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发展战略与生态农业旅游空间布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03 共5044字
  第四章 SK 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策略
  
  由上一章的分析可知,无论是京津区域内的居民出游能力的提高,天津市以及北辰区自身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都为 SK 未来的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空间大环境,根据 SK 所处区域以及区域内旅游发展现状,可以预见,SK 可以分羹与周边巨大的市场规模。本章结合 SK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立足 SK本身的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制定了如下开发策略:
  
  4.1 发展战略
  
  4.1.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为核心,不断强化生态农业的生产功能,开发新的生活服务体系,坚持沿海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向。将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特色生态观光农业带动村镇经济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改变传统农家旅游模式,打造多元化休闲产业链条;结合特色旅游专业村开发建设,提升区域整体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水平。
  
  4.1.2 基本原则
  
  (1)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原则
  
  乡村古朴的民俗民风、独具特色的农民画戏剧表演和得天独厚的原生态农业,为主要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与现代农村建设想呼应,既重视乡村传统文化、传统生活体验和地方文脉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又注重新形势下现代型农村产业结构的打造,展示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和农民生活的富足。
  
  (2)以生态和文化为依托,发挥多元产业的整合优势原则
  
  乡村生态和民俗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两大核心吸引物,是都市人渴望的回归自然,感受乡村文化的重要资源,应当充分发挥在生态和文化两大优势,同时结合科技博览,创意生活等相关的产业,发挥整合优势,为游客提供难忘的低碳环保生活。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发展中要贯彻集约化发展、生态化开发的理念,充分突出“农”这一核心概念,严禁开发中的“三化现象”,尽量在现状的基础上改造,变“修建”方式为“组织”方式。
  
  同时对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注意避免走毁灭式开发道路,随着外来游客的涌入,尽量减少外来文化的消极涵化现象。对于生态产业链条的打造也要坚持可持续的原则,并不是单指链条各个环节生产方式的可持续,更加注重链条整合能力和联动效力的可持续性。
  
  (4)操作性和战略性相结合原则
  
  战略的制定要考虑现有的资源禀赋,和社区居民的可接受程度,不可盲目的跟风,注意形成合力的项目分期开发计划,确定近期的发展目标,也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的需要,对于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相悖之处,要以长期战略为上,保证中远期发展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5)因地制宜原则
  
  战略的制定本身是一项基于充分市场调研的工作,每一项内容都不尽相同,对于整体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也要因自身资源禀赋、地理文化比较优势、资金政策现状等方面做出综合的规划设计,用地布局,产品体系的构建,既要保持自身特色吸引,又要发散创新发掘潜力优势,既要注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村容村貌改进,又要与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走适合自身发展道路。
  
  4.1.3 战略思路
  
  (1)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游客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乡村休闲为途径,倡导低碳环保新理念
  
  农业资源是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根基所在,所有的活动策划和开展都是围绕这个基础进行的,在保证原生态的理念指导下,更加突出乡村“农”字特色,同时针对游客目标市场的不同需求,构建多元化的生态产业链条,以参与和观光的主要形式,开展乡村休闲旅游,特别为都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低碳环保的农家环境。
  
  (2)乡村生活和田园风情相结合,多元休闲产业为特色的农业生态园
  
  发展要打破传统的乡村旅游“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的单调格局,将乡村景观和民俗生活同田园风情相结合,充分利用乡村区域内各有现有的资源条件,积极开发多元化的以乡村休闲为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农村低碳、环保的体验氛围,凸显乡村休闲放松心情,亲近自然,适宜居住的魅力。
  
  (3)着重围绕“返璞归真”的经历,环保低碳的乡村农家生活,集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村
  
  发展所要倡导的是一种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真实贴近农村生活的氛围,为游客打造“返璞归真”的旅游体验,突出“农”生活为本,度假休闲、科技观光、游戏娱乐、节庆盛典为辅的一体化旅游生态农业园。
  
