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当代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历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30 共9189字

  2 当代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文艺政策在总体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基本特点,同时又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⑤为了理解和表述的方便,我们可大体按照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新中国文艺政策对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影响分为“新中国成立初十七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和“新时期”等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十七年电影大陆电影特点是:现实性与时代感,大众统称为“红色电影”,展现青春的作品有王苹导演的《柳堡的故事》、谢晋导演的《黄宝妹》、崔嵬导演的《青春之歌》、谢晋导演《红色娘子军》⑥等。之后,文化大革命十年,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和独特的艺术特点,这个时代的青春校园电影特征:青春套上了阶级烙印,突出左倾思想。例如沙丹/郑国权导演的《园丁之歌》、中叔皇导演的《小将》、李文化导演的《决裂》等。新时期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出现,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真正起步,电影创作存在徘徊,迷茫。

  2.1 当代青春电影溯源

  随着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使父辈在家庭中的“形象”问题与“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与“青年”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其中涉及青年主题又处于中心之重的“青春”问题被关注。因为对时代的叛逆是“青春”问题的主体,他们渴望生活又憎恨家庭、以特有愤懑的内心破坏性行为向社会发泄。拓荒时期,《孤儿救祖记》影片以余璞在学堂经历了成长烦恼之后,最终得到应有的地位。这一时期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在中国影坛盛极一时;抗日救亡时期,《狂流》影片以 1932 年长江流域发生的水灾为背景,刘铁生带来乡民奋勇抢险,与首富傅柏仁展开斗争。

  《中华儿女》同样以“大时代的小人物”拍摄完成的。在这个时期的青春校园电影中,创作者对现实进行着无情的批判,又将希望寄托在主人公的成长之中,成为最具现实意义的光华,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当时受到观众的欢迎和评论的赞扬,《狂流》在上海首映,受到观众的欢迎和评论的赞扬。

  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⑨等影片直面青年,引导青年担当,实可谓名副其实的成长写照,将青年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放置与时代的大洪流中。影片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矛盾和本质。

  2.2 十七年青春电影

  十七年青春电影,即新中国成立后(1949 年--1966 年)的大陆电影。这一时期的电影由于社会思潮的影响起伏较大,电影艺术家、创作家曾有过迷茫。总的创作特点是:现实性与时代感相结合,影片表现的主题大陆大众称为“红色电影”.当时正值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不久,毛泽东在讲话中,以“五四”以来文学运动为切入点,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发展方向,确定了以歌颂新中国建设时期涌现出来的工农兵先进人物为倾向性。而第一届“文代会”的召开,进一步强调:宣传先进人物更要突出其生活环境和地方色彩。至此,大陆文学由中国现代文学阶段进入到中国当代文学发展阶段。

  2.2.1 政策与环境

  中华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会上不仅毛泽东同志做了重要讲话,而且周恩来、周扬也分别作了题为《政治报告》与《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大会确定了文艺指导思想:以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为基本方针,大家团结一致,为新中国建设人民文艺努力奋斗。之后中国当代文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道,不仅文艺界现出了思想高度的统一性,而且艺术家组织性、艺术创作规范性、与“五四”时期作者、作品等多元化文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大陆青春电影光彩刚刚起步又陷入徘徊,一场意识形态的大辩论占据了文化领域。1951 年 5 月大陆展开了由孙瑜编剧、导演的《武训传》、描写清末山东邑县贫苦农民武训“行乞兴学”的事迹故事片进行文艺整风大讨论,毛泽东 1951 年、1954年、1955 年分别发表了题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和《(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的序言和按语》的文章,周扬也于 1954 年发表了《我们必须战斗》。此时大讨论一浪高过一浪,比较知名的文章有陈荒煤 1951 年发表的《为创造新的英雄的典型而努力》、林默涵 1953 年发表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康濯 1955 年发表的《路翎的反革命的小说创作》等,文艺创作出现了徘徊与迷茫,青春电影创作更是步履艰难。直到 1956 年文学界出现了新是第二次景象。1956 年在毛泽东“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指导下,文学界同仁开展了又一次大讨论。周扬 1957年发表《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张光年 1958 年、1959 年分别发表了《莎菲女士在延安--谈丁玲小说(在病院中)》和《评郭小川(望星空)》。随之文艺工作者精神振奋,电影创作有了新的转机。电影叙事母题风格和样式、人物形象塑造、拍摄艺术与技巧等都出现了大胆地突破。期间虽然受到 1957 年的反右运动与 1958 年的“拔白旗”运动的冲击,但是大陆电影艺术家从中得到了洗礼、再次成熟起来。解放区与后方文艺工作者,他们各自怀揣理想,满腔热情地融入到文艺创作的大潮中。青春校园电影《青春之歌》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作之一。谁曾想此时中苏两国关系破裂,又一次思潮运动出现,文艺工作者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为此,1961 年 6 月到 1962 年 4 月,周恩来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并批发了“文艺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周扬也于 1962 年谈了《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认识。至此文艺政策,文艺队伍得到了落实,电影艺术家轻松返回舞台,出现了承载大陆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各区域民族特色的系列影片,青春题材的影片收获满满。如《红色娘子军》,《早春二月》、《小兵张嘎》、《舞台姐妹》等一批优秀影片。接着毛泽东的《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1963、1964 年)给文艺界带来极大震动,十七年构建文艺界繁荣的景象受到巨大冲击;借此姚文元与 1965年就文艺思潮问题作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文艺界至此陷入沉迷,即“文化大革命”揭幕。

