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移动语言学习“内容与设计”应用模式研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2 共5382字

  也有部分 MALL 项目借助其它无线移动设备实施。Samuels[16]尝试让学生用可支持无线网络的手提电脑来实施在线语言学习活动,例如语法训练、为拉丁语文章添加读音符号以及参与实时在线交谈。

  学习者还可以实施基于音频的学习活动,例如一边听经过数码录音的拉丁语诗歌,一边在手提电脑屏幕上看诗歌文本。这一项目兼容了操练类学习活动和可容许学习者相互直接交流的学习活动。这一项目实际上并非完全把手提电脑当成发送学习内容的设备,而是充分利用手提电脑支持无线网络和多媒体的特征,为学习者提供音频和文本材料的同时,也鼓励学习者参与实时二语互动。Lan 等人[17]

  在台湾尝试以平板电脑实施“基于移动设备的同伴互助外语学习”项目,该项目以基于平板电脑的阅读测试为主要实验手段。受试者先以基于平板电脑的Skype 连接展示自己的文章并大声朗读,供“在线协助者”在另一端聆听并给出评价; 此外师生之间和同伴之间也通过平板电脑的音频会议功能来实现交流与协作。Yang 等人[18]的研究则要求学习者以基于移动设备的自动语音识别系统口头输入相关问题的答案,以此提取学习者的发音数据,并对其进行识别,判断学习者的语音是否贴近母语者的发音; 然后提供反馈,让学习者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最终实现以准确的语音回答问题。

  这种“以内容为导向”的 MALL 应用模式只能支持单向的“老师→学生”互动,移动设备在其中只充当传送内容的工具,而不是用于鼓励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或与老师交流。但某些“以内容为导向”的研究也具备支持学习者之间互动的潜能。例如,Dias[19]创建了一个供手机用户拜访的“网络板”( web-board) ,持手机者可登陆获取英语学习网站的链接。以手机拜访这一“网络板”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与同伴、老师或任何拜访该网络板的登录者进行非实时互动。Dias 还创建了一个供手机用户拜访的邮件列表,供学生就房间更换之类的行政管理事宜进行交流。这些都是基于文本信息的简单互动。

  位于英国南安普敦的城市大学曾经创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媒体板”( media board) ,与 Dias 的“网络板”相似,但是“媒体板”既可以支持文本短信,也可以支持彩信,并且为 ESL 学习者配备了带有摄像头和语音录音工具的手机。该项目要求学习者在自己所处的位置获取具体信息( 含口头信息和视频信息) ,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到“媒体板”上,供其他学习者和老师浏览。这一项目的核心理念是让学习者借助移动设备的移动特征来参与活动,亲自到具体地点去获取所需信息。

  Joseph 等人[20]实施的 PhotoStudy 是一个旨在创建语言学习者社群的项目。在该项目中,学习者相互分享照片抽认卡,以支持词汇学习: 学习者以有线和无线设备彼此传送带有词汇项的照片附件,要求所有词汇项都按照相关主题送出; 收到照片附件后,学习者将其汇集到中央数据库,并与相关联的词汇项放在一起。Stanley[21]也做了一项移动语言学习尝试,其注意力集中在老师和学生如何使用播客辅助课堂教学。Stanley 认为学生参与发表个人播客的学习实践有很大意义,尤其是当学生注意到有真实的读者群存在时。Stanley 的这一尝试不仅支持播客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也为学习者与更为广泛的未知读者进行交流创造了机会。

  3. 2 “以设计为导向”的应用模式

  “以设计为导向”的 MALL 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正式学习模式,关注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内容设计以及学习者需求,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泛在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学习模式。“以设计为导向”的 MALL 和“以内容为导向”的 MALL 不同,前者的关注点并不是传统教育模式的由老师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而是强调让学习者定义自己的学习内容,决定自己的学习进度,甚至为其他学习者提供学习材料,因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刺激 - 反应”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只引导和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构建。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所需信息的学习方式,移动技术的发展为泛在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技术进行自主的、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进而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大部分 MALL 项目都把重心放在非常正式的语言学习环境上,总是关注如何向学生传送测试、词汇学习等老师认为与学生需求相关的内容。但如果将语言学习的非正式的一面也考虑在内,就会发现其实 MALL 所具有的潜能远非于此。为此 Fallahkhair等人[22]建议将与真实情境非常接近的、基于电视的内容融入语言学习中,然后让学习者自己把握自己的学习。

