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安全教育论文

职业院校国际学生安全管理的问题和管理策略

来源: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汤晓军
发布于:2021-03-22 共6246字

  摘    要: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成绩显着。随着我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和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国职业教育逐渐走向世界舞台,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进入我国职业院校学习职业技术和职教经验。由于职业院校来华留学教育起步晚,管理机制尚不成熟,国际学生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职业院校可从构建安全机制、强化安全教育、增进文化交流、搭建信息平台、健全管理队伍、创新学生管理方面加强国际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际学生; 安全管理; 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prosperously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With the expansion of national education's opening-up and the advancement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construction,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stepped onto the center of world stage, and 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come to China for pursu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Due to a late star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deficiencies exis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management, especially concerning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For strengthening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o as to ensure a healthy, stabl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t's advisable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build up security mechanism, strengthen security education, enhance cultural exchanges, set up information platform, improve management team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e student management.

  Keywor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ecurity management; measures;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华学习。据教育部网站数据,2018年,共有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万余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1 004所高等学校学习[1],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使命在于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沟通能力和竞争力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我国产业和企业走向国际、融入国际。同时,职业院校通过国际化建设,向全球共享我国职业教育的理念、经验和成果,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界的话语权。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例,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我国有海外业务需求的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寻求国际产能合作,同样需要目的地国家的本土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机遇。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会讲中文、熟悉中国设备和技术标准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同时,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友人,学生学成归国后,乃至在国际舞台上将以亲历者的身份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2016年,全国高职院校招收来华全日制留学生7 000人,2017年为1.15万人,2018年为1.7万人,近三年保持了较快的增速。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与28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960个,占高等教育总数的41.8 %[2]。2018年,595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落地国(境)外[3]。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国际影响力正日益提升。
 

职业院校国际学生安全管理的问题和管理策略
 

  一、职业院校国际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来华留学蓬勃发展,各项来华留学政策、国际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相继出台。相比较本科院校,职业院校来华留学教育起步晚,学生规模小,管理机制尚不成熟,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当前,职业院校国际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聚焦在学生、院校和外部环境三个层面。

  (一) 学生层面

  不同民族、种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学生汇聚于一处,学校成为承载着多种文化的小熔炉,在折射出世界文化多样性魅力的同时,也极易发生文化冲突层面的问题。首先,学生来华后,面对陌生的国度和生活环境会出现文化不适应的情况。加之语言不通,同伴较少,没有可倾诉的对象,学生容易自我封闭,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4]。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或疏导,学生往往会陷入严重的心理问题。其次,由于不同的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差异,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国际学生之间容易产生误会、分歧,出现群体间隔阂。再次,因为不同的文化和学习背景,国际学生容易对学校规章制度认识不足、遵守不到位。如迟到旷课、考试违纪、夜不归宿、违规使用电器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发生违法犯罪案件,给学校安全工作带来极大的隐患和负担。

  (二) 院校层面

  虽然近年来职业院校在国际学生管理和服务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还存在一些急需增强的薄弱环节。第一,认识程度不足。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国际学生规模不足百人,学生人数少,且插班在各个专业学习,虽然学校和二级教学单位在安全工作中将中外学生趋同管理,但容易忽视外籍学生安全工作的特殊性。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往往无法从准确的角度介入事件,出现部门间“踢皮球”、互相推诿的现象,无法及时、高效地处置问题。第二,规章制度欠缺。制度建设是做好学生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其建设应覆盖学生入学和在校的全过程。制度不健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教师不知道如何管,学生不知道怎么做的无序状态,久而久之会导致师生间信任缺失。同时,由于国际学生背景各异,学校在该群体管理上无法完全照搬中国学生的管理规定和做法。第三,管理能力不够。国际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因其特殊性对管理者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管理人员需有良好的语言背景,掌握一门外语是管理者的必备技能之一;二是对不同群体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有基本的了解,以避免师生间、学生间出现文化摩擦和冲突。同时,工作中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协调统一,在发生文化冲突甚至危机时,能积极、妥善、有效地处置事件。

  (三) 外部环境层面

  国际冲突、种族纷争等一系列敏感的涉外事件极易影响国际学生的情绪,激化学生群体间的矛盾,学生容易把对某些国家不满的情绪发泄到该国的学生身上,对学生自身的安全和学校的管理造成威胁。一旦处理不慎,更会被不法分子拿来大做文章,严重的会影响国家间外交关系[5]。

