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国内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4 共4119字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特种设备在我国的推广和使用程度呈较大幅度增长,特种设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备,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代表。特种设备的运行环境较为特殊,一般都在高温、高压、高空、高速等环境中进行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要是发生事故,伤亡都非常惨重。

  鉴于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要性,世界各国政府都相当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开辟不同方式去探索特种设备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立法制规等手段来对特种设备进行相关保护,以求更好的保证公共安全。我国政府也在特种设备安全防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19 世纪 50 年代,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有关特种设备监督检查的机关--锅炉安全检查总局,开始对锅炉展开安全监督工作;1982 年,我国出台了第一个关于特种设备的暂行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把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到了法规层次,但这个暂行条例只是针对锅炉压力容器的。2003 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特种设备监管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条例》。

  即便如此,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近年来还是层出不穷,对人们的财产、人生安全都带来了重大的威胁。国家质检总局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发生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高达 227 起、死亡人数达 289 人、受伤 274人,这一系列数据背后都是各种惨痛的经验教训,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所以,除了国家法律、政府监管之外,作为频繁使用特种设备的企业也是时候深入思考如何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杜绝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这个严峻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公共安全及其监管理论以及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已传入我国多年,经过不断理解和吸收,理论与实践工作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但由于特种设备的特殊性,还未能将此理论较好的运用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鉴于特种设备对我国国民经济格局的特殊性,我们在探索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控制的问题时一定要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照搬照抄国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而应以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所面临的特殊情况为出发点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特种设备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可以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进一步梳理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理论和监管理论。

  本文结合现阶段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总结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中能够运用的理论,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工作当中,以期更好的指导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开展。

  (2)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进行全过程分析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几个环节,本文以特种设备安全为主线,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进行一个全过程分析,通过对现阶段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风险来源以及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

  (3)以"起重设备"为例论述如果进行安全风险控制通过对前文的理论研究,结合国内外大量的相关实例,总结了起重设备事故发生的主要成因,并针对发生的问题提出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起重设备风险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安全风险的管理研究起步较早,美国早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逐步确定了风险评价的基本模型。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安全需要排在第二顺位,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是多么的迫切,这也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指导意义。[1]人类事故预防科学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这个理论。他俩花了几年时间选取了一个工厂进行调研,对工厂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次数进行统计,并把发生事故的工人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统计,他们发现那些曾经发生过事故的工人发生二次事故的几率更高。法默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事故频发倾向"这个词语,它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的,个别人的行为就是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当某个人存在这些不好的习惯时,事故就会频繁发生。[2]

  随着时间的推移,专家学者们对安全事故的研究更为全面,着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其着作《事故致因理论》中提到,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外,物本身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发生的致因之一,所以人们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时要同时兼顾好这两个方面。[3]

  早期的安全风险研究还体现在各国的军事、航天、国防工作中,英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其原子能发电站进行了安全风险研究工作,委派专门的团队深入电站内部,采集发电设备的故障数据,并采用统计、概率计算等方式对发电系统进行风险评价,看其是否足够安全。[4]

  美国则是将研究重点放在其火箭制造工作中,美国为了提高火箭制造技术的安全性,创造性的提出了故障树分析法,详细阐述了多种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的影响因素,并明确了系统安全的标准。[5]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在军用领域的重大突破直接推进了其在民用领域的应用,美国道化学公司在此项工作中的贡献非常大,它结合了化工行业的生产特点,提出了危险指数评价法,此种方法首先是需要找出引发事故的所有风险源,并根据发生频率等数据对他们打分,最后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得到一个综合指数,这个指数代表了此种危险因素的危险度,数值越大代表造成事故的概率越大,反之亦然。[5]

  除了上述专家学者在学术上对企业生产安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以外,很多国家在立法上对企业生产安全的监管和约束也是不遗余力的。西方国家政府普遍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来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管,例如欧共体出台的塞韦索法令等。

  1.3.2 国内研究现状。

  相较于国外,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应用工作相对薄弱,但其发展速度是令人欣喜的。我国专家学者一致觉得安全事故的出现是多种力量下促成的结果,包括人的力量和物的力量。事故的发生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生产中各种危险源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结果,事故的适时经过是由起因物和肇事人偶然触发了加害物和受害人而形成的灾害现象。

  我国专家学者对于安全事故的研究主要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部分,隋鹏程可以算是理论研究方面的集大成者,作为我国安全新学科研究领域的领头人,他认为现代安全研究一定要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走现代化道路,他对国内外成千上万的各类安全事故案例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了引发安全事故的八大凶手,并逐一用理论加以概括。[6]

  我国安全生产界着名学者--罗云另辟蹊径,分析了安全生产与 GDP 的关系,在其着作中他首次提出了"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点,他将安全事故的损失进行量化,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看其对国家 GDP 的影响程度,得出数据显示安全生产对 GDP 的贡献率在 2.5%,某些高危行业的贡献率更高,可以达到 7%.另外,他还分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律,总结出着名的事故高峰"三标准理论",即:事故频率标准--事故总量居高;事故强度标准--突破性特大事故;事故总量增长率超过"黄金水平线".[7]

  2009 年,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菏泽分院的贾祥正等人在《浅谈我国特种设备安全问题与管理》一文中论述了如何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措施几种做法,包括:1、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2、实行定期检验制度;3、坚持持证上岗制度;4、加强维护与保养。[8]

  2011 年,抚顺市特检所的韩凌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现状及思考》一文中提到了我国现阶段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同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的不足,不足主要体现在监管体系建设不健全、立法制规不完善、行政执行能力差、安全责任意识单薄、生产水平不高等方面。[9]

  总的来说,近年来关于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控制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说明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全社会广泛的重视。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从制度方面、技术方面、管理方面来开展安全风险控制工作,全方位诠释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内涵。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的研究往往只侧重于一个方面,缺乏宏大的视界和深邃的历史视野;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社会属性研究得不够深入,很多研究只对表象进行分析,背后的原因探讨的深度不够。

  1.4 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概述。阐述特种设备的定义及其特点,起重设备的定义,并详细揭示了与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的三个理论。

  (2)对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对现有管理模式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风险来源进行研究,并着重指出了现阶段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3)站在政府监管部门、特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检验检测机构、使用单位等多个责任主体的角度,结合各个责任主体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如何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4)以起重设备为例,结合国内外大量的实例,总结出起重设备发生事故的四大主要致因,并根据发现的问题逐一提出提出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以期更好抑制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1.5 研究方法。

  结合本文的实际需要,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可能需要涉及到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工业生产安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学习总结了相关专家学者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研究的一些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做更深入的探索。

  (2)理论研究与实例研究相结合。

  本文首先综述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监管方面的基础理论,然后根据我国现阶段特种设备监管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开展了对策研究。同时,本文以"起重设备"为研究对象,实际运用前述方法,以实例来说明如何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控制工作。

  (3)综合应用与学科交叉相结合。

  在研究过程中将综合运用管理学、统计学、材料学、力学、安全工程学等的相关理论等诸多学科知识和相关理论,相互取长补短,在研究方法上体现学科优势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