  2.2.2 各个阶段的艺术特点和电影

  电影业出现了四个蓬勃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国营电影厂全国大规模新电影月展览,由此青春电影创作也迎来了又一次青春期。作品叙事母题突出,时代气息与生活气息相交融,艺术风格,真实、朴素。电影创作走向生活,直面普通人物,大胆创造,电影结构模式比较自由宽松,不很戏剧化。这一时期青春成长题材的优秀电影如《白毛女》、《中华儿女》、《钢铁战士》等。第二阶段 1956 年前后。在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1956 年 10 月“舍饭寺会议”召开,又一次文艺界讨论形成。通过这次讨论,电影管理体制,创作倾向、艺术质量均有突破,作品风格各异,题材丰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景象。艺术风格出现了大胆突破。(1)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拓展;(2)艺术上大胆突破;(3)风格、样式上也比较丰富多彩。如展现青春成长的电影《未完成的喜剧》等。第三阶段进入 1959 年,大陆电影达到了 50 年代的最高峰。艺术特点是:(1)电影创作题材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真实状况溶入之中;(2)创作方法与时代相一致;(3)电影艺术及拍摄技巧普遍提高,创作队伍迅速成长。如青春励志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第四阶段 60 年代初期电影创新高潮正在形成。由于周总理和陈毅亲自出席新侨、广州两次会议,电影界掀起艺术创新的热潮。正是这个潮流涌现出不同战线青春成长期的电影《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农奴》、《独立大队》、《阿诗玛》等,可惜风云多变,半途夭折了。

  2.2.3 值得借鉴的艺术特征

  其一现实感与时代感。“十七年”大陆电影创作以时代大环境与人物生活的具体小环境作为创作理念,即电影艺术家们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力争把现实生活、革命斗争、典型环境中,那些可歌可泣各个阶层优秀人物代表展现给大众。谢晋导演的艺术性纪录片《黄宝妹》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故事电影,电影是由真人真事改编并由黄宝妹本人出演的。

  苏里导演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题材以一群青年人奋发图强,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实现农村电气化,奉献青春年华展现于观众。青春校园题材的励志、成长、战斗、生活的影片也频频上映。谢添导演以青春校园成长为题材的电影《水上春秋》,歌颂曾立志为国争光但一再受挫的华镇龙,出任业余游泳学校教练后,培养出像华小龙一样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并创造了世界蛙泳纪录,为国争光的故事。武兆堤导演以青春校园励志为题材的电影《冰上姐妹》,影片以冰上姐妹团结友爱,相互帮助,赋予牺牲的动人故事。彰显了以丁淑萍为代表的社会良好道德风气,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存在的不良思想倾向。这部青春校园电影,是大陆反映冰上较早体育事业影片,时代感强,富有健康、进取的基调,整部影片洋溢着时代气息。这一时期,以战争和历史题材影片较成功。因为大陆人民经历了近百年的斗争与革命,有着伟大光荣的历史,从作品中大众可以触摸到中国的历史,感受到中国文化,学习中国人民,表现中国的人情,体验时代的真实生活。

  其二注重人物形象塑造。围绕“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创作原则,作品中向大众展现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生动活波、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极具久远的艺术魅力。谢晋独立执导开创获奖生涯的《女篮五号》,整个影片充满青春校园气息,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命运的艺术特色,把“个人命运和大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特点。在艺术上以曹其纬为主的生活中的运动员,表演真实、朴素,为影片注入了清新的色彩。谢铁骊导演的青春校园题材电影《早春二月》;李翰祥导演的青春校园题材电影《梁山泊与祝英台》;刘国权导演的青少年很好的励志教育电影《女跳水队员》,以陈晓红成长经历,周教练从中得到的启发。