  Fallahkhair 等人[22]提出,支持无线网络的手机应该具备更强大的功能,并建议开发一种将手机和交互式电视结合起来的跨平台系统,供学生实施非正式语言学习。他们都认为,尽管移动设备可支持多种模式的个人活动和移动学习,但是在支持真实的、浸入式的学习内容上却显得力不从心。与此相反,交互式电视能够呈现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和真实的、渗透于生活情境的学习内容,例如新闻、肥皂剧、纪录片等电视节目展示了目标语及其相关文化和使用语境,由此为强化语言学习提供了可能。

  Cho 等人[23]曾经略述了“移动课程软件系统”的设计,这种课程软件可支持来韩国学习韩语的学习者充分利用该国都市随处可见的无线热点。他们尝试采用一种游戏模式,让韩语学习者利用手中的掌上电脑和无线网络,通过喂养网络宠物或给他们洗澡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Cho 等人认为这是一种能够促使学习者积极参与的活动: 学习者通过该系统阅读或听懂韩语指令,以完成照顾电子宠物的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解决与语言学习相关的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和听力等方面的难题。如果学习者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也可发短信、网聊或打电话,向自愿协助他们的韩语助教求助。他们的所有表现都被系统记录下来,发送给老师,使老师能够监控到他们的学习过程。这一系统的设计把正式和非正式学习模式都融入到 MALL 中,即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受到老师监控的同时,他们也可选择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访问系统。

  Cui & Bull[24]也设计了一种智能辅导系统---TenselITS.这是一种专门为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设计的系统,通过构建基于学生个体多种境脉信息基础上的学习者模型,帮助他们学好英语的动词时态。

  该系统设计将学习者现有知识状态、所处位置、在该位置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被打搅的可能性、可用于移动学习的时间等因素都考虑其中,因而是一种自适应性很强的系统。

  基于移动便携设备的“以设计为导向”移动语言学习具有很高的移动性,能够更好地支持学习者实施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可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的环境需求。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习者应该始终保持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而不是接收老师事先为其准备好的材料。在综述相关研究基础上,Viberg & Gr?nlund[3]提出了有利于 MALL 实施的建议: 将移动技术融入正式与非正式境脉中; 使学习者在真实学习境脉的学习中获得乐趣; 让学习者参与学习内容的创造。这些其实都是基于“设计为导向”理念的建议。

  4 总结与启示

  Kukulska-Hulme & Shield[1]指出,当前有关移动技术的学习应用研究已经有了明确的分类。那些“以内容为导向”的研究关注更多的是正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基本上是如何借助短信息或网站向学习者发送学习材料的项目,这也成为这种 MALL 应用模式的最大特征,其中很少涉及支持学习者协作或交际的因素。Dias[19]是较早提出以高端移动设备支持学习者互动的研究者,但是就已知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移动学习项目中,很少尝试以 MALL 促进学习者的协作和知识联合构建,南安普敦城市大学的 JISC 2005 项目即是其中一例。

  其它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非正式环境的则主要是基于设计的应用模式,所涉及的主要是与活动设计有关的问题。Malliou 等( 2004) 也指出,那些关注活动和项目开发的理论是一些支持协作性学习、情境化学习、自主学习和经验式学习的理论。有些学者对 MALL 的研究重心重新定义,将其转移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移动设备支持语言学习实践社群构建,尤其是受试对象被分割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情况下。

  目前,MALL 研究仍处于发展初期,尤其是在国内。至今为止,以移动设备支持非教师主导的学习活动的研究并不多。与此同时这些 MALL 研究与应用大部分都是实验性的、小规模的或短期性的,难于对 MALL 的有效应用模式给出指导性参考。本来像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是很有支持协作学习潜能的学习工具,但大多数教学尝试总是将其用于支持老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而忽略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学习。最近几年,伴随着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MALL 也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从纯师生交流和基于文本的模式向多媒体和协作学习模式转变,支持学习者在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中不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如何充分发挥移动技术优势,实现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持续学习、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是未来 MALL 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