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比较文学论文

基于陶渊明和华兹华斯诗作论述中西自然观的差别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09 共4334字
论文摘要

  在中英诗史中,有两大自然诗人常被相提并论,一是中国汉晋时代的陶渊明,另一位则是英国 19 世纪上半期的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这两人虽然时距一千多年,但都以田园生活为诗歌体裁。陶渊明被梁朝评论家钟嵘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而华兹华斯亦有自然歌手之称,是着名的湖畔派诗人之一。 然而我们并不能由此断定这两个诗人乃一类诗人,他们风格迥异。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两位诗人及其作品,我们就必须深入地探究两人的时代背景,哲学思想来源。 虽同为自然诗人,他们的自然观又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形成的。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表现诗人之一。 他家世代奉儒,他年轻时亦“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他多次从政,但官位极低,眼看社会风习腐败,却又无力挽回,更不愿同流合污,低首下心地“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因此他毅然挂官而去,赋《归去来辞》,息影山林,从此安于贫贱,不再出仕。
  陶渊明的作品以诗为主,现存诗 120 余篇。 这些作品总的来说以吟咏情性为主,后期的作品中田园诗在数量上居多。 诗作多以反映诗人的农耕生活,思想平淡自然,将自己融入自然,其乐融融,不讲虚荣的面子,不受礼仪的束缚,安贫乐道。这是陶渊明表现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陶渊明的诗境也一改当时的骈俪之风,而以平淡自然为美,诗作不借雕饰,自然成章,却隽永有味。因此钟嵘评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诗品》);元好问称陶诗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新诗绝句》)。
  一千年后及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 在英格兰西部湖区涌现了几个湖畔派诗人,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威廉·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早年去过法国,深受法国资本主义运动的影响,同情并支持法国的革命运动,但遭到了舅舅的反对。回国后经济上一度贫困,精神上也几近疯狂。在妹妹的陪同下,他游历了苏格兰等许多地方,领略了大自然的风光,也接受了大自然的恩赐,产生了奇异的灵感,从而写出了大量诗作。他的大部分诗作赞美自然,将大自然当作抚育者和一切生物的慈母。 华兹华斯在“致雏菊”中写道:
  鲜艳的花呀,你到处为家,在大自然的慈母般的关怀下,你勇敢大胆,一年到头呀,不管它欢乐或忧愁;……在诗人看来,雏菊的“鲜艳大胆”,“无忧无虑”都是出于大自然“慈母般的”关怀。 大自然不但给花以力量,而且能够给人以力量。 华兹华斯赞美大自然基于对大自然的周密观照而来,不仅表现在葳河河谷一山一水的观照上,而且表现在对一些细小的生物的体察上,如他在“致蝴蝶”中写道:
  我看着你足足半个钟点,你稳稳地停在黄花上面;小小蝴蝶呀,我真不知道你是在吮蜜还是在睡觉。你纹丝不动,冰封的大海也不过这样! 等微风吹起,在树丛儿里面发现了你,它会叫你再翻飞起来—什么欢乐将等待你!
  一只小小的蝴蝶惹得诗人用“足足半个钟点”的时间来观察。华兹华斯对许多小生物如蝴蝶,云雀,杜鹃,野兔乃至小花小草如雏菊,野蔷薇,樱草等都是通过静观来显示它们的美和情趣的。
  华兹华斯除了对大自然歌颂外,还写了不少充满人道主义的同情贫苦人的诗歌,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诗人通过写老人的求乞生涯(如“坎伯兰的老乞丐”),老大娘的受人欺凌(如“布莱克大娘和哈里·吉尔”)及受骗姑娘的悲惨遭遇(如“荆树”),揭示了他们的内心创伤,更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现实的不满。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诗都属于表现诗,两人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为创作的题材,都提倡师法自然,回归自然。但两位诗人以及他们的诗作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陶渊明的诗里总有着诗人的身影,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他向往着“桃花源诗”里那种“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刷新。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的理想境界,向往着“天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境界。 因此陶渊明的诗作中大部分是关于自己的田园生活的。他的“抱朴含真”的艺术境界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饮酒》其五中,他写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中,诗人把写景,抒情和叙事自然地结合起来。诗人采菊于东篱之下,但心境悠远,偶一抬头,巍巍庐山的形象映入眼帘,使人心旷神怡,不辨自明。 因此诗人完美地把自己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
  而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 华兹华斯一般是作为一个观察者出现,静观大自然的生物,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及其情趣。 诗歌中有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时而直抒胸意。 因此,可以说他是歌唱自然,歌颂接近大自然的人,他在再版“序言”中谈诗的题材中写道:
  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找着更好的土壤,能够达到成熟的境地。 ……华兹华斯是把自然当作描写的对象, 而自身并没有融合于其中。
  其次他的大量诗作里体现了他对穷苦人的深厚同情,而陶诗里却无一首这样的诗歌。 这些差异不仅仅是诗歌风格上的差异,而是体现了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对自然的看法的差异,因为中西方自然诗的哲学背景完全不同。
  中国自然诗的哲学背景可以追溯到孔子甚至更古远的时代。孔子常把山与水象征为人的修养的境界:“智者似山,仁者似水。”他主张山水结合。 而中国自然诗形成的基础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 道教的思想体系是以“三一为宗”,即“天,地,人三者合一以致太平”;“精,气,神三者混一而成神仙”,并从这里演变出“长生不死”,“肉体飞升”,“气化三清”等观念。 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派提出“不若相忘于江湖”的淳朴思想。庄子要人们纤鱼似的回到江湖中去,自由自在地过着原始社会的初期奴隶社会的生活,返真守朴,实现一种纯朴的理想。
