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23 共5130字
摘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教一批新生,笔者都会无比自豪地对学生们讲:语文即生活,生活就是语文的外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审美,而语文课堂正是审美的殿堂。可现在笔者越来越觉得,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沉闷单调、缺乏活力,学生学习低效。面对新课程改革,虽然广大语文教师也在想方设法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成效,但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教学低效的问题。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笔者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谈谈看法。

  一、少教多学,放飞思想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学生学习不主动,其主体作用就得不到发挥,教师讲得再好也是白搭。在传统的师本教育中,教师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教师绝对服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近年来",以生为本"的新理念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教师的作用和价值最大地体现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以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等方面。换句话说,就是要少教多学,即减少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改变重视教学内容、容量的观念,精心改进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吸取自己需要的、有用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开展"少教多学",效果会比初中更好。因为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前,笔者在教学中一直不放心,总怕学生不能把知识点吃透,对学生不敢放手。后来经过尝试,笔者发现:可以先利用导学案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活动、讨论,生成新问题,最后再通过"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一起质疑、探讨、展示、交流、提升。上课其实就是生生、师生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利用拓展感悟等环节对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笔者现在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学生自学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去自学;学生能自己动手完成的,就让学生去动手完成;学生能自己思考出结果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学生能讨论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少教多学的尝试,让教师成为研究者。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学习,并不断运用新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放手,前提是教师转变观念,结果是放飞学生的思想,让语文课成为师生共享的过程,实现了"少教"和"多学"的双赢。
  
  二、明确目标,充分备课
  
  所有的一线任课教师都很清楚:一节课上得好不好,最基本的一点是要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准不准确,清不清楚,有没有完成,完成得好不好。可以说,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所有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而大谈特谈教学的有效性,那无异于缘木求鱼。但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凭经验或照搬教学参考书,盲目套用,随意性很强,所定的教学目标很多时候是重复往年的,内容宽泛抽象,过于笼统,缺少针对性。结果是,教师讲得雾里看花,学生听得晕晕乎乎,语文的本真之美远离了我们的课堂,学生也远离了语文。

  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明确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备好每节课,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三、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出好戏首先要演好序幕,一部乐曲一定要谱好前奏,同样,一堂好课也需要拟定精彩的导语。课堂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渴望获得知识,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给高一学生讲解《金岳霖先生》时,笔者说:"大家现在坐在这里学习,都是想进入高等学府深造,那么,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您心目中的大学教授又是什么样的?你希望他们有何特点?"这样的导入,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粒石子,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很多学生立刻就想知道当初西南联大里有名的教授们有何特点,对《金岳霖先生》的阅读自然就有了很强的主动性。最后,学生对金先生性格特点的把握,以及对金先生的人格、精神的理解都比较透彻。高考前的高三学生一看见活页题就会觉得累,笔者在进行传记文本《十年一觉电影梦》的练习前问学生:"大家喜欢看电影吗?喜欢看谁导演的电影?看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吗?"很多学生被这几个问题吸引住了,不但阅读文本的速度加快了,完成练习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对文本中的李安也印象颇深,甚至后来写作文时还经常以这次的阅读内容为素材。总之,不论是直接导入、悬念导入、设问导入,还是创设情境导入、温故知新导入,都要找好切入点,活跃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创新设计,活用方法

  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本就应使用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通过美读学习语文

  就古典诗词教学来说,要想保证学生的感知到位,美读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所谓美读,就是学生通过对文本进行有节奏的情感化阅读,最终达到深化认识的目的。例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整首词进行有节奏的朗读,最终对整首词有所体会。但是很多学生对阅读节奏的认识并不全面。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浪遏飞舟"等相关短语引导学生了解词的整体意境。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诗眼、关键句、精妙处等,选择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美读,体会诗词字句,感悟诗情画意,提高鉴赏能力,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二)运用音乐学习语文

  大多数高中生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学生会因此出现无法迅速接受、掌握知识的情况。有效解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音乐教学,学生更易接受所学内容。例如,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时,教师可以配乐教学,让音乐的优美旋律引发学生心灵的颤动和共鸣意识,从而使其陶醉于音乐所营造的情境中,更好地体会作者李清照当时的心态,也才能将所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理解得更准确。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在活动课上让有舞蹈天赋的学生伴舞,其他学生配乐朗诵学习。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播放了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又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语意,效果非常好。如果教师能够大大方方地有感情地唱出这首歌,效果肯定会更好,学生会一辈子记住老师的歌声以及老师讲的这节课。

