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近年来神东煤炭集团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效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23 共4746字
论文摘要

  0 引 言。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企业管理变革的创新领域之一,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之一。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成立了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导委员会,要求所有央企必须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并明确将社会责任管理作为13项管理提升重点领域之一。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仍在60%以上。缺气少油富煤的国情,决定煤炭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既担负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经济责任,更担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稳定大局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必须在社会责任方面起表率和带头作用。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以下简称“神东集团”)是神华集团的核心煤炭生产企业,地处蒙、陕、晋3省区资源富集区,拥有19个煤矿,年产量超过2 亿 t.神东集团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由传统的小矿井脱胎换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亿吨级、两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累计生产原煤超过18亿t,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3以下。神东集团在依托地方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企业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品牌效应,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在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就业、扶贫帮困、移民安置、地方矿山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神东集团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并于2012年、2013年先后发布了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不断深化,社会责任管理日趋规范,赢得了企业所在地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1 创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绿色能源企业。

  随着全球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企业环境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受到人类社会的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及生态建设的统一与协调,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步型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绿色发展无疑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从20上世纪90年代起,神东集团就确立了“产环保煤炭,建生态矿区”的环保理念,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绿色矿山企业”为目标,在建设2亿吨级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1.1 建立发展模式。

  神东集团通过成立环保绿化管理委员会,使生态建设工作上升到企业战略决策的高度;设立与煤矿同级的环保管理处,使生态建设工作实现了专业化、职能化管理;组建专业的种苗基地、管护队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使生态建设工作实现了专业化运作;按吨煤提取生态建设资金,使生态建设工作形成了长效机制;积极创新绿色环保开采模式,在煤炭生产的源头上,推行集中式建设和规模化生产,使污染物排放降至最低;建立环保专业化管理机制,统一建设、管理环保设施,将污染物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在煤炭生产流程末端,创新了“三废”资源的产业化、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建设煤矸石电厂、建设瓦斯发电项目,使矸石、煤层气有效利用起来;建设矿井水处理厂,矿井废水经处理后用于生产、生活与生态使用。通过以上途径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煤炭企业绿色发展。

  1.2 树立先进环保理念。

  在集团内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理念,融入生产管理全过程,不断深化“产环保煤炭,建生态矿区”的环保理念,并创新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三期”“三控三用”的绿色发展理念与模式。

  “三期”环保理念是指采煤之前实施大面积综合治理,有效增强区域生态的自我保护功能,提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抗开采扰动能力;煤炭开采过程中,创新应用绿色采煤技术,使生产实现清洁化,最大限度降低对采区周围生态的影响;煤炭开采后,通过建设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实现“开采一次性煤炭资源,建设永续利用生态系统”的建设目标。

  “三控三用”环保理念主要针对煤炭开采中形成的水、气、渣等“三废”资源,通过开采源头上严格控制、开采过程中依法合规处理、开采末端科学、合理利用,将煤炭井下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将生产源头控制与过程治理相结合,实现清洁生产与循环利用。

  1.3 构建环保管理体系。

  神东集团建立和完善了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为核心的互相联动的环保管理体系。“三大体系”三位一体,指标一致,纳入统计的污染源全部进行了监测与考核,确保了环保全面合规与风险预控,确保节能减排任务指标的完成。

  1) 统计体系。神东集团建立并形成了公司、矿 (厂、处、中心)、科队 (车间) 3 级统计体系,配备了统计专(兼)职人员。

  2) 监测体系。神东集团环境监测工作实行3级管控,第一级管控为环保设施运行实时监测,由专业化服务单位负责;第二级管控为监督性监测,由环保管理处环境监测站负责;第三级管控为地方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和自动在线监测,每年委托属地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在线监控实现了实时信息化管理。3级管控监测体系确保了污染源全时段受控与污染源达标排放。

  3) 考核体系。建立了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并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纳入了“五型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与“本质安全管理”检查体系。

  1.4 创新系列防治技术与模式。

  创新采前、采中、采后的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全面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努力做到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创新采前生态功能防护圈构建技术,有效增强生态环境抵抗开采扰动的能力。在矿区50 km范围内建设风沙区和水土流失区,大面积建设网障固沙与林草绿化相结合治理风沙危害,建设矿区绿色屏障,形成“外围防护圈”.在矿区周边山地,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形成“周边常绿圈”.在厂区、生活小区因地制宜实施园林化建设,建成“中心美化圈”.

