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财政税收论文

税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2-17 共4388字
  第 2 章 税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2.1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分类方法
  
  产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经济系统。产业从狭义上和广义上还可以分别指从事同类或具有替代关系产品(或服务)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集合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市场关系的集合。在经济学划分中产业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是由众多门类和层次构成的一种经济系统。而产业结构是在产业的基础上产生的各个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方式。在日本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将产业结构定义为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因此,产业结构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系统中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联系方式。
  
  从产业结构的分类上看,产业结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定义也随之不同。根据产业研究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可分为关联方式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和农轻重产业分类法等。各国根据本国对产业结构的定义和统计研究目对产业结构有不同的划分。我国则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我国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划分法由费歇尔根据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三个阶段作为产业划分。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对三产业划分进一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三次产业划分对经济的增长的影响做出了实证分析。其中,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产品的部门);第二产业: 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加工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产业(非物质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又可以具体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具体指那些方面学界并无定论,本文认为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也就是在产业结构发展中第三产业产值占 GDP 比重不断增加,由第二产业为经济主体逐步向第三产业为经济主体转移的过程。这一观点是根据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变化过程总结出的。从各国的产业结构发展看,产业结构随生产力发展各国都经历了以第一二产业为主体发展中国家到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发达国家过度。现阶段,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都开始以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能力逐渐增强。同时,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升级,两个产业不再是孤立发展而是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升级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表现为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产业部门由第一产业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升级。
  
  2.2 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
  
  2.2.1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及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的过程是由政府主导逐渐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通过政策引导的过程。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资源要素配置通过政府指令完成因此产业结构也由政府直接控制。在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较差以及对苏联的学习制定了以重工业为主体,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结构政策。这一政策的制定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尽快从战争中恢复和民族经济的振兴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下工业指标全部由中央下达虽然工业水平大幅提高但是政策性和人为色彩较为浓厚。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是立足于国内封闭的环境下的要素与资源分配形成的以第二产业为中心主体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畸形,服务业水平低下的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变最直接的体现在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我国经济总量的比例的不断改变上。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后的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占主体逐步向第三产业为主体转移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要素在各产业之间自由流动,我国的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体逐步转移到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体。第一产业占GDP 比重明显下降而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怎出现了一个快速上涨的势头(见图2.1)。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不断提升反映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截止至 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到 341567 亿元。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第二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其速度远不及第三产业,从 1978 年改革开放时占GDP50%左右逐步下降至 2014 年的 40.5%并被第三产业超过见(见图 2.2)。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的变化也同样反映在对经济的贡献率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上。我国 GDP 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第二产业一直都是 GDP 贡献率的主要来源但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已经逐步追上了第二产业并有赶超之势(见图 2.3)。随着我国进入新常态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压力逐步增大,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日益受到关注。
  
  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看,第二产业一直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但是下降趋势明显,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随也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已经与第二产业的拉动效应相同(见图 2.4)。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第三产业已经逐步占 GDP 百分之五十以上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2.2 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梳理,我国虽然经历改革开放和市场的不断调整,已经从封闭式的单纯对国内资源与要素进行配置的产业结构发展为外向的根据国际分工和需求导向的产业结构。但是我国产业结构依然迫切的需要转型,产业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之处。首先,从世界范围内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这一不合理主体现在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例上。在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例上,我国虽然在 2013 年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占比但是横向比较美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仅私人部门占比在 2010 年就已经达到了68.5%.同为亚洲国家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历程相似的日本第三产业增加值(私人部门)2009 年也占 GDP61.9%.OECD 国家的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大多已超过了 60%.因此,我国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其次,国内产业结构难以满足国内的消费结构。我国虽然是出口大国但同样受制于国际分工的制约产业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性产业存在严重的过剩现象而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仍然不足。特别是在国际需求紧缩的情况下,出口下滑而国内产业不能满足国内消费结构导致了产能过程情况加剧。最后,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提升有限。第三产业由商业、金融也保险业和技术服务等行业组成,虽然不直接参与制造但是对第二产业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例不能依靠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增速下滑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一方面取决于第一、二产业,另一方面也会促进第一、二产业质量上的提升。尤其是是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新兴产的发展更需要高技术投入和完良好的融资条件。
  
