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探析中国经济新常态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30 共7427字

  引 言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个时期的国民经济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对解释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具有深刻指导作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那么经济波动是否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呢?

  从发展历程来看,1953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了10次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可见经济波动并非资本主义国家的特殊现象,而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普遍产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所没有预期到的,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研究经济周期的指导性地位。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波动产生的基本矛盾同样存在。鉴于此,本文在简要梳理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框架内容之后,着力用该理论来阐述其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中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基本内涵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对经济周期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周期会呈现出“繁荣、衰退、危机、停滞、繁荣”阶段的周而复始状态。

  (一)经济周期的长度

  虽然马克思在其着作中曾反复提到经济周期的长度,但是对其具体持续时间却并未给出明确回答。例如他提到:“可以认为,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10年,但是这里的问题不在于确定的数字,且周期时间可能会逐渐缩短”[1]695.因此,马克思的周期理论并没有具体的确定的时间间隔,并且会随时间空间为转移。

  (二)马克思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认为,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它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又是走向危机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若爆发危机,资本家为了使得自己的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势必放弃旧的机器设备和技术,而采取新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以期降低生产成本,取得竞争优势。在这段时期,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不断扩大,为工人提供的就业机会也不断增多,从而消费生产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无疑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向新的更高水平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伴随着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企业规模和生产效率得到扩大,新的繁荣逐渐形成。然而,经济运行中的结构失衡开始凸显。各部门和各企业由于在繁荣期存在不平衡竞争,进而导致劳动在不同部门间的不平衡,并影响收入分配,从而导致社会整体运行中的消费存在结构失衡,当这种不平衡大面积出现时,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开始失衡,新的危机产生。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伴随着大规模更新固定资本而出现周期性的状态。然而,这仅仅作为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而非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它只能是通过固定资产的更新来影响劳动在部门间或企业间的分布,影响不同部门间或企业间工人的收入和消费结构,从而影响供求关系。但是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并非是经济产生危机的充分必要条件,无法直接决定经济一定出现繁荣或者衰落。正如马克思所说,“机器设备更新的平均时间,是说明大工业巩固以来工业发展所经过的多年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2]282无论是经济周期的长度还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归根结底都只是影响二者的具体因素之一。

  (三)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在分析经济周期根本原因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它也是经济危机和周期的最深刻根源。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周期的原因,就是其生产方式所包含的矛盾,它在不同层次上与经济危机和周期的形成紧密联系。故马克思主要从消费不足、比例失调和利润率下降趋势角度来解释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

  1.消费不足论。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资本家总是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企业势必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人工资来增加产品的剩余价值,同时无限扩大生产力的趋势导致资本家的资本积累中用于直接消费的收入不断减少。同时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其有限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与无限扩大的生产力形成矛盾,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过剩。而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指出,发生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将社会总产品全部销售出去,这样才能促进再生产循环,反之,则危机即来。所以,消费的不足导致生产过剩,资本的剩余价值没有顺利地进入到流通中,无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下一次的投资和再生产,导致危机的产生。总之,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决定了生产的边界,一旦生产力无限扩大却没有足够的社会需求作为支撑,生产和再生产则无法有序进行,再生产环节所能购买的生产资料在一轮又一轮的生产-消费-再生产环节中逐渐减少,经济出现衰退,危机产生。

  2.比例失调论。在《资本论》第2卷中,马克思论述了因资本主义两大部类生产的比例失调而引发了经济危机。[3]152恩格斯也指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4]313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要求各部门和企业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同时也要求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在部门和企业间按比例分配。然而,资本是逐利的,它不会考虑社会生产关系中是否存在合理的生产结构和分配比例,在每一次的生产和再生产中,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提高,原本的劳动力以及生产资料在部门间或者企业间的分配比例开始生效,新的比例产生。正是由于个别企业在社会中处于生产无政府状态,从而使投资生产比例失调,经济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换句话说,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导致资本竞争与再生产条件背道而驰,也是导致社会劳动在各部门和各企业失调的根本原因。