  其三电影艺术家辈出。五十年一直有声有色地保持着指挥若定的主角地位的电影泰斗谢晋;享有“中国的卓别林”“银幕上的千面人”称号的谢添;造诣很深的艺术家、卓越的革命文艺活动家崔嵬等等创作艺术家,以及六十年代“二十二明星”如白杨、陈强、、秦怡、、孙道临、田华、王晓棠、王心刚、谢芳、于蓝、于洋、张瑞芳、谢添等表演艺术家。“十七年”是优秀青春电影硕果累累的年代,每一部电影凸显着大众认可至少一个人物形象,他们个性鲜明生动,时代感强,共性突出。

  2.2.4 “十七年”电影的缺陷

  其一缺乏真实性。以青春校园电影《青春之歌》为例,影片中塑造的江华、林红等优秀共产党员,及反面人物余永泽、白莉萍、等他们自私、落后,特别是戴愉懦弱,对组织的破坏,在当时的背景下,贬低了共产党的作用及共产党员的能力。电影艺术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应该以展现时代的正能量、批判社会存在的不良思想倾向为主,达到教育大众学习时代优秀人物、打击时代反面人物。

  其二表现手法单一。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是通过直观的想象来表现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达到艺术的效果。以《青春之歌》为例,《青春之歌》电影产生的年代刚好是大陆建国初期,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被大众认可。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影片艺术表现技巧比较单一。之一、影片没有深刻地展现工农形象,没有表现工农与知识分子结合,也没有体现知识分子转变过程及人物的变化;电影表现比较直观、情节缺乏起伏。之二、影片没有尊重原着,根据情结的需要,平铺直述,技巧单一。

  “十七年电影”是大陆当代青春电影中具有特殊时期的艺术表现时代,为了积极贯彻落实毛泽东延安讲话精神--“为人民,以及如何为人民”.而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一时期的电影既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任务,又无法回避艺术创作上的弊病,这是十七年时期电影创作特有的问题,在当下飞速发展的信息年代,对大陆青年正常健康成长仍然有巨大的影响。

  2.3 文革十年青春电影

  文化大革命十年青春电影即“文革电影”.以姚文元 1965 年下半年发表的批判《海瑞罢官》为“文革”导火线,到江青 1966 年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发表的《关于电影问题的谈话》,标志青春电影在“文革”笼罩下的正式开始。电影题材受时任文化部部长的于会泳在 1968 年 5 月 23 日在《文汇报》发表文章、提出“三突出”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的基础上层层突出突出英雄人物、突出英雄人物之上的人物理论的影响,大陆青春电影一度陷入僵局11.由此,大陆的电影事业受到了时代的强烈的冲击,大批电影艺术家遭到迫害,电影生产全部陷于瘫痪,电影事业受到严重的影响。十年电影史接近空白。表现青春电影类型也只能偶于其中,主要有样板戏电影、新拍摄的故事片、“阴谋电影”.

  2.3.1 政策与环境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是文革的“序幕”.北京市被批评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毛泽东说:《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意识形态扭曲事实的百家争鸣基本形成,试图扭转学术批判的“二月提纲”在《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冲击下失去神色。“《纪要》不仅继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应该得到调整而实际上没有得到调整的文艺政策,而且在一种极”左“政治路线和激进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进一步把一些不适当的政策推进到极端,从而走向它的反面。”12这种严重的政治责难不仅是对着文艺界,而且对着一些中央领导人。时局的发展表明“这种文艺政策的直接作用方式常常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表现为以文艺大批判开路,用政治斗争的方式解决文艺问题;另一种情况则以”最高指示“的方式出现,用以解决那些用其他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13文革时期大陆文艺界有四次伏波动。《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即《纪要》)出台到“九大”召开为第一阶段。这个时期以《纪要》提出的“文艺黑线专政”理论,控制了电影各个领域,具体表现在:对影片的批判与围攻;煽动群众造反;大陆电影史一片空白。而大批艺术家被批判、被关押、甚至被折磨致死;更为甚者,北京电影学院停学解散,文艺舞台只有《南征北战》、《地道战》和《地雷战》反复放映,即“老三片”时期。“九大”

  到“十大”期间为第二阶段。林彪身亡蒙古的温都尔汗,至此林彪集团被粉碎。在毛泽东支持下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保留了 1300 份记录片,也是现今唯一研究文革大陆电影的真实资料,文艺界才有所好转。然而“四人帮”篡改理论,持“三突出”创作原则即:

