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论文

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革新的机制与途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08 共14538字
摘要

  随着价值观多元化、新媒体的普及以及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等原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制改革的创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至关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主客体间实现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手段, 是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间的重要纽带,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方法创新对于教育管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加大对自我教育方法的管理力度,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实践;需要紧跟社会形势,了解教育对象新特点,采取有效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确保教育具有实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遵循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才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促进其健康地发展。

  (一)综合教育原则

  1. 理论教学

  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理论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知识的传授、信念的确立和行动的先导。 而理论教育法是教育先驱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论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在大学生和教师中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虽然理论教育课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新时代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但由于存在教育实施者的主观心理因素,在理论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过于形式化和理性化,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而追求所谓的"理想化",最终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脱离教育发展的正常轨道。

  2. 情感教育法

  情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帮助大学生意识形态固化为积极、健康的。 不过,就当前情况看,大学生对情感教育法的认可度尚不高,而满意度却远落后于认可度。 和谐社会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信念,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建立以互动交流为主线的师生关系,从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关心学生发展和成长。 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 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来看,情感教育的运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2]. 虽然大学生渴望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情感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和学生尚未达到心灵契合,情感教育法得不到充分的运用。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需要理论知识和情感教育两者的双向结合,才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得到创新。

  在理论课中融入情感因素主要是在课堂实践活动环节中,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特点,通过情感因素,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学相长。 与学生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枯燥的说教法转变为愉快的教学课堂,在愉快温馨的教学气氛中使情感教育法得到有效的实施,激发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在情感教育中逐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二)继承创新原则

  继承和创新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不变",没有继承,创新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变",没有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活力。 高校思想政治的方法也要根据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的变化而适时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践中,要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批判继承,又要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而创新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继承和发扬,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尚未得到证实的结果就一味地持否定态度,势必会影响事物的发展和前进。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所积淀下来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想方法、普遍性方法和特殊性方法等。 我们需要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实践过程中,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想别人之所想,做前人所未做". 应立足于继承传统教育方法,着力于创新新型教育方式,对凡是被大众所认可的,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取,反之则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中的课堂灌输、校园文化熏陶等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中,只有创新和继承,认为以前的教育经验和传统已经完全过时,而不用继承的;或者只继承教育理念而不创新教育方法的,认为继承就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这都是极端的表现。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实践过程中,不能完全抛开传统的教育方法。 我们需要尊重学生不同的发展特点,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并结合人类文明史上的成功经验,吸收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经验方法论,发展创新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如,加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交流,注重新媒体的运用。

  (三)与时俱进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是社会经济能否取得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与时俱进,就要坚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它是时代发展的特征,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 要遵从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坚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推进发展。 而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实践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是发展教育的内在要求。

  我国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念,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运用创新思维,不断求得发展和进步。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 着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争取把教育理论方法创新落实到实处,以创新思维发展教育实践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不断普及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随着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但同时,也为社会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发展的渠道和空间。 现当代大学生,由于其群体思想较活跃,充满朝气,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在形形色色的社会诱惑面前,极易产生盲从、自卑、依赖放纵和相互攀比心理,个人自由放任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辨别是非和分析学习的能力。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他们遇到问题时要及时自我调试,克服盲从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斗志、稳定的情绪、创新的意识而提高自身能力。

  (四)"以人为本"教学原则
  
  应始终把"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4].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对于走在时代前沿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由于大学生的情绪波动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性格尚未稳定和完善,由于存在盲从、自卑、傲气和依赖心理作祟,致使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诸多障碍。 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采用传统的被动传授法,而忽视师生间情感互动交流的教育方法,则明显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所以说,坚持"以学生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应把大学生的核心作用和个性差异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5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仅需要依赖心灵沟通法,还需要逐步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运用自我督促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将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经验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工作的始终,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工作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机制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并非各个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综合起来的系统工程,各个要素间并不是孤立的,汇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评价机制、调控机制和保障机制构成,三者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各要素间共同产生创新的合力;同时,通过系统内外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最终获得发展的动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6].

