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发展探析结论及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23 共253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合作研究
  【第一章】我国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引言
  【第二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综述与规划
  【第三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前景展望
  【第四章】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第五章】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第六章】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第七章】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第八章】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发展探析结论及参考文献

  第 9 章 结论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原有框架下整合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打通内贸外贸两个市场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它东边连接着新兴发展、有无穷潜力的亚太经济圈,中间串联着资源丰富、地缘政治复杂的中亚地区,西边紧靠高度发达、各项基础设施完备的欧洲经济圈。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全球化进程飞速发展,作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欧亚地区,其本身就是世界各大力量角逐竞争的中心,战略地位毋庸置疑。

  我国政府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倾听贸易保护与对外开放两种声音,研判形势,审时度势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设想,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在国际场合就跨区域、跨国别、跨民族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提出的可操作性构想。共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汇点聚面、连线成片、片片相连,逐步形成跨区域合作示范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成将会是一个东起西太平洋沿岸、西到波罗的海,横跨欧亚两大陆的新兴经济创新合作区。但中亚五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引擎差距甚大。因此,中亚五国对于改善自身现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很强烈的诉求,这就与我国政府的期望不谋而合,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也就顺势而为,既顺应了历史潮流,也满足了中亚各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从历史上看,中亚五国都有很好的经济增长表现,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历史上的政治纠纷、民族矛盾等突出原因,中亚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这不仅严重阻碍了中亚各国充分利用丰富自然资源谋求发展的道路,而且还给外部方面同中亚的经济合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从全局上看,中亚地区不应是一个"大棋局",不应是"有赢必有输"的局面,而要构造"双赢"新格局。

  因此,中亚各国在谋求对外开放与合作上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要切实加强中亚南北、东西交通走廊的建设。通过综合交通通道和信息网络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紧密联系起来,以干线基础交通设施和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对外贸易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取长补短为动力。具体来讲: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经济实力居于中亚五国首位,银行业发达,所以与哈萨克斯坦开展油气能源和银行业合作;吉尔吉斯斯坦矿产资源丰富,但其国内开采和加工能力不足,所以与吉尔吉斯斯坦开展黄金等矿产资源合作;塔吉克斯坦水电资源丰富,但其国内水电产能发展严重不足,所以与塔吉克斯坦开展水电资源合作;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等经济作物市场繁荣,我国需求量很大,所以与乌兹别克斯坦开展棉花等经济作物合作;土库曼斯坦是永久中立国,地缘政治优势明显,所以与土库曼斯坦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合作。综上所述,建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为了让中亚五国与我国政策相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心意相连、民心相聚。因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大局观的综合战略规划,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11 月。
  [2] 张伟:古丝绸之路,汉唐盛世的开放交融,中国经济周刊,2014 年第 26 期。
  [3] 范少言,王晓燕,李健超: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年。
  [4] 黎羌:古丝绸之路与新丝绸之路,2013 年 10 月。
  [5] 周励:复兴"丝绸之路"计划,西部大开发,2008 年第 1 期[6] 崔林涛:加强陆桥区域合作,共创现代丝路辉煌,中国软科学,2001 年第12 期。
  [7] 朱显平: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东北亚论坛,2006 年第 9期。
  [8] 李忠民,刘育红,张强:"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财经问题研究,2011 年第 4 期。
  [9] 易显河:复兴"丝绸之路"计划,西部大开发,2008年第1期。
  [10] 王海燕:经济合作与发展-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 王海燕: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亚国家综合经济形势-跌宕起伏,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2年第10期。
  [12] 段秀芳:中亚国家现行外贸政策及其评价,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年第3期。
  [13] 吴宏伟:中亚地区发展与国际合作机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
  [14] 王年平:从哈萨克斯坦地下资源近年来重大修改看其能源政策的变化,国际石油经济,2007年第15期。
  [15] 明海会,马军强,张庆辉:哈萨克斯坦石油工业发展趋势及对中哈油气合作的建议,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年。
  [16] 吴建军:吉尔吉斯政府的黄金战略与库姆托尔金矿,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1997 年第 1 期。
  [17] 王鸣野:吉尔吉斯斯坦-中间地带的困境,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8] 冯怀信:水资源与中亚地区安全,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 年。
  [19] 俄罗斯中亚通讯社:中亚国家准备彻底解决水资源利用问题,中亚信息,2005年第8期。
  [20] 张瑜:中亚地区水资源问题,中亚信息,2005 年第 10 期。
  [21] 莉达:中亚水资源纠纷由来与现状,国际资料信息,2009 年第 9 期。
  [22] 杨莲娜:中国棉花的进口依赖与棉花进口安全,财贸研究,2012 年第 2 期。
  [23] 王国英、孙壮志: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体制改革,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2年第 2 期。
  [24] 李鹏飞:中国棉花进口贸易的国际市场势力研究,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25] 秦放鸣:对乌兹别克斯坦经济改革模式及经济发展的再思考,俄罗斯东欧市场,2006年第3期。
  [26] 施玉宇:土库曼斯坦,列国志出版社,2005年1月。
  [27] 朱成虎:十字路口-中亚走向何方-土库曼斯坦,时事出版社,2000年1月。
  [28] 龚猎夫:积极中立世代安宁-透视土库曼斯坦的中立政策,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
  [29] 赵亚博,方创琳:中国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模式与前景分析,世界地理研究,2014年第3期。
  [30] 李秀慧,于汶加:我国天然气供需趋势及对策建议,中国矿业,2012年第8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