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文化与市场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30 共816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世纪以来50多部青春校园电影研究
【绪论 第一章】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研究和思考
【第二章】当代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叙事系统
【第四章】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视听艺术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文化与市场策略
【结语/参考文献】青春校园电影发展方向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5 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文化与市场策略

  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怀揣“怀旧”风格主题已经走出了创业成长期阶段、期待者成熟。叙事系统仍然带着浓烈的成人气息和说教道德、影片中青少年总是背负着成人的道德观与价值观的殷勤絮语,青春校园总是笼罩着意识形态话语诉求的标杆,承载传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为己任、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为责任的电影艺术家及研究家,曾在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创业成长亲历的曲折、颠簸、徘徊、迷茫过程中给予正视关怀与关注,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当下正逐步跨入了一个新时代。相信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以其特有的地域特点、民族风情、五千年的文明、奋发的民众、宽松的环境越走越好。

  市场票房不断飘升,据不完全统计:2010 年全年票房为 101.72 亿元、2011 年全年票房为 131.15 亿元、2012 年全年票房为 170.73 亿元、2013 年全年票房为 217.69 亿元、2014年全年票房超过 296 亿元(附录 A),而且中小投入影片超过国产大片的票房,如投资 5000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过 7 亿、投资 3000 万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票房过5.2 亿,等等。电影艺术文化与电影事业发展如何定位,同样是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不可回避的当下引以关注的热点。

  5.1 娱乐元素与流行文化

  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穿梭于消费性的叙事与相对稳定的故事样式及叙事的修辞手段之间凿开意义空间,由于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叙事系统表达相对多样化,主题鲜明、价值直观,一直走“怀旧”路线并把当下大众文化穿插于情节之中,大众在情感交融下得以欣赏美的同时去享受青春的情怀,进而票房回报有了一定的收获,然而叙事主题需要某些既定模式和一定类型,但意义却并不固定。比如,电影《80 后》与《致青春》均为青春怀旧爱情主线的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前者爱情主线是“绝望地渴望被爱,却不懂得如何去爱人”,正如影片人物沈星辰表白:“被爱的时候,我们都渴望长久,可是每个人都在放弃,哪里还有天长地久?”后者“知道被爱,需要什么”,郑微和林静走动了一起。而电影《中国合伙人》与《小时代》均为青春友情励志主线的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前者友情“最后功成名就之日,也到了兄弟反目之时”王阳的婚礼现场最后留下的只有成东青抱头大哭;后者富二代顾里“骄傲、冷艳、有条不紊”为了友情她屈尊给模特穿高跟鞋。每部影片都遵照着各自不同的电影叙事模式,每部影片都有着各自完全不同的艺术文化指向性,每部影片创作都有确定的价值观定位、但完成程度和质量不尽相同。这就提醒我们,当下大陆类型电影、特别是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研究层面,已经逐步从“形式”和“成规”转向意义表达的层面。“青春电影,最基本的核心首先要跟普通人的青春有碰撞,要吸引住他们,要能感动他们,让他们不光感觉到心灵的刺激,同时也要有视觉的享受,至少要吸引他们去看”55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与当下流行文化趋于形成良性互动态势。例如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 年打青春校园时光怀旧牌票房超过 7 亿,跟后电影《中国合伙人》以 5.39 亿的票房成绩巩固其可持续发展性;一年后,同样是以怀旧青春校园时光作题材的电影《同桌的你》只用三天时间就破了一亿票房,说明观众开始追求精神层次的电影,而且观众解读电影叙事系统急速改变。由此,对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受热捧的原因,对消费青春引起的共鸣成为当下类型电影最不可缺少的思考。大陆青春校园电影所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也正在预示着青春校园的票房成功。所以,作为此前未被关注的一种类型电影,正在开启属于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时代。

