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儿童文学论文

如何在童话阅读体验下培养初中生英语思维能力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作者:张香平
发布于:2020-04-09 共3012字

童话论文独家整理10篇之第三篇:如何在童话阅读体验下培养初中生英语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阅读过程实质上就是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全过程[1].童话故事阅读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想象体验和愉悦的阅读过程,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其接触到鲜活、真实、生动的语言,还能够对奠定学生的人文底蕴、构筑学生的"内在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童话故事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通过奇异的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幻想和故事情节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培养。

  笔者将通过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教学范例阐述如何在童话阅读体验下,培养初中生英语思维能力。本课教学材料选自外研版七年级下册第八模块第二单元。短文围绕《金凤花姑娘和三只熊》这个传统的英文童话展开,故事性强、语言精练,贴近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同时通过学习金凤花理论,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通过分析挖掘金凤花姑娘的行为,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评判,从而辅助学生学会礼貌和尊重他人等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童话

  体验真实语境,激活学生思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能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作为教师,若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就会激发他们的阅读意识,潜在的创新思维也可以被激发出来。因此,在本节课的读前阶段,教师开展了如下活动来激活学生思维。

  (1)设计情境表演,激发学生想象力。文东[3]等根据多感官通道有效整合的原理,提出与感觉统合理论相符的教学措施--多重感觉呈现,即教学内容的呈现要调动多种感觉参与。在教学中应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实现多重感觉重现,这种教学措施遵循学习和记忆的特点,能够激活脑内相关皮层区域,如感知觉皮层区域和工作记忆所涉及区域,并增强这些皮层区域之间的相互连接。我们都知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所以创设教学情境是使课堂生动化、直观化、生活化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在上课开始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了一个动画,内容是关于金花姑娘掉进小熊的家后看到三个碗,并且把碗内的食物吃光了。动画直观形象,把学生的兴趣都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动画的动作印象深刻。接下来,教师根据图片引导小组表演。学生用自己的表演和语言很好地把上节课内容展示出来,而且能够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这个活动既可以复习前一节课所学,又为后面的预测做好了铺垫。

  (2)设计预测活动,激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在阅读中,预测是一个关键能力,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学生如果带着预测去阅读,阅读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会更强,理解文本也更透彻。因此,本节课的预测活动中,教师根据标题,提出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预测:What will happen next in the story?Why did Goldilocks hurry out of the house?学生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结合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以及图片,对所读的内容进行预测,他们预测的故事情节五花八门,很好地发散了思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产生想读的欲望。

  体验真实参与,发展学生思维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交流等方式真正参与语言学习活动,让语言学习成为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因此,在童话故事阅读教学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而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读读、画画、说说、听听、演演、玩玩等活动中来,实现语言的探究和思维的发展。

  (1)设计读画活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当学生预测完后,他们很期待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与故事一致。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读并画思维导图的活动。两名学生一组,每名学生读一部分内容,并根据内容画出思维导图,然后根据自己画的思维导图复述所读内容。另一名学生根据同伴的复述记录关键词。通过信息差阅读和画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取细节信息、梳理故事发展顺序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复述后,教师针对细节提问,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为后面活动做好铺垫。

  (2)设计读演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性思维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人的素质、个性发展最主要的途径是人的实践活动,而"玩"是实践活动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教师设计了读故事并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故事的活动。通过表演,学生理清了故事情节,抒发了他们的感情。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对不同角色进行了采访,引导学生感受人物情感,同时,让观看的学生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之后教师让学生模仿小熊朗读,培养他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在这几个体验活动后,学生的情绪高昂,对文章的诠释非常到位,很期待结尾。学生在游戏中,手、脑、口同时活动起来,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分析性思维能力。

  (3)设计读思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力。当学生读完故事的高潮部分后,教师没有急于让他们进入结尾的阅读,而是进一步让他们预测结尾,学生热情高涨,预测的结果各不相同。这时候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Did Goldilocks like the bears?Why did 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通过结尾的预测,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内驱力,挖掘了文章内涵,培养学生深层理解和想象力。

  体验创作任务,发散思维

  读后输出活动能够检查阅读理解程度,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及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4].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创设了童话语境,让学生通过参加创作任务来实践所学语言,发散学生的思维。

  (1)设计评价活动,培养学生评价性思维。在学生读完故事后,教师请学生评价Goldilocks的行为,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和层面深挖各种人物真善美和假丑恶的精神世界,这也有利于学生对童话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评价活动,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了他们评价性思维能力。

  (2)设计续写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深层次理解了文本,对人物有了正确的判断,如何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呢?教师设计了与所读童话故事相关的语境进行续写活动。这个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在组内分享彼此的想法,发散思维,尊重差异,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这个活动的设计结合所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活动体验中实现了活学活用,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提升了阅读核心素养。

  童话故事阅读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进去",也要读"出来".通过学生体验来激发他们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挖掘文本内涵,鼓励他们大胆评价故事语言及故事中的人物。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利用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与普通文本有所区别。童话故事的阅读活动设计原则本着让学生积极参与进去,而不是简单的读故事;尽量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一动一静,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童话故事的阅读。

  参考文献
  [1]曲虹,邹平英,刘毓荣。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3):120-122.
  [2] 韩宝成。"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课题实验模式及操作方案[Z].2007.
  [3]文东,王玉琴,吴秀园。基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40-49.
  [4]程瑜。初中英语阅读语言输出获得有效性探究[J].英语教师,2008(9):10-13.

点击查看>>童话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原文出处:张香平.童话故事阅读体验下初中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张香平.童话故事阅读体验下初中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Z1):63-65.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Z1):63-6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