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欧洲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的经验和教训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14 共5389字
摘要

  引言

  全球经济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最终导致了城市工业基础的衰败。与此同时,文化作为一种资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而促生出以文化作为资本投入的城市复兴模式,即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起源于英国,主要是通过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活动的举办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来实现城市实体环境复兴、经济复苏以及社会凝聚力再造。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已经成为欧洲城市复兴的重要策略方式,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复兴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讨论。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型,以文化资本为动力复兴城市的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同。此时,总结欧洲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的经验和教训,冷静思考和研究适于我国城市复兴与文化相结合的实践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1. 欧洲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思考

  1.1 文化主体

  英国格拉斯哥通过举办 1990 年"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从工业时代的产业之都成功转型为文化基地,在产业大萧条中重获新生。

  但是Mooney[1]却提出"谁的格拉斯哥?""谁的文化?"的批评。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往往倾向于把文化投资塑造成一个全球市场的商业标牌,文化设施的兴建面向的是更大范围董晶晶·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讲 师 博 士董 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的对象群体,以吸引旅游者和高消费者为目标。因此,产生的结果是文化设施求大、新、奇,文化创意产业类型集中、单一,与地方市民缺乏应有的交流、互动,最终导致发展的文化不是市民所需,标榜的文化不是市民所有。

  1.2 服务对象

  导向文化的设定直接决定了复兴后城市的服务对象。强调大规模、高消费的文化设施往往集中布置,导致文化设施分布不均。同时,前期大量资金投入和后期高额维护和运转费用,造成城市文化建设费用的不均分布。这就意味着市民在减少自我文化设施需求,拿钱娱乐别人的情况下,却无法享受这些地方税收建设的文化设施所带来利益。而倾向于个体创造力以及科技先锋阶层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并不能为地方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Matarrasso 宣称伯明翰创意产业导向的城市复兴仅只创造了 200-300 个工作岗位[5],这对于弥补衰败制造业和工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1.3 持续性

  城市的持续发展是以城市实体环境、社会文化、地方经济的全面复兴为基础的,三者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以文化为手段,而以经济利益为终极目标,往往导致:文化缺乏与市民共鸣,无法引发地方自豪感;文化投资求大、趋同,影响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多样性;大型高端文化设施的建设、维护和运转的高额费用,使城市整体物质环境改善受到抑制。而对于文化导向城市复兴的经济促进作用,也仍存在诸多争议。Mooney[1]认为格拉斯哥的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加剧了贫富差距。英国十大贫困区中有三个位于格拉斯哥[2],围绕在日渐"繁荣"的中心城区周边。同时,格拉斯哥在旅游者增加的同时当地居民却在持续的减少[3],服务业人数在英国整体增长的情况下却持续下降[4].

  总结:通过三点分析不难看出,文化导向型复兴过程中对市民生活的关注缺位是问题的根源,根据不同发展条件,寻找文化与市民生活的恰当结合点,这是实现城市文化、经济、社会、物质环境等全面复兴、可持续生长的基础,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的需求。

  2. 我国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之路

  我国文化多样,各个地区、部门发展水平不同,从承载五千年历史的市民生活出发,从中汲取营养,发掘各地特色,是已有经验的外在指向,是"文化"特质的内在要求,是适合我国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道路的基本出发点。以下将从软体文化触媒的选择、硬体文化载体的建设,以及贯穿两者的复兴过程管理上说明市民生活与文化在城市复兴中的结合途径。

  2.1 重拾市民文化--文化触媒的恰当策划

  Luke[5]认为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模式根据投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生产型和消费型。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和才华是生产型模式的原材料,通过投资将个人技能转化成文化产品,形成文化或者创意产业触媒,促进城市复兴;消费型模式的主要原材料是城市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利用投资塑造具有良好物质环境、文化氛围的城市生活环境,以其作为触媒,吸引相关媒体、高科技或者脑力工作者、游客以及投资,达到复兴城市的目的。在实际建设中,这两种模式往往是互相联系的,互相促进的。

