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发现学习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23 共2290字

  发现学习法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的探索。本文分析了发现学习的内涵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引入发现学习的必要性。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推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的阅读教学发现学习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来说表现在:放羊式的发现,散乱化的课堂,肤浅化的解读,变味儿的语文课。

  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如何让发现学习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真正发挥效用,是当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亟待补充和精细化完善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发现学习的内涵
  
  发现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学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明确提出来的。布鲁纳所说的“发现”,含义比较广泛,他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日本大桥正夫对发现学习做了进一步的界定,他认为:“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发现学习就是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创造一种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自行发现知识的过程。简单地说,发现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强调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所以说,发现学习法也叫问题法、探究法。发现学习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为途径,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从本质上说,发现学习法就是一种教会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

  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引入发现学习的必要性
  
  2.1 教师主宰课堂,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宰,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以自己对文本的阅读、认识和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和体验,课堂上过多、过细、过滥的提问和回答代替了学生的诵读、品味和感知,这从本质上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利,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些论述都指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的主体,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作者的交流,阅读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2.2 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教,学生学,这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什么,怎么教,皆由教师说了算,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演变成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授和灌输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了。当然,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所以,师生自然而然地都把目光集中到高考上,这种功利意识使教师不由自主地关注高考,在课堂上潜意识地落实高考。备课时,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考点、知识点;课堂上分析讲解时,教师会不自觉地按高考试题的形式肢解文章内容,讲解分析;课后根据高考考点,设计大量的练习题,通过题海战术训练学生的答题技能,却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轻视学生对文本的诵读、感知和体验。长此以往,不但会使学生丧失主动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会使学生的思维理性化,使学生不会感悟,不会思考,也不会理解,不会表达。使传统的阅读教学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迷雾中迷失方向。

  2.3 解读文本单一,压抑学生的探究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参上对作品的解读奉为不二的法宝,在分析作品时,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参的定论上。当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与教参偏离时,便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和肯定,似乎唯有教参上的理解和定论才是绝对正确的,这种单一化的文本解读倾向,压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文本解读本来是多元化的,应该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大胆向权威挑战。学生本来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探究,独立的思考和见解,有自己的判断和认识,却在这种单一化的文本解读中被压抑。

  2.4 阅读教学程式化,限制学生的创造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方法单一,形式死板,不管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是小说、散文、诗歌,一律按照“一导入、解题,二作者、背景,三概括段意、分析课文,四总结主题、分析写法”的固定模式开展教学。教师一味地讲解分析、灌输注入,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不管同意与否,只能被动地接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即使是再优美的文本,也被教师肢解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学生完全丧失了自己,泯灭了自己的创造性,成为被灌输的容器、被填的鸭,学生完全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厌恶语文,甚至是憎恶语文。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传统的程式化的模式,使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教师的肢解分析使语文课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魅力,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更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3 结束语
  
  发现学习法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的探索。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推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并大胆尝试,试图构建一种真正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群言。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习。2001,(7-8)。
  [2]缪旭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的考释与指向[J].湖南第二师范学报。2009,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