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文化与景观共生——圣水庄村规划设计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12 共2530字

  5.2 文化与景观共生--圣水庄村规划设计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西北处、距长城脚下不足 10 公里处坐落一个静谧的小村庄--圣水庄村,村域西接秦皇岛市海港区,北至燕山,南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村中河流、古井、农田、果园等景观元素交相呼应,水文化、孝贤文化、村落文化、关城文化等多种文化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5.2.1 水文化

  "水"是圣水庄村景观的灵魂,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百年村庄,千年古井,中有沙河,源远流长,留给后人的是村庄水文化的根基.恢复并保护千年古井泉水风貌,恢复历史文化、水文化特征,保护沙河及周边环境,形成自然与文化的良性互动模式:自然→水→泉水→河水→水岸人家→水榭村庄,达到唤醒失落的水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目的.

  圣水庄村特有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村庄特有的生态景观.沙河由境内南北流过,处于村庄的中心位置,作为村落"中"字形的中心位置,构成了村落大地景观的重要元素,体现东方理水文化.河水四季流水不断,水量充沛稳定,不仅改善了村庄小气候,而且河两岸的绿地拓宽村民的休闲空间.沙河作为地表水源和景观构成因子,沿河景观带中绿化和休闲设施的配置,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

  村庄西北部的千年古井不论旱涝,井水既不上涨也不干涸,是村庄历史的代表,文化的象征.圣水井作为千年古迹,结合周围环境形成游园,充分利用了资源,既成为游园重要一景,又代表了村庄渊源的历史,并且作为河西片区次入口的对景,突出村庄的特点,使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

  沙河和圣水井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既发挥了其功能作用,又提升了景观效果.

  在水源利用中,对村庄东西两处的蓄水塘进行保护措施.为提高其旱涝调节的功能,充分利用降水对蓄水塘进行自然补水,为此在两蓄水塘之间设置 3 米宽的水渠,尤其出现季节性缺水时,蓄水塘水位最低,这时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中水,补充村内的水系,进行循环利用,不仅为村庄增加水系景观、补充地下水,也大大增加村庄旱季补水应变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村庄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办法包括污水净化系统、再循环系统、生活水环境循环系统、雨水回收等利用系统(透水性铺装、雨水能量利用等).在其利用方面,不仅要考虑水量和水质问题,有足够的水量和洁净度,还要考虑其合理的空间分布,有利于废水的就地再生、雨水的收集、地表水循环、污水处理等技术,可加速自然的自净能力和植物的生长,扩大绿化面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5.2.2 孝贤文化

  圣水庄村是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村.圣水庄村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大力倡导孝悌文化.该村在村庄主干道两侧围墙上制作文化墙,墙壁上的"孝感动天""鹿乳奉亲"……,二十四孝绘图形象生动,通过宣传传统道德观念,规范村民自身的行为,邻里之间都是以"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之诚待,遇事互相谅解,不结心怨,和睦相处,圣水庄特有的纯朴民风、人与人之间的谦和随处可见,可见中国传统孝贤文化在这个小小村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村庄中部沙河的两岸各设置半圆形的文化广场和休闲广场,广场地面采用了山海关区独特的龙纹标志.俯视村庄犹如圆形广场中间有一条河流,村庄特色为--古雅?自然?天人合一.

  广场内设有文化墙、运动场地,并辅以长廊、景观亭、花架、桌、椅、园灯等小品设施,供人坐憩、阔谈、阅读、下棋或练拳等活动要求.广场的铺装地面要配有草坪花卉等绿化美化用地.

  主题广场:文化广场:位于沙河东岸,包括文化展廊、音乐喷泉、花坛等.

  文化广场设有文化元素(历史文化碑文、圣水庄长廊),建筑上标有山海关区的图标,村庄特色为--时尚?现代?中国风.②休闲广场:位于沙河西岸,包括垂钓、棋盘文化展廊、音乐喷泉、花坛等.

  5.2.3 村落文化

  村落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及周围环境的综合体,是一种最直观的人文景观.村落是民间历史的载体,村落留下的遗迹和文明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所以说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呈现地,是人类文化多样性最具资格、最具品位、最具权威的阐释者.保护村落是农村文化发展中走现代化与传统化相融合、经济与文化相统筹、自然与社会相和谐之路的一种可行的模式,是文化农村的最佳选择.

  借助圣水庄村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村落·自然风光旅游,结合人文性、文化性、体验性,打造村落文化、自然风光、农业观光、体验休闲四位一体的综合旅游体.

  圣水庄村外轮廓是方形,内部有圆形广场,形成"外方内圆"形态的村庄.处于田野环抱、城堡式的村寨,在沙河两岸,举杯畅饮,打动游客的是它在繁花散尽,远离喧闹时的古朴与宁静,在野花深处感受村落的生活与劳动,在尘嚣外、在窄窄的土路旁、在汩汩的泉水边、在现代的文化广场上,民风幽闲;在一举明月和耳畔环绕潺潺河水声中,游客置身于桃花源仙境,时间凝固在那里,永远不想走出来……在民俗体验村中,建筑风格保持地域特色,在建筑布局和能源利用中,住宅争取更好的日照采光通风,建筑墙体采用隔热性能好的空心砖,充分利用干净能源和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取暖、沼气池的建设,取代现在用的火炉、土炕、土暖气.

  5.2.4 关城文化

  村庄河西住区周边的二层城堡式公共建筑,在建筑形式和细节上处处体现关城文化,城墙式的墙面、长城式的垛口、稳重的颜色,将现代使用功能的公共建筑形式和历史象征符号融合.堡式公共建筑中西侧部分为产业加工用地,作为产销两用建筑,一层作为销售空间,二层为产品加工作坊,共 10 套(每套 4 间房),总建筑面积 1842.8 平方米.产销两用建筑西侧即为产业基地,主要是农作物种植区,产销两用房靠近原料生产地,方便运输和加工.

  堡式建筑及其相关的步行街使产业和生活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产业与生活的共生.关城文化的古城墙样式与现代建筑技术和功能的共生,实现现代性与历史传统的共生.

  5.2.5 小结

  1)城乡共兴共存中国不会没有农村,中国不能没有农民.山海关城乡差距很大,通过村庄规划为手段,破解"三农"问题.城市化不是消灭农村,是农村与城市共同的现代化,两者应该是"君子和而不同".圣水庄村应建成具有山海关特色,宜居、宜业、宜休闲的文化村落,与古城共兴共存.

  2)城乡统筹、城乡等值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万物有理而归于道",城乡统筹是理,建设新农村有理,道是农民利益,保障农民与市民生活质量等同,生产条件等同,幸福度等同.

  3)传承文化、宣传文化圣水庄村文化符号多样,文化氛围浓厚.村庄的水文化、孝贤文化、村落文化、关城文化等多种传统文化处处展示着古村落的魅力,处处展示着村民的淳朴.继承和宣传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共识,更是村庄发展的基石.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