惑下,允许未成年人出入,网络的监管不严也使得恐怖、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影响着农村青少年、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更为常见的是腐朽的封建迷信思想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渗透、漫延,很多农民信神拜佛的思想根深蒂固,唯神论、宿命论深深植根在他们的脑海中,生病、散财、不顺等都希望通过求助神灵的护佑来改变,并不从客观实际中寻找原因,有的因此贻误病情,妻离子散,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惨剧;同时,庸俗保守的思想也使得在农村攀比之风盛行,子女结婚昂贵的彩礼钱、老人过世的大操大办和隆重的土葬风俗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养,影响了海林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展速度和建设成果。

  4.1.4 农村文艺人才匮乏,文化活动参与面不高
  
  文艺创作、文化传承、文化经营与文化管理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青黄不接,特别是优秀的创新型文化人才队伍结构较差、专业素养不高。文化是要靠人来传承的,而如今活跃于海林农村文化活动的人才,大部分以中老年人和学生为主,青年参加活动者寥寥无几,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一技之长的、热心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年轻人极少。相关数据显示,海林市乡镇文化队伍中中青年(20岁-45 岁)仅占总人数的 17.6%,有一技之长的仅占 9.7%.当然这里面有人才外流的原因,即有特长的农村文化人才向外或非农村地区流动,例如海林市朝鲜族人口较多,然而,随着朝族赴韩打工的热潮,大量的朝鲜族青年文艺人才流出,而大多数朝族外出打工人员在挣了钱之后也都选择到城里买房安家,朝鲜族村镇的人口和文艺人才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还不到位。一些地方本来有着较好的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和优秀的民俗、民间文化传统,如柴河的戏曲、三道的地方戏、长汀的满族习俗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和弘扬传承的力度,没能发挥最大的活跃农村文化的作用。从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来说,他们虽然在编,拥有农村文化指导者的身份,但一般都是身兼多职,据统计,2014年海林市 8 个乡镇、1 个城区街道办及 1 个社区建设办中,10 个文化站长中有 7个人是兼职,兼职比例高达 70%,且没落编 1 人,这种尴尬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他们抓农村文化建设的精力。另外,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人事制度与人才引进和作用发挥不相适应,内部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不合理,也制约了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受传统习惯和专业设备的限制,海林市农村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面并不令人满意。由于农村农耕作业时间集中,而且农民早出晚归,十分辛苦,所以基本上没有参加文化活动的时间,而即便是农闲时,也习惯了以传统的看电视、打麻将、串门唠嗑等来打发空闲时间,虽然有的村镇建有农家书屋等文化场所,但使用率并不高。且由于农村文艺人才的匮乏,农民素质的整体不高,农民很少接受专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使得广大农村开展起来的活动往往限于简单而传统的秧歌等文化活动形式,而年青人比较喜欢的一些需要专业器材、专业指导的文体活动,如文艺合唱团、现代舞表演、乒乓球比赛、乐器合奏等则因条件受限,没有或很少开展。在调查中了解到,海林市现有的 71 支农村文艺队伍中有 53 支是广场舞和秧歌队,且人数最多,占 90%以上,其它有个别村镇组建有合唱团或民乐团,人数和活动次数都很少。而一些商业演出、慰问演出等也大多选择场地建设、设备器材较完善的村镇,一些偏远、贫困地区极少享受到这些文化资源带来的惠民乐趣,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仍是很多农户的真实写照。

  4.1.5 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经济带动力较弱
  
  海林市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虽然已经引起文化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尚处于起步、探索和培育的初级阶段的现状则不得不正视,与其它产业相比较而言,在运作方式、经营水平、经济效益和产业规模上都不完善,文化品牌创新性不足,缺少具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文化龙头企业,文化经营单位没有形成产业化运作模式,农村文化产业在带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大,能力较弱,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对文化产业定位不清晰,对文化产业的运营模式也处于摸索阶段,文化产业和其它产业相比,肩负着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它的发展也更需要积极有力的政策环境支持,而政策的弱化及开发深度的不足,使得海林市农村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性体系。二是缺乏引导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文化产业是带有一定技术性、专业性的产业。高素质的策划、管理、营销人才是带动文化产业良性运转的领路人。海林市农村文化市场从业人员大多是文化行业个体经营者,缺乏真正有经验有策略的专业化人才,因此,农村文化产业始终处于摸索中前行的状态。三是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缓慢,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有限的政府财政投入,使得乡镇基础文化设施薄弱,在吸引民间资本投注上显得底气不足,办法不多,从事文化行业的商家多数以小本店铺经营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的企业。四是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够。海林农村文化资源丰富,宁古塔流人文化,满族、朝鲜族等民族风俗文化,威虎山、林海雪原、莲花湖和东北虎等旅游文化都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综上原因,海林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在经济指标中所占份额甚微,经济贡献率低,也是阻碍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

