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论文

创新教育视域下青岛市普通高中学生减负对策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8 共728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创新教育下高中减负问题探究
【引言 第一章】高中减负工作中创新教育的应用绪论
【第二章】基于创新教育的普高减负研究概述
【第三章】青岛市普通高中学生减负及创新教育现状调查
【第四章】高中学生减负及创新教育实施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章】 创新教育视域下青岛市普通高中学生减负对策探讨
【结论/参考文献】创新教育在普通高中减负中的运用结论与参考文献

  五、创新教育视域下青岛市普通高中学生减负对策探讨

  (一)改革教育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完善相应政策法规。

  1.高考制度改革与政策完善。

  教育体制从宏观上和大方向上规定了教育的诸多方面。这是讨论任何教育问题不能也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对教育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使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健康有序地发展。只有从改革教育体制上入手,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体制的作用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它可以使教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改革目前普通高中的教材、考试制度及高校招生录取制度,使其更益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减负和创新教育。当前,我国正在酝酿开展一场对高考及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探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正在并会相继出台一些政策法规,如对加重学生负担的追责、减负的挂牌督导等制度和办法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它们的具体执行必将对有效减轻普通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起到巨大的作用,届时困扰现在普通高中学生、家长及教师的问题必将得到有效解决。人们期盼已久的多元评价和录取机制将使存在三十几年之久的高考旧貌换新颜,为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继续发挥重要和更加积极的作用。日前在山东开展的中小学"减负齐鲁行"系列活动把减负工作情况作为评价各地教育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亦必将对青岛地区的普通高中减负起到促进作用。

  2.中高等学校教育结构改革与政策保证。

  要对中高等学校尤其是中高等职业学校加以积极鼓励和支持引导,在政策上提供优惠,使中高等教育结构趋于合理,得到优化,形成公立与私立学校、普通学校与职业技术学校并存且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大力倡导和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破除对学历的盲目追求,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从而拓宽初中毕业生及普通高中毕业生的选择渠道,使其成为缓解普通高中学生升学压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进入适合自己的院校学习。而不是让过多的学生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经过三年的努力最终仍要选择职业教育。这样浪费了这些可以不读普通高中的学生及早学习职业技能的时间和机会,对普通高中的教学也无益。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借鉴外国的经验,变大学严进宽出的现状为宽进严出;并大力发展中高等教育使其尽快达到普及的程度,这样就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校继续学习,从根本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把压力适当转移到身心已接近成熟的大学生的身上。

  (二)改进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增强制度执行力。

  1.管办评适度分离。

  要实现办学、管理和评价的适度分离,必须从体制上入手。唯有如此才能改变绝大部分普通高中管办评由政府一手掌控的局面,适度缓解政府办学的压力,使政府的教育投入得到更有效地利用,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加强社会力量对办学的监督和监管,最大限度地鼓励引导一切社会力量积极地参与到管办评中来,对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及是否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进行有效地监督,促使办学方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减负和创新素质培养的政策的执行力,保证政策实施的效果。同时,要有第三方对教育进行合理地评判,避免出现由办教育者来管理和评价教育导致管办评的高度一体化而出现失去评价的科学性的情况。

  2.明确减负和创新教育的标准。

  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减负和创新教育的标准来开展相关工作。只有明确减负和创新教育的标准,教育部门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减负和创新教育的相关工作;教师才能对日常教学进行相应的改变,把相关标准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备课、上课和课后作业布置等各个环节,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相关整改,将人文关怀体现出来,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特别是要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培养其创新素质及实践应用能力有所凸显。如此才能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针对教师对减负和创新教育的标准认识不足或模糊的状况,必须组织一线教师对减负和创新教育的标准进行相关地学习,深入理解、领会其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牢记在心,时刻把减负和创新教育的标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而不是仅仅是一套脱离实际的理论体系,使之被束之高阁。学习、理解标准的方式可以是组织教师看相关专家的专题视频讲座,或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进行更为细致地讲解和相关地指导,也可以开展经验介绍、交流、系统学习和培训等。

  (三)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

  1.制定合理的创新型教师评定标准。

  创新型教师的教育观必须以科学的人文精神为基础,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人格高尚,心理健康,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创造个性。[47]

  现有的创新型教师评定标准大都比较笼统、抽象,需进一步细化以进行创新型教师的评定。笼统、抽象的标准会使标准的执行力和现实意义大打折扣,执行起来混乱无章,给走形式、不注重创新素质培养的教师以可乘之机。如此一来,创新型教师就成为一个空的口号,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创新型教师培养的一大障碍。只有将标准细化、具体到可以对教师进行创新性的评定,才可能将培养创新型教师由理想变为现实。