  2.3 税收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分析
  
  2.3.1 税收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是组成经济体系中的微观主体,税收可以通过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从而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在市场中的的行为包括生产、投资等。在市场上经济中,企业行为有市场供求决定但是也同样受税收政策的影响。如营业税过重的税负会抑制企业活力进而间接影响第三产业行业的发展25.具体而言,税收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环节进行调整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税收与生产具有相互作用的特点,一方面,税收从社会生产中来,另一方面,税收通过企业在不同行业中的收益影响企业在不同行业中的行为和流动。企业总是在追逐高利润,所以国家可以通过对税收的调整改变企业的收益期望使企业自觉按照国家的产业结构目标生产。此外,为扩大在某一行业的生产促进该行业的技术升级可以采用对设备和机器实收抵免的措施增强企业对缩减设备折旧年限,增加对设备的投资等促进企业生产。
  
  2.3.2 税收对需求的影响
  
  税收政策对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税收政策影响个人购买意愿,税收增大了居民购买商品的成本导致消费下降。但是,通过相关税种的设置,不同的课税方式、起征点、税率及税收优惠政策的组合等方式可以改变商品的比较价格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发生变化。通过对个人的消费预算下的产品组合的改变进而对生产不同产品的行业产生影响改变产业结构。第二、税收影响投资需求结构。税收政策可以改变投资需求中的各要素构成比例从而改变投资需求结构。而投资需求结构的变动可以影响产业的比较收益率,从而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税收政策对特定产业的优惠税相当于对企业在该领域投资的激励,有效地保障了幼稚产业和新兴产业对资金的需求,使资金能按照国家产业规划的方向流入。第三、税收政策影响政府需求。税收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税收的改变直接影响政府的投资和购买力。通过中央税收政策的改变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比例从而改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府购买和投资行为。同时,通过对政府投资行为的约束可以更好的促进民间投资的发展,减少政府投资带来的挤出效应,更好的在市场的指导下促进有需求的产业发展,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
  
  2.3.3 税收对供给的影响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影响供给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税收政策影响资本供。税收改变了私人的跨期选择,改变了个人和企业在当期消费还是储蓄的偏好。作为投资的来源,税制改变了储蓄额从而影响了资金市场中的流动性,调节投资的供给。此外,政府的税收也影响着居民的收入水平。税收作为收入再分配的手段改变了居民和家庭的消费能力和预算线。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也会随随着税负的大小而发生改变并最终改变消费和储蓄比例。马拴友(2001)对1984-1999 年的居民储蓄进行实证研究中证实减税可以提高储蓄。
  
  26另一方面,税收政策影响劳动力供给。通过对不同产业的征收税负的不同影响了不同产业之间工人的工资。一方面,工人为了维持原有的税后收入就要增加劳动供给这就使得工人工作与闲暇的选择发生变化。同时,税收变化使闲暇相对于劳动价格的变化引起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大小将决定该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个行业之间工人的流动使更需要劳动力的产业和更需要发展的产业获得更多的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税收政策影响技术供给。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正逐渐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技术供给影响到产业发展的前途。税收政策制定者通过鼓励科技创新和企业研发从微观角度影响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如前文所述,税收通过对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各个行业间的再分配等多种手段调节产业结构。因此,无论是对企业生产交换的过程还是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税收政策都间接地通过企业和个人调整产业结构并最终影响经济增长。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问题的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着第三产业比重较低,高级化程度不够并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税收对产业结构的间接调整可以在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情况下引导生产要素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目标进行分配。
  
  因此,税收政策一直作为各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手段。因此,产业结构问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解决,优化产业结构也是税收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