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国培”项目下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来源:教育观察 作者:骆亮
发布于:2018-09-30 共3975字

  摘    要: 在“国培计划 (2017年) ”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实施的背景下, 本研究以169名农村中小学教师为样本, 重点分析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现状和对培训讲师、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评估与培训时间等方面的需求。基于调查结果,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质量提升可以从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训前调查体系, 推动培训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完善培训的跟踪服务体系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国培计划; 农村中小学教师; 培训需求;
 

“国培”项目下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 (教师[2010]4号) 是国家提升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纲领性文件。其中, “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项目”是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的项目。位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省, 历年来十分重视农村义务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此, 我们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开展“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 试图分析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现状和实际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国培计划”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有益的实证建议。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5份, 收回有效问卷169份, 问卷有效率96.6%。其中, 小学语文教师58人, 小学数学教师54人, 初中英语教师37人, 担任两门以上小学学科教师20人。年龄分布方面:30岁以下的教师121人, 占71.6%;30~40岁的教师29人, 占17.1%;40岁以上的教师19人, 占11.2%。性别分布方面:男性教师11人, 占比6.5%;女性教师158人, 占比93.5%。学历分布方面:专科学历教师49人, 占29%;本科学历教师117人, 占69.2%;研究生学历教师3人, 占1.8%。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 有58%的教师从没有参加过省级以上的“国培计划”培训, 24.3%的教师只参加过一次省级以上的“国培计划”培训。

  调查的数据反映了本次参训对象主要是参加培训次数少、学历较高的青年女教师。这还表明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新进教师的文化水平较高、学历层次有所提高, 以本科学历为主, 但也存在教师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分析

  课题组参考前人相关问卷的设计, 采用“你觉得教师培训需求包括哪些”的内容分析法, 将问卷分为“基本情况”“参训情况”“培训需求情况”和“问题与建议”四个部分。其中:“培训需求情况”涉及培训的意愿、目的, 授课方式与方法, 培训的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等;“问题与建议部分”以主观题的形式让学员回答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 以及在本次培训中最希望得到解决的困惑和对本次培训的改进建议等。

  (一)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目的

  培训目的的调查情况如下:认为提升专业教学技能的比例最高, 占83.4%;认为培训是为了更新观念拓展视野的, 占72.8%;认为通过培训拓展与更新学科专业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 占50.3%;认为此次培训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的, 占31.3%;认为此次培训是为了服从上级安排、评优评职称和结交朋友的占比非常小。

  这与张虹等人的调查结果一致, [1]大多数教师最希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操作能力。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由于无法单独解决教学上遇到的具体问题, 因而对实践操作的求知欲更强;另一方面, 由于职业正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 因而学习欲望更强, 希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拓展视野, 做到与时俱进。

  (二)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培训教师讲学的要求

  调查结果表明, 71.0%的学员最希望培训讲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袁永惠等的调查也表明, 学员最喜欢理论结合实际的主讲内容。[2]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 学员很喜欢一线有实践经验的讲师。65.1%的学员希望培训讲师讲解的内容更有针对性;61.5%的学员希望培训讲师讲课时, 能提供丰富的案例。强调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的学员占50.3%;以问题为中心、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的需求较低, 分别占21.9%、17.8%。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最实际的需求。他们不仅希望培训教师的授课内容有针对性, 而且希望学科教学经验能满足自己在专业上精益求精的求知欲。

  (三)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期望

  对学员目前急需补充知识和加强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 学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面的需求比较大。培训知识获得方面: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理解最高, 占56.8%;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策略方面知识占55.5%;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占50.9%。培训能力提升方面:学员最希望提升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能力, 占49.1%;教学内容、教材处理能力与教学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相当, 分别为44.4%和43.2%。值得注意的是,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学方面知识的需求比较大, 如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师心理、教学心理等方面, 占50.9%。张宛艳的研究也表明, 农村参训教师比较重视心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3]

  (四)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培训方法的需求

  调查表明, 学员喜爱具有可视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培训方法。最受学员喜欢的培训方法是观摩示范, 占72.2%。通过观摩专家的示范课, 学员能直接感知专家的授课优点, 并与自己的授课方式形成对比, 在比较中顿悟、解决困惑。其次是实践考察和案例分析, 分别占59.2%、45.0%。传统培训方法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互动研讨和专题讲座是传统的培训模式, 分别占35.5%、33.1%。成果展示、在职研修、读书指导等方法相对而言比较少。宋海英和张虹等的调查也表明, 最受农村中小学教师喜爱的培训方式是课例观摩、案例教学和参与培训。[4]