  (一)优化评估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 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机制,是一种为优化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实现功能最大化的创新机制,它是教育者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主要目的,通过对内部要素的价值采取评估判断、排序、选择和合理利用来推动教育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机制是复杂系统各要素的相互结合体,这种结合体构成的合力是可称之为"耦合". 要想"耦合"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就需要把系统内部要素相互结合、相互联系起来,而其中,该物质的内部性质和本身结构特点决定了"耦合"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态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机制能否得到最大效能发挥主要取决于内部要素的优化作用, 消极的机制要素会阻碍创新机制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必须重视创新机制中各要素的发展状况,优化和调整内部各要素,促使创新机制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系统内部创新机制主要包含主体教育者、传统式方法、科学的载体中介等。主体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工作的指引者和引导者, 在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教育方法是创新的基础,但需要根据教育的发展状况找出传统式方法的弊端。 通过科学的载体中介,可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机制更完善、更合理。

  评价指标机制是人们对认识价值系统变化结果的一种评价标准,这种标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是评价指标多种要素相互组成的整体运营系统。 评价指标机制是评价主体结合自身发展规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评价标准,由于主体的意愿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变动性,评价指标机制也不断发生变化。 积极合理的评价指标机制可以促使评价主体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产生有价值的主体事物。 如评价标准不明确,缺乏合理积极的评价标准,那么,评价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必然产生偏颇,必然产生不良影响。 评价指标体系是创新过程的导向指标,是教育工作者创新工作的具体内容,对评价主客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方法具体包括:综合性指标体系、划定指标定值和具体参数、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不仅需要必要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维护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需要采取必要的媒介促使其得到基本的前提和保障。 如通过评价工具和技术性手段的合理使用,可以促使其能在实效性范围内良性发展。 结合对定量评价法、定性评价法两种评价方法的词性涵义理解,定性评价是对事件结果和性质的判定,分析该事务的形成原因和组成成分;而定量评价是对事物蕴含数量的具体分析和探究。 由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创新系统中对事物的性质很难做全面性的定量分析,因此在创新思想政治方法机制过程中,应把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利用和相互促进。 可通过统计学和数学原理对创新评估机制进行分析,主要的方法可通过数学技术手段,对事件进行整体规划和动态安排。 同时,也可通过随机的技术性方法,最终让回归模型、成因性模型和合力分析模型得到实现的可能性。 而在数学技术方面,可建立模糊性的综合类评价模式、模糊性的积分模式等。 只有运用技术性指标方法和标准,评价工作才会趋于合理化和科学化[7].

  (二)控制协调机制

  调控机制是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工作始终的宏观统筹机制,主要包涵协调机制和控制机制。 协调机制和控制机制是调控机制的两个重要内容,两者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 在方法创新机制过程中,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是教育控制的目标和结果,而控制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协调和控制是调控机制重要的两方面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工作中,教育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运用整体统筹性思维,对系统各要素和外部关系进行统筹、协调,达到教育创新发展的目的,促使方法创新机制能在良好而积极的环境中能产生最大的实效性. 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通过研究和分析所产生的评价机制需要对其进行协调和控制, 确保创新机制各要素能在统筹协调和控制中健康发展。

  协调和控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机制发展的关键, 只有让两方面同时产生积极作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挥其最大的实效性,协调和控制是规范系统各要素间和谐发展的前提和目的。

  要把协调机制落实到实处,才能保证系统各要素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协调机制作用包含对事物和人的整体运行协调,它可以带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育者潜移默化地在运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在方法创新机制中形成相互合作关系,营造出和谐共赢的发展氛围,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可靠的外部发展环境。 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各要素间形成的相互关系,如利益均衡关系、合作共赢关系、冲突关系和相互对立关系等。 此种情况下,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环境关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协调统筹机制以协调外部环境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协调机制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稳定、和谐的外部环境,也为创新机制的发展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

