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比较文学论文

十八世纪以来中俄文学比较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30 共3563字
摘要

  18 世纪以来,中国、俄国以及西方,尽管在社会历史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但都透露出近代的曙光。18 世纪中国产生了《红楼梦》这样的超时代的艺术巨着、产生了讽刺已走上科举制末路的《儒林外史》,而俄国和法国,作为欧洲的文化体系,都经历了浪漫主义的洗礼,并开始走向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的近代文学。

  应该说,中国在 18 世纪,尽管有《红楼梦》这样的巨着出现,但它却仍在自我封闭的文化圈里,远离开西方的也可说是世界的文学潮流,更望不见体现近代思想的近代文学潮流。

  俄国、法国都经历了 18 世纪末的浪漫主义大潮流。到 19 世纪初,英国有以拜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法国有以雨果为代表的激情澎湃的诗人和小说家。尽管这时俄国好像还落后一些,但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却已经轰动了俄国文坛,并且使俄国文坛追上了欧洲的潮流并且日益繁荣。而且,普希金给俄国文坛带来了一种跃进,一下子打开了一种批判写实主义的新路径。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写出了当时俄国上层社会那些既不愿沉沦又不能奋起的“多余的人”.从此以后,俄国的文学家们在这条关注社会命运、关注社会进步,关注并同情下层老百姓,力求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的道路上创作下去。

  这就使,俄国的批判写实主义具有这样一些特证:把批判现实作为作家的使命,关心社会,深刻的分析研究社会,同情社会下层,站在社会下层立场上力图改造社会。到 19 世纪,俄国的屠格涅夫、妥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把这种批判现实主义推到了极致,俄国文学进入了空前的繁荣。对于分析社会的现状,俄国作家们特别擅长科学、深刻的客观描绘,揭穿社会本质,尤其擅长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灵魂。这就使俄国文学显得特别客观、特别深刻自然。在这方面,俄国 19 世纪的文学已经超过了法国。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如巴尔扎克,还带有玩味社会的特点,还带有纯文艺的唯美色彩(如梅里美,如波特莱尔),后来,更以自然主义为主流,如福楼拜、左拉、莫迫桑。和俄国作家关心改造社会不同,福楼拜对社会道德的改造就缺少信心。

  我们感到俄国文学特别深刻,是因为它在揭示一个人物时,往往让人看到他与社会现状、社会地位的必然联系,并且通过从心理的极其细微的描写来揭示其必然的关联。在这方面,屠格涅夫、果戈里、妥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以致契科夫,都可以说是最优秀的心理学家。

  就以屠格涅夫为例,他在俄国作家里,就社会理想而言算不上激进的。他的作品平静而悠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沉思和优美的抒情。我们不用看他那些刻意描绘的人物如罗婷之类,就以《猎人笔记》中那些轻描淡写的没落的人物而言,也充满了自然流露的真实感和深刻性,这正是作家思想敏锐深刻的体现。《猎人笔记》里,像一条红线似的贯穿着大多数故事的人物,他们多是潦倒的形象,或是自寻烦恼,或是满腹怨气。如一个小人物切尔波哈霍夫,出身古老贵族,到他继承祖业时,家道已经衰落,他全力保护自己的农奴,不能忍受任何不公的待遇。作家刻画这个人物,刻画这人处境上的不如意--他所爱的茨冈女人终于耐他不住,离开了他;他唯一的知心朋友,一切依赖于他,忠实于他的朋友死了;生活的最后慰籍坐骑马列可被人偷走了,最后的钱用完了,最后的仆人走散了……他就在贫困孤独中走向末日。似乎失落感加深了他的任性,而他的任性又加深着他的失败和失落。

  再看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中篇《淑女》写一个少女在窘迫之中嫁给了一个开当铺的商人,自私的商人利用了少女走投无路的处境 ,迫使她嫁给自己,满足了自己不费毫厘就建立起一个家庭的要求,在他们的婚姻当中,当然毫无爱情可言,婚后这商人又以他的尊严极力约束这少女,终于引起少女的反抗和造反。但当这少女发现她新结识的一个男子比她的丈夫还卑劣时,她失望了。她丈夫用暗含着藐视的沉默,用假装着的宽宏大量,实质上是以胜利者的盛气凌人来压倒她。于是,他们的关系破裂了,这少女患了重病。……没有爱情的“胜利者”,这少女的丈夫,回顾着自己沦为一个高利贷者的痛苦往事,对社会的畸形反抗,发展成对人类的敌视。虽然他现在有钱了,他终日盘算着到晚年等生活的基础打牢靠时,就放弃这盘剥的职业,到黑海边过宁静的晚年。但是,这层层打算并不能安慰自己,使自己的内心感到坦然。尽管他在思想中,不断为自己早年的怯懦辩护,不断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护,也不时欣赏自己的宽容和胜利,但是这一切毕竟是空虚的。小说中他整个心理变化的刻画是极为深刻的。

