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德语论文

中德饮食餐桌、婚恋家庭及人际交往文化比较

来源:文学教育(上) 作者:王诗婳,周天兵
发布于:2021-11-26 共3568字

  摘    要: 本文从当代大学德语系列教材出发,总结第一、二册中涉及的跨文化主题,分析其中跨文化元素,尝试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将实证性研究与理论模型研究相结合,从而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知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以此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增长文化自信。同时能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和德语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学习用唯物辩证法看待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

  关键词 :     跨文化元素;民族自豪感;唯物辩证法;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并能适应异文化社会环境的大学生已成必然。对此专家呼吁“外语教学大纲应提出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人才的要求”。有关德语教材中跨文化元素的探讨也应运而生。如唐慧蕾在其研究论文中就提到:“只有达到双向文化交流,才是真正的跨文化交际。外语专业人才也应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外语教材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势必会对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张红玲对跨文化能力也有自己的阐释:“跨文化能力主要包括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实践和跨文化研究方法等核心内容,其中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对文化差异敏感性和态度的培养。跨文化交际实践主要是指有教材和教师提供或创造跨文化交际的机会或情境,让学习者去体会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文尝试综合西方视角与东方集体性文化视角,分析德语教材(如《当代大学德语》)中的跨文化元素,在文化对比中研究如何实践运用这些元素,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能力。

  一. 中德饮食餐桌文化对比

  古代人民将皇帝称作为“天子”,那是他们当时最尊贵的象征。而又有句古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性。孔子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也留下过类似的语录“食色,性也。”这些无不揭示着古代人们有多重视饮食。在德国,也有着相关的语录,“Du bist,was du isst.”(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再经过数千年发展之后,“吃”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烙印在我们的骨子里。“你吃了吗?”成为了我们日常打交道的用语,并在语言中形成了相关的“吃”文化。不论是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亦或是在德国,其语言皆反映了“吃”的文化内涵。比如在中国,就有很多有关“吃”的成语谚语:画饼充饥、山珍海味、细嚼慢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徐大晨先生曾经在他的《齿颊生香:饮食文化与成语》中提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汉语成语中有所反映。”

  在德国,人们同样对饮食非常重视。课文中就有一句相关的谚语:Frühstücke wie ein Prinz,iss zu Mittag wie ein Bürgerund am Abend wie ein Bettler!(早饭吃得像国王,午饭吃得像王子,晚饭吃得像乞丐。)这句话形象地介绍了德国人的用餐文化以及饮食习惯。课文还同样展示了相应的餐桌礼仪,即Tischsitte,这是食客用餐时应当按照当地习俗遵循的礼貌准则,它可以让我们快速融入当地的生活,感受当地文化,加深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在课文中,作者早早地来到了德国当地人家里做客,却不料主人家里还什么都没收拾。这就是中德文化的一大不同之处。不仅如此,德国人大都“实话实说”,不像中国人那么谦虚委婉。在餐桌上如果有德国主人询问你是否需要加菜,你按照个人需求照实回答即可。如果都像文章中作者那样客套地拒绝,往往你会空着肚子回到家中。

  这些活灵活现的小故事无不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寓教于乐。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类文章可以让初入学的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还能关注到社会文化,调动其学习兴趣,协助其德语学习。此外,这也为高年级学生研究跨文化交际理论提供了相关实例。德语中还有个谚语叫做“Andere Lnder,andere Sitten.”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习俗,餐桌文化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当你真正懂得时才能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1.png

  二. 中德婚恋家庭文化对比

  《当代大学德语》中多次提到了马克斯(Max)和玛丽亚(Maria)这对情侣,前面有关饮食的谚语也是他们在争论中提及的。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在两性关系这方面,中德同样差异颇大,比如在吃饭时他们会因为一瓶饮料而斤斤计较。这情况在中国倒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男方都会主动请客吃饭。而在德国,就算是情侣也会“明算账”,他们基本都是AA制的。不仅是情侣,德国家庭的教育模式同中国也大相径庭。在德国,孩子成年后基本就在外独自生活,赚钱打工养活自己,很少会看见继续呆在家里的“啃老”一族。在成家之后,祖父辈更不可能同小孩居住在一起了,他们都更倾向于独立的生活。而在中国情况则恰恰相反,三代同堂的家庭比比皆是。祖父母会帮着一起照看孩子,帮忙分担家务,很少过个人的生活。

  西方比较看重个人独立生活,而在中国则更讲究阖家团圆。我们在观察到这一现象的同时却很少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其实这些现象的产生大都是由于两国历史文化背景所形成的。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里,儒家思想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论是其所倡导的仁、恕、诚、孝,又或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仁义礼智信,都教导了我们做人的准则。习总书记说过,“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因此,我们应当拥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底气从何而来?来自我们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我们正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的“小康”这个概念,也是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这些经过千百年传承的理念,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对我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然,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的也不全是闪光点,我们应当过滤掉其中瑕疵。比如中国古代多以男子为尊,女性只能在家操持家务。这样的刻板印象延续至今,依旧有很多人认为女性无法“干大事”。这就是我们应当向西方学习的地方了,西方相较之下更尊重独立的人格,不论男女。这也是跨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在开拓自己视野的同时纠正本民族的某些不良习气。这不正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吗?

  三. 中德人际交往文化对比

  中国人十分喜爱热闹。不论是逢年过节,还是生日、升职等大小喜庆事件,都会选择庆祝一下。三五亲朋好友带上礼物前往主人家中用餐。德国也不例外,但他们的庆祝往往会显得更加“自由”。来访者会主动询问主人想要的礼物,并各自认领购买。主人也会在拿到礼物的第一时间拆开,查看里面的物品。西方讲究主人收到礼物后要立刻拆看并且发表赞赏(即使不喜欢),而在中国则恰恰相反。在中国人眼中,当众拆礼物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这也是人情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追溯其背后的道理,依旧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原因,因为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论语·学而》中提到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其中大意是: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是老师自己主动要求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老师参与政事的方式,大概与别人不同吧?”这就是儒家所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孔子说要谦卑、谦恭、谦逊、谦和……在这些词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谦”,它们指导了我们的行为处事方式。

  根据史笑艳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界定,这个实例的确会让我们深思我国文化和德语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跨文化的最终目的,当是成就更好的自身。因此,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推动学生运用哲学中一分为二的唯物辩证法,以更加客观的角度看待并评价某个事件。

  总之,培养跨文化能力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德语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抓手,让我们从中挖掘、探讨、研究其中的跨文化元素,在文化对比中获取跨文化知识。希望所有学生在教材学习之后,能够具备跨文化意识,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全球化进程,从跨界的国际行动能力的角度,为文化重叠情境下成功的互动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庄恩平跨文化能力一- 我国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J],外语界,2006(5):79-80.

  [2]唐慧蕾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当代大学德语》教材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92-199.

  [4] .徐大晨齿颊生香:饮食文化与成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7.

  [5] .习近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2016.

  [6] .史笑艳.留学与跨文化能力一 跨文化学习过程实例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79.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
原文出处:王诗婳,周天兵.中德文化对比研究[J].文学教育(上),2021(10):154-15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