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比较教育学论文

双创视阈下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来源:西部皮革 作者:姚远
发布于:2023-03-04 共5460字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情况,并重点对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从明确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建设师资队伍、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探索了将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双创;服装设计;人才培养;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summarizes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in fashion design. On this basis, from the aspects of clarifying teaching concepts, reforming teaching modes, building teacher teams, and optimizing the environ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a new mode of training talents that integrat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Keyword: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ashion design; talent development;

  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等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多次出台相关文件,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深入推进相关教育改革,不断探索适应创新创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改善就业形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本文在梳理中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总结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情况,探寻将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中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概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联合国多次组织会议,对创业教育进行探讨,并在相关会议中指出,政府和高校均应采取措施,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欧盟也曾多次发布创业报告,强调高等教育应通过创业教育和实践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并对学生应具备的创业能力进行了说明。很多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如英国政府推出了知识转移合作伙伴计划(KTP),进一步从政府层面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了高校成果向企业的转移,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很多国外高校在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进行多学科跨界合作、开展校企合作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也多次出台文件,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指导,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如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就要求各有关部门从提升能力、优化环境、加强平台建设、推动落实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入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教育部近年来更是多次出台文件和通知,对于如何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在激励措施方面,教育部通过举办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方式,更好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截至2021年,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就有2533万大学生参赛。教育部还通过评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等方式,建设了19所高校双创示范基地,200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开设了众多“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选课人数达3400万人次[1],充分发挥了先进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时间尚短,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我国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深化,实现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服装设计专业

  2 国外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情况

  从已掌握的情况看,国外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受政策因素、环境因素、自身优势等影响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是在以下几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

  一是高度重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思路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前提和依据。从调研情况看,国外很多高校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并要求学生具备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前瞻性的眼光。如英国中央圣马丁学院在学生培养中,强调要有专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并认为要让学生掌握好研究方法。学院通过调整和更新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创意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开展各类校园创新活动,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伦敦时装学院则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并将培养重点放在学生创意思维的发展上,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发挥学生的创造性[2]。其他很多院校在培养思路上也均有着较为明确的职业性导向,强调对学生创造力以及国际视野的培养,以奠定学生的职业方面的优势。这种对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使得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密切结合的关系,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多学科跨界,综合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以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之一,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都体现了其跨学科的特色。学院设有“时装设计与社会硕士”专业,该专业基于全球化背景,采用独特的方式培养国际化的时尚工作者。通过跨学科的培养,实现资源共享和跨界合作,促进了设计概念和设计实践的创新[3]。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时尚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力求为时尚行业培养同时具备创新和务实能力的专业人才”,学院强调学生除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备各种综合能力。在课程中,通过设置若干综合课题,打通设计与企划、设计与商业等相关领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4,5]。

  三是强调产学研一体化,覆盖行业全链条。欧美部分服装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视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工作的同时,学校也会邀请企业人员为学生授课,让学生实际体验企业运作过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企业资源和创新创业平台。一些院校除设有就业中心外,还设立创新与商业部,负责与企业所需人才的对接工作,并为学生提供相关培训。此外,各学校还积极支持学生创立自己的品牌,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3 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情况

  我国纺织服装消费量大,对于服装设计人才需求量也较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相关专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设置服装设计专业,截至2018年,有近三百所高校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但随着全球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我国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专业细分化程度不够、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等,导致学生的创新性和适应性不足,难以满足相关领域多元化的人才需求。为应对行业转型对于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一些国内高校以创新创业为突破口,围绕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从自身优势出发,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出了很多可贵的探索。

  一是在培养思路和理念上,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化和国际化。如中央美术学院时装设计专业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上的跨界融合,强调要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拓展设计的边界,积极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实践,鼓励学生在设计实践中融合学科知识,以设计驱动创新。北京服装学院秉承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思路,通过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方式,将国际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实践,实现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也有很多高校组织专业师生赴国外进行学习交流,同时邀请国外院校师生来校进行交流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思路。

  二是在培养目标上,各高校都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各高校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特色定位,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东华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服装设计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创新设计意识、专业工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之一。江南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将“培养符合服装行业与产业发展需求……具有整合创新能力的跨学科设计人才”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其他一些院校也将培养具有自主创业能力,适应国家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等作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三是在培养方式上,坚持产学研结合,注重品牌孵化与打造。一些高校大力推动校企互惠共赢,强化教学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度,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创新实践成果的市场转化。如东华大学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产学研用结合的多元化培养方式[6]。浙江理工大学基于产业和地域优势,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人才储备战略合作,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组织导师团队,开展创新团队培养,在品牌孵化成功后,企业还会导入产业链资源支持品牌成长。同时,开展各项产业技术服务和专项设计服务等[7]。天津工业大学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资源,不断满足学生多元化创新创业需求。学校的创客空间获批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并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体系。

  四是在培养策略上,注重以赛促创,并强化激励机制。如东华大学主办了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东华时尚周等活动,北京服装学院举办了北服时装周、大学生创意集市等活动,这些活动都为学生的实践成果搭建了展示和传播的平台。一些高校还将双创教育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将获得创新创业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并通过健全学籍管理制度,设立奖励等,鼓励和支持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4 双创视阈下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从目前情况看,各院校在培养服装设计创新创业型人才方面,均有可资借鉴和推广的做法,但部分高校仍存在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度不够,创新和创业的联系度不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我们仍需在总结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将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不断探索满足社会需求和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进一步明确将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改革中,结合社会需求以及服装设计专业自身特点,加强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行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因此,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双创教育的目标要求,立足整个产业链,深入推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专业教育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是改革既有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服装设计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及适应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并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进行调整。开展相关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在线教学资源,打破传统的课堂边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建构多元化的互动性教学环境,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考查的内容。

  三是建设兼具专业素质和双创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在教学中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需要师资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因此要将提高专业教师双创教育教学能力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之一,高度重视建设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鼓励专业教师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专业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研究水平,并及时总结双创教育的经验和不足。为教师提供更多进修学习和国际交流的机会,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和教育思路。同时,也要积极引进高级人才或聘请业内专家进行教学指导。

  四是优化服装设计专业的双创教育环境。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锻炼,促进从创意到产品的转化。加强研教结合,增进对相关领域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加强以赛促创,将课程学习和竞赛参与相结合,以课程效果和比赛成果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鼓励学生成立相关团队,开展相关创新创业实践,并为学生提供成果展示和转化等方面的支持。此外,由于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因此,在优化双创教育环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环境。

  5 结语

  高校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二者互为支撑。以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为出发点,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建立双创示范基地、示范校等举措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EB/OL].(2021-01-15)[2023-01-04].www.sohu.com/a/444648217_781087?_trans_=000019_wzwza

  [2]闻小英伦敦时装学院办学特色的分析与借鉴[J.山东纺织经济.2015(04):44-46+33.

  [3]曾祥远.泛谈帕森斯设计学院的跨学科特色[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2(12):147-149.

  [4]杜娟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时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9(04):122-126.

  [5]盛莹基于皮革产业下双创人才的培养---评 《众创空间:从“奇思妙想”到“极致产品”》[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9,29(05)-84.

  [6]姬广凯,陆嵘,邵楠等国家创新战略下全链条双创教育立体体系的育人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9.34(03):189-192.

  [7]冯骚冯荟:围绕产业发展新需求进行教学体系的升级换代[J].设计2021,34(06):54-59.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原文出处:姚远.双创视阈下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西部皮革,2023,45(05):67-6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