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政治经济学论文

成熟历史唯物主义统摄下的货币哲学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13 共9238字

  2.3 成熟历史唯物主义统摄下的货币哲学。

  随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日趋成熟,马克思对货币的哲学思考亦逐渐发展到历史唯物主义统摄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即从他的唯物史观出发,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对货币展开分析和讨论。有别于之前人本学视域下的货币哲学分析,这一阶段的马克思随着经济学知识的不断完备和方法论的不断升级,开始更多从现实中的货币功能发展入手,展开对货币的理论性探讨。

  2.3.1 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与继承。

  马克思长期受到家庭境况和身体状况的困扰,他还能进行严肃认真的工作是令人惊奇的。1850-1853 年间,马克思在他的避风港--英国博物馆,重新开始了 1844 年以后被迫放下的经济学研究,并做了大量的摘录、笔记和手稿,集结而成了《伦敦笔记》。

  马克思在占有了大量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对政治经济学展开系统研究,并将货币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为《1857-1858 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57-58 手稿》)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可以说《伦敦笔记》构成了《57-58 手稿》的直接思考前提。马克思通过这次较之以往更加深入的、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始从经济社会的客观规律角度重点关注商业、货币、信贷等经济范畴,并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为建立自己的劳动价值论打开了突破口。

  在《伦敦笔记》中,马克思通过研读休谟、洛克、斯密、李嘉图的经济学着作,占有了大量的关于货币的经济学一手资料,从而在研究货币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突破。第一个突破就是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初步揭示了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马克思在一篇关于斯密的摘录笔记中写道:"注意:金和银是每一个特殊工业的一般商品,产品可交换性的实体,它的交换能力的体现(在这里,货币仅仅是交换手段)。"[28]P238在这段评注中,马克思用"产品可交换性的实体"、具有"交换能力"的"一般商品",来形容货币的本质,这种界定已经非常接近把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正确认识。马克思在另一处摘录笔记的评注中写道:"一般的交换手段--商品,例如金和银,在这里是一般交换手段或工具的宾辞。但是,作为主辞的一般交换手段还不是某种实在的、独立表现的对象。金是货币,但是,成为货币的是金的属性。货币自身不具有任何独立于自然客体的一定的存在。"[28]P238由上述评注可知:一方面,马克思除明确界定了金银是代表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之外,还同时进一步肯定了其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的观点,即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使金银成为货币的是某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货币只是金银在某种社会关系下获得的一种社会属性。另一方面,马克思还规定了货币是"一般的交易手段"和"商品价值的一般标准".这实质上指的就是货币具有的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职能。

  马克思在《伦敦笔记》中关于货币问题的另一个重大突破是在扬弃了大卫·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影响货币流通量的因素及其规律性,从而提出了自己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观点。

  关于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马克思评论如下:"李嘉图认为,黄金的生产费用只有在黄金的数量因其增加或减少时才能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只有很晚才会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按照这种说法,流通中的货币量有多少是完全无关紧要的。因为流通的是许多价值低的金属还是少量价值高的金属,都是无关紧要的。但是,难道说同时进行的买和卖的增加不需要更多的流通手段吗?如果流通的只是价值高的货币,那么,它们对消费者与零售商之间的交易以及对生产来说都是不够的。"[8]P237马克思在这部笔记的另一处更明确地指出,"流通依赖于工业的全部机构","商品的价格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也不依赖于正在流通的货币的增加或减少".[8]P93马克思并不赞同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货币流通量是由贵金属的进出所决定的观点,在他看来,货币的流通量取决于市场发展情况,特别是工业和商业的状况。市场繁荣、交易量大,才需要更多的货币流通来支撑市场的发展,货币流通的增加归根到底是投资增长的结果。在此,马克思不仅摆脱了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的错误影响,还坚定地树立了自己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观点,即投资规模和货币的流通量成正比,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决定和派生了货币流通。

  马克思的上述论断可以总结为两个重要的货币理论问题:一是货币是被社会关系所规定的一种特殊商品,虽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但与其他商品一样,价值都是由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不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多少来决定,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货币价值的决定问题;二是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由投资规模和市场状况所决定,而不是流通中的货币的价值所决定。这样一来,从根本上推翻了整个的流通理论,将货币流通理论变得更加清晰化、实际化。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伦敦笔记》中将货币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极大的丰富和深化了关于货币的本质、职能、流通规律的哲学思考,也放弃了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盲目崇拜,这为他在《57-58 手稿》中建立自己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从商品的内在矛盾入手分析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以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货币的职能和流通规律,建立更加完善的货币哲学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3.2 货币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

  《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第一次对货币进行了详细而系统地探讨,揭示了货币是产品的商品形式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及货币与价值的内在关联,指出货币是社会关系的物化本质。它的出现标志着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形成。

  在《手稿》中马克思也是首次将货币独立成章进行研究。从最初的将货币问题夹杂在政治经济学问题中进行讨论,到独立成节,再到独立成章,马克思对于货币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化。可以说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的货币哲学思想是对之前货币理论的总结和升华,并为之后货币哲学思想的最终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货币哲学发展历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第一,对《银行改革论》和"劳动货币"的批判蒲鲁东的学生阿尔弗里德·达里蒙在他于 1856 年所着的《银行改革论》一书中提出对银行体制进行改革,取消金银的特殊地位。他主张或者使"金银成为同其他商品一样的商品",或者使"一切商品都和金银一样有资格成为交换工具",并使"产品确实是同产品交换".