  2.1.1 关怀市民受众的消费型文化触媒

  增加城市空间的可消费性,增加城市空间的卖点,这是消费型文化触媒的作用。城市地产开发中提出的威尼斯风情、地中海格调就是利用文化来引导和刺激空间消费的一个典型体现。当前国内外常采用的消费型文化触媒主要表现为一些国际化、符号化、地标式的文化设施建筑,如古根海姆博物馆;抑或寄希望于举办国际性的文化盛会,如奥运会来增加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但是,这种大型的设施或者活动盛会,不能普遍适用于各个地方,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与口味才是吸引和促进消费的基础。

  具体来说消费型文化触媒的选择应该满足以下两点:一是功能设定复合化,满足具有不同文化喜好、不同文化需求的群体的需求,不仅有吸引青年人的前卫艺术,还应该有老人爱好的传统文化,还要考虑少年儿童的文化趣味,发挥娱乐休闲、文化教育等多样功能;二是市场定位要多元化,满足具有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消费需求,特别是要注意避免城市文化历史区改造中常常出现的绅士化现象。这对于刺激市民文化消费、提高市民文化水平,保护和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空间,树立城市特色形象,增加市民自豪感,吸引旅游和投资都有积极的意义。

  2.1.2 重视地方资源的生产型文化触媒

  依靠个人技能、文化创意的生产型文化触媒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的文化范围,囊括了广告、动漫、音乐、出版业、电视广播、软件和计算机游戏、服装设计、手工艺以及古董市场等多样的产业类型。

  国外以及我国刚刚起步的文化产业园区多集中于动漫、软件设计、出版业等高端文化产业,此类触媒产业是与一定的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配套的。同时,高端文化产业对特定文化技术的要求,限制了地方市民参与其中的机会,产业利益市民无法享受,这就会带来利益的合理再分配问题。

  市民能进入到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实现地方工作岗位增加,经济获益合理分配,促进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判断生产型触媒是否适合地方的关键。因此,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技能,如北京通州区五接镇发展的特色文化风筝产业、云南文山州民族刺绣工艺等,重视和培养相关人员的技能,实现生产主体的市民化,产品的特色化,这才是适合各地生产型模式城市复兴的合理途径。而实际上,基于地方文化的产品才是特殊的、创意的,才是鲜活和有生命力的,更是对我国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2.2 复兴市民城市--文化载体的体贴设计

  1999 年英国城市工作专题组完成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报告中指出合理的城市设计是保证城市复兴成功推进的前提和基础[6].城市空间作为文化的载体,其规划设计影响着触媒文化表达的完全性、正确性,影响着市民大众的可达、可享受,决定了市民对文化的真正可及性。

  2.2.1 共享设施配置

  文化载体的规划布局应该有利于市民大众的使用,满足可达性的要求。这对于以文化设施改善为主要触媒的消费型城市复兴模式来说尤其重要,是达成吸引和促进市民文化消费的基础性空间要素。巴塞罗那在 1992 年奥运会的基础上经过十五年的时间建立起来,它的成功与对文化服务设施公众可达性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首先,它把重点放在升级交通运输设施、增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性上;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已有的更新计划和文化发展计划,从满足城市市民基础需求和城市整体发展出发,在全市范围内确定兴建设施的位置,使奥运会这一文化触媒的催化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城市的长远发展。

  对于生产型模式来说,尽管其文化空间载体,如创意产业园区,与其他产业空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文化作为其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空间载体本身的文化内在性,这导致文化或创意产业园区往往也具有消费型文化触媒的功能,例如,北京798 艺术区就是两种触媒类型的共同载体,同样需要满足消费空间可达性的要求。此外,以市民文化为生产原材料的文化产业,更应避免郊区化、孤立于城市一隅的布局模式,只有建立在市民生活中,融于城市生活氛围中,才可能更多地挖掘地方文化,激发更多好的创意。

  2.2.2 特色空间塑造

  从视觉效果出发,以大尺度、大规模来吸引大众的眼球,以设计师知名度、标新立异的设计风格和潮流性为开发噱头,正在当前文化空间、设施的建设中蔓延开来。这往往造成对空间表达的文化、所在的场所背景、城市整体空间形象的忽视,形成无法唤起市民共鸣、无法融入城市机理、不利于城市整体形象塑造的潜在威胁。