  控制,是控制主体对活动过程的全程监督,并能按照目标和功能的标准,在不断调整和控制过程中,逐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变化,适当采取措施,使工作朝着既定目标方向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适时地调整控制程度,以促进活动的顺利展开。 哲学观点对"控制"是这样阐释的,"它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与外部环境的适当控制,如这种调节达到理想状态,则会促进其健康发展;反之,则不然". 控制的特性主要包括:目标性、及时反馈性和强制性。 强制性可以使系统内部各要素间按照既定的发展轨迹运行,确保内外部系统发展能得到有效运行。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领域来说,控制环节对于创新的发展也尤为重要。 控制是由教育者、教育客体和教育中介所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整合行为,规范方法创新的全过程,并能合理利用外部发展环境,促使方法创新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实际教育发展现状,合理选择控制的手段和方式,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控制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时间控制法、数量控制法和顺序控制法等。 控制的种类也纷繁多样,从范围上说,有宏观和微观控制;从方式上说,有直接和间接控制、硬性和软性控制等。

  (三)保障机制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其发展都离不开内外部环境的发展,更需要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和可靠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同样需要人才保障、财力保障和物资保障,确保方法创新的健康有序。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实践活动来说,培养一批专业性强、富于创新、敢于拼搏奋斗的团队至关重要。 这支队伍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开拓精神,还需要有专业的职业能力、丰富的社会阅历、敏锐的观察力和洞悉教育对象缺陷等方面的能力。 离开了团队群体,事物必然是孤立无援,毫无保障可言的。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主体并不是个人,需要团队通力协作和发展,最终促使教育方法创新。 人才是保障,强调教育者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教育方法的规律,并能针对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制度性保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具有约束和引导作用,是创新教育体系能否顺利发展的根本因素。 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规则,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制度,是规定人们权力和义务、合理划分社会资源关系、调节社会领域的冲突和矛盾关系的原则。 制度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是确保实践结果得到实现的可靠途径。

  规章制度的建立是教育者规范个人行为规范的模式, 使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共同进步。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规章制度具有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和传递功能。 教育方法以条文形式被确立下来,逐步引导教育者运用创新性思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机制,使其最终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可以对不规范的行为采取措施,重新整合,以促进各要素间的共同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整合和引导,最终使积极的教育制度能在教育领域里传承和发展。

  教育实践活动需要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前提下,不断寻求发展和创新。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领域,物质保障是方法创新机制关键性因素。 教育实践创新离不开物质保障,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软硬件设备、设施,是实现教育目的载体和平台。 教育场地,即是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所处的环境和范围。 教育资金,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财力支持和资金保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要发展,必须方法创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适应不断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新台阶。 本文通过课堂教学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学校互联网平台和心理咨询平台等形式,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创新课堂教学平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同时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 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大学生提供了互动交流的环境和场所。课堂教学重在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灌输。 为此,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课堂教学,活跃教学气氛,加强教学课堂管理的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 增加针对性教学内容

  理论课堂学习是提高大学生素质,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内容。 而大学生理论课堂要求教学内容的深刻性和可塑性。 理论知识学习是现当代大学生增强行动自觉的重要保证,它是解决学生困惑的重要过程,是探究问题根源的保证,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求理论知识内容能反映现实生活实际,更贴近人文关怀主题,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发大学生思考问题背后隐含的深层意义。 教师在讲到相关案例事件时,可在陈述事件背景和经过的同时,组织大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之外的延伸含义。

  2. 提高教育工作者能力建设

  邓小平曾说过:"学校是否能培养社会合格人才,关键在于教师。 "[9]教师是教育的一面镜子,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是教书育人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高素质的师资团队和专业的教师队伍。 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源泉。 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首先,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全面促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由专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共同完成的。 要逐步形成以"专职理论教师为主导,其余学科教师为辅"教学发展模式;其次,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使老师们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与时代同步,反思教育理念和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领。

  3.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大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使学生能把课堂知识转变为社会实践,让学生能"学有所想,学有所长",全面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 大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主要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教师重在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枯燥的理论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从大学生入学之日抓起,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运用创新型方法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将大学生"被动式灌输学习"变为"主动引导学习"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10].