  (五)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培训组织形式的需求

  调查表明, 最受农村中小学教师欢迎的组织形式是分学段培训和专家进行个别指导。喜欢传统的全员集体培训的教师占62.1%;校本培训和远程培训受欢迎程度偏低, 分别占27.2%、19.5%。集中培训容易“一刀切”, 忽视个体差异, 导致教学较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所以传统的全员集训式受欢迎程度降低。

  培训形式应当考虑学员教学学段和学员差异性的特点, 具备适当的丰富性和层次性、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目前, 有些国培项目采取“双导师制”的培训方式, 培训效果良好, 可以借鉴。[5]

  (六)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培训考核的评估

  67.5%的学员认为, 培训总结是最合适的考核评估方式, 其次是平时作业、考勤和教学案。27.2%的学员认为, 培训考核评估方式应该为上一堂汇报课;分别只有13.6%和11.8%的学员认为, 考核方式为经验论文和试卷考试。

  在培训评估上, 学员更注重学习的过程, 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所以, 学员选择了最常用、难度较低、容易操作的开放式培训方法, 而对长篇大论的论文、封闭式的考试和考查教学技能的方式则非常抵触。开放式的培训评估不仅有利于学员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而且有利于学员提升自己的理论梳理和概括能力, 并将之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的对策

  (一)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训前调查体系

  以教师需求为导向是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首要原则。当前培训方式容易忽略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差异, 忽略农村教师在学段和任教学科方面的不同, 以及忽略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不同, 采用“一锅煮”的方式开展培训。因此, 开展培训前, 相关人员有必要组织和开展调研工作。培训组织者应该将培训的重心下移, 走到农村去, 走到农村教学一线去, 实现教师培训机构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向教师为中心转变, 充分调动培训者、管理组织者和培训师等方面的参与性, 使培训课程符合农村教育的现状;创新培训方式、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培训内容, 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 推动培训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提升农村教师的培训质量, 就必须不断完善农村教师培训制度, 加强管理制度的规划, 使培训管理科学而规范。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 健全教师培训的考评机制。当前培训的考核方式多以撰写培训总结和培训心得为主, 忽视培训后的理论提炼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因此, 培训的考评既要考查教育理论知识的获得, 又要考核学员教学能力的提升, 更要加强考核的严格性和有效性。

  第二, 完善教师培训的学分机制。当前, 江西省已经制定了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 设立了学分管理办公室, 将教师的培训学分与教师资格证的再注册、教师职称晋升等挂钩。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培训的激励性和制约性, 而且有利于切实端正教师培训的态度和增强教师培训的积极性。

  第三, 建立适当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要健全国培项目的招标机制, 健全教师培训质量的监管制度, 确保教师培训的质量;择优遴选高质量的承办单位, 促使承训单位不断改进方案, 不断提高培训的教学水平, 增强培训效果。

  (三) 完善培训的跟踪服务体系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 一次培训不可能彻底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培训结束后, 学员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时, 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 因此需要培训师和培训组织者一起做好课后的跟踪服务。培训跟踪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

  第一, 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实现经验的交流和实际问题的解答。培训承办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专家和学员组织起来, 让他们在培训后仍然能保持培训的状态, 以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二, 组织专家下乡送教活动。在集中培训一段时间后, 可以组织专家送教下乡、传经送宝。要让专家倾听农村的教育问题、诊断问题原因,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第三, 开展回访本县区学校的活动。培训承办单位可以加强与本地学校的联系, 开发本地学校的优质资源。培训后, 可让学员在本地区学校进行跟岗学习。这有利于学员将所学知识与本地实际情况和优秀经验结合起来, 真正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虹, 刘建银.“国培计划”实施中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11) :30-32.
  [2]袁永惠, 赵德虎.云南省“国培计划”培训需求分析[J].学术探索, 2013 (7) :153-156.
  [3]张宛艳.“国培项目”培训需求的调研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评论, 2016 (4) :112-115.
  [4]宋海英.“国培计划 (2011) ”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需求调研报告[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1 (12) :3-5.
  [5]丁燕辉.“全过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师, 2014 (13) :21-22.

原文出处:[1]骆亮.“国培计划”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和对策[J].教育观察,2018,7(12):35-36+49.
相关标签:国培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