  城市空间作为文化触媒的载体,应该系统谨慎的研究其对城市不同空间层面的作用影响,使文化空间的塑造有利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可识别性,保证其空间布局和规模尺度与现有城市空间肌理的协调融合。

  针对城市文化空间的具体设计,市民大众能从其中读懂文化并享受文化是关键。其中,人性化是首要原则,空间尺度、设施、植被景观都应该充分考虑市民的使用,营造舒适、安全的空间氛围。而反映出其所承载的文化特色,反映出市民的、地方的文化需求和特色,唤起市民大众的共鸣和认同则是另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城市历史街区、建筑成为创意产业、文化消费场所青睐的空间载体的原因。通过平衡保护和开发,将传统空间元素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使市民记忆与新文化相融合,往往能使这些历史空间迸发出更加吸引人的活力,实现保护空间原有文化特色、历史价值的同时,满足新时代大众文化的需求。

  2.3 培育市民荣耀--复兴过程的策略管理

  培育和激发市民内在的文化荣耀,是以文化为触媒的城市复兴实现的内在动力,主要是通过复兴过程所采用的政策经济和评价体系两方面策略来实现的。

  2.3.1 政策经济支持。

  恰当的政策经济是促进市民提升文化素质和文化创新能力,为文化消费、文化生产提供原动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尝试。文化部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考虑以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方式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的支付能力,刺激文化消费,推动产业发展。这种方法的根本目的即从对市民内在文化的提升入手,通过增加其对文化以及文化消费的认知,为延续这种消费行为打下基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近年各地开展的免费开放博物馆、体育馆、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政策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新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更从经济支持、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强调了市民自身的文化控制权。台州市于 2005 年底正式启动了"百分之一文化计划",这是其城市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要求政府性建设工程、城市临街建设项目、占地 10 公顷以上的工业企业项目、总投资额在 5000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小区等,提取百分之一的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艺术设施建设。该政策不但为城市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城市物质文化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受到了民营企业的欢迎,建设了一批体现企业精神的文化艺术设施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强化城市特色的同时,加强了市民各界对文化的自知、重视和自豪。

  2.3.2 评估体系指引

  完善的评估体系可以进一步规范和约束相关政策经济的制定和调整,为更有效地实现文化与市民生活结合的城市复兴目标提供保证。城市复兴成功与否不应仅仅以经济为衡量标准,成功的城市复兴应是全体市民能共享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物质环境的全面复兴(图 1)。因此,评估相关政策经济的优劣、可行性时,应综合的考虑其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影响。针对学术界、市民团体对"欧洲文化之都"活动带给城市发展作用的各种质疑,利物浦市在 2005 年获得 2008 年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举办方的荣誉后,就展开了一项名为《08评估》[7]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由高等教育部门与政策制定者、操作者联合研究,共同寻找和分析问题,目的是检验文化之都活动的举办对城市和市民所产生的影响,并希望藉此建立一个用以评估文化导向城市复兴所带来的多样影响的通用模型。

  该评估包括经济,文化参与,形象和可识别性,社会文化,物质环境以及过程管理六个主题(表 1)。不难看出,这些主题已经突破了以往经济主导的形式,体现了对市民生活各方面的全面关怀,这对我国文化导向的政策策略、城市建设的评估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 结语

  以市民生活为本提取文化触媒,塑造文化载体、管理复兴过程,这是塑造地方特色文化触媒,成功催化城市复兴的基础。这需要城市规划者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增加美学和历史的鉴赏能力,增加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以承担起潜在城市文化生产者的使命。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不是城市问题的万灵丹,文化的价值并不应该仅仅依靠其提供给经济社会或者环境领域的回报来确定,实际上,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其在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加强市民参与意识,在增强地方识别性、自豪感以及外界认知度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ooney Gerry. Cultural Policy as UrbanTransformation?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Glasgow,European City of Culture 1990[J]. Local Economy,2004, 19(4): 327-340.
  [2].Scottish city is UK's 'most deprived'[OL]. BBCOnline, 2002-2-18[2009-10-18].
  [3].黄鹤。 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西方城市运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发展的相关经验和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 2006, 21(1): 3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