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青春校园电影发展方向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30 共474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世纪以来50多部青春校园电影研究
【绪论 第一章】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研究和思考
【第二章】当代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叙事系统
【第四章】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视听艺术
【第五章】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文化与市场策略
【结语/参考文献】 青春校园电影发展方向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每个人都有青春,但是每个人的青春各不相同。这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在内容上有浓厚的大陆特色,在艺术手法上力求形象、情景的生活和真实性,导演趋于年轻化、非专业化,大陆青春校园电影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起步期。尤以近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青春期》(管晓杰,2012 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赵薇,2013 年)《小时代》(郭敬明,2013 年)等电影,从叙事上面来看,大陆校园青春电影运用真实性和戏剧性;在视听语言上来看,没有刻板的去塑造绚丽的画面,也没有一味的追求视听的震撼,追求语言的朴实和真实。在内容题材上,以高中大学的校园生活为主,有的会结合更加深刻的生活内容。除此之外,这些电影还重视现代流行元素和过去的怀旧元素结合,在这类型电影中可以欣赏到校园中流行的街舞和篮球,可以听到校园中流行的口头语,而怀旧元素中排队打电话,宿舍人一起收听收音机,等一些能使得观众回忆的场景也频频出现,流行加上怀旧配上爱情的故事,使得这些青春校园电影显得温馨、幽默、浪漫和感伤。校园青春励志电影也出现在了银幕上,在青少年追求梦想的路上也往往和以爱情故事穿插进行,让电影在浪漫与励志的青春校园曲中享受电影。除了爱情和励志之外还有一类电影,这类电影是表现在青春期中情感迷失,在介入社会中坚定地迷失学坏,也值得我们反思的一类。新世纪以来大陆校园青春电影拉近了观众与屏幕的距离,每个观众在享受娱乐文化的同时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或者身边的影子,特别是非专业导演的加盟,为大陆青春校园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不追求国外参展参赛的“艺术电影”的路线,而是更注重现实的真实性,在本土市场上直接和好莱坞电影竞争,使得大陆新世纪以来青春校园电影这期间出现了高票房的优质电影,正是在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市场上显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奠定了大陆新世纪以来青春校园电影应有的地位,学术界应给予的关注。

  本文得出一些启示:

  1、大陆新世纪以来青春校园电影从内容到形式,得到普遍观众的认可,已经延伸到共和国的同龄人,引起大众广泛的关注;当下叙事内容趋向于“不同与往时的青春回忆”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与观影者内心深处封存已久的东西发生了碰撞,激起他们观影的迫切欲望,以弥补心灵的遗缺。而拍摄艺术趋向于“温和”,延续了习惯于意识形态下观影者形成的自然心里承受能力。但是电影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无形手段,其内容、形式表现,如果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把握观影者的心灵需求,直观的更好诠释当下时代的主题,我想大陆新世纪以来青春校园电影会与电影业一同前行。

  2、大陆新世纪以来青春校园电影从表现手法到艺术形态不可置疑已经走向成熟,甚至追赶上了很多优秀的国产类型电影的脚步;当下受重影片拍摄技巧从光的变化、色彩的柔和、画面的切换及娱乐因素的渲染等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叙事艺术逐渐从封闭的意识形态中,舒缓拉近与世界同类行业的距离。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硬件是我们的软肋,软件也有待于提高。

  3、大陆新世纪以来青春校园电影,走出渲染政治的怪圈,逐渐步入人生旅途的正常轨迹,对于青春成长及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当下各种思潮蜂拥而来,争夺大陆电影市场的可能性不是没有,是当下没有这个能力。虽然大陆普遍青春学子在大环境下德育与学校、家长等在意识上传承影响下逐步提高,但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诱惑不能不引起重视,电影创作者时刻把握时代脉搏显得极为重要。

