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天马湖滨水公园的规划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11 共207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天马湖公园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融入研究
【第2部分】国内外滨水景观建设文献综述
【第3部分】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第4部分】天马湖公园规划构思与总体布局
【第5部分】天马湖公园功能分区与景观塑造
【第6部分】天马湖公园设计中的植物种植
【第7部分】 天马湖滨水公园的规划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首先,本文通过大量的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城市公园概念、城市公园分类、城市公园的功能以及城市公园的起源及发展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对滨水公园的概念及建设现状也做了进一步的介绍.通过对国内外滨水公园发展历程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滨水开发案例,了解滨水公园产生与发展的内在诱因,滨水公园的不同开发模式以及滨水公园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必要性.

  其次,通过对国内外滨水景观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对滨水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依据公园规划设计原则和论理,总结滨水公园在规划设计时遵循的原则和理论,并且探讨了作为城市公园灵魂的文化功能及生态功能在滨水公园建设过程当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最后,经过场地分析和前期资料收集,将滨水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灵活地运用在天马湖公园规划设计当中,并把"天马"文化融入规划主题之后,结合功能分区形成"天马行空"、"车马盈门"及"金马玉堂"三个规划理念,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文化滨水景观,使得天马湖公园不仅能够满足的当地居民游览、休憩、锻炼的功能需求,并且通过地域文化的融入提升公园文化内涵,且使得城市文化得以彰显,提高城市景观可识别性,增强城市居民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来研究总结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结合武威市天马湖公园规划设计案例,将地域文化与公园规划设计理念想融合,以期形成兼具文化功能及生态功能的城市滨水公园.本文在基础背景资料收集以及理论知识整理等方面仍有所欠缺,但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可以为其他类似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理论知识和资料素材.
  
    参考文献
 
  邓彦,宋瑞.2008.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人的心理需求.城市规划设计,15(3):51~53
  王云才,石忆邵,陈田.2009.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同济大学学报,20(1):19~24
  吴周.2007.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设计探讨.现代农业科技,20:61~63
  钟虹滨.2009.哥本哈根滨水景观规划理念.国际城市规划,24(1):68~71
  张锋. 2008. 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分析. 港口经济,8:47~49
  胡冬香.2006. 论公园的生态功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4):98~100
  王建国,吕志鹏. 2001.世界城市滨水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城市规划.城市规划,25(7):41~45
  王佐. 2007.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活力复兴及对我国的启示. 建筑学报,7:15~17
  王向荣,林箐. 2001.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04~176
  俞孔坚.2001.城市景观之路. 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56~59
  李敏. 1986.中国现代公园发展与评价.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34~73
  杨赉丽. 2006.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第二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89~204
  陆志刚. 2001.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53~57
  张庭伟,冯晖,彭治权. 2002.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上海:同济大学山版社:21~37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部. 200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14
  北京市园林局. 2009. 公园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23
  刘滨谊.2006.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79~102
  田银生,刘韶军.2000.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天津:天津大学山版社:49~53
  徐牧野,江汇.2012.综述城市公园的生态功能.中国园艺文摘,3:93~94
  Donna L. Erickson. 2004. The relationship of historic city form and contemporary greenway
  implementation: a comparison of Milwaukee, Wisconsin(USA) and Ottawa, Ontario(Canada).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221
  Robert D. Brown. 1995. An ecological framework for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greenway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31-155.
  Ann Breen,Dick Rigby. 1996. The New Waterfront. Thames and Hudson:5~9
  Budd WW ,Cohen P L, Saunders P R.. 1987. Stream corridor management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determination of stream.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587~597
  Derek Vollmer. 2009. Urban waterfront rehabilitation: can it contribute to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3~7

  致 谢

  论文是对研究生阶段工程实践和理论学习的总结,在此期间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与支持.在论文行将完成之际,饮水思源,敬意铭心,谨以此文表达我内一心的感激之情.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屈永建副教授.在我攻读研究生期间,无论是同常的研修,还是毕业论文的选题、写作,作为导师的他,都用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学术经验对我进行指点,不仅在理论上引导我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还为我提供了许多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先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清晰的思路令我敬佩,先生的言传身教将使我终身受益,在此向屈永建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在我三年研究生学习中给我以启迪和教育的学院全体老师,感谢杨祖山老师、李景侠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评阅论文,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宝贵建议为论文的写作指明了方向,对此由衷感谢.

  另外,在论文的写作阶段,还得到了诸多同窗好友的帮助.正是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使我获得了许多启发,受益匪浅,在此一并感谢.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亲人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和鼓励,他们的支持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