  当下大陆拍摄关于青春校园和校园初恋这样的故事是一个好的时机,观众在寻求娱乐的同时催生了流行文化市场化。原因之一、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转型和它受追捧的程度,是跟观影的观众有关的。新世纪以来观影群体由 80 后这个主要的人群跨越到 90 后。80 后的消费倾向决定了青春校园电影的走向,青春校园怀旧主题被大众关注。既然观众喜欢青春校园电影的怀旧叙事,那么肯定会有相应的更趋于成熟的青春校园电影出来。据报道:当下观影的群体年龄逐步下降,喜欢青春校园电影的热情不比他们的学哥学姐差,且不说青春校园电影跟创作者本身有没有关系,受观众的追捧激活市场的一些影响我们地认可。原因之二、大陆将近 20 年青春被置放于一种崇尚潮流中,期间不允许青春怀念。在今天想来,海拉尔多雪的冬天、伊敏河畔的手风琴声,远比我们学校里弹吉他、谈恋爱更值得我们怀念。但是该怀念的时候创作者没有来得及沉淀青春,有机怀念青春,导演离得太远了,再去怀念青春自己也老了,导演比他们还老估计没有怀念的激情,所以这个使命自然落在 80年代成长起来这代人身上,从而大陆新世纪以来青春怀旧主线文学受到热捧,特别是校园怀旧主线题材的作品成为当下校园流行文化的主题之一,这一青春校园青年的追捧、影响者他们的长辈、吸引着他们的晚辈,这也成就了大陆新世纪以来青春校园电影。至此,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在当下已经融入了广泛的流行文化艺术元素,得到当下大众从观赏感受到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具深刻的影响。比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热播,中央电视台撒贝宁的《开讲啦》也邀请了徐静蕾和大家一起回忆青春,分享青葱岁月里的点点滴滴。青春是什么,虽然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青春岁月的单纯和美好,那是我们生命历程中一段最鲜活、最明亮、最火热、最难忘的记忆。《小时代 3:刺金时代》上映,李云雷,《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在接受答记者时说:《小时代》得到批判与票房成功并不矛盾,是大众文化的常态。一是这部影片是一种‘粉丝经济'.如果郭敬明、杨幂拍摄其他影片一样会吸引他们的粉丝追捧;另外叙事上比较贴近当下青年的心态,比如影片中’小人物‘的视角,职场的残酷竞争,阶层之间的差异,而被影片以比较’酷‘的形式感表现了出来,让当下大陆青春校园青年及周边受他影响的群体很容易接受。其实,这种电影受追捧得力于叙事方式。现在的年轻当下青年不仅生存压力空前巨大,而且他们内心较为脆弱,这两点与当今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发生了碰撞。而青春校园电影《同桌的你》、《致青春》等随着电影的播出,音乐与时代成为当下流行音乐的主流,而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与青少年流行文化相融合成为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方向。

  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也确实给观众留下美得享受,流行文化占有一定地位。电影《致青春》、《中国合伙人》以及《小时代》,不单单是叙事母题受到热捧,而且影片的音乐,人物对白,服装、场景等均引起大众特别是大陆青春校园学子的一直以来的热捧。由于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受重群体的不多升级,票房一路飘升,在大陆电影市场似乎有一发不可收拾的趋向,大陆青春校园电影打青春怀旧题材线有继续把青春牌进行到底的势态。和电影《小时代》一样主打正青春概念的影片《青春派》与《80 后》,导演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青春架构,把青春故事放置于高三正在拼高考的学子身上,除铺设爱情故事外,渗透了一些当下文化及娱乐、幽默等元素。没有电影《致青春》里大学理想和毕业后残酷现实之间相悖的宿命论、也少了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高端的青春励志波澜壮阔的场面。《青春派》与《80 后》更贴近当下青春校园学生生活。比《致青春》《中国合伙人》要适当、全面,更有教化意义。

  娱乐元素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电影叙事加入娱乐元素是拉近观众的手段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票房超高的主要原因。电影叙事系统巧妙与娱乐元素交融也是当今文艺领域中一种极普通、极重要的艺术形式,从它的产生时至今日一直以来吸引着对新奇杂耍感兴趣的大众,电影这种创造创新的价值功不可没。于是有了当下如好莱坞这样不仅仅是娱乐大本营,而且成为电影商业制度建设最为完善的娱乐生产企业,从而不断促进电影产业娱乐沿着类型电影的轨道前行。由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电影综合性艺术的基本前提是娱乐,不能因为电影艺术而就忘记了它的根本--娱乐,这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根基。