  [9]P62这就是说,他们一方面要废除现存的货币,而另一方面又要使所有的商品都成为货币。为了排除这个矛盾,他们企图发行代表劳动时数凭证的"劳动货币"、"工时票"和"收据"去代替金银,希望通过这种"劳动货币"直接和任何商品相交换。马克思尖锐地指出,"劳动货币"的概念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劳动货币"只是证明某种商品曾经消耗了多少劳动时间,当商品一旦生产出来后,它的价值便不再是由生产该商品时所直接耗费的劳动来决定,而是由再生产它的劳动时间来决定了。由于生产费用的不断降低,劳动的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时间会不断地减少。因此,不断地贬值将是"劳动货币"的必然命运,由此又必然会带来商品价格的经常波动。可见,资产阶级的社会深层矛盾不是通过"银行改革"和建立新的"货币制度"所能消除的。[9]P62达里蒙较之于他的老师蒲鲁东提出的君主可以创造货币而言,认为银行也可以创造货币显得更加离谱。只不过说的不再是金银铸币,而是纸币。可是银行发行过多的货币,并不会使社会财富增加,而只会使纸币贬值。"随着这种贬值而来的,是生产的突然停滞。"[9]P62由此可见,通过对蒲鲁东主义者的批判,马克思在这里已经初步涉及到了金属货币和纸币的关系。

  第二,从商品的内在矛盾入手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从分析商品的内在矛盾入手,在货币学说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货币的起源问题。马克思认为,产品作为商品具有二重存在:一方面是产品,具有使用价值,这是商品的自然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是交换价值,这是抛弃了自然存在形式的社会存在形式。商品的二重存在,"必然发展为差别,差别必然发展为对立和矛盾。商品作为产品的特殊性同商品作为交换价值的一般性之间的这个矛盾,即产生了……商品的特殊的自然属性同商品的一般的社会属性之间的这个矛盾。"[9]P8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别人、对社会的使用价值,而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把商品卖出去,实现交换价值,让渡使用价值。商品在它的生产者手中,不能把使用价值直接转换为交换价值。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出"一个第三种商品来充当商品实际交换价值的尺度".[9]P83"这个第三物本身不再是一个特殊的商品,而是作为商品的象征,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本身的象征。因而,可以说,它代表劳动时间本身。"[9]P89这个所谓"第三物",就是货币。由此可见,货币是从交换中产生的,是交换的产物。当然,同马克思后来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更精确的论述相比较,《货币章》对货币起源的分析还是初步的,《货币章》还没有把交换价值和货币形式加以区别,也还没有通过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来揭示货币的起源,而是从交换价值直接分析出货币的产生。尽管如此,《货币章》通过仔细考察商品内在矛盾来揭示货币的起源,在货币发展史上实属独到。

  马克思在分析了货币的起源之后,接着揭示了货币作为一切商品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的本质。马克思写道:"货币是这样一种物质媒介,交换价值隐藏在它身上,从而取得了一种符合自己一般规定的形态。"[9]P114"货币是作为一般对象的劳动时间,或者说,是一般劳动时间的化身,是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时间。"[9]P116因此,商品要表现为交换价值,就必须通过货币这个媒介物。"商品的交换价值,作为同商品本身并列的特殊存在,是货币,是一切商品借以互相等同、比较和计量的那种形式,是一切商品向之转化,又由此转化为一切商品的那种形式,是一般等价物。"[9]P86第三,货币的基本职能与流通规律马克思在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后,还对货币的职能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首先,马克思认为:"货币具有二重规定:(1)作为尺度,或商品作为交换价值来实现的要素,(2)作为交换手段,流通工具。"[9]P116这里所说的货币的第一重规定,实际上是指价值尺度的职能。第二重规定,指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如果说交换价值在价格上只是观念地转化为货币,那么它"在交换中,在买卖中则实在地转化为货币".[9]P142由于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只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因此它"可以由表现一定量的货币单位的任何其他符号来代替,从而象征性的货币可以代替实在的货币".[9]P163马克思指出:"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将交换过程分割为买和卖,并有可能出现买和卖行为的脱节,即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由此便产生了因商品不能迅速转化为货币而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因此,马克思首次提出货币还有第三种规定,即"货币作为财富的物质代表(货币积累)。"[9]P152这一思想,后来发展为货币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的理论。而价值尺度则被明确为货币的首要、根本的职能。