  (4)开发四季不同的旅游吸引物,通过创造多样的四季生活,打造四季风情村
  
  农业产品具有很强的季节依赖性,加之旅游本身的依赖性和季节性特征,使得单一的农产品具有很大的开发风险,在发展中应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禀赋,开发适宜四季不同的乡村产品,探索多种形式的四季节庆活动和以四季为不同背景或主题的体验产品,以弥补单一产品的弊端,突出产品的丰富性,打造四季风情生态农业园(5)依托区位优势,借助工业园区的有力资源,实现生态与工业、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北辰区是天津市农业现状保留较好的地区之一,民俗民风保存较为完整,距离天津市区不到 1 小时,西临西青区,同时有多条公路贯穿其中,直达北京河北等地,为立足天津,涵盖京冀创造良好的区位优势,同时医疗器械工业园区的兴建为 SK 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市场开发提高良好的发展机遇,实现生态与工业、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4.1.4 市场定位
  
  综合分析得出,SK 可以分羹与周边巨大的市场规模,但其市场的开拓并非遍地开花,而是依托自身发展的特点,依托京、津、冀三大旅游市场,有选择性开拓细分化的旅游需求市场。为此将 SK 旅游目标市场做如下定位:
  
  (1)地理目标市场
  
  l 基础市场:主要指北辰区居民日常出游市场和该区其他旅游景点如龙顺庄园的游客分流市场。
  
  l 核心市场:主要指北辰周边 200 公里以内的京津冀城市圈的都市居民出游市场。
  
  l 机会市场:主要指国内外其他区域的游客到天津或者北辰区出差或临时性顺访者市场和第二站、第三站市场。
  
  (2)细分需求目标市场
  
  l 家庭出游市场:主要指以京津地区都市居民为主体的,以家庭或亲友为组织的出游团体。
  
  l 青少年学生团体市场:主要是以参加农业科普活动以及户外实践活动的中小学生团体。
  
  l 企业团体市场:主要包括与农业生产有关联的企业与科研单位组织的参观学习、科研会议市场,以及一般公司企业的员工拓展旅游和奖励旅游市场。
  
  l 青年白领市场:包括周边城市白领阶层的一般休闲度假市场,以及由白领人士为参与主体的户外婚庆、婚纱摄影、艺术写真等专项性市场。
  
  l 银发市场:主要指以康体健身、休闲放松、寻找乡土情结为目的的老年人出游群体。
  
  l 一般旅游团体:主要指由旅行社组织的,以天津市或者北辰区为主要出游目的地的各类旅游团。
  
  4.1.5 战略目标
  
  基于 SK 现有旅游资源发展基础及现状,初步设计分为以下“三期战略”,来完成SK 的农业旅游从“生态旅游农业园区建设”向天津市“特色旅游度假农庄”的转变。
  
  (1)一期:基础阶段(2 年内完成)
  
  基于现有的旅游资源和发展规模,制定以农家乐为主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本区“人参枣”、特色养殖、农科园和村民画的资源优势,结合多种形式的参与式体验活动,着重打造生态农业品牌,针对不同的游客市场,开发差异化特色体验产品,形成以游客体验推广品牌,以品牌吸引顾客的良性发展模式。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树立起在天津市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特别是针对北辰地区市场具有相当竞争力。
  
  (2)二期:过渡阶段(3 年时间完成)
  
  在尽量保持村风民风原貌的基础上,渐变性的由农家乐生态旅游模式转变为具有规模效应的旅游度假村发展模式,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业体验、科技博览、娱乐游戏为一体的多元化特色乡村农业旅游。这一阶段主要发挥旅游发展的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优势,整合已经建立起来的产品体系,规划的重点转化为推广并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优化生态旅游产业链上来,效率和生态效益是这一阶段主要考量的目标,走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之路。
  
  (3)三期:成熟阶段(4 年时间完成)
  
  在前两个阶段的发展下,已经建立起完整的产品体系和经营体系,并且在规模化和绿色农业方面已经建立了良好运营及市场机制,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打造独具匠心的特色生态农业庄园,立足生态农业第一产业,结合旅游服务第三产业,形成“一+ 三”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天津地区具有相当大的乡村旅游发展份额,立足北辰,涵盖全市。
  
  通过以上“三步走”的开发战略,延续以生态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游客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指导路线,逐步打造北辰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区,集一体化纵向产业链整合和多元化产品横向扩散的体验、服务产品体系为内容,重在打造放松休闲、餐饮娱乐、科技博览为特色,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天津市农家乐度假村典型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旅游示范区。
  