  4、大陆新世纪以来青春校园电影也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大陆才是最大的电影消费市场,当下不是需要大陆电影人走向世界,而更迫切的是需要电影人拉近大陆电影业与世界电影业的距离。当下大陆电影票房在本土上扬,而大陆电影在海外销售市场不尽人意;可以说大陆是世界最大的观影消费市场,这点从络绎不绝外来的各路“神仙”涌入大陆电影市场确认。所以说,把各国电影人吸引到大陆,从而提升大陆电影市场的的发展,是大陆电影人潜在的责任和义务,把握大陆当下市场发展的机遇势在必行。

  5、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作者对 50 多部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研究和思考,大陆青春校园电影是走出亚类型电影范畴的时候,有真正属于自己名归电影史册--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当下,我们清醒地看到,票房飘升在大陆电影中、其中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占有很大比例,而且其他类型电影的叙事母题往往在青春成长主题的情节中融入娱乐因素,特别是镜头语言运用方面,以画面色彩艺术、光线调配等方面由画内画外音乐衬托来渲染影片气氛;虽然青春校园情节是类型电影非主要因素单元,但是往往使受众者留存记忆最深刻的版块。相信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将背负着传播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使命、传承延伸大陆电影艺术的精华不畏艰辛、乘风破浪、与时代发展的脚步一网深情地前行。


    致谢

  时光荏苒,转眼间研究生的生活即将过去。在这三年中,有得有失,但更多的是得到。

  三年期间,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不论是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首先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王志峰。毕业论文,可以说是三年的成果,从选题开始到如今的成稿,期间免不了迷茫与艰难,所幸有我的导师王老师,一直在给我莫大的鼓励与支持。从论文的选题到多次的修改,再到最后的成稿,王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她提供给我很多参考资料,尤其是传授于我查阅文献及阅读的方法。王老师帮我指导论文时,更是细致入微,针对不足之处,孜孜教诲,不厌其烦。王老师的严谨治学精神,是我在今后工作及生活中不断改进之方向,其谦和为人,更是我今后学习的榜样。在论文完成之际,再次向王老师致上深深的谢意!

  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在这三年中,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与支持,默默的为我工作奉献着。看着父母渐渐苍老的容颜,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酸楚。在毕业之际,感谢父母对我的爱和对我的付出,请允许我献上我最真诚的谢意!

  感谢山西师范大学戏曲与影视学院多年来对我的栽培,在这里渡过了我最美好最绚丽的研究生生活,感谢戏曲与影视学院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感谢这三年中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你们传授给我的知识是我不断进取的源泉,在此向各位老师致以最真挚的感谢!

  如今论文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对每位老师同学及好友致上美好的祝愿。由于本人基础薄弱,学术能力有限,仍不免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同学能够批评指正,我也将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刘锦怡。王生晨。中国戏曲电影的好莱坞潜力[J].《大众文艺》。2012.9.P177、178

  【2】胡思光。论电影摄影中拍摄角度的选择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2.21.

  【3】张梦香。残酷与美好并存的青春电影[J].《电影评介》。2012.14.P20、22

  【4】于昊。校园电影-一个跨世纪的领域[J].《电影新作》。1997.8.P45

  【5】周晓风。新时期文艺政策的历史性转变[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1.4.P7、13

  【6】张建平。谢晋电影的社会责任感研究[J].《电影文学》2011.1.P50、54

  【7】崔金贵。关怀民族命运: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左翼进步电影运动的时代使命[J].《党史文汇》。

  【8】上海地方志[M].第三编影片。第一章故事片。第二节。社会片 2.

  【9】彭吉象。百年中国电影期盼第四个辉煌时期[J].《电影艺术》。2005.5.P73、76

  【10】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11】周敏。偏离与回归--六十年来《讲话》研究述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P66、68

  【12】周晓风。新中国文艺政策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2.P309

  【13】周晓风。新中国文艺政策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2.P390

  【14】陈旭光。“第六代”电影的青年文化性[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3.P9、15

  【15】(美)罗伯特·考克尔着。郭青春译。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4.1.1.