  在《货币章》中,马克思还对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商品生产的关系进行了科学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货币流通规律问题。马克思认为,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没有商品流通就不会有货币流通。反过来,货币流通又决定商品流通,它能对商品流通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在论证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后,马克思指出:"生产方式的总的性质决定这两种流通,而更直接地决定的是商品流通。"[9]P103马克思在对货币流通问题进行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正式表述了他的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他指出:"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首先是由投入流通的商品的价格高低决定的,而这种价格的总额取决于:第一,个别商品的价格,第二,按一定价格投入流通的商品量"."但是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不仅取决于待实现的价格总额,而且取决于货币流通的速度,即货币完成这种实现业务的速度。"[9]P143第四,货币拜物教的产生在《货币章》第三节中,马克思集中地考察了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问题。尽管在《货币章》中马克思还没有明确使用"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这种说法,但却明确地论证了货币拜物教现象作为私有制下商品生产者间的被"颠倒"了的社会关系,即人的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的关系。

  马克思在《货币章》中也使用了异化概念来说明人的社会关系的物化。认为,"活动的社会性,在这里表现为对于个人是异己的东西,表现为物的东西,不是表现为个人相互间的关系,而是表现他们从属于这样一些关系".[9]P103"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货币所以能拥有社会的属性,只是因为各个人让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作为物同他们自己相异化".[9]P83107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经济社会中,私有制使得商品生产相互分离和独立,即一种个人的生产,彼此的私人利益是完全隔离的,"个人只能为社会和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由于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工,每个人都依赖于其他人的生产。他的产品要转化为生活资料,也依赖于其他人的消费。这种彼此间的全面依赖,构成了商品生产者个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商品生产者的个人生产又具有社会性,他们的劳动是社会劳动。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个人的"生产不具有直接的社会性",单个人的劳动又不能直接成为社会劳动,这样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这种矛盾,才产生了商品交换的必要性。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与他的产品不同的货币的媒介作用,在市场上彼此进行商品交换,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才能显示他的私人劳动是有用的和社会必需的,从而使他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性得到表现和证实。由于单个生产者之间的全面依赖的社会联系是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表现出来的,使得充当交换价值的货币,看起来有一种似乎先验的权力,并且是由货币金属本身产生的,似乎贵金属自然地、天生地就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本性,因而造成了生产关系的物化以及人对物即商品和货币的崇拜。

  马克思早在 40 年代货币哲学研究初期,就开始关注货币异化和货币拜物教问题。

  这是他根深蒂固的人文价值情怀和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信仰的直接体现。可以说,货币拜物教问题的影子在整个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体系中时常出现。在《货币章》中,马克思从分析私有制下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出发,揭示了货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从而提出了更加完善和深刻的货币拜物教学说。

  综上所述,马克思《手稿》中关于货币哲学的论述价值以往,最大的飞跃就是具有了系统性,而且提出了诸多新理念,开辟了新的思维空间。可以说,从《伦敦笔记》到《手稿》期间,马克思通过废寝忘食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资料,从而在扬弃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货币理论基础上使自己的货币哲学更加深入、系统、成熟。

  2.3.3 货币哲学的最终完善。

  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马克思在扬弃之前一切思想理念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等集大成的光辉着作。进一步深入系统地阐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和规律,从而使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得到成熟和发展。鉴于前面在考察《伦敦笔记》和《手稿》时,已对马克思关于货币问题的基本思想作了一些介绍,再加上本节篇幅有限,因此,在这里我们仅就《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对货币问题研究所取得的新的进展和演变,做些简要的补充说明。

  第一,进一步阐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想展开对货币的哲学探讨,必须首先找到货币哲学的逻辑起点,即解决货币的起源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货币是怎样产生的,那么对货币进行哲学阐释的主要困难就克服了。而要探寻货币的源起,就必须先从价值形式的具体发展过程入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是从商品的内在二因素出发,引出价值形式发展问题的。在他看来,商品自身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

  但两种价值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能在同一件商品中同时呈现,一件商品要表现自身的使用价值,就必须通过转移交换价值,即被人交换并使用,同样,一件商品要表现自身的交换价值,就要先把使用价值让渡给别人。总而言之,要想调和二者的矛盾,如上所述,只有借助交换过程。但是,传统意义上的以物易物的交换过程具有极大的偶然性,随着交换形式的复杂化,必定会遇到新的矛盾和困难,一把匕首和两只鸡并不总能轻而易举地划等号。所以,马克思分析,价值形式必定会由简单价值形式发展为货币价值形式,即随着交换和商品内在矛盾的发展,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也随之相应地不断发展,最后必定会使一种商品从其余商品中分化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而成为货币。如此一来,货币的起源被马克思一语点破。

