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伊春市城市化发展轨迹与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16 共5448字
摘要

  0 引言

  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1]. 城市化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制度、人口增长速度、人口数量、人口迁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化的发展既能反映社会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化是在 1867 年由西班牙工程师 A Serda 在《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中首次提出。 1979 年美国经济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英、美等国家 100 ~ 200 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规律的总结基础上,提出 S 型曲线理论,将城市化进程分为发展初期、发展中期、发展后期三个阶段[2];1965 年金斯利·戴维斯提出经典城市化曲线---Davis 曲线,认为如果把时间看成横轴,城市化率看成纵轴,城市化现象宛如一条被拉平的“S”曲线;1988 年 H·钱理纳和塞尔奎因通过回归分析法得出: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联系;Ebanks G Edward和 Liu S,Li X,Zhang M[3 -4]等人从和谐发展角度研究提出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霍尔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城市发展阶段”模式,提出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4 个城市发展的历经过程;瑞典经济学家廖尔达尔提出累计循环理论:人口迁移的反流效应是资本朝着主要增长点积聚的结果,核心区继而形成,通过扩散效应,边缘地区的农产品和原材料市场也会增长,改进边缘区的生产方式;华裔学者杨小凯、罗森、贝克尔、黄有光等通过超边际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城市的起源,城乡的分离都是分工演进的结果。 ”;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区域地理学”强调了社会过程及社会结构对区域经济过程(包括城市化)发展所起的作用[5];国内城市化是在 1979 年由南京大学吴友仁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但我国主要是从 1990 年后开始[6],在随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化一直是发展的热点。 顾朝林,吴亚莉对我国关于城市化政策、特征、动力机制、过程、空间等研究文献系统评价基础上指出我国城市化研究滞后于复杂生动的城市化现实[7];李明开认为经济利益是驱动人口流动的最直接原因[8];蔡建明提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城市化发展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依赖于行政中心的发展[9];李小建认为,无论哪个城市或是地区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10];陈瑞莲、李学通过研究城乡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城市不断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直至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消失,农村工资和城市工资趋向一致,城乡差别消失,国民经济达到现代化[11];余万源通过对山区城市化的研究认为经济发达的高势能区吸引人口迁移的梯度可以打破山区循序渐进式城市化发展模式[12];段汉明、周晓辉、苏敏认为,部分地区的高城市化水平不是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资源开采、行政建制设立及极端自然条件下生存需要因素形成的[13];杨国安,杨兆萍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化在 1985 ~1990 年间的加速分散表征了由于改革开放初期自下而上的改革高效率引发的中小规模城市的快速发展; 1990 ~1995 年和 1995 ~2000 年间的减速分散则表征了在中国中小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都市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00 ~2005年间的加速集聚则表征了中国大都市发展效率总体上高于中小城市,城市化重心转向大都市[14];姚震宇研究表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化是以地方政府经营土地使用权为内资动力的空间城市化过程,这一机制无意解决人口城市化中跨省市流动人口的异地城市化问题,造成空间意义上低效率假性城市化,空间城市化远远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15]. 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区域城市化历史进程、时空演变对于推进区域城市化发展及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伊春市地处小兴安岭腹地,是伴随着林业资源开发而发展建立起来的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典型的国有林区之一。 伊春市“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竭”,经历了“先生产、后生活”的阶段,大量农民流入林区,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化率起点高,城市也因适应林木采伐而呈现分散布局的趋势,其城市化发展历经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轨迹。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伊春出现了资源危困、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表现出日益“边缘化”的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减少,GDP 等指标在全省所占比例持续下降,而且在居民生活水平和地方管理方式方面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16]. 2005 年,伊春市被国家批准为全国唯一的林业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2008 年,伊春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此后国家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改革试点、森林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等重大工程。 历经十几年努力,伊春市以生态为代表的林业经济的发展有了一定起色,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还十分不足,城市发展建设中还存在政府财政匮乏、人口外迁、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等大量问题,在这样背景下,分析城市发展阶段,研究城市化发展轨迹,探讨在新的转型发展条件下如何发展,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对于转型时期伊春市城市发展建设及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具有重大意义。