  突出正面人物;表现英雄人物;树立英雄典型人物占领了文艺舞台,此时的电影只有“样板戏”.“十大”到 1976 年 10 月为第三阶段。毛泽东对“四人帮”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可“四人帮”仍不罢休,全国再度陷入混乱。1976 年 1 月 8 日,周恩来逝世,大陆掀起了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抗议运动。1976 年 9 月 9 日,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反党集团彻底被瓦解。“文革”结束。

  这一时期,突出左倾思想的影响,讲政治,讲阶级斗争,大陆青春电影创作受到了时代的限制与强烈的冲击,电影工作者无端被挤压,电影事业停滞不前、陷于瘫痪状态。从1966 年到 1970 年《新闻简报》占据了电影界的门槛。1970 年起,有些电影厂开始组织电影创作人员进行拍摄八大样板戏,随后陆续开始了电影拍摄工作,而戏曲片占三分之一。

  2.3.2 重要的特点及电影

  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影片在创作上深受被扭曲的“三突出”文艺指导理论影响,各条战线、各类以青春为主题的电影占领了社会主义文艺舞台,也不乏优秀影片。如军事题材的影片《枫树湾》、《闪闪的红星》、《烽火少年》、《黄河少年》、《难忘的战斗》、《激战无名川》、《碧海红波》,《海霞》、《小螺号》等。工业战线题材的影片《创业》、《火红的年代》、《战船台》、《年轻的一代》、《开山的人》。农业战线题材的影片《青春似火》、《山村新人》、《阿勇》、《山里红梅》、《寄托》、《春潮急》、《主课》14.教育战线题材主要是宣传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主线以及两路线斗争的内容,分别是《向阳院的故事》、《园丁之歌》、《小将》、《芒果之歌》、《决裂》、《反击》、《主课》。卫生战线题材的影片《红雨》、《春苗》。这种在特定环境下、不同青春“课堂”的影片展现大众面前。

  2.3.3 创作与鉴赏

  文革期的大陆青春电影受到“四人帮”的控制及时代的影响,电影创作主要突出英雄人物“高大全”即形象又高又大又全面,以阶级斗争为纲,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性。造成像《反击》1977 年作为批判电影放映,其中的艺术创作引起借鉴。

  其一样板戏电影。①表现当下时代题材;②场景情节转换快;③唱腔加入声乐艺术成分;④伴奏加入西洋乐器;⑤舞台借鉴了话剧艺术;⑥舞台语言转换为电影语言,即敌远我近(景别);敌暗我明(灯光);敌小我大(比例);敌俯我仰(角度)17.如《红灯记》在“三突出”的笼罩下,演绎了三代人组成的特殊家庭每个人的命运,在“样板戏”题材中实属少见。提倡“三突出”的作者,本意或许是为了强化文艺的教育作用,没有想到效果适得其反,削弱了文艺的教育作用。样板戏突破了传统程式、塑造现代人物;并且对音乐创作、舞台美术浓墨重点等方面的改革,应该说成就戏曲现代化。

  其二故事片。具体表现在:①重拍片没有超过黑白片。②电影创作限制多。主要表现思想上抓阶级斗争,理论上抓“三突出”,形式上抓“高、大、全”.而集青春成长的故事电影之多。如《红雨》讲述太行山区青山大队掀起“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小社员红雨决心当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脚医生,与阶级异己分子阶级斗争的故事。《金光大道》经典镜头农民高大泉。③1974 年后电影突破了扭曲的“三突出”理论束缚。如《年青的一代》影片反映一对地质学院学生肖继业和林育生毕业后分配面对艰苦与危险不同思想的心理斗争。如《决裂》描写了两种办学两种教育方法;经典镜头:马尾巴功能;《春苗》农村赤脚医生春苗。④全国各电影厂冲出板戏困扰开拍故事片。例如 1976 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反击》,讲述 1976 年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故事。是“文革十年”新电影的最后一部,“四人帮”倒台,被禁映。1977 年底,以批判为目的,在全国公映。

  其三经典语言台词。电影有很多语言来自大众,反映大众生活,为此形成极高的艺术价值。如《地道战》中“高!实在是高!”《董存瑞》中“为了新中国!前进!”《闪闪的红星》中“我胡汉三又回来啦!”《英雄儿女》中“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南征北战》中“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18《红雨》中“你拿萝卜干当人参,骗人!”《第二个春天》中“海鹰,前进三!”《决裂》中“马尾巴的功能。”《青松岭》中“我的三鞭子。”等一些经典台词,看过后很难忘记,至今被人传诵。

  2.4 新世纪以来

  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正如陈墨先生曾在《当代中国青年电影发展初探》文中说的那样:解放思想是新时代主流,‘人的发现’随之而来,人的各方面观念需要重新估价,进而对人生存价值与状态的发现。所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题材作品在 80 年代初期才有了一些新景观。

