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体系优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06 共3503字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从公开资料查询可知,2009 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有专任教师 1064.01 万人,其中小学 563.34 万,初中 351.34 万,高中 149.33 万;在城乡分布上,城市教师 218.07 万,县镇372.99 万,农村 472.95 万,县镇以下的中小学教师占总数的 79.5%.[1]

  可以说,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继续教育作为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和专业化水平培养的主要途径,对于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分析
  
  (一)继续教育认识存在误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我国经历了从学历补偿到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能力提升,再到教师个人发展即专业化的转变,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参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各方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教师方面,大部分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存在偏差,有的认为继续教育就是拿学历,忽视个人素质提升和专业化发展;有的认为继续教育是上级要求,实际作用不大,被动应付思想严重;有的教师认为,自身知识足以胜任教学任务,参不参加继续教育无所谓,即使参加态度也不够端正。二是教师主管部门方面。部分基层教育主管机构认为,继续教育就是教师业务培训,重培训数量轻培训质量,重培训管理轻培训服务,重集体培养轻个人发展现象还比较普遍,基层学校也普遍不太重视继续教育,甚至认为在职教师外出培训既影响了本校的教学安排,又增加了经费支出。[2]三是教师培训机构方面。大部分基层教师培训机构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学历化、知识化的阶段,导致对教师的培训还停留在业务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阶段。

  (二)继续教育缺乏统筹规划。一是继续教育制度还不够健全。近年来,教育部虽然先后出台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但总体而言,这些规定都是宏观的指导性意见,缺乏制度上的刚性规定和具体落实细则,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执行中的弹性空间较大,很多部门都只满足于传达上级精神,并没有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有关要求的落实。如对教师培训学时的要求缺乏配套的扶持措施,在基层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普遍紧张甚至短缺的情况下,目标任务很容易流于形式。二是继续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实行的是县级财政统筹,受县级财政财力有限的客观条件制约,继续教育经费的落实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费用主要由教师个人负担,这在客观上也限制了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使继续教育产生明显的地区差异和结构失衡。三是继续教育培训资源整合不力。在现行体制下,各地承担培训的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相互缺少沟通联系和系统整合,分工缺少层次,培训缺少系统性和整体性。同时各培训机构大都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作为一项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来抓,缺少持续、专业、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也影响了培训效果。

  (三)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单一。一是培训内容单一。受培训经费、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基层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还处在较低层次,培训教材更新滞后,课程主要还是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这传统的“老三门”,缺少教师职业道德升华、专业知识拓展及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吸引力,这样的培训无疑形同虚设,难以培养专家型的教师及形成高瞻远瞩的气魄。[3]二是培训缺乏针对性。由于培训机构对培训对象缺乏系统研究,与农村中小学校沟通缺乏交流,致使培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不能满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三是培训方法落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培训教师只关注把讲授的知识和技能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往往采用“教授为主、学术性灌输为内容、机械记忆为方法”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受训者的学习积极性,即使一些标榜现代教学理念、师生互动、参与式教学的机构和教师,由于研究和投入的不够,要么是培训效果不好,要么一方面倡导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而实际上却采用了与这些观念不符,甚至是相悖的培训方式,极大挫伤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4]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优化建议
  
  (一)加强继续教育整体规划。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落实好领导责任,抓好整体规划。一是加强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力度。争取将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总体发展规划,明确继续教育培训目标和任务,减少继续教育的短期行为和盲目性、随意性,同时也为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奠定政策基础。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一方面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争取力度,特别是上级的转移支付、专项扶持资金等,落实继续教育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要拓宽视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企业、部门、个人采取合作、捐赠、建立继续教育基金等方式,支持教师继续教育,逐步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合理分担成本的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及时掌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妥善解决培训时间无保证、经费不足等实际问题,确保继续教育政策落到实处。

  (二)加强继续教育资源整合。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成立专门的继续教育领导机构,统一负责本地区的教师培训工作和培训机构协调工作,加强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不同层次教师培训机构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开门办培训的理念,依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培训机构的资质认证工作,建立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根据不同的继续教育项目和要求,制定不同的资格准入门槛,并采取招投标、竞争性谈判等多种方式,通过竞争提高继续教育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优质培训资源整合。三是加强校本研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促进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相结合,远程教育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依托教师网联计划,加强农村中小学与高师院校的合作,解决农村学校校本研修自主发展能力不足、培训资源缺乏、专业指导薄弱等问题,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5]

  (三)加强继续教育模式创新。一是改革继续教育内容。内容设置坚持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需求为导向,组织好继续教育需求调研分析,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强化终身教育理念,突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能力、自我教育和专业发展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创新继续教育方法。进一步加大对继续教育规律和方法的研究,不断改进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组织方式,积极推行小班教学、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培训方式,探索菜单式教育,在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培训时间、培训途径、培训机构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机会,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拓宽继续教育渠道。在坚持院校进修、离岗培训、组织名师讲学团等传统培训渠道的同时,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重、交通不便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卫星电视、互联网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等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继续教育。

  (四)加强继续教育结果运用。一是建立继续教育效果评估和反馈制度。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调研、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教师学习效果和培训机构教育水平的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拨付经费、加强和改进继续教育管理的重要参考,并以适当形式反馈给培训机构和相关部门,以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二是健全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运用机制。逐步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周期培训制度和培训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依托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学时管理和质量管理,并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状况和成果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并作为教师使用、晋升、评先评优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强,刘华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农村师资紧缺缓解[N].中国教育报, 2010-09-04(01)。
  [2]吴遵民,秦洁,张松龄。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教师教育研究,2010, (02)。
  [3]赵庆云。新课改视野中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6,(05)。
  [4]卢健,蔡银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EB/OL].[5]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