  5.2 寓教于乐与辐射全球

  电影一直以来以承载文明、传播文化、传承艺术为使命被受大众的欢迎,而沿承电影的方式最重要的形式就是寓教于乐。而且接受电影传播功能最大的群体是年轻人,最大实现寓教于乐的电影自然是青春校园。于是每个时代描写青春的电影成为每个时期电影艺术家关注的热点。然而,一直以来,大陆青春电影青春题材总是被置放于大环境、大时代之中做为情节展现给观众,看到的青春电影、或青春校园电影干净得如同古典主义的交响诗,感觉不到点滴的噪音,有的是青春浪漫、青春放飞、青春奔放。即使有一些反面典型,也经历教育之后改正过来的。不仅如此,大陆一直以来填鸭式的教育观,电影作品创作受意识形态思潮的束缚,展现的人物置时代利用为上,一个个“完美”概念化的主人公形象贯穿于基调。其结果事与愿违。所以任何类型电影必须有各种事件或人物的差异或对立存在,他才能走的远、走地稳。大陆电影之所以与世界电影相差近 10 年的距离,这和大陆电影很长时间电影叙事主题以时代需要塑造人物、之容许塑造正面形象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大陆的青春电影又如何不是压力过大缺少激情呢。

  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一改往日拘谨的寓教于乐思路推出轻松、娱乐、幽默、宽慰的方式,比如《致青春》应该算是近年来少有的成功的青春题材作品。其成功关键是作品出现了异类。如王阳在婚礼上说:“从前我只想过一种生活,那就是跟别人不一样的生活,现在我才知道,大多数人所选择的,才是最值得的。真正的爱情,是安安静静就来,一点儿都不折腾。”王阳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如果不是他年轻时一心要过跟别人不一样的生活,会有他后来的成功吗?如果没有勇敢者、先行者、叛逆者们的抗争和探索,社会能进步吗?世界能改变吗?当然与原创作品、产业环境及社会倾向等诸多因素分不开的。比如导演非专业导演少了许多压力也就是所谓的责任与使命,于是比较真实地把时代青春校园生活与当下大众期待的青春校园生活题材的电影展现在大众面前,让受重者耳目一新。它的成功之一就是创作者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对“青春”的理解,针对受众年轻观众,从他们共同的审美观、曾经走过的青春,青春的记忆等,探讨广大受众内心的共鸣,不带有商业气息。它的成功之二就是以纯粹的“怀旧”方式捷足先登电影市场,使得上下几代观众产生了一种久违的青春校园生活的碰撞。总之,必须肯定电影回报票房高就是成功,因为影片再有不到位的缺点,只有高票房的回报才有机会缩短与其它类电影的距离,才有机会渐渐改进、完善、成熟。正是因为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崭露头角,“青春电影”之词所以在当下受到电影业内人士如此密集的提起,和他们的票房成功有着直接的原因。

  大陆青春校园题材电影怀旧线主题当下火爆的背后,同样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不利因素。一方面,青春学生对电影娱乐来说,远如网络游戏火爆刺激有吸引力。学生对学业和课业的负担,加上老师和家长的禁令与劝导,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即使学生关注影片娱乐,一般他们注意力多选择海选、 PK、搞笑等娱乐风暴中,与电影的消费不同,他们关注一些刺激性、新奇性的新鲜事物。当下大陆青春校园电影题材创作匮乏,青春校园生活题材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引起艺术家、研究家足够的重视。而当下青年校园一代,成长在温室中,他们往往对政治意识冷漠、对社会意识淡化、不仅自立意识不强,而且张扬的个性自我封闭。所以不可回避,大陆青春校园题材的电影在各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大陆青春校园电影题材方式已经成为电影事业必须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电影制作者,大陆电影文化消费市场有巨大的潜力,而青春校园电影艺术事业发展繁荣占有着有利的局面,只要我们的电影制作者能够针对观影者所需、所想、所做,真正树立电影文化艺术层面的意义,准确定位青春学子认可的叙述模式和表现手法,以传播电影艺术文化、传承电影语言文明为己任,在教育性、娱乐性与商业性之间寻找适时的平衡点,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将一定会走出一条富于民族特色、得到业内资深人士关注和时代气息的青春校园电影之路。