  (二)转变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大学生的需要,这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向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1. 加强理论创新意识理论要随社会变迁而不断优化,以推进实践不断向前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要围绕实效性,加强理论创新意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围绕三种重要方法展开,即理论教育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新媒体等作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 实践活动教育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方法;自我教育批评法,是大学生在教育活动实践过程中展开的自我评估、 自我教育的方法。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德育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和提高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效果[11]. 以上方式是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所证明的有效而科学的教育方法。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实效性,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的发展型人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大学生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结合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 教育工作者需要把创新理念和民族精神两者相互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前提;同时,应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服务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大学生教育发展过程的全始终,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意识,使大学教育逐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注重大学生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心理教育,培养全能型的高校教育发展人才。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 教育者应不断融入社会价值观、 公民服务观和心理发展观等内容,并能运用科学的创新发展思路,优化方法、手段、内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

  2. 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3 年,***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对包括高校青年教师在内的广大青年提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五点希望。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和手段有其必要性。 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中,教育者只注重知识的直接传授,而这种直接教学过程缺乏实质性,存在较多缺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新颖性,教学设计无创新意义,教学表达能力较为有限,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因此,必须优化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授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体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体现发展性和真实性,符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而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交流式的互动学习平台,变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为"互动型"的课堂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活动多元化、情景化和生动化。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索知识、培养兴趣,师生互动式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相长。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网络化辅助教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网络迅猛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新的技术和发展的机遇。 高新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传统的依靠口语和黑板表达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通过高新技术信息手段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样性和现代性,而这种信息技术形式主要指多媒体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动态感强、形声结合、内容生动、信息涵盖量大等特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来增强教学信息的表现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学生、多媒体等相互配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发挥好多媒体技术的媒介作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有效而顺利的展开。

  3. 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教育中必可少的环节, 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发挥了其特殊的优势作用。然而,由于社会的主客观原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偏重于知识的直接灌输,而把社会实践教育抛置于教育方法之后,影响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12]. 因此,应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是从思想观念上重视实践教学。 学生参与能够推进学生提升就业能力,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现实实践[13]. 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要从思想观念上重视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活动,将实践教学作为重要一环而纳入大学生培养过程。 创新载体、丰富方法、创新路径,使广大师生更新思想观念,将实践教学置于重要地位,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作用。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的保障,推进其可持续性。 首先,要建设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始终不忘优化知识结果,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高校要支持教师"走出去",到企业、到一线去锻炼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了解实际,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及能力。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注重实践教学工作;其次,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组织机构,使部门、人员等的分工和职责更清晰,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统筹好远期目标和阶段目标。 成立专家、教师组成的"学生实践教学活动指导委员会",明确实践教学考核办法,规范相关制度,使实践教学"有法可依",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践规范化、制度化。 其次,硬件保障到位。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课余时间参与最多的是上网,学校要紧密形势所需,注重引导,强化硬件设施投入,为学生触网提供便利,鼓励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深入实际,收集信息,促进理性思考[14].

  三是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区分,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尤其是要加强对实验、实习、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其他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产学研合作。 努力建设独具特色、功能不一的实践教学基地。 充分利用暑期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砥砺大学生品质,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暑假课业任务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体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目前,各级教育领导部门加大对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管理,大力鼓动各大高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如动员高校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三下乡"暑期活动,磨练学生意志,增强学生责任感;进行山区学校支教活动,既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为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暑期期间,设置较多的社会实践团队和项目,其中可以分为社会调研、实践服务及就业创业等三大类,各团队可以各自发挥所长,突破传统,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暑期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砥砺品质、服务社会有重要作用,是每一名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 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能力。

  (四)强化和规范网络信息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网络信息的多样性特点,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给大学生生活和教育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为此,教育工作者应结合网络时代发展的特点,利用互联网平台,把教育思想理念、政治观点和道德思想融入高校课堂教育中[15]. 然而,互联网的随意性和自由性特点,使网络环境呈现出复杂的发展形态。 因此,适应网络环境,强化相关软、硬件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班级管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增加了人与人间的交流模式,成为大学生联系和交流的主要交流方式。 手机用户的大量增多和使用便利了当代大学生,尤其是 90 后大学生群体。 手机、QQ、微博等成为学生个人和班集体使用频率较高的聊天沟通软件。 为了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每个班集体都自发地组建了自己的班级 QQ 群。由于互动交流性较强,教师和班级辅导员的管理还有待提高。 现当代教育者和辅导员需要利用网络的便捷性,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如加强网络平台管理,营造积极、和谐的网络环境。如政治辅导员可利用班级 QQ 群,建立班级特色网页,进行资料上传和共享,提高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班级 QQ 群,便于主题活动的开展、专题讨论的组织,班主任可与学生开展网上讨论式的班级、团支部(党支部)的主题活动等。