  2)创新采中井上下互动的绿色开采技术,源头上有效控制“三废”排放。据调查,我国96个国有重点矿区中,缺水矿区占71%,其中严重缺水矿区占40%[2].面对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和水资源流失的突出矛盾,神东集团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采用大断面、整体切落保水开采技术,减少地表上覆含水层漏水。根据各矿井所在区域的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用水需求,创新了矿井水收集处理利用模式,最大程度实现了环境与经济效益。对所有井下煤尘实行巷道喷雾与水幕喷洒措施,有效控制煤尘污染,保证井下作业环境清洁,使员工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对于升井煤炭形成全封闭的储运系统,皮带走廊、原煤仓、产品仓及装车塔等各环节都实现了“采煤不见煤”的全封闭管理;对于外运煤炭,研发应用封尘固化剂,对已装车煤炭的表层进行喷洒,大大减少了对途径铁路线造成的煤尘污染。

  3)创新采后持续稳定区域生态构建技术,使生态资源实现永续利用。针对采煤沉陷区治理等老大难问题,神东集团通过积极探索,实施封育围护和人工促进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措施,全面修复煤炭开采对局部地表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神东集团累计建设超过25 km2的生态经济林,先后与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合作建设了沉陷区生态经济林试验示范基地,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建设了微生物复垦试验示范基地,与陕西省水保局合作建设了长柄扁桃(野樱桃)示范种植基地,解决了干旱、贫瘠、裂缝断根等制约沉陷区生态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企业、政府、农民三方共赢的格局,实现沙漠增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1.5 神东推进绿色发展的主要成效。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神东集团建成了首屈一指的“绿色煤都”.目前,矿区开发面积约145 km2,而生态治理面积却超过210 km2,达到开采面积的1.5倍,矿区植被覆盖率也由开发初的3%~11%提高为70%以上,形成了功能完善、系统稳定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神东集团先后荣获“中华环境奖”“中国能源绿色企业50佳”“全国绿化先进单位”“中国环境保护示范单位”“中华环境友好煤炭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神东集团所属的上湾煤矿、大柳塔煤矿、大柳塔活鸡兔井、保德煤矿被列为“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其中上湾煤矿于2011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

  2 改善矿区环境创建和谐社区。

  煤炭企业和地方发展的相互依存度在逐步提高,坚持成果共享无疑是实现互惠互赢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对地方来讲,可借助企业的技术、资金、管理平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于企业来讲,可依托政府提供的优质资源,使自身先进的生产力落地生根,客观上也有助于优化地方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依据这一理念,神东集团严格落实国家《煤炭法》《土地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矿区所在地3省4市8旗县的有关规定,本着“损坏什么,补偿什么”的原则,建立健全了《神东搬迁与塌陷补偿管理办法》,做到了依法合规,有据可循,为制度化、流程化推进搬迁补偿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既稳定和延续了以往的搬迁和补偿秩序,同时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采空区群众的认可。

  2.1 村庄搬迁和塌陷补偿。

  根据《神东搬迁与塌陷补偿管理办法》规定,对符合以下情形的进行整体搬迁或予以补偿:一是对因煤炭开采导致居民点房屋及其它建筑物塌陷,或水源泄露等造成居民无法维持生活或已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的,予以搬迁;二是对因煤炭开采导致耕地、林草地、水源、坟墓等塌陷,造成损失的,予以补偿;三是对塌陷的道路、供电线路、库坝等设施单独立项进行补偿,对地表裂缝进行回填,对山体滑坡进行清理。

  2.2 新农村建设。

  神东集团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村庄搬迁由原来的货币安置和零星安置向集中搬迁过渡。由企业出资,地方政府组织兴建移民新村,是神华集团和地方政府共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实践活动,是进一步发挥驻地企业优势、促进地企和谐、创建一流发展环境的惠民工程。体现了神华集团促发展、惠民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加快当地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健康发展,是地企合作、共建和谐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3 社区和谐发展。

  企业通过公益慈善行为,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改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发展,同时企业形象也能得到改善,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3].神东集团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把反哺地方、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使命。从矿区开发建设以来,除上述搬迁安置和塌陷补偿项目之外,累计在蒙、陕、晋境内投入公益资金25亿元,主要用于解决地方的生态环境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与改造、特色产业发展、医疗卫生以及捐赠等,有力地支援了地方的经济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矿区所在地伊金霍洛旗、神木县、府谷县由开发前的全国贫困旗县,先后跃居全国百强县。

  4 结 语。

  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企业塑造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神东集团作为国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在向社会提供优质煤炭,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获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赞誉,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双赢。在煤炭消费需求放缓,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的情况下,国有骨干企业必须进一步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使命,更加重视社会责任建设,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只有把社会责任当作是企业的一种文化力量,使之成为创新和提高竞争优势的助推剂,将责任融入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在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构筑起良好信誉、品牌和持续的创造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辅导手册[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

  [2] 孙春升,高 峰,刘玉鹏,等。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3] 彭华岗,钟宏武,张 蒽,等。 企业社会责任基础教材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