  3.利润率趋于下降。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提到:“利润率的下降会延缓新的独立资本的形成,从而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发展的威胁”[5]270.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不断增加的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得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表现在资本和劳动的比例上,可变的资本投入越来越多,而劳动的需求量相对单位资本越来越少,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出现相对过剩的现象。劳动力过剩必定带来购买能力的下降,造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而资本的正常循环是建立在资本盈余被充分吸纳的前提下,很显然在供给和需求失去平衡时,资本盈余只能借助空间或者时间维度进行转移,无法进入下一个再生产环节中。另一方面,利润率趋于下降,意味着单位资本的边际产品收益在递减,在劳动的剥削程度不变或者更甚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不断下降,导致资本家对于再生产失去信心,因此用于再生产的资本不断减少,资本过剩。劳动力过剩和资本过剩使得经济逐渐走向衰落,经济危机爆发。马克思在着作中还强调了由于信用制度的杠杆作用,利润率的下降可能使一些资本家出现违约现象,使得信用系统出现极度紧张,从而引发其经济崩溃。因此,我们从马克思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本无论是通过追求剩余价值不断积累还是信用杠杆作用,都会使得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其速度绝对高于社会劳动所能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加速度,由此产生了资本和劳动的对抗性矛盾,矛盾不断激化就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

  二、运用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分析中国经济新常态

  (一)经济新常态的必然性与基本特征

  1.经济新常态是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必然阶段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及其周期性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导致,为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虽然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可以有效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就在某种程度上说消除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处在不断成熟之中,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同样存在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由此可见,经济周期波动是超越社会制度的普遍现象。马克思将一次经济波动划分为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并认为经济衰退是经济波动的集中体现。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档现象,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速都是从7%以上的高速发展直接切换到3%左右的中低速发展。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经济波动是绝对的,而高速发展的平衡是相对的。因此,中国经济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换档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是完全符合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的。

  2.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是常态化在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里,正常发展的经济周期的长度为10年左右。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经济表现为严重短缺经济,外部供求对经济的影响有限且消费受到严重压抑,国内总需求主要是投资需求;经济周期运行呈现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平均位势低的特点,中国经济发展很不正常,经济周期的长度比马克思提出的10年要短许多,例如1953-1957、1958-1962和1977-1981分别持续时间均为 5 年、1963-1968 持续时间为 6 年、1969-1972 和 1973-1976 持续时间均为 4 年、1982-1990、1991-1999、2000-2009持续时间均为9年,2010-2020预测为10年。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与之前的发展不同,尤其是初期倡导的全面均衡发展战略,极易导致投资总量急剧增加,这就迫使中央银行发放大量信用货币,从而引发通货膨胀,但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避免大起大落,进而对经济进行整顿,采取紧缩的政策,这样就使得实体经济与符号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种均衡,使得经济逐渐进入正常发展阶段,周期持续时间与马克思的周期时间逐渐达到吻合状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发生实质性转变,由原来的短缺经济变为过剩经济。此时,经济运行态势呈现振幅减小、峰位下降、谷位上升、平均势位提高的局面。由于政府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逐渐增强,经济周期的时间与马克思理论的周期时间基本相符。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常态化,这是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在中国的准确运用。

  (二)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动力将向创新驱动发展

  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为经济创造了活力,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条件,是摆脱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大规模地更新,意味着劳动力在部门间或企业间的重新分布,不同部门间或企业间工人的收入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供求关系,因此,有序的依次递进地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是摆脱危机的一般出路,这能够促使处于失调和阻滞的社会再生产状态恢复常态运转,而且逐渐趋向高涨。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意味着劳动和资源在社会各个产业部门和区域的重新分配,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供求结构和分配结构都发生变化;(2)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可以有效推进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企业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等方面的发展,从而使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