  相关部门应加紧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评定标准,早日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教师。评定标准必须科学、可行,并真正体现出对创新型教师创新教学的能力的考查。标准的制定必须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保证标准的可行性以及一线教师按照标准进行努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标准对教师的号召力和约束性。对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先进学校的一些经验应进行学习借鉴。

  2.完善减负评价体系。

  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标准来判断事物的价值的过程。良好的评价体系可使教师减轻学生负担的工作得到具体的、有针对性和客观科学的评价,从而促进教师更努力地使自己成为优秀的教师,做好减轻学生负担的工作。

  对评价减负的具体标准加以细化以使评价有章可循并有可行性。这是完善评价体系的关键。要建立、完善、创新和改进适于评价减负成果的体系。对学生的考查要摒弃过去只注重知识掌握、记忆及走形式的旧习,切实加强对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以对教师形成全面科学的评价。让老师和学生从过去以成绩和升学率为评价学生和教师唯一标准的模式中走出来,从"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奠定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基础。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不断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创新能力,做好学生的减负和创新教育工作。基于青岛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教育及减负存在的问题及对其原因的探索,笔者从薪酬、荣誉、事业等方面来阐述创新型教师的激励机制,真正满足教师的切实需要和急迫需求,从而提高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认同感和成就感,使建设普通高中创新型教师队伍拥有强大动力。

  (1)薪酬福利激励。

  薪酬福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反映,并能体现出社会对其价值的认可。所以创新型教师薪酬的整体水平要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样才能防止流失优秀的教师,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对在减轻学生负担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把教师的创新工作作为确定薪酬等级的重要标准,与教师职称评定直接挂钩,根据教师的创新水平分级,对不同级别的教师在相关福利方面给予不同的待遇,鼓励教师进行创新。

  (2)荣誉激励。

  荣誉是对教师工作的高度精神奖励,所以在激励机制中要设置荣誉激励。由此使创新型教师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以及因此带来的良好职业声望,满足创新型教师的精神需求。学校要对创新型教师的价值给予充分肯定,使其对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在评先、评优、进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晋升职位等方面对创新型教师予以适当倾斜,并利用校园内部的宣传栏、报纸、广播等介质,宣传先进个人事迹,以使创新型教师的荣誉感与成就感得到增强,尽最大努力来调动他们进行创新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通过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切实体现出对创新型教师的人格和思想的尊重,充分信任创新型教师,为创新型教师营造宽松、自主的良好工作环境以及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积极、健康的氛围。唯有如此才能使创新型教师的精神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使其更加热爱和努力开展并做好自己的工作。

  (3)事业激励。

  为教师提供能够体现自己能力、足以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能在开展减负和创新教育的工作中放开手脚,没有思想压力,全心投入到减负和创新素质培养的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从内心认同为学生减负和培养创新素质的工作,自觉为学生减负和培养创新素质。也唯有如此,教师愿意为学生减负,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相关工作才能取得成绩和成效,自己也能获得自我满足感。

  (四)完善创新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1.加大投入。

  首先应从政策上保证国家对学生减负和进行创新教育的投入,保证创新教育的进行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应努力继续加大对整个教育的投入,使用于创新型教师培养的经费随经济发展自然相应地增长。相关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培养创新型教师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是最基本的物质保证。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其资金扶持,使创新型教师培养的财政拨款能逐年增长,对创新型教师师资建设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型教师参加相应等级的进修、培训。对全国范围内的一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都要逐次逐批地进行相关培训。如此统一起来可以避免一部分家长因担心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而不利于学生知识学习和掌握,于是把学生转学到他们认为对孩子有利的、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学校。通过加大投入力度使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能力的增强有保障,并加强师资、完善设施设备等,使教师具备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能力。

  另外,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国家及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改善中高等教育结构,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有学可上,这样就能从相当程度上降低大学入学的激烈竞争,改变目前多数大学严进宽出的局面,减轻学生的负担。

  2.提高职前教师教育水平。

  要真正减负和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教师的素质是其中不容忽视和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教师的职前教育培养是以各高校的师范教育为主,但在广义上应该还包括对新教师的职前培训。师范生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进行专业学习与准备,并在此时期获得初步的教师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由此该阶段成为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起始阶段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基。因此新教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职前教师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并对今后教师发展的可能性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故而当今许多国家都把职前教师教育的质量提升问题看得特别重要,希望提高职前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能通过改革来实现,并使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在职前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中就有所体现。在入职前对新教师的培训主要是使其能尽快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实现思想和角色的转变,尽快地从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加快实现专业成熟。[48]

  这就要求各高校在进行师范生的专业教育时应设置相应的创新型教师培养的课程并进行相关地锻练;同时,对新教师进行相应地指导也是入职培训必须做到的。只有打好职前教师的相关基础,才能在日后开展减负和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重点,得心应手,既不耽误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完善教师继续教育。

