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比较教育学论文

中美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的比较

来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作者:郭诗娴
发布于:2020-02-11 共5413字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作为影响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教育问题也在各国间引起了热烈讨论。本文从中美文化差异入手,进一步分析了中美教育的差异。这样有助于中国扬长避短,根据当今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进行改进和创新,也有助于高中生深入了解美国教育体系,为正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高中生提供参考,使其具有使用价值。

  关键词: 中美文化; 教育; 差异;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性格、思维方式等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1]

  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集体利益总被放在首位,并注重和谐及群体利益的维护。然而,美国崇尚个人自由,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1]

  由于两者文化的不同,两国便会产生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与社会关系的不同。这就决定着中美两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必然存在较大差异。[2]

  中国教育侧重于知识的静态接受,而美国教育则侧重于知识的动态掌握。中国是一种模式化的教育,而美国则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从本质上看,侧重于打基础还是侧重于创新是中美教育的根本区别。[2]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笔者在本文中将对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做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一、传统文化引起教育模式的差异

  (一)美国传统文化

  早在殖民扩张时期,独立自主就成为了美国人的代名词。历史使个人至上成为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大多数美国人民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与社会。他们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不与任何人存在从属关系。以英文字母为例,26个英文字母中唯有“I”在表示我时,无论身居何处都需要大写。由此看出,“我”在美国人的心中比其他人的地位都要高。[2]

  除了个人主义的影响在美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以外,自由民主也是美国人一直以来的标签。以美国总统大选为例,年满18岁的美国公民皆享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在美国,谁都有当上总统的机会,谁都可能使候选人以一票之差落选。美国人向来不把身份的高低贵贱当成是评判人的标准。他们深知“只要努力,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英雄”。

  (二)中国传统文化

  与美国的个人主义截然相反的是中国的集体主义。在中国人的心中,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个人贡献应寓于对社会的贡献之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大多数中国人会选择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这种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常常体现于中国的圆桌会议上。当决策者们的意见出现分歧时,中国企业常常会选择以少数服从多数。
 

中美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的比较
 

  除此之外,儒家文化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自古以来,儒家文化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公车、地铁上为老人让座,吃饭时必须长者先动筷,下级对上级的毕恭毕敬等都是儒家文化影响的集中表现。

  (三)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美国教育

  在民主、平等的文化影响下,美国也孕育了其独特的教育模式。黄全愈曾在《美国学校天赋教育透视》中提到美国课堂文化以小班制为主,班级人数较少,学生的参与感较强。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多以引导为主,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引起学生思维的“核裂变”。[3]美国课堂以传授学生分析过程为主、得出结果为辅,上课过程中以学生发表想法为主、老师指导为辅,从而给学生们以足够的思考空间。

  创新式教育是美式课堂的另一特点。美国学校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美国式的家庭作业以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书籍与资料进行概括与总结为主,大多不设标准答案。以美国高校教育为例,学生在课堂中应学会对某篇文章的看法,通过在组内或班级内部辩论的形式阐述自己有此看法的原因。

  除此之外,在美国民主文化的影响下,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像是朋友,而并非高高在上的人物。在课堂中,学生可直呼老师的姓名,也可大胆质疑老师所传授内容的正确性。同时,老师也会采取在学生中间上课的方式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2]

  (四)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教育

  自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以来,中国的教育模式也深深地刻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儒家文化强调等级观念,故有中国学生大多抱着敬畏与尊重的态度面对老师,对老师所教的内容一般不敢有质疑的想法。上下课必须鞠躬向老师问好的规定就足以体现中国课堂中蕴含着儒家文化的烙印。

  学生基数庞大是中式课堂的另一特点。班级人数大多在50~60人左右。正是因为其较大的学生基数,中式课堂所采用的上课方式多为“一言谈”模式,即以老师的传授知识为主,学生思考为辅。因此,学生们激烈讨论相关话题的现象在中国是较为少见的。然而,老师一人主讲、学生埋头苦记的现象则较为普遍。