  2.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网络教学模式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忽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教师的主动引导,大学生学习缺乏独立思考性。 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工作是:首先,通过互联网丰富教学课堂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形象、生动地把理论知识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声音与图像画面的完美融合,把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相互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通过互联网建立新型课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互联网平台,把时事以及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内容和专题意见等内容,均放入网络化信息平台,专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料收集库,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知识内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6].

  (五)积极搭建心理咨询平台
  
  大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是一种复杂的教育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前期掌握、身心健康知识和心理教育方法的完善、健全和建构科学的心理咨询系统[17]. 积极搭建心理咨询平台,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更好地为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工作。

  1. 完善心理咨询师资队伍

  大学生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要根据多变的社会实际状况和大学生心理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咨询方法。 咨询师资队伍应转向专业化和扩大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心理咨询师是大多尚未接受过专业心理知识培训的理论课教师,缺乏专业性和知识性,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并未起到实质性效果。 加大对心理咨询机构的资金投入,可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开展集体心理咨询指导。 心理咨询的内容由原先的解决心理障碍为主,向发展性咨询方向发展。 逐渐向大学生的发展问题改变,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如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压力等问题,可专门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演讲。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中,应多采用现代化的心理咨询方式,如网络聊天咨询、专线咨询和电话交流等咨询法,打破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模式,谈话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注入新活力。

  2. 了解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断增高,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变化,新旧传统观念的融合,使人们无法适从,尤其是现当代大学生,消极情绪、抵触、急躁、压力等,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因此,在校园内大力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让心理咨询走进高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高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有利于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前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掌握,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并根据所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类、总结和分析,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做到"及早预防"、"及早解决"和"及早发现",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3.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随着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在管理中出现诸多问题,常有"骄、娇"的表现,对学校管理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极易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厌烦、焦躁的情绪,一旦在情感、生活、就业等遇到挫折或困难,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会出现极端行为。 现代教育社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教育者全面掌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如开展心理知识课堂活动、开通校园心理健康知识网站、主办心理健康专栏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教育者和大学生的日常互动交流活动,使心理健康知识在大学生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普及。 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认识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和困难前的承受能力,创新方法和载体,使大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自律、自强,增强学习和服务的本领。

  4. 增强心理教育

  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不是固守成规的,而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教育现状而适时改变咨询工作方式。 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教育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心理咨询教育系统机制,完善心理咨询工作。 首先,充分发挥教育者的积极主导作用。 专门设立心理咨询教育机构,全面提高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 不断加强心理咨询者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更新和完善心理咨询内容,改进心理咨询方法和措施;其次,积极发挥各学科院系的作用。 学科院系是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辅助部门,充分发挥院系的主导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分析和指导,切实为大学生的成长考虑,不断激发其学习热情;再次,积极发挥班集体的凝聚力作用。 班级体是学校组织中最基础的组织,集体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为大学生心理咨询系统的建立提供动力;最后,保证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以确保大学生在心理咨询教育工作中,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动性[18].

  四、结 语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唯有此,才能锻炼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把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其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要对象,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导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增加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多样化渠道,拓宽大学生的眼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导作用,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监督,并能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尊重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交流和互动,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从心理层面解决学生的根本问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过程中,应着力把大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把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两者相互结合,发挥其最大的实效性[19].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现状,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性,坚持开拓创新理念,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灵活应对能力。 同时,在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对教育客体进行客观评价后,协调和把控好各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协调过程即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内部各要素的进一步整合与协调,推动高校教育能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下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志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33.
  [2] 史向军,张琼。"90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1):72-75.
  [3] 尤春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才智,2012,(18):312-313.
  [4] 胡清。科学发展观下高校德育变革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
  [5] 李正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原则[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8-31.
  [6] 王开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机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4):298-29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