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德语论文

德语教游戏类练习在课堂的实施效果提升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31 共2954字
摘要

  一、引言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练习这一环节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现代,随着教材的高速更新与外语教学从“语法-翻译”教学法到“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变迁,外语教材中涌现出诸多交际性练习。[1]游戏类练习( 语言游戏) 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以《当代大学德语》“投球游戏”为例,探讨大学德语教学中游戏类练习的实践教学。

  二、《当代大学德语》教材中游戏类练习的设置

  《当代大学德语》是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一、二年级的综合训练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它在原《德语教程》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于2004 年出版,广泛运用于全国近 40 所大学的德语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德语教学中。该教材中出现的新的练习在德语教材中具有榜样作用。在新版教材中添加了很多语言游戏,如投球游戏、色子游戏,躲藏游戏、笑话、默剧、头脑风暴、网上冲浪等。这部分练习以平均每个单元 4 次的频率出现在教材中,在整个练习中占了很大比例。

  三、游戏类练习在课堂的实施情况和教学效果

  尽管编着者本着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初衷,新编入了大量游戏类练习; 然而,这类练习在德语课堂上的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在由大学德语教师做的一份针对有关这类游戏在德语课堂上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每个教龄超过一年的教师既没有在课堂上、也没有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过诸如“投球游戏”之类的游戏型练习。从个别教师对“抛球游戏”的尝试来看,“投球游戏”相较其他练习而言,并没有体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2]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投球游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该类练习的花费时间长,不符合授课计划的安排。以“投球游戏”为例,该类练习以锻炼学生听力和口语为目的,结合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点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该游戏以对某一知识点的训练为目标,形式上往往由组里 A 同学给出任务提示,并且把“球”投向 B 同学; B 同学按照要求完成练习任务,同时给出新的提示,并把“球”投向 C 同学,以此类推。答不上来或答错者,就会被淘汰。最后选出想得最快、说得最快的人。《当代大学德语》的教学进度基本是一周用 12 课时上完一个单元。而每单元包括主题、课文、词汇、语法几个部分; 同时,包括游戏类练习在内,平均一共有近 25 个不同形式的练习。而“投球游戏”的设置要求几乎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在一个学生人数为 20 的班里至少需要 15 分钟的实施时间。这对整个单元教学计划的完成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因此,很多教师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往往会用其他的练习替代。

  第二,练习过程多次中断,破坏了课堂教学的连续性。课堂实践中并非每次“投球”活动都能迎来“接球”效果,游戏常被“丢球”和“寻球”中止。而每次“寻球”平均花费 30 秒。这不仅打击了学生游戏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管理。

  第三,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不高。很少有学生主动参加游戏,而且“投球游戏”的传球路线大多是邻座相传,是被动“给”而非主动“投”,俨然是做接龙练习,这种游戏效果显然是传统型练习就能达到的,并且更加省时。所以,练习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而只是以做练习的名义做游戏。

  四、游戏类练习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第一,教师手册上虽然介绍了这类游戏,但是没有明确对该类练习的指导,包括时间长短设置、频率设置、空间条件和其他准备工作; 同时,没有给出对课堂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的建议和指导。一旦教师事先了解了可能发生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和控制。否则,在一次失败的尝试后,一般会形成对该类练习的排斥和偏见。

  第二,游戏空间受限制,影响游戏顺利开展。在传统的教室座位上,学生被固定在自己的座位上,很难运动开来,接球抢球空间受限,从而导致练习过程中老是丢球,游戏多次被迫中断。传统的大学教室没有为活动性的游戏提供实施的可能。

  第三,学生学习习惯偏于被动,习惯输入式教学,主要表现为课堂沟通能力弱、更倾向于单独学习、不适应小组讨论等输出性学习、缺乏创新个性思维能力等。尽管有素质教育的改革,但教育体系下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并未完全改变。而投球游戏从“投”到“接”都要求学生发挥自主性,同时,也让让发言变得随机;在学生尚未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游戏的节奏容易被打断,间接影响教学效果。此外,该游戏的主体是一群平均年龄 20 岁的成年人,与中小学生相比,其对待游戏的态度较为冷静,教师难于调动其积极性。

  第四,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造成游戏类教学效果欠佳。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师生关系也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氛围,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投球游戏”更像是一群大学生在教师监管下被迫玩幼儿园孩子的游戏,哪怕有些教师想参与其中,也找不到合适方式。

  五、游戏类练习的教学实施建议

  虽然《当代大学德语》中此类游戏练习在课堂上的实施情况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但是,从《德语教程》到《当代大学德语》的更新可以看出,附有游戏类练习的新教材是编着者针对当代学习环境变化所做出的尝试性回应。而根据 Stockhomer 的教材评价标准来看,“投球游戏”本身也有它的可取之处: 该类练习的首次出现都用中德文标注题目要求,有举例说明,结合基本的练习要求,能起到训练听说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作用,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同时,“投球游戏”与语法和课文也有着很好的衔接。因此,笔者针对这类游戏类练习在课堂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教师手册中应明确对该类练习的指导,包括时间长短设置、频率设置、空间条件和其他准备工作等,同时,给出对课堂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的建议和指导。比如,针对游戏时间过长的问题,可以建议学生分组,每组一球,这样可以避免游戏拖沓的问题。小组之间可以形成竞争,可促使游戏更加紧凑。教师可适当删减同种游戏的次数,交替更新游戏类型,更换游戏场地,保持课堂新鲜感。

  第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形成自己的游戏控制策略。如对教材中的游戏类练习按功能进行分类( 如提高语言能力类,帮助记忆类,导入类等) ,按需选择,按需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类练习的功能。

  第三,在调动学生游戏积极性的层面上,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游戏的真实性来加强学生对游戏活动的热情。对练习的范围给予限定,要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材料。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再现真实生活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此外,也可以合理调整游戏在整个课堂上持续的时间,在学生注意力集中度到达拐点的时候,寓教于乐的游戏的出现自然受到学生欢迎。

  第四,教师要摆正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放开思路。教师要改变自己单一的角色饰演,在游戏中充当包括组织者、主持人、导演、演员、朋友、顾问等在内的多重角色,通过不同的角色来掌控课堂节奏。

  六、结语

  尽管游戏在外语学习中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运用语言的作用,但是,结合中国传统的教室布置、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习惯以及时间安排等因素而言,在大学德语教材中大量设置游戏类练习,在实际课堂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由此导致这类练习既不被教师重视,也不被学生接受。如何发挥游戏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在教材中设置简单的游戏类练习而已,还要寻找符合学生和教师教学习惯的游戏方式。

  [参 考 文 献]

  [1]Richards,J. C. & Platt,H. Longua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5.

  [2]曾健。 游戏在二语习得和教学中的应用[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 12)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