  终于在他内心的深处,真正的爱占了上风,压倒了各种自私的打算--一切要重新开始了,他以无法抑制的激动,对少女做了爱的表白。久病后的少女却极力拒绝这份表白,她尽管能反抗一种沉闷的处境、能反抗别人对她的压迫、约束和凌辱,却无力反抗一个她所不爱的人对她纯真的爱情,在剧烈的内心矛盾之中,她选择了最后一条出路--她死了。我觉得,可以做这样的心理分析:少女能抵抗住邪恶,因为邪恶能刺激起她的反抗 , 并抵挡住邪恶,但对于善意,尽管是不愿意接受的善意,却就因为不能刺激反抗,而只有退却,只有回避,只有败下阵来。

  中篇《不欢的故事》写一个枢密顾问官在半醉状态下,经过他的部下--一个小公务员的家门前。当他听说这小公务员正在举行婚礼的时候,半醉的兴奋状态刺激了他的虚荣心,于是产生了一种梦想--他想象着自己将进入小公务员家中,他想象小公务员起初会如何吃惊,以后又会为他的仁慈宽宏、不摆官架子的态度所感动。他想象着自己的态度会是何等落落大方,以洒脱自然的语气解释自己的到来纯属偶然,于是大家都皆大欢喜,把上司的偶然拜访传为美谈,甚至于由此还将使他的美名传诵到小公务员的未来子子孙孙。

  他梦想着,自己为这梦想所陶醉,全然不知道,这一切完全是出于一种自我陶醉的虚荣心,纯粹是一件蠢事。

  但是自我陶醉的梦想,与现实产生的效果,其差别何止天壤!

  当这位顾问官莽撞地闯入小公务员婚礼席间时立即陷入极其尴尬可笑的处境中。闹了无穷无尽的笑话,也给这小公务员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再以我们中国的古典文学做比较。18 世纪中国文学,在其自身的发展圈子里,达到又一个高峰。我们可以想象,乾隆时代虽然唐诗宋词之类的旧格律诗、唐宋八大家之类的文言散文大家,都已经过了高峰,但都还不断有新的成就。这时节,有中国文学之最的白话小说《红楼梦》问世,它可以说是16世纪白话小说《金瓶梅》的影响下产生的;这时候,有中国最有名的文言故事《聊斋志异》问世,它则是唐宋传奇的新发展。但是,这些文学纯粹是中国传统文化圈子里的成就,与俄国法国文学的成就与发展毫不相干。因此可以说 18-19 世纪,中国文学还没走到世界潮流里,还不属于近代文学,还属于中国的“历史文学”传统,也就是说此时的中国文学仍然与历史有不解之缘。到 19 世纪,在中国固有文学的圈子里,最正统的还是以“文以载道”为主旨的正统散文。

  这时节的中国文学,还远未产生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那样的、具有近代才可能出现的深刻作品。我想,这种近代特有的深刻性,是从对人物与产生人物的社会环境作深刻批判才能产生的。尤其是深刻的心理分析,在 18 世纪的中国文学中,虽不乏心理描写,但心理描写还多半是“那宝玉心想……”之类的客观叙述。我们可以想象,描写鬼狐心理极为细致的《聊斋志异》,绝不可能写出妥思妥也夫斯基《淑女》那样的作品,因为 18 世纪的中国文人,绝想不到有这样的人物有这样的心态,难道不是这样吗! 19世纪中国经过社会变迁的剧烈变化,但直到 19 世纪末,中国还没有经历白话进入文学殿堂的变化。19 世纪末,的确出现了一些所谓的暴露文学,例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之类,但这些作品,和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其实并不能同日而语。这些作品的夸张,仍不外乎消闲文学的简单逗乐式的夸张而已。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实在是在20 世纪。至少,到五四时代,鲁迅的《呐喊》已震动了整个中国文坛,孔乙己、阿 Q、祥林嫂一类人物,其深刻性、社会性,已绝不亚于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所刻画出的人物。他的作品以批判现实主义为基调,汲取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本品格。

  在 20 世纪早期,受胡塞尔、海德格尔、尼采、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弗洛伊德等人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坛一度大活跃,诗歌方面,出现了像徐志摩,郭沫若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散文方面有周作人和冰心,可以说此时中国文学才进入了世界文学之林。

  但西方思潮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在形式层面上多,在精神层面上少,没有深入中国文学的骨髓。

  中国在进入现代之前,中国文学受到意识形态和政治的限制和约束 , 西方现代思潮一律挡在了国门之外。到 70 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国门再次打开,各种西方文艺思潮涌入,中国文学再次融入世界文学之林。

  参考文献:

  [1]任光宣等。俄罗斯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建华等 . 俄罗斯文学选集 [M].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