  另一因学生基数庞大引起的现象便是中国教育模式中特有的“填鸭式教学”。中国式考试强调答案的标准化,以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能够批改大量的试卷。这种考试模式多为考验学生的“背功”而并非思维能力。在升学考试的高压下,中国学生大多无暇顾及自己的想法,而是直接通过背诵将标准答案刻在脑海里。这也就是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能够远远胜过美国学生的原因。

  二、思维模式引起教育理念的差异

  (一)美国人的思维方式

  美国因其民主、平等的文化大背景造就了现今美国国民的思维方式。大多美国人的思维较为机械化,为人处世较为直率。但是,这种机械化思维并不代表刻板思维,美国人的创新思维亦是世界闻名的。对美国人来说,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一切传统都是可以被创新的。也正由于美国较短的历史,美国人的思维并没有老旧思想的残余,从而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新时代潮流。红遍全球的美国式科幻电影,正是基于此创新思维才得以领先于世界。令人拥有无限遐想的科幻电影也逐渐成为美国面向世界宣传其文化的有力武器。

  (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注重整体统一的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中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古人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在秦朝董仲舒时期,“天人合一”的观念更是传播广泛。以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为例,中医比西医更注重整体。在传统中医学中,人们把人体看做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他们认为,心与身体的每个部位相连,反对只专注于出现异样的某一个身体部位,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治病必求于本”。再比如,世界闻名的中国式方阵,小到运动会列队,大到庆典阅兵,无不以步伐整齐、步调一致为最高的评判标准。

  正因有了整体思维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式的创新思维也具有其独特的风格。比起美国式创新的追求极致,中国式创新更加倾向于中庸之道,强调“物极必反”。这也造就了中国人普遍低调谦虚的性格。当中国人受到夸赞时,他们往往会以“其实还好”或者“并没有那么好”等字眼回复。对内心异于当下潮流的想法,大多数中国人会选择埋藏在心中而不愿表达出来。

  (三)思维方式影响下的美国教育理念

  在美国,我们发现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自然决定了这个孩子今后的阶级与工作性质。将此结论对应到各个学校教育中,我们会发现美国的小班制教学是具有较强层次化的教学模式。学校会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班,教授不同层次的内容。然而,无论是何种层次的课堂,其共同特点都是创新与实践。美国课堂倾向于使学生在实践中拓展知识面。老师通常会布置一道问题,让学生们通过讨论、查阅资料、观察、走访等实践得出结论。美国学生在课堂中也相对比较自由,上课走动、小组讨论等现象并不少见。由此现象可知,在美国,老师并非起主导作用,而是起辅助作用。

  在不设标准答案的情况下,美国老师更擅于通过自己的引导与鼓励使学生找寻属于自己的解题方式与思路。这也就是美国孩子的想象力总是可以天马行空、不受束缚的原因。比起知道答案,美国学校更注重探究答案背后的原因。以典型的数学模型“鸡兔同笼”为例,比起直接知道鸡和兔子的数量,美国课堂则更注重于找寻答案所提供的方法,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如果用与答案完全不同的方法是否也能得出相同的结果?亦或是将兔子与鸡关在同一个笼子的原因。这种创新与实践的教育理念也为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储备人才。

  (四)思维方式影响下的中国教育理念

  与美国一出生就伴随着阶级层次的现实不同,基于较大的学生基数,中国式课堂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大教室中上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寒门学子”提高身份地位的机会。这一现象源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对应至今则为中国高考。大多数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家庭将高考看作是孩子功成名就的最后一根稻草,并想方设法地紧紧握住它。在他们眼里,高考代表着以后生活的全部。这一将高考当做翻身稻草的现象也逐渐导致了中国式教育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教育理念。比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收获了多少知识与认识世界的新角度而言,大多数学校关注的是学生最终的成绩以及升学率。

  基于历史悠久的整体观念,中国式教育也透露着整体色彩。比起使学生脑洞大开的追根溯源,中国学校更偏向于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以背、记的方式进行考试。比起在现实中实践,中国学校认为试卷上的实践更能考验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一来,一方面便于老师们能快速批改完堆叠成山的试卷;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中国学生的记忆能力,进一步稳固了他们的基础知识体系架构。这也就是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会远远超过美国学生的原因。

