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低碳经济论文

中国企业低碳经济模式的激励机制建设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17 共5728字
论文摘要

  一、低碳经济模式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并将生态文明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而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模式的构建将成为未来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概念产生于2003 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将来---发展低碳经济》中。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大规模的工业化虽然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额效益,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低碳”这一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在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历史大背景下产生的。低碳经济模式的具体内容是利用低能耗、低排放、低环境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工业发展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模式的核心就是创新能源利用模式、创新经济发展体制,其目标是缓解温室效应等极端气候现象,有效推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低碳经济模式转型实质上包括对生产生活方式、传统价值理念和地区集体利益的国际化革命。

  构建低碳经济模式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依靠能源创新技术和经济发展体制的改进,重点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这已成为国际共识,在经济发展实践中,企业构建低碳经济模式也逐渐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程度逐渐加深,众多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都是粗放型的,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种依靠消耗能源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保障部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运用一种合理的低碳经济模式实现产业转型。

  面对气候恶化的严峻挑战,中国企业进行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企业作为开展生产制造和服务的主体,促进低碳模式转型是符合能源结构优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传播低碳品牌的必要措施。同样,低碳经济模式也是解决国际低碳贸易障碍的唯一方式,是勇于担负生产责任的有效方式,是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的重要步骤。可以说,唯有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企业才可以真正踏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煤炭和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储备量都较为丰富,是能源大国、生态大国,长期以来,由于以煤炭石油为主要能源的能源结构“三高一低”问题比较突出,不仅过度消耗了资源,生态环境也出现了局部恶化的趋势,这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挑战。因此,通过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企业构建低碳经济模式的激励机制,促进低碳经济模式的普及,是中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前提和微观基础。

  二、中国企业构建低碳经济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实中,低碳经济模式的实现依赖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从技术和体制双重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已在该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腾飞,但是高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都非常严重,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加大力度发展低碳经济,既有助于改善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改善国际形象、推动节能和能源利用模式调整、开发新能源,也能够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目前,国内企业的发展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转型阶段,将低碳节能的经济发展理念贯彻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是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当然,在中国企业构建低碳经济模式的过程中,还有诸多难题需要破解。具体而言,中国企业构建低碳经济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中国现有环保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目前中国现有的绿色能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技术较为落后,区域范围内的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源缺乏相互间的循环反复利用,导致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较低,资源能源在生产中的使用效率不高,科技水平缺乏创新,生物质气化技术、清洁工艺与集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滞后。这些都是在技术层面发展低碳经济的不利因素。

  二是节能减排基础工作缺乏有效激励。东北老工业生产基地现有的高碳能源结构固化,高能耗、重高污染行业仍然占一定比重,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难以降低,导致本地区的单位 GDP 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较高,其能源消费结构和锁定路径受到约束和制约,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且由于部分地区重增长、轻环保的发展理念,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政策难以落实,缺乏体制机制的保障与激励,发展方式中关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方面的统计、监测方法均较为落后,在科技作用的发挥方面不突出,无法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三、中国企业构建低碳经济模式的激励机制
  
  低碳经济模式的开展关系国计民生,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人民日常生活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作为实施国家低碳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的主体,进入低碳经济模式转型阶段是必然趋势。目前,中国企业在构建低碳经济模式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均严重不足,因此,应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根据企业自身具体情况,构建低碳经济模式的有效激励机制。

  (一) 企业构建低碳经济模式的外部激励机制
  企业构建低碳经济模式的外部激励机制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政府要激励企业顺利进行低碳经济模式转型,就要确保企业的现行收益高于其成本价值。从总体上考量,政府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价格要素机制,特别是要明确企业通过节能减排可以实现合理的利益目标,而如果增加碳排放量,就会相应的提升其生产成本。为了推动企业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政府应该进行对应的资金补助,以保障企业的合理收益,并针对以上资金可能存在的补助缺陷,不断改进和完善金融体系,建立多维融资的金融市场,协助企业平稳度过低碳转型期,帮助其资金正常周转。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强化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和低碳理念,强化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宣传力度。这是决定企业能否自主进行低碳经济模式转型的重要因素。在具体实践中,政府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政府主导下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一是政府应积极推进节能减排项目的创新,培养出一部分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成功、具有示范性的企业、园区;二是逐渐完善整个产业的能源利用结构和原料生产结构,保证实现节能减排的任务要求;三是要构建目标责任机制,加快建设节能减排的重点项目,尤其是能源使用量较大且浪费较严重的产业项目;四是政府应集中整合各高校、相关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努力构建企业能源原料利用技术研究机构和地区重点实验室。如以东北地区的石化产业为例,将牡丹江百佳信生物科学技术公司和哈尔滨天顺化工当作资本投入发展对象,引进整合社会资金和各相关高效、科研机构的科研人才,实施企业股份制,通过独立法人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构建省复合材料和碳纤维研究中心和该省生物化工科研机构,引导产业内所有企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生了良好的激励效果。

  2. 政府主导下的碳基金设立与运作。政府应利用相关机构创建碳基金,设计激励能源创新技术的科技研发策略。一方面,碳基金可以协助企业解决低碳经济模式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技术和管理问题,协助企业提升能源原料的利用效率,降低含碳气体和污染环境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通过碳基金将资金投入有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低碳技术产业,可以扩展低碳创新科技市场。此外,政府相关机构可以考虑扶助建设部分低碳创新科技的风投公司,以促进新能源技术研究和节能减排技术研究的开展。

  3. 政府主导下的低碳发展财税保障。政府应对开展低碳科技研究和低碳产品制造的部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并实施科技转让收益税收优惠、科技转让费扣除税收和科技税收减免等政策。对于企业用来购进环保设施的资金投入,根据一定比例实施增值税税收抵免政策,并在具体微观领域实施加速折旧的方法.