  (三)通过竞赛学习语文

  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上多组织一些竞赛,一方面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用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学习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一时,笔者组织了诗词朗诵(或背诵)比赛: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出两名选手参赛;内容以本专题的诗词为主,可以拓展;各组均出一人为记分员,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事实证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超出了笔者的预料。当然,活动中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语文学科的教育作用得到了彰显。

  (四)运用多媒体学习语文

  在讲解《汉字王国中的人》时,笔者运用 PPT,将汉字的起源、有趣的字形组合等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出来。现代化的技术集听觉、视觉为一体,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感知,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搭建平台,平等对话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中间,要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并交流,真正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个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会决定其学习习惯,也会决定其学习品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做到表情自然,态度和蔼可亲,要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允许学生出错,用心灵贴近心灵,用尊重赢得尊重,聆听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不同时段都有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小结归纳,有效提升
  
  我们平时教作文,一般都讲求凤头、猪肚、豹尾,无非是说作文开头要精彩,中间内容要充实丰富,结尾要结得有力。也就是说,每一部分都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共同构筑成一个有机整体,呈现给读者的才能是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同样,作为一堂优质课,无论是开头的导语,还是中间的教学内容,以及最后的课堂小结,只有每个环节都追求完美,才能构建一个完整、高效的语文课堂。此外,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是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段,如果课堂教学能有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小结,就能引导、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实现强化巩固,还可以使学生提出富有思考性、启发性的问题,再次把教学推向高潮,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善于启发的语文教师都高度重视最后的课堂小结。

  语文课上,掌握知识只是学习任务之一,更重要的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仅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集中于课堂小结中。如《落日》一文的教学中,笔者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朱启平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本篇通讯中流露出的感情,还在课堂小结时再次强调,强化主题,让学生体会这种自豪、骄傲的感情,以促成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实,无论是阅读教学课,还是作文训练课,前后知识都有着一定的连贯性。为使学生明确本节课与上一节课或下一节课的联系,教师往往会在教学开始时简要复习上一节课学过且本课教学要涉及的知识,或者在本节课结尾时,指出本节课与下一节课的联系,这样小结就有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如在讲授《劝学》《师说》两篇文言文时,就可以简单地概括这两篇课文都跟"学习"有关:《劝学》主要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师说》重在说明一个人要取长补短,可以把任何人当做自己的老师,只要这个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就要向他学习。两篇课文有相通之处,稍加提示,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掌握。

  语文教学不同于理科教学,它的启发意义和教育意义尤为深远。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结,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生在每个板块、每一节课、每个学期、每个学年都能及时地进行小结,就能比较系统地构建起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当然,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小结,都必须使课堂小结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课堂导入引人入胜,结尾扣人心弦,学生才能学得清楚,学得轻松,学有进步,学有提升,我们的语文课才能更为有效。

  七、终身学习,提高素质

  说一千道一万,想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作用,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论是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解读,还是对语文文本的"个性化"思考,都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因为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稍一松懈,我们就可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比如,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有如诗如画的意境,清新隽永的语言,自然纯真的情感,独特深刻的哲理,错落有致、灵活多变的句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要求,而阅读散文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面对高考,很多教师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肢解文本,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导不够,造成学生此方面能力的缺失,使学生既体会不到散文的语言美,更感悟不到散文的情感美。有些教师把散文教学处理为一般的议论文教学,将之变成了简单的筛选信息式的教学,使学生把作者所要表达的艺术感受和艺术观理解成一些生硬的条条框框。这样的教学违背了感知文本的初衷。

  因此,只有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才是对有效教学最根本的支撑。只有教师的自身修养和执教水平提高了,才能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进行游刃有余的点拨和指导。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工作任重道远。但笔者还是坚信:只要我们能改变观念、创新设计、激发兴趣、平等对话、有效归纳、终身学习,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帮助学生演绎出诗意的人生华章!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2]吴有元。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考试(教研),2011(10)。
  [3]黎玉伟。浅探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J].课外阅读(中旬),2011(12)。
  [4]杨建红。如何活跃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2010(1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