  三、家庭教育模式引起的教育方法的差异

  (一)美国家庭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的较大差异,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美国的父母看来,他们不必依附于自己的儿女,也不以“养儿防老”为最终目的。相反,美国家长们普遍认为他们的孩子从出生起便是独立的个体。孩子年满18周岁后,他们对其的抚养任务就已圆满结束,孩子们也会陆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读大学的学费亦或是生活费。正是因为这个观念,美国家长在育儿方面也有其特殊之处。

  美国家长更注重于尊重孩子的选择。即使这个选择有欠妥当,他们也不会直截了当地驳回,而是主张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下受挫,试错。在美国,如果有异想天开的孩子想要在下着雪的冬天穿着短袖出门,大部分家长的选择是不急于责骂孩子,而是加以提醒并尊重他。结果可想而知,感受到寒冷的孩子自然就会放弃他的想法。美国式家庭教育主张让孩子在试错、体验中成长,而不是直接为他们指明路在何方,应该怎么走,怎么走才不会碰壁。

  在培养孩子方面,美国家长更倾向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只是孩子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财商、情商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大多美国家长重视对孩子经济的管控,更鼓励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就去体验生活,通过打零工的方式提前了解并接触社会。在家中,美国家长倾向于让孩子通过劳动赚取零花钱,并在他们年纪较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对金钱的概念以及理财能力。

  在家庭分工方面,美国式家庭大多采取父母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教育。他们通过父母关注点及教育方式的不同全面影响孩子。在美国,大部分母亲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而父亲则负责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比如,在美国的幼儿游泳课堂中,母亲的身影极为少见,孩子们大多是在父亲的陪伴下训练。由此可见,美国家庭大多重视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影响,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二)中国家庭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一句老话。在中国,大多数父母不认为孩子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相反的,中国父母常常将孩子与家庭捆绑在一起。他们希望子女们长大成人之后可以出人头地,并且孝敬父母。如此强大的期望造成了中国式家庭与美国式家庭育儿方式的不同。

  中国式家庭教育多以让孩子服从为目的,并从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舒适圈,为他们撑起保护伞,以免他们受到外界的伤害。“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这是近年来引起共鸣度较高的网络话题,其背后反映的便是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欲。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更是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他们习惯于包办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不让孩子沾任何家务事。这种过度保护小到学生上下学需要父母护送,大到孩子成年后成为啃老一族。

  与美国父母对孩子经济的严格管控不同的是,中国父母大多在经济上对孩子们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他们习惯于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即使家庭生活拮据,父母们也会勒紧裤腰过日子,以给孩子们最有力的经济支持。比起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以及情商,中国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经济上的放任自由完全相反,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严格。中国父母认为既然他们已为孩子们包办了所有的衣食住行,孩子就应该拿出最好的成绩来回报他们的付出。再加上应试教育影响的根深蒂固,中国父母愈来愈将优秀孩子的标准提高到了天才、神童的高度。这也就造成了许多孩子在进入社会之后发现自己只会与题目打交道,而不会处理人情世故。

  在培养孩子分工方面,中国式家庭结构较为复杂。照顾孩子不再是一对夫妇的职责,而是整个家族的职责。这也就造成了中国父母大多以工作忙为理由将孩子托付给自己的父母,自己却缺席了孩子的成长的现象。另外,中国式家庭分工更倾向于“男主外,女主内”。正如近期热度较高的“丧偶式育儿”就是其典型表现。大多母亲需要充当母亲以及父亲的角色,而父亲则常常缺席孩子的生活及教育。

  了解中美两国因文化引起的教育差异的目的是促进两国教育体制进一步交流,并无准确的评判标准。当今的中国正积极地将美国素质教育的可取之处运用到传统教育中,而美国也正在尝试着将中国的基础教育运用在其教育制度中。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中国教育体制并心系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应促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教育体制,积极推动其创新性发展,使中国教育制度成为推动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定华.透视美国教育:20位旅美留美博士的体验与思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论中美教育文化差异[EB/OL].[2019.6.1].https://www.docin.com/p-798918918.html.
  [3] 王怡菲.浅谈中美文化差异[EB/OL].[2019.6.1].https://www.xzbu.com/2/view-4737604.htm.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原文出处:郭诗娴.论中美教育文化差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20-2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