  4. 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的有效合作。政府应采取相应举措,解除那些不利于科研活动有效开展和科技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打破阻碍产学研紧密联系的格局,引领并促进企业和研究部门通过双方合作实现共赢。企业应作为科研创新人员的集中地,大范围地吸收高级人才,设立专属自身的科研机构,持续生产低碳型产品,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的整体规模。通过一同开发、一同研究组织,以及一同组合成产业群等方式,推动企业间的创新科技合作,通过互补的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产生合作效应,推动企业间的交流共进。

  (二) 企业构建低碳经济模式的内部激励机制
  1. 推进低碳发展理念顶层建设。企业应该具备明确的低碳发展理念,把节能减排模式应用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中,提倡低碳经济发展。在整体战略方面,要明确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长远策划和整体战略;在个体战略领域,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机制,用体制来确保和限制低碳环保工作的开展,加强各层次工作人员的低碳节能理念。此外,还要设计科学全面的低碳评估系统和激励机制,把低碳经营和经济利益紧密联系,提高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方法探究的主动性。

  2. 推进低碳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应该重视低碳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创新科技服务和相关组织的构建。企业要利用直接注资、工程、税收、财政等领域的政策协助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促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还应积极推进其内部机构依靠创新发展的建设,切实做到推进科研成果转变、人才沟通、技术发展、科研服务、发展高新科技、发挥科技网络联系的效果。

  3. 推进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企业的创建和进步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高。吸引专业人才,提升竞争优势,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实现高效益的根本保证。为此,要强化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低碳机制构建和完善工作,把低碳发展观念贯彻到勘察、开发、制造、炼化、输送等程序的整个流程。把碳排放当作低碳经济发展的着重点,从大局出发注重长远利益。采用信息技术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水准.要强化员工的低碳理念,为开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营造优良的文化气氛;要利用各种渠道,强化低碳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存储和培养,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4. 推进低碳科技研究利用建设。企业要进行低碳经济模式转型,从本质上说还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低碳科技、产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要齐心协力,大力创新推进低碳科技发展。企业应能够和高校、科研机构等有关部门联合,共享存储技术资源,掌控对应的科技产权,为达成企业的长期利益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一是有选择地开发新能源科技,诸如生物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科技;二是强化碳排放物的回收、存储和利用领域的科技研究;三是强化石油天然气能源的低碳排放、高附加值转变科技的研究使用;四是积极促进多联产设备应用,提升能源原料的使用效率。

  5. 推进再生能源利用机制建设。可再生资源虽然已被开发,但没有投入大规模利用,或正处在开发实验阶段,仍需要深入研究利用规定能源,诸如地热能、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等。在煤、油、气等传统资源被大规模使用的当今,积极研究和使用清洁资源,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越早利用可再生能源,消耗的边际成本越少,越能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国内的企业应该努力在低碳经济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多种方式使用可再生能源,促进天然气和高附加值油气能源的开发。

  6. 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企业在构建低碳经济模式中,信息化系统构建和利用已实现了全面发展。多个企业把信息化措施大范围地应用在生产规划完善、调配安排、执行管理、流程控制等领域,逐渐成立了“企业---生产装置”的信息科技支持系统,信息化构建在低碳经济发展领域体现了重要作用。例如企业利用构建生产规划完善模型,对生产运营计划实施完善,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利用先进的流程调控系统,对原有的节能减排调控规划,经过过程控制系统实时闭环运作,实现长远的节能减排目标。

  结 论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现阶段的目标是要在2020 年前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意味着物质财富生产引致的能源消耗也要大幅度增长。中国作为生态资源的大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应该在经济发展、工业增长的同时,促进企业实现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十二五”时期中国已经把发展低碳、绿色经济放在“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并要走出一条低碳、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这就要求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促进企业向低碳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型。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企业都是国家实施低碳经济战略的主体,是促进整个社会进行低碳经济模式转型的先锋军,在全球变暖、气候极端化、资源逐渐枯竭的国际大背景下,所有企业和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低碳经济模式转型,不仅会给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机会和全新的市场竞争平台,也会让企业遭遇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在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构建低碳模式转型的有效激励体制,对国内的节能减排战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这就要求企业要根据时势判断自身的发展方向,要明确低碳经济模式转型的实质和侧重点,并把低碳产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利益联系起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着手,通过转变理念、创新能源利用科技、寻求国际合作、培养专业人力资源、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及实现信息化等领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型。

  综上而言,在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强度加大的背景下,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各个地区的企业应在充分了解本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和结构的基础上,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等领域,结合行业的发展特征,构建低碳模式转型的有效激励体制,以推动低碳经济模式的建立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志明。 低碳经济与石油行业关系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7):23.
  [2] 高峰。 转型将使中国企业浴火重生[J]. 中国国情国力,2011,(8):17.
  [3] 张弢。 徐敏。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管理[J]. 科技信息,2011,(15):21.
  [4] 王丽平。 中国企业如何真正“走出去”[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37.
  [5] 冯茜茜。 中国企业的创新软肋[J]. 信息方略,2010,(23) :84.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