  对教师进行的继续教育主要是通过在职学习来实现。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观摩、对校本教材进行研究讨论、参加进修及培训等,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专业知识得到拓展,教育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得以确立和提升,以更好地接受新形势、新课改的挑战。对教师的继续教育要使在职教师从中真正受益,使教师的适应能力得到增强,成长为创新型教师,避免出现流于形式、只走过场的情况。同时,在职教师也应端正态度,热情支持,积极参与,把握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把创新型教师的路走得越来越宽。

  教师专业化就是使教师个体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以及教师群体努力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作为目前国际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教师专业化发展在许多国家得到重视,并成为对当下的教育改革实践颇具理论意义的课题之一。因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教师工作被看做是一种重要的职业、教师发展的价值和能够得到怎样的发展,都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得以确认和体现。在这样一个时刻面临急剧且深刻变化的时代,教师的价值需要并正在被重新认识。在实现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群体的整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不断提升贯穿始终。如果对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稍微有所忽视,都会阻碍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继续教育实现的。因此,要对教师的继续教育进一步完善,使教师通过在职学习实现自己专业化水平地不断提高,更好地适应新变化,与时俱进,成长为创新型教师,开辟专业化发展的新天地。

  (五)改进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

  减轻学生负担及进行创新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首先要抛弃陈旧的传统观念,变原来课堂上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为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积极性、自主性、主体性和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学习。只有让学生学习那些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才能激发其热情,并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所学的内容在课堂上可以被尽可能地掌握时,就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同时减轻了学生在课后的负担。

  其次要使课堂教学氛围宽松民主。向学生讲解减负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对减负和创新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端正态度,加深对其认识和理解。

  自由、包容、开放的环境是孕育创新教育的优质土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创新应建立更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有置身没有思想束缚和压力的环境,才能敢想敢说,畅所欲言,才有可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取得良好的创新效果,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和风气。

  通过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气氛的营造,使教学民主充分发扬、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大胆质疑权威和敢于提出奇思妙想得到鼓励;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的加强和对学生想法的尊重及对学生的不讥讽、不嘲笑,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把自己与众不同的新奇想法说出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实践性的可以付诸实践,并对其参与进行积极评价。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让他们为自己的创新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到创新中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性。

  再次,编写及选用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培养的教材,实施综合课程,并适当地对教材的讲解进行适于减负和创新教育的调整,或者选取更适于减负和创新教育的教学内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创新得以进行的基础,因此这是要首先保证的。

  可以通过让学生探索有助于记忆的方法进行基础知识掌握的创新,并对其中几种比较适合的方法或策略加以推广。这样可使学生愿意并主动创新,从中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和得到满足感。

  第四,教学形式应开放、多元,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不应只是在形式上与以往不同,应该在内容上也有所创新。增加选修课和综合课程,尽可能地把各学科相似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融会贯通,这样既有助于拓展对此知识点的认识,也加深了记忆,应用起来才能游刃有余。对于实验课,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各种可能,并对有条件验证的进行实验,从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知识,体现对实践性的重视,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能综合应用所学动手操作和解决遇到的问题。

  第五,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加客观、科学,以教师易于接受的方式,才能达到评价的良好效果。否则,教师对评价体系冷眼旁观,心存不满,心里就会不舒服,感到别扭,甚至敌视评价,教师消极对待工作就无法实现对自我的完善和提高,评价也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同时,大力倡导并以全面、科学的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来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六)加大舆论宣传。

  减负及进行创新教育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要认识到减负及创新教育极其重要,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事关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培养、素质教育的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落实,对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各种挑战机遇并存的背景下、使中华民族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社会大众、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及教师对减负和创新教育的看法。

  首先,政府应对减负及创新教育进行宣传,让社会公众了解减负及创新教育的意义、重要性及必要性,改变减负是不要学习成绩的看法,认识到减负不只是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来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能加强自己弱势学科的学习,并有更多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挖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破除大众对进行创新教育是不务正业的花架子的误解。通过对减负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对学生创新教育成果的表彰和公开展览,让社会大众和家长真正认识到减负和创新教育对自己孩子的重要影响,让他们看到孩子的进步、创新成果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潜在的裨益,才能改变社会对其不恰当的看法,才可能全力支持。

  其次,教育工作者也要转变观念,对减负和创新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因为观念对人的行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观念影响、指导和决定行动,只有首先从观念上做出改变,行动起来才更加坚定。组织校长及教师对减负和创新教育的理念进行学习,使他们能对其进行准确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对减负和创新教育高度重视,使他们从应试教育和唯分数至上的观念中走出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特别是要进行创新教育,从而打下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以使这些人才更好的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为其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其开展的阻力尽可能地减少,而且还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及教师在开展减负及创新教育时避免有过多的思想包袱和压力,并有正确的观念和理论作为指导,工作开展起来会更轻松、顺利。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