  2.4.1 政策与环境

  新时期以来文艺政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 世纪 80 年代”和“20 世纪 90 年代”.总体可以概括为“调整政策,恢复传统”.第一阶段。(1)以“十一届六中”《决议》为依据,对文革期间冤假案件进行梳理,恢复相关人员与事件的名誉,撤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同时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邓小平到会被作了《祝词》,至此初期文艺方向出炉。(2)随着大陆社会阶层结构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随着对于大陆当代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认识的深化,原来立足于阶级斗争上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显然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人民日报》1980 年 7 月 26 日发表社论,强调:“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并对当初政策作了全面阐述,进一步明确了文艺发展方向。(3)制定了文艺政策。胡启立在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祝词》,第一次提出,“创作自由”.1988 年 9 月国务院批转发文化部《意见》,确定了文艺政策主体。“20 世纪 80 年代”文艺政策形成。第二阶段。政策曾出现了短暂的徘徊。党的“十三大”确立了的党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邓小平在南方视察讲话中再次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电影文化艺术产业进入市场势在必行,同时相应的矛盾凸显。如何解决“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的矛盾。为此,文办发(1991)第30 号确定演出市场管理办法,相继国发[1991]31 号、[1996]37 号等提出建设性意见,而江泽民同志在第六次文代会、第五次作协会上的讲话强调: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承担起,弘扬民族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艺术的文艺方针政策,给大陆文学艺术工作者注入了激情。

  2.4.2 创作与创新

  进入新世纪大陆青春电影创作逐步进入了一个宽松的环境,随之一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方案出台,为大陆电影业的持续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电影市场悄然在大陆兴起,电影各种产业隆重面世,电影事业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变化之一,历史题材作品的突破与创新。突破了塑造人物形象符号模式,还原了“人”真实面貌;创新打破常规的僵化人物形象,塑造有思想、有人性鲜活的人物形象。变化之二,电影题材内容多元化。电影的叙事系统在传承中得到丰富,多元化元素渗透。以现实题材、文化反思主题等涌现,特别是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异军突起。以前大众看到的青春校园电影多为隐喻形式出现,比如《小花》、《青春祭》,《一个都不能少》、而此时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纯校园生活题材的电影展现在大众面前!这时,以现实题材为主反映大陆时代风貌、民族风情各条战线的影片进入电影市场。如《可可西里》、《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变化之三,新元素贺岁片、商业片加盟。如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20.从此,青春校园电影连续上映,如叶伟民导演的《人在囧途》,成为大陆青春电影电影市场的“救命稻草”,并创下当年票房第一的纪录。

  2.4.3 青春校园电影

  1994 年在姜文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画面:一群中学生“唱着革命歌曲、阳光青春灿烂、憧憬着美好未来”出现在观众面前,此刻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真正意义上走入正轨。故事的背景是上个世纪 70 年代。电影里的“文革”与亲历文革的人的生活无法相提并论。影片中的文革人物友情、爱情在成长中无碍发展,而亲历文革的每一位普通青年的生活,每天学习毛泽东着作及最高指示,经常参加政治批斗,往往写大字报看大字报,更有甚者体验苦难或创伤、冤狱或流放。导演这样理想化的处理,大众认为是导演的少年时代,青春的记忆。其实真实展现文革时期大陆青春校园题材的影片是不可回避的青春现象。

  而贾樟柯“青春三部曲”即《小武》、《站台》、《任逍遥》所刻画的青春给大众不一样的享受,贾樟柯系统和细腻真实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从人物形象塑造中,观影者与电影中塑造的人物一起体验着:理想落在妥协和失望上,放弃理想比坚持理想往往更难,因为放弃理想就等于慢性自杀,生活从此没有起伏。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在影片中展现了 80后对理想的坚守,对杰克逊的痴迷,对欢乐男生选秀的关注,加之幽默诙谐拍摄技巧,催人泪下的的音乐,唤醒了观众对青春校园生活的记忆、使观众找到内心的共鸣。同时受《人在囧途》(叶伟民 2010 年)喜剧电影影响,虽然故事情节认同不足,在众多国内外大片的夹击下,却“囧”出了一片血路。刚上映的首周票房就破了千万,总票房约接近 5000万,催生了电影人的理念,电影市场青春片同样需要娱乐因素的扶持。212223或许这是青春电影的最好阐释:从充满梦想的开始,到无奈的失落,生活如此平凡却又如此真切,让人不得不忧伤地告别曾经张扬的青春。生命体验作为一种局限,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新生代的电影中。24这段话道出了第六代导演青春电影叫好不叫座的原因。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