  1 伊春市城市化发展轨迹分析

  1. 1 伊春城市化率起点高,并呈持续高水平运行

  伊春市下辖 1 市(铁力市)、1 县(嘉荫县)和15 区。 笔者将伊春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城市化率。 根据既有统计数据情况,我们以伊春市域(包括铁力市和嘉荫县)1949 ~2012 年城市化率变化轨迹(如图 1)和伊春市城区 1990~ 2012 年城市化率变化轨迹( 如图 2) 进行分别统计分析。 如图 1 所示,1949 年以来,伊春市域城市化整体发展处于高水平。 1949 ~1957 年,随着林区的开发,省内各县农民不断流入伊春,并且在国家以及黑龙江省政府的支持下,大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相继来到林区安家落户,参加开发建设,伊春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这期间伊春人口迅速增加,并且参与林业采伐的人员大都是以非农业身份相对集中并居住在各中心集镇,因此伊春市城市化自发展初期就呈现出较高的城市化率;1958 ~ 1965 年是大跃进及经济调整的时期,其中 1959 ~1961 年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伊春市受其影响在这期间城市化率出现短期的下降;1966 ~1976 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伊春受“文革”干扰,这期间全市各项生产发展缓慢,在此期间城市化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城镇人口控制不严,1971 年迁入户口4 万,因而在后期城市化率又呈现递增趋势;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伊春市进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在城市化发展水平也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伊春出现资源危机,按照国家总体部署,从 2011 年起伊春市对所属的森工林业局全面停止森林主伐,遵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撤并林场(所)的居民主要向局址和中心林场集聚,实施生态移民。

  如图 2 所示,伊春市辖区(不包括铁力市和嘉荫县)的城市化率已达到 90%以上,自 1990年到 2012 年的二十多年期间,城市化人口保持持续稳定缓慢的增长,到 2012 年人口达到 80. 3万人,非农业人口为 77. 5 万人。 城市化水平高达96. 5% ,伊春市辖区城市化率一直处于高水平运行模式。

  1. 2 伊春市区城市化水平空间格局特征

  笔者选取 2000 ~ 2005 年、2006 ~ 2012 年伊春市(不包括铁力市和嘉荫县) 各市辖区的数据,通过分析比较伊春市区总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率增长率的时间变化(见表 1)可以看出:一方面伊春区的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增加,而其它区域大都出现了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负增长的现象,说明了人口在向中心城伊春区集聚;另一方面伊春市区(不包括铁力市和嘉荫县)的总人口数和非农业人口数都呈现递增的趋势,而非农业人口与总人口的相对差异减小,城市化率仍呈现出缓慢的递增的趋势,表明伊春市的城市化发展较为稳定。

  通过 ArcGIS 软件中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对伊春市各市辖区 2000 - 2012 年间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如图 3 所示,结果表明:伊春市各市辖区的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不大,除了南岔区,其他各区城镇化水平一直以来都保持在 90% 以上,各市辖区城市化保持稳定且缓慢增长的发展趋势;同级城区规模相差不大,伊春市城区规模等级结构呈现出一种均衡分布的特征,即相同规模组内的城区规模相差不大。 说明伊春城区发展处于低级无序的均衡阶段向极核发展阶段的转换过程中,今后还应向推进极核式发展,形成有较强实力的中心城市。

  1. 3 伊春市区城市规模结构特征

  城市的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界定[17],而两者是相关的,根据人口规模以及人均用地指标就能确定城市的用地规模,在城市发展用地无明显约束条件下,一般从城市人口规模入手。 世界银行有关专家在《1984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城镇只有达到 15 万人规模时才会出现集聚效益,我国许多研究者认为,小城镇人口至少要达到 3 万以上才能正常发挥集聚功能。 在该文论述中,以伊春的城区人口数量作为城镇规模的主要依据,选取从 2000 - 2012 年的数据指标,根据伊春市辖区 2000 - 2012 年城市规模的发展变化(见表 2),可以看出:伊春市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规模变化不大,伊春区作为中心城区,其占市区总人口的比重在增大,也进一步说明了伊春区的城市集聚能力在增大,但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仍呈均衡状态。