  马克思通过进一步分析,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更加科学地阐述了货币的本质。不仅是马克思,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也对货币的本质展开过研究,只可惜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使他们丧失了科学把握货币本质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之所以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货币的本质,原因就在于他是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为线索,以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切入点,从而彻底抓住了理解货币本质的关键。在马克思看来,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由于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价值,而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规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而上文论述货币起源问题时说到,商品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如此一来,商品的价值又分裂为价值本身和价值外在表现形式。而随着价值外在表现形式的不断发展,势必会要求一种特殊商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来方便价值形式的实现,于是产生了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具有物的外在特性,但它的产生过程从根本上规定了它的本质一定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关系,因为没有人和人之间的交换联系就没有货币,货币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外化。

  第二,全面分析货币职能。

  马克思在之前的《手稿》中初步论述了货币的三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深入研究和归纳,对货币职能进行了充实和完善。他认为,货币应该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第一,作为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的首要职能。商品在交换过程中的价值量通过货币加以体现,而这种表现形式取决于货币的具体形式,可以是金银实物,也可以是纸币、信用货币等价值符号。但不管以哪种形式出现,在马克思看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既能表现商品价值的量又能表现商品价值的质。货币在充当价值尺度时,最大的价值在于将商品的价值以价格的形式加以计算和细化,从而在根本上方便了交换的进行。

  第二,作为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既然是媒介,就一定是在流通过程中发挥作用,所以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在流通领域中不断被用来交换和流通的,因为,一旦离开流通领域,它就会表现出其它职能,而非流通职能。也正因为货币在发挥流通职能时处在不断交换的过程中,就如同血管中的血液,所以此时货币的质料形式不再是焦点,总量的大小能否满足流通的需求成为关键。

  第三,作为贮藏手段。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和任何商品发生交换,这就意味着人们手中掌握的货币量的多少决定了他拥有的交换权力的大小,于是货币成为了社会财富的代表,象征着能力和权威。所以,货币的这种神奇魅力不断引诱人们在将商品转化为货币后不再将其转化为其他商品,而是贮藏它、积累它,以便扩充自己的实力,提升自己的财富值。这种脱离流通、静止下来的货币就是贮藏货币。而在马克思看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金银。

  第四,作为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存在的价值,不一定要在交换过程中与商品同时出现,如偿还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等行为,有些就是货币先于商品的运动,有些则是后于。这种货币进行的单方面的运动,就是货币在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第五,作为世界货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首次提出了世界市场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世界逐渐被无止境的交换联系成了一个整体,于是在国际贸易中,货币开始越出国界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成为世界货币。在马克思看来,世界货币的特点是:一是必须由贵金属来充当世界货币,即回到无差别的条块形状;二是在世界市场上,由金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三是由金银作为支付手段;四是在世界贸易中,必须贮存一定量的金银作为准备金。

  第三,深刻揭示货币流通规律。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货币流通规律问题,从更科学地揭示了货币的流通法则。马克思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研究以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为切入点。在马克思看来,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互为前提。首先,"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最初前提",[9]P93没有商品流通,就不需要有货币流通;其次,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没有货币流通,商品流通也无法顺利进行。正是从这一点入手,马克思深入揭示了货币流通规律。

  马克思对货币流通规律的首次正式表述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首先是由投入流通的商品的价格的高低决定的,而这种价格的总额取决于:第一,个别商品的价格;第二,按一定价格投入流通的商品量。""但是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不仅取决于待实现的价格总额,而且取决于货币流通的速度".[9]P143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只要货币流通的速度足够快,同一批货币就可以在交换过程中重复使用,不停地表征各种商品的价格,所以,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在一定时期内所需要的货币量便越少,相反,货币流通不畅,不能满足市场现有商品的价值表征和交换需求,就需要向市场内投入更多的货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货币流通量同商品价格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公式把货币流通规律表示为:"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5]P139公式简明扼要,直击要害,准确地表现了货币流通规律。马克思强调指出,货币流通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这个规律是普遍起作用的".[5]P13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揭示了货币流通的普遍规律,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了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纸币是法定的货币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可以代表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马克思指出,纸币流通规律可以表述为:"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5]P147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严重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现实的经济生活证实,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正确的。

  总之,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特别是在《资本论》中全面深刻地论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科学揭示了货币流通规律,并科开创性地阐述了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以及货币拜物教等问题。这些理论硕果的取得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面充实和经济学分析视角的合理应用密不可分,更与马克思自始至终坚定地解放全人类的价值情怀有根本性的关联。所以说,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整个演进历程就是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其帮助全人类消除货币奴役之苦的价值情怀不断坚定和实践的过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