  庄子讲求精神的自由和快乐,即“天乐”。 所谓“天乐”,就是与“天”(自然)同一,与宇宙合规律性的和谐一致:
  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道》)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天无怨,无人非……,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
  这种“天乐”是以“忘”为特点的:忘怀得失,忘己忘物,只有完全忘记自己的现实存在,才有可能与万物一体而遨游天地,获得“天乐”。这种精神便自由了,心灵便充实了,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最高境界。 在漫长的传统社会中,客观环境和历史背景使得许多人隐作半山老人,抒写自然风光,去追随漆园高风,在庄老道家中取得安身,在山水花鸟的大自然中获得安慰,高举远慕,去实现那种所谓“与道冥一”的“天地境界”。这种人生态度和生命存在具有了形上超越和理性积淀的此际存在和态度。 从而,它可以替代宗教来作为心灵创伤,生活苦难的某种安慰,这也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巨大失败和不幸之后,并不真正毁灭自己或走进宗教,而更多是保全生命,坚持节操,隐逸遁世,而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道理。
  然而,庄子和孔子是相反相成和相辅相成的。在根本气质上,庄子哲学与儒家的人与天地参的精神仍然接近,而离佛家,宗教更为遥远。
  也正因为儒道是互相渗透的,它们才可能互相补充,而构成中国文化的主流。在现实中和诗文书画中,陶渊明大概可以作为这种能沟通“天人之意”的人格追求的真正代表。他比较完善地体现了道家精神,只是这种道家精神已经是儒道互补上基础上的精神,即它已经与儒家精神交融渗透在一起了。 陈寅恪评道:“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中,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故渊明为人实外儒而内道。 ”在陶诗的自然图景中,展示的是人格和人情。 陶诗的“情”是蕴而求发的情,平淡而凝练,冲和而真挚,所表现的正是凝练的人格自身。 它与中国山水花鸟画通过情感所展示的自然景象,从人与自然这两种不同的审美对象上,展现了儒道互补的同样主题和特色。陶诗是儒道在艺术上的交融互补,有“安贫乐道”不问世事庸俗的一面,但主要是对世俗人际的抗议,超越和解脱。在陶诗中,宗教气氛并不浓重,自然和人合二为一,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然而在西方,自然和人从开始就是对立的,圣经上写道:“在第六天,上帝创造了土地,动物。他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统治陆地上的动物,海里的鱼,空中的鸟。 ”因此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的征服者。 古希腊诗歌如荷马的史诗中就描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古英诗(如《贝奥武夫》) 描述的也是人是怎样征服自然的。 在西方人与自然是不平等的,自然是人类的冲突来源。哲学家罗素提出征服自然,创造新自然的观点。 到了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随着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人与人的对立,人与机器的对立。许多知识分子对现实产生了厌恶情绪,把注意力从城市转向了农村,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开始发生了改变。以威廉·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提出自然是无辜的,纯洁的,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地。人类的知识来于自然等观点。华兹华斯呼唤人们放下书本,走向自然,开始了反科学的斗争,认为社会已经把人毁灭了。 在他看来,自然是带有神秘色彩的上帝,这可能是受德国康德的影响。因此华兹华斯的诗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力求人道自然中去得到心灵的净化和赎罪。
  华兹华斯之所以赞美田园生活是因为他对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现状表示不满,认为那些“日常发生的国家事件”和城市里工作的“千篇一律”,大大损害了人们的分辨能力,甚至使他们“蜕化到野蛮人的麻木状态”。 他认为田园生活虽然“微贱”,却使他呼吸是否“脱离真正的自然语言”,或“染上诗人自己的词汇的色彩”。
  西方文论一开始就带有宗教的神秘的气氛,始作俑者是柏拉图的灵感说和迷狂说。 他声称诗人作诗首先要诗神给他灵感,诗人由于神的灵感而陷于迷狂。 而华兹华斯正是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在对大自然的静观中陷于如痴如狂的境界。 华兹华斯也受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影响,认为自然是带神秘色彩的上帝,认为人类的知识来源于自然,提倡人们走入自然,让自然拯救这被所谓的科学所毁灭了的社会。因此,华兹华斯的自然诗中充满了自我和思辩, 人在自然面前往往是以充满情绪,累积经验与价值判断的“我”在观照自然,他是“以我观物”。此外,西方历来存在着一种入世思想,这与庄子的出世思想完全不同。因此,受这种思想影响的华兹华斯并没有逃避现实,而是正视现实,描写贫苦人的艰辛,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平。 然而庄子认为人的一切都要顺从自然,要清心,寡欲,坐忘,心斋,离形,去知,这在陶诗中都有体现。 华兹华斯则是在歌颂抒情的基础上,对大自然景物进行精心观照,反映自然,感受自然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热情。 因此,从根本上看,人与自然是分开的,相互适应的,这与中国的天人合一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两人的诗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也反映了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虽同为自然诗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也就有所差别,不可相提并论。

  【参考文献】
  [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王瑶编注.陶渊明集[M].人民出版社,1983.
  [2]黄杲焮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3]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东方出版社,1986.
  [4]狄兆俊.中英比较诗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