  1. 4 伊春市城市发展质量偏低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往往凭借资源要素的天然禀赋,通过开发建设而形成单一产业型城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伊春市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单一森林资源,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率虽然远远大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伊春城市化发展的质量却一直在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之下,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度分析,结果表示:伊春市属于质量严重滞后型[18]. 在文中选取 2012 年伊春市区城市化发展的部分指标,通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X2)、人均城市道路面积(X3)、每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X4)、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X5)、人均居民用水量(X6)等六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见表 3,结果表示:伊春市区的发展水平普遍低于黑龙江省的发展指标。 说明伊春市城市化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存在滞后性。

  2 伊春市城市化发展对策建议

  2. 1 增强城市化发展动力,发展接续经济

  伊春市域城镇体系是在森林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伊春出现资源危机,木材产量的大幅下降使单纯依赖林木资源的产业陷入了困境。

  受资源枯竭、产业萎缩的影响,部分城区发展出现了衰退现象。 按照国家总体部署,从 2011 年起伊春市对所属的森工林业局全面停止森林主伐,在以后的发展中伊春市也需调整发展战略和产业产品结构,利用国家和黑龙江省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技术集聚、资金集聚、物流集聚效应,促进特色产业和替代产业加速集聚,并在集聚中实现规模扩张。

  2. 2 扩大中心城规模,调整区域布局

  打造伊春、友好、乌马河、翠峦等核心城区,收缩城镇的布点数量,优化人口城镇化内部结构,促进市域内人口有序流动。 交通轴带是伊春城镇发展的主要轴带,也是人口聚集的主要地区,促进人口向绥佳、汤林铁路为主干的“S”型交通走廊集中。 利用林区棚改等政策推进移民,提高人口聚集度,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城镇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另外,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和人口聚集能力,从依赖林业资源发展转变为走内涵发展之路,通过结构的优化实现理性发展。

  2. 3 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主,提升城市化水平为辅

  伊春市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超负荷承担国家木材生产任务,忽视了城市化发展质量。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居民对城市化发展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城市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应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子系统城市化质量的同步提高。 建立起以追求民生、可持续发展、质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按照“城在山中、林在城中、水在城中、城在景中,山水林成相互交融的”的建设理念,大力推进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

  2. 4 适度疏导城市人口总量,达成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协调新常态

  伊春市林木资源枯竭,单一型的林木经济呈危机态势,劳动力就业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凸显,人口 - 资源 - 经济 - 社会之间矛盾突出,为此转变林木资源为森林资源观念,大力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产业链条成为资源与经济契合的重要着力点;根据伊春市作为生态型城市发展的取向,依据资源的承载力和经济的承载力状况适度疏导人口外流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协调,打造新常态的重要路径。 未来 10 年城市总人口如年均疏导出去 2 万人,人口降到 50 万左右规模会更加有利于城市化质量的提升。

  参 考 文 献

  [1] 李蓓蓓,徐峰。 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4 -41.

  [2] 谢文蕙,邓位。 城市经济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4.

  [3]Liu S,Li X,Zhang M. Scenario analysis on urbanization andrural - urban migration in China[R]. Interim Report,IR -03 - 036,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Laxenburg,Austria,2003. 2 -15.

  [4]Ebanks G Edward,Cheng C. China:A unique urbanizationmodel[J]. Asia - Pacific Popul J,1990,5:29 - 50.

  [5] 杨友仁。 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一个理论性回顾与研究取向的建议[J]. 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学报,2004(12):69 -80.

  [6] 顾朝林,于涛方。 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 顾朝林,吴亚莉。 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J],城市问题,2008,12:1 -12.

相关标签:城市化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