  回首大陆电影市场,随着改革开放“各路神仙”蜂拥而来,同时大陆电影市场从 90年代中期、稳中求进、生产力得以提升,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也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大陆电影市场正迎来发展的良好机会。然而,困扰的因素接踵而至。其一,大陆本土电影不仅质量跟不上数量也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良好的机会基本擦肩而过。大陆本土市场份额被进口影片占去,大陆电影很难与进口影片在市场以及票房的份额上进行有力的抗衡。其二大陆地域性消费水平及行业内部冲突矛盾凸显,预示着大陆影业正处于关键的调整期、发展时期,大陆电影市场发展空间到了。

  大陆电影市场的现状。大陆意识形态市思潮的倾向直接影响,并拉开了大陆电影业与世界影业的距离、10 年甚至更长。从宏观而言,大陆电影业跨越意识形态思潮束缚奔向改革开放浪潮,期间也绽放了繁荣、收获了缤纷的花朵,整个大陆电影市场生机勃勃,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多元化元素不同形式、不同方式、不同表现手法、不同叙事技巧等突破了过去程式化怪圈,喜闻乐见的电影展现在大众面前,电影当时成为大众主要娱乐方式之一。

  同时大陆电影市场渐渐引领了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发展方向,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逆袭好莱坞影片初见成效,用集体回忆换取票房。比如 2013 年青春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多元化题材的青春校园电影票房一路飘升,打破了好莱坞大片《特种部队 2》、《遗落星球》、《被解放的姜戈》等与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同期在电影市场一路领先的神话。好莱坞大片折腰大陆青春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当下电影市场青春校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 1》、《青春派》、《80后》以怀旧为主线的渐渐出现有引领大陆电影市场之势,一些年轻的非专业人员加盟导演队伍,给大陆青春校园电影注入了新的血液。从客观而言,大陆电影市场发展的经验积累,给大陆青春校园电影提供了有利机会。(1)随着各类题材的青春电影上市,大陆电影观众从 2009 年平均年龄 25.7 岁,到 2013 年下降为 21.7 岁。也就是说,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与大陆当下观影消费群体存在着天然的契合性。(2)大陆逐渐成型的青春校园电影商业类型化,时尚元素与娱乐元素等较好地融入到其中。这印证了大陆青少年喜爱青春校园电影原因。比如《小时代》从创作角度,在心里上满足了观影者对未来的憧憬与幻想,观影在审美的同时享受着身临“梦境”的快感,这也是大陆青春校园电影获得高票房的原因之吧。

  尽管大陆青春校园电影融入了娱乐性元素吸引观众,但是与同类行业其他地区、国家电影相比较,处理商业元素相对温和。影片涉及暴力元素、“性话题”、等桥段甚少。究其原因,这与大陆传统美学和道德观念的共同制约及意识形态思潮倾向限制有关,使得在处理影片情节时都避免“过火”.

  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已经进入了新的一波“换代”的进程,一时也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和观影的新的热潮。这与电影行业出现的新的力量的崛起分不开的,有电影“换代”的之势。这些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创新值得关切:首先,突破了导演专业化、职业化的条条框框。大陆青春校园电影走红的影片的导演、而是从事电影业上下游的工作的人。如赵薇、邓超是明星效应的演员,郭敬明是走红的青年小说作家,薛晓璐是职业编剧,42可以说是没有导演的专业背景、也没有承载导演职业责任,却在导演行列刚显露头角就有掌控导演工作的能力和在电影市场新环境中找到切入点的导演。在今天看来,这些原来从事电影的上下游相关工作的人,更能清晰地理解电影内涵、敏锐的把握当下电影观众的群体。虽然业内人士担忧,他们年轻、有知识,不见得有文化。但是他们在新格局电影业脱颖而出,证明他们在当下的生机。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走红,与这些非科班出身的新导演的崛起有直接的关系,从根本上使中国电影出现了新的格局。可以说。大陆电影正在经历“换代”的深刻变化。其实,原来有影响的导演从年龄、精力、多年形成的职业化特点看,他们的能力与根深蒂固的意识已经与今天的需求形成对抗,与新一代观众开始形成隔膜之感。赵薇、郭敬明等看起来“非专业”“非学院式”的新导演,他们不受职业化导演束缚、不承载导演的压力,他们直接面对观众、原有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具备了超越上辈导演对观众的敏感,让当下电影注入了“新”活力、“新”的观众、“新”的理念和“新”的意义。其次,电影中等成本,回报率高。新导演塑造的人物是青春校园学生,表现对象“隐含观众”;叙事主题立足于当下大陆青春校园学生日常生活,解读当下青春校园学生面临的问题和生存状态,完全脱离了恢弘制作和历史题材;“新”导演理性处理后的“新”模式之中。所以有的网友说,“新”的电影空间、“新”的电影时代、“新”的、电影票房,将成为当下电影的主流。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导演,敏锐地抓住了当下“新观众”的所思所想所爱所困,表现他们的日常生存状态于电影之中。