  二、职业院校加强国际学生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 构建安全机制,做到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是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并从根本上解决的最好方法,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尤其重要,而安全机制建设是防微杜渐、避免问题恶化或再度发生的重要措施。首先,职业院校应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政治站位,明确国际学生教育对于增进我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意义。成立国际学生管理事务工作小组,厘清学校职能部门、二级教学单位在学生管理中的职责,明确各环节的具体责任人。建立校内外协同管理机制,校内与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宣传部门协作,开展学生学习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校外与政府外事部门、出入境管理部门、属地派出所等部门信息共享、高效联动[6], 实现意识形态风险、犯罪风险预防和安全工作过程性监督。其次,完善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近年来,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出台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文件,学校应依据上级部门文件,制定并完善涉及国际学生招生、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国际学生教育。如启动招生预警机制,在学生入境前掌握准确信息,包括入境前有无犯罪记录、来华留学目的和留学计划等。建立考勤制度、缺勤约谈警示制度、请假登记制度、假期离校登记制度,对于缺勤严重、长期不在校学生,按照学校规定及时教育和处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预防机制,明确工作原则。事件处置完成后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分析问题发生的主客观因素和事件处置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完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实行国际学生全员保险制度,在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的同时能降低学校的管理风险。最后,主动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做法和经验。鉴于本科院校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的时间长,经验丰富,职业院校应主动借鉴其工作办法,可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少走一些弯路。此外,上级主管部门会对属地高校开展学生管理督查工作,应积极采纳督查专家的意见建议,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学校的国际学生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二) 强化入学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学生入学后的三个月是开展安全教育的关键时期。教育内容可以涵盖以下方面:第一,法律法规。向学生普及中国法律,尤其和在校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出境入境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宗教活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管理规定等。明确纪律处分规定等校纪校规,结合实际案例对学生容易触犯的规定进行解读,必要时开展警示教育。第二,人身和财物安全。人身健康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应教育国际学生提高个人安全防范意识。如开展“文明出行”主题活动,号召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骑车、安全走路;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如防诈骗宣传教育,介绍诈骗类型,结合具体案例解读防诈骗的措施,保障学生的人身和财物安全。第三,宿舍安全。宿舍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应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寝室管理条例,注意用水用电安全。如开展防火灭火教育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充分发挥寝室长的作用,强化宿舍日常管理,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杜绝安全隐患。第四,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是我国安全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在欢迎世界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与中华文化碰撞出激烈火花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可能伴随而来的如贬低社会主义制度、传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狭隘主义人权观和自由主义思潮、开展非法宗教活动等意识形态风险行为和活动。对学生开展中国国情与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道路和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知晓中国人民“和谐”“平等”的核心价值观和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同时,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要做到常态化,要将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特殊时期的安全排查有效结合,将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位管理者和学生的心中[7]。

  (三) 理解文化差异,增进彼此交流

  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学生间难免发生碰撞,他们既会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也会本能扞卫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本国文化。一方面,管理人员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寻找矛盾和摩擦的根源,既尊重不同群体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因素,又通过实际举措让学生在异国他乡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体会到文化融合、求同存异的意义;另一方面,中国学生作为文化交流的主体和与国际学生交流较多的人群,应积极与国际学生建立良好友谊,既汲取其他文化的养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要向国际学生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向国际学生展现中国人民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从情感上号召外籍友人与中国共享和平发展机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加了解地直接干涉只会加大国际学生与学校管理人员、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国际学生间的冲突,只有充分理解并包容彼此间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避免由文化差异引发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误会,维护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

  (四) 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交流平台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新形势下国际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巨大优势为安全管理工作保驾护航。首先,充分利用上级部门搭建的来华留学管理平台,出入境部门、外事部门和院校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对有违法犯罪前科的申请者不予录取和入境,从源头上保证生源质量。同时,实行黑名单制度,将违法、违规、表现差的学生录入黑名单,使其无法钻转校后继续在境内其他院校学习的空子。其次,建立国际学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一体化服务,指导和协助国际学生办理在华居留签证,配合属地派出所做好国际学生住宿登记。建立规范的在校学生电子及纸质档案,准确掌握学生的国籍、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电话、个人爱好等数据,必要时可迅速查询获取信息,全方位掌握学生的动态[8]。最后,利用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丰富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

  (五) 健全管理队伍,保障安全稳定

  国际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无疑给管理人员提出了高要求。学校应重视国际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建成一支敢干事、肯干事、会干事的队伍,有力保障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应依据教育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2018),配齐国际学生管理人员,尤其是辅导员队伍,配备比例不低于中国学生辅导员比例。将国际学生辅导员纳入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管理序列,依照“同中有异、异中趋同”的原则开展国际学生管理工作。其次,组织学校外事工作人员、国际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人员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关于外事工作、国际学生教育质量规范等相关文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来华留学管理干部培训,重点关注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职业院校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的使命;二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风险的辨别力和应对能力;三是基本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最后,完善管理人员的工作考评机制,激发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学校内部召开周期性研讨,就近期工作中碰到的事务进行研究、总结和归纳,举一反三,增强队伍处理实际问题,尤其是突发问题的能力;二是为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人员提供成长通道,激励管理队伍开拓进取、奋发向上,有效提升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六) 增强主人意识,创新管理机制

  学生是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主体。一方面,学校要求学生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校纪、校规等;另一方面,应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管理权。可选拔出具有奉献精神和卓越才能的学生骨干,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际学生干部和志愿者群体,培育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协助学校做好管理工作。由于学生多元的文化背景使得群体间的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学生干部和志愿者群体可充分发挥他们的协调、组织和服务能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中。此外,中国学生作为东道主,可积极帮助国际学生克服焦虑感,使他们尽快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同时,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学校行为准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结语

  国际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国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来华留学教育事业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及大局,使命和责任重大。职业院校的国际学生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许多新形势和新情况,需要学校形成强有力的安全管理机制,涵盖国际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防治结合,推进国际学生教育管理向前发展,为国家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EB/OL].(2019-04-12)[2020-11-03].http://www.moe.gov.cn.forest.naihes.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
  [2]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5.
  [3]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50.
  [4] 高炳亮.高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5):131-134.
  [5] 姜翔耀,韩旭.在华高校留学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9,19(2):77-80.
  [6] 全克林.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的来华留学生管理[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5):45-46,55.
  [7] 吴丹.来华留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12):66-68.
  [8] 赵南森,何磊磊,李家辉.新形势下外籍留学生安全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6):158-160.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原文出处:汤晓军.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国际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1):104-10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