  4.2 海林市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因果联系的,有因才有果,结果是问题产生的外在表象,因此,在发现海林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后,通过深入分析思考,找出产生问题的致因源,才能准确定位和找准破题点。

  4.2.1 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村文化存在的认识误区
  
  镇村干部是新农村发展建设的领导者和工作落实者,他们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带动、指导、抓总作用的发挥,决定着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然而,由于部分基层干部在思想中固有的“重经济轻文化、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的认识误区,影响了海林市新文化建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硬件轻软件、重经济轻文化的思维模式制约了新农村文化的发展。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只有经济实力的提升、硬件设施的完善才是根本上改变村镇落后面貌的突破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成效,而村镇考核的大部分量化指标又都与经济增长情况相挂钩,文化建设方面涉及较少,且难以量化,不容易出成绩。所以,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于文化建设不重视,认为投入多了也是浪费,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的助推作用,这种思想导致他们除上级划拨的文化建设专项款项外,镇村很少额外把资金投入到文化方面,而抓文化的干部一般也不被重视,被看作是虚职,所以文化站长常常是身兼多职,紧张的文化活动建设经费及不被重视的社会地位,也增加了农村文化干部的心里压力和工作难度,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二是没有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活动机制。有的基层干部认为逢年过节的时候组织村民扭扭秧歌、找几个村民唱唱歌、拉拉二胡就算是搞文艺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了,没有真正通过认真走访农户了解农民喜好和特长,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策划活动内容形式,形成具有乡土特色、规模化、常态化的活动机制,弱化了村镇基层干部在搞活农村文化的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使海林市农村文化处于阶段性、片面性开展的状况。

  4.2.2 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灵活健全的体制机制是农村文化良性发展的保障,然而海林市在农村文化管理上也呈现出体制不畅,机制不活的现象,这无疑是影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层次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文化经费投入方面,没有形成运转有效的投入机制,使得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制约了农村文化发展。一方面是受一切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思想所影响,因此,文化投入总是被滞后考虑;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也更侧重于投入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用在文化管理运转上的资金则较少;同时,一个现象也不可忽视,在文化资金的投入上,往往更倾向于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且影响较大的村镇,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学上所说的马太效应,多的愈多,少的愈少,而本身文化发展落后的村在发展上也愈加缓慢。第二,在文化管理评估上,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评估上,往往更侧重于建室、建馆、购置文化器材等直观可见的硬件设施的改善,而对于开展活动的次数及丰富性上则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且往往是年末兑标检查时集中评估,日常考评较少,这也是大多数村镇资金投入更倾向对于文化硬件设施的重要原因;另外,对于农村文化管理人才的管理和使用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农村文化人才不在经济主战场,工资收入微薄,工作不被重视,工作业绩难以体现,提拔困难,又缺少严厉的奖惩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在部分农村文化管理者心里长期生长,影响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4.2.3 二元经济体制作用下的资源分配和使用不均
  
  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导致了城乡之间长期分设、分管、分治,致使二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别特征,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均是城乡差别待遇的最显著体现,这也无疑成为城乡之间差距逐步拉大,农村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的主要原因,也是农村文化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有资料显示,2006 年全国农村文化共投入 44.6 亿元,占全国财政对文化总投入比重的 28.5%,与城市文化投入相比低 43 个百分点。因此,在我国,随着二元经济体制产生的农村发展缓慢的一系列问题是所有城市共性问题,海林当然也不例外。在先进资源设施优先投入到城市的固定思维定势下,农村文化建设缺资金、缺人才、缺设备的状况持续存在,同时,也形成了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农村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矛盾,在海林市的现实发展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甚少,农村文化人才流失严重,文化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使得海林市的农村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二是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整体水平较低,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建设速度。三是资源分配不均也使得农民浮燥思想严重,部分农民对金钱盲目崇拜,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不利于海林市农村自身文化发展建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