  4.2 生态农业旅游空间布局
  
  4.2.1 空间发展格局
  
  考虑到适度突破传统的行政地域界限,打破村域范围,有利于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最终目的,最大限度地整合规划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土地利用价值,为提高农业产业效益、改善农民生活、改变农村风貌服务。因此,SK 旅游发展现状,将旅游发展格局规划为 “一核、九片、五功能,一轴、两翼、双交叉”.具体解释如下:
  
  “一核、九片、五功能”:主要概括的是区域的空间分布与功能组合状况。“一核”指的是,以前堡村为中心的游客服务核心区,它是整个区域内的旅游服务核心;“九片”指的是,被道路、村庄和作物种类所切割成的九个片区;“五功能”指的是,在游客服务核心区外围呈放射状分布的五个旅游功能区域。
  
  “一轴、两翼、双交叉”:主要概括的是区域的空间分割界限。“一轴”指的是自东北向西南贯穿的津保高速公路,它好似本区的一条景观轴一样。轴线之西北,喧嚣的商业服务和现代的农村风貌特点显着;轴线之东南,静谧的农业生产和显着的乡村风景特色鲜明。“两翼”指的是分列在津保高速公路两侧的区域,两翼地区在旅游功能上相互补充,在自然景观上千秋各异,从区域整体的发展上看又各不偏废,相互兼顾,好似比翼齐飞;“双交叉”指的是两条横穿津保高速公路的干线公路,它既是本规划区域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交通结点,也是沟通旅游线路的中枢,由于人流、客流、商流的密集交汇,将使该交叉地带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4.2.2 旅游功能分区
  
  在通盘考虑了五堡村的发展现状与旅游开发的具体实际之后,共分为六个旅游功能区:即,游客服务核心区、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白果采摘区、传统农业生产体验区、农村生活体验区和民俗创意区。具体的功能细分与相应的产品类型设计如下表所示:
  
  (1)游客服务核心区
  
  该功能区是以前堡村为中心展开,向东延至津保高速公路与 114 国道的交汇处。该区正好位于 SK 核心部位,刚好处在 SK 的几何中心,其东边扼守着外部进入的最主要的东西向交通干道之一(津保高速公路与 114 国道交汇处)。巨大的人流、车流和物流、商流以及相对居中的地理位置,使该区成为 SK 的核心区成为可能。依托前堡村现有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正在整治中的村域建设,再辅以建造相应的旅游交通集散广场,该区成为 SK 的游客服务核心区将当之无愧。
  
  (2)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
  
  本区紧邻游客服务核心区,由东西两个片区构成,隔津保高速公路两侧对称分布,由穿越津保高速的另一条东西向干道相连接。津保高速以西的片区,依托前堡村已有的农家院特色旅游接待条件,将游客服务核心区的旅游接待功能延续至此,以扩大其旅游接待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前堡现有的现代设施农业条件,重点向游客推出科技农业展示活动。津保高速以东的片区,其现状是大面积的传统农业园,可结合现代农业生产特点,推广以大棚农业为载体的时令农业产品种植;此外,由于该地距离安氏峰业生产基地较近,可考虑建设安氏峰业科普展示基地,以丰富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的内容。
  
  (3)百果采摘区
  
  该区位于 SK 的西南角,也由东西两个片区组成,隔津保高速两侧对称分布。该功能区的确立主要是考虑不破坏现有的农作物种植,依据现有的枣园、梨园、葡萄园的种植,将其设计成白果采摘区。
  
  (4)传统农业生产体验区
  
  该区位于 SK 的东北角,其利用现状也是大面积的农作物种植。在不改变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在此推出温室观光、亲耕园和特色养殖基地三个旅游项目。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体验农业生产乐趣的机会,还将有助于提高单位土地的农业产出效益。
  
  (5)农业休闲体验区
  
  该区是以后堡村为核心向外扩展的。依托后堡的特色农业村建设,主要为游客展示新农村风貌,包括日式风情园在内的乡村休闲度假生活,以垂钓场为主体开辟出的生态垂钓区,为游客创造出集休闲、垂钓、特色餐饮于一体的高品质原生态农村生活体验区。
  
  (6)民俗创意区
  
  该区位于津保高速公路西侧,北距游客服务核心区,成三角形地带。依托本区原有的“高家场小庙”(现已不存在)的民俗文化底蕴,加之毗邻核心区边缘的地缘与客流优势,开辟文化广场,兴建文化创意园,将本区建成弘扬双口乡村民俗文化的绝佳之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