  【16】(英)布兰斯顿 Branston,G.着。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11.1.

  【17】海阔。幕后叙事者:样板戏电影的颠覆与重构[J].《电影文学》。2008.10.P23、24

  【18】庄大伟。老电影的记忆[J].《少年文艺》。2012.z1.P89、96

  【19】《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P370

  【20】苏扬。论冯小刚贺岁电影中的城市影像[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1.P47、52

  【2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1.

  【2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

  【23】王万森。中国当代文学史 50 年[M].(修订版)。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8.

  【24】尹鸿。中国电影业现状与未来展望[J].《文艺研究》。1998.4.

  【25】李大鹏。略论“第六代”的“先锋”意义[J].《理论与创作》。2005.2.P113、116

  【26】(美)汤普森(Thompson,S.)着。 郑海等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2.P499.

  【27】刘藩,刘婧雅。新世纪青春片的类型化叙事[J].《艺术评论》。2013.11.P55、60

  【28】李皖。这么早就回忆了[J].《读书》。1997.10.

  【29】张明。新时期以来青春电影“青春成长”主题解析[J].《电影文学》。2012.11.P14、15

  【30】郑大俊,高立伟。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发展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2.P45,50.

  【31】卢信朝。口译质量的基本标准与多重视角[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07.4.P40.45

  【32】王南征,李丽坤。提高青少年自护自律意识预防犯罪的方法研究[J].《才智》2013.3.2.P154.154

  【33】潘虹燕。从个性表达到多元共生--论新时期中国体育电影中体育精神的嬗变[J].《大众文艺》.2013.16.P178、179

  【34】孟岩。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谈小说到电影的重构[J].《电影评介》。2013.13.P38、40

  【35】颜帼英,戴培兴。《相思成灾》的爱情观分析[J].《电影文学》。2012.15.P112、113

  【36】顾伟丽。岁月中的女人与现实中的女人-编剧王宛平与王丽萍比[J].中 《W 电视》。2011.8.P93

  【37】姜海洋。悦读光影[J].《走向世界》。2013.12.P110、111

  【38】陈琦。《青春派》:高三有张不老的脸[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34.P80、81

  【39】杭慧。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故事架构解读[J].《电影文学》。2013.24.P87、88

  【40】赵军峡。未婚妈妈[J].《剧本》。2005.5.P51、62

  【41】姜敏。影视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2】韩锡鹏。台湾青春电影的新发展--由桂纶镁参演的青春片谈起[J].《东南传播》。2013.4.P31、33

  【43】李谭龙。电影《中国合伙人》视听语言分析[J].《电影评介》。2013.13.P54、55

  【44】孟岩。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谈小说到电影的重构[J].《电影评介》。2013.13.P38、40

  【45】申潇。爱的发声练习--浅议电影《听说》中的“特写镜头”[J].《魅力中国》。2010.26.P125、125

  【46】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着。王逢振等译。《快感:文化与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

  【47】郭昊。浅谈张艺谋电影的画面构图[J].《电影文学》。2008.1.P51、52

  【48】张菁。韩国电影《义兄弟》:商业片的一种人物塑造模式[J].《电影评介》。2011.8.P55、57

  【49】武晓欣。飞扬的青春[J].《电影文学》。2012.2.P60、61

  【50】李真、胡凡刚。结构主义视野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解读[J].《电影评介》。2014.3.P31、32

  【51】袁军涛。浅谈电影中的音乐[J].《电影文学》。2011.11.P124、125

  【52】张一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J].《电影评介》。2013.15.P69、71

  【53】袁军涛。浅谈电影中的音乐[J].《电影文学》。2011.11.P124、125

  【54】沈佩伟。论电影艺术中的音乐[J].《电影文学》。2010.16.P121、122

  【55】陈旭光。“第六代”电影的青年文化性[J].《北京电影学报》。2004.3.P6、19、20

  【56】覃朗宇。中国电影市场现状与未来展望[J].《青年与社会》。2013.28.P312、3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