  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这块热土培育、滋养的“新导演”“新观众”“新生活”、催生了大陆电影市场的新景象,这是对好莱坞电影的另类的回应,但是,不宜乐观。要赢得电影市场,首先地赢得大陆观众。当下大陆电影市场凸显的新生力量,足以体现了本土电影人创造力与想象力。虽然今后还会遇到挫折、考验、或许更大的阻力,但是新生力量已经为大陆电影注入生机。

  (1)大陆青春校园片逆袭成功在于“接地气”.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导演“非专业”“非学院式”的新导演,他们不受职业化导演束缚、不承载导演的压力,他们直接面对观众、超越上辈导演对观众的敏感;叙事主题立足于当下大陆青春校园学生日常生活,解读当下青春校园学生面临的问题和生存状态,表现对象青春校园学生及“隐含观众”.如,展现多年青春校园禁锢的“爱情”现象;展现最真实的青春校园学生生存状态;展示人物形象上下观影群体所思所想的情节;展现当下青春校园学子的困惑与梦想等等。而且是创作者是对自己成长青春记忆的回忆。

  (2)大陆青春校园片 2013 年风生水起在于“好口碑”.2013 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先是青春校园电影《初恋未满》获得评委会特别奖,相继同为青春校园题材的电影《青春派》入围 8 项大奖、最终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两项重量级奖,成为“两节”当晚的人气王。同时,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影青春题材剧组齐聚上海。再是,2013 年上半年《中国合伙人》、《致青春》、《全城高考》等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等进入电影市场,票房收益可观,而下半年《小时代》、《青春派》、《被偷走的那五年》跟后上映。《小时代》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点映凭借“好口碑”刷新票房纪录。

  (3)大陆青春校园片用集体回忆换取票房在于“风向标”.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不论以什么形式、以什么技巧、表现什么层面的意义,但是基本沿用青春校园怀旧主题作为叙事系统。《中国合伙人》和《致青春》主要描写青春校园大学生励志、浪漫、爱情生活。《青春派》和《全城高考》主要描写正在高考的中学迷茫、梦想、爱情生活。这些电影“隐含观众”及当下青春校园学生生活、生存状态、梦想与追求,赢得了观众观影的热情,换取了集体票房飘升。

  (4)警惕“审美疲劳”思考。大陆青春校园电影虽然创作形式、表现手法、结构模式各不相同,但是集中主题直奔“怀旧”,而且火爆 2013 年大陆电影市场,如《小时代》、《青春派》、《中国合伙人》、等,但是火爆的背后也有落马的影片。如华语影片《逆光飞翔》,台湾影片《大野狼和小绵羊的爱情》同为青春片票房惨淡。当然认为缺少大陆情节,如看不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红底白字的条幅”、“煤气罐、热水壶”、更没有毕业时的歇斯底里,看不到《青春片》中的“我已经毕业了”、“发卷子了!”的情节等等。但是,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以同样的主题、虽然表达的意义不同,成批进入电影市场,观众的“审美疲劳”有待于思考。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因为暂时的成功沾沾自喜、停滞不前,而要看的本质即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发展的前景。当下我们看到的“清纯温和的风格”将延伸多长?是未知因素。

  然而,随着青少年成长,他们不断接触纷繁世界事物。如果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创作者对于敏感问题仍然“隐而不显”,对于当下青少年实现“正确引导”并不乐观,相反会变得更乏味。所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创作者,只有通过叙事系统、提出问题、引导观众辩证地正确看待问题,才能既不失娱乐观赏性、叙事主题性,又兼顾承载文明传播文化使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也是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创作者当下面对的关键问题。

相关标签:校园文化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