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的问题及改革

来源:教育与考试 作者:张传刚
发布于:2020-02-20 共8886字
高考语文论文精心挑选范文10篇之第十篇: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的问题及改革
  
  摘要:我国高考汉语作文存在考场写作时间不足、命题和阅卷理性不足以及成绩区分度不高等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合卷考试。应当把作文从语文卷分离出来, 单列设卷, 独立考试, 更好地发挥出高考作文应有的检测、选拔功能, 促动语文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进而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考; 作文; 单列;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发[2014]35号) 提出要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 科学设计命题内容, 增强基础性、综合性, 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 加强评卷管理, 完善成绩报告。”[1]高考语文也面临着改革的要求, 高考作文是其需要变革的重要方面。高考作文在试题设置、评分阅卷和考察效度等方面存在着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因此, 应该从更深层次上推行高考作文的变革, 以适应新教育改革的需要, 更好地发挥出高考作文应有的检测和选拔功能, 促动语文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高考语文
 
  一、高考作文存在的问题
 
  恢复高考以来, 高考作文命题、评测等各个方面工作都在不断地改进提升, 为选拔优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 新世纪以来的高考作文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 高考作文写作时间不足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 一直有考生提出考场写作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也有学者专家提出过相关的意见。高考作文考场写作时间不够用这一客观事实存在已很长时间了。从数字上来看, 虽然语文卷分值增加, 考试时间也随之延长, 但是其增加的时间实际上是缩水的。从递增效应的角度来说, 时间不是增量式地延长。语文卷 (全国卷) 分值由150分增加到180分, 考试时间由150分钟相应增加到180分钟, 时间增加比没变, 没有增量式延长时间, 比如说延长到200分钟。在现实情况下, 考试时间非但未增反而缩水。江苏省2016年高考语文科分值为160分, 另设有附加题40分, 其中作文分值为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对于文科考生另增加30分钟考试时间。对比来看, 延长的时间与原来的试卷分值时间比不成比例, 分值增加了, 但答题时间没有得到相应的延长。从递减效应的角度来说, 延长部分的考试时间, 其有效性大大降低。考生经过两个多小时劳心劳力的做题后, 心力交瘁, 延长时段的运用效果肯定比较差, 单位时间答题效益也缩减。如此情况下, 高考作文的写作时间依然会捉襟见肘。
 
  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曾进行一个比较大的调整尝试, 把阅读题量由1300字增加到了近3000字, 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快速阅读的能力。结果在考试中, 很多学生没有完成阅读题。此设计初衷虽好, 但忽略题量增加带给写作的影响。在阅读题都做不完的情况下, 考生用于写作的时间就可想而知了。即使考生完成了写作, 也是仓促之作。这样的作文不是学生真实写作水平的呈现, 自然也考查不出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 如此就背离了作文考试的设计初衷。
 
  总体来说, 随着高考语文科分值的增加, 相应增加的试题容量将会进一步挤压考生的考场写作时间, 作文时间不足的情况依然会延续下去。正如温儒敏先生所批评的:“现今的高考语文几乎都是做完全部考题之后, 再做作文, 往往剩余时间不多, 作文只能草草收场, 本来最适合考察综合素质的, 却变成最难考出水平的。这也是高考作文的一弊。”[2]随着新高考语文的到来, 高考语文科目总分增加, 但考试时间未随之成比例延长, 这一弊端将会进一步凸显。
 
  (二) 高考作文理性不足
 
  我国高考作文存在偏重文学性、应用性缺位等理性不足的毛病。在命题上, 我国高考作文多关注考生的感性认识。细数恢复高考以来的高考作文题, 多数偏向于文学性, 对考生理性思维的考察重视明显不足。在作文阅卷评分上, 也存在重视文采的倾向。据刘兴波统计, 在2000~2009年的243篇高考优秀 (满分) 作文中, 散文体有109篇, 占总数的45%之多。众多的考生之所以选择散文体, 主要是因为散文体在抒情语言的运用上易于展示文采, 而文采是吸引评卷老师的加分项。[3]45%的高比例也的确能说明文采在评卷中发挥的作用。江苏“争议作文”《怀想天空》起初综合评分为37分[4], 也有文采缺乏的因素。
 
  理性不足还表现在我国高考作文对考生的应用写作关注不够。多年以来, 在高考作文中应用写作基本都是缺位的。与文采飞扬对照鲜明的现象是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持续下降, 相当多的一部分大学生不会写简单的小论文和应用文, 甚至一些博士生的语言文字水平也相当薄弱。
 
  孙绍振先生认为, 理性思维能力不但是为文之本, 而且是为人之本。他指出, 欧美国家高考作文重在关注考生的理性认识, 重点检测考生的思想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不论是美国, 还是澳大利亚、英国, 作文的命题都是理论性的。法国是哲学性质的。新加坡甚至规定只能写议论文, 不能写抒情散文。[5]这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三) 高考作文区分度不高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 但就实际的语文作文分值分布来看, 考生作文得分的分差不大, 有着非常明显的趋中现象, 高考作文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其对考生写作能力的区别和选拔功能。据调查, 在北京、福建等省市连续四五年的高考作文评分中, 二等卷占75%~80%, 一等占8%~10%, 35分以下的三、四等不到20%, 趋中率畸高。对此, 温儒敏先生呼吁要改变这种状况, 建议要把二等分的“大肚子”缩小, 增加高分比重。[6]据统计, 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分数41分以下的作文只占到10%多一点, 56分以上作文仅占4.05%;2014年的陕西省高考作文区分度仅为7.7%, 与测量学不小于30%的标准相差甚远。[4]
 
  高考作文区分率低产生了严重的弊端, “一是降低了高考作文测试的效率。作文占60分, 最理想的情况是将要选拔的考生分为60个等级。现在的情形是, 大量考生集中在35分到50分之间, 意味着35分之下和50分之上的分数意义很小。作文的区分度其实由60分变为16分。二是带来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包括科目内的不公平与科目间的不公平。科目内的不公平是指优秀的考生花费时间和力气写作, 得到的分数与一般的考生随便写写相差不多。科目间的不公平, 是指做同样60分的数学题、英语题或者文综、理综, 考场上花费的时间和平时学习花费的精力远高于写这样800字的作文, 但得分却艰难得多。”[8]
 
  (四) 高考作文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察效用不大
 
  无论是在纸媒时代, 还是在信息数字化时代, 对相关语言文字信息进行采集、加工、传递等工作, 都必须通过写作这一路径来实现。对于个人来说, 写作能力则是其综合能力的体现。一篇作文的完成是考生多方面能力合成的结果。但是, 目前我国高考作文对考生汉语写作能力的评测作用并不明显, 测试选拔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一些媒体对于大学生写作能力担忧的报道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高考作文并没有把那些写作能力弱的考生筛查出来, 这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形成重阅读轻写作的局面。由于高考作文筛选效应低, 高考作文对中学语文写作甚至起到了负面引领, 致使中学语文写作课上与不上都是一个样, 学生练不练习写作都是一个样, 这导致学生汉语写作能力普遍下滑。早在2005年, 就有“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学博士”的报道。[9]十多年过去了, 关于博士写作能力低下的报道并未绝迹。2016年4月,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吉德在评审一篇教育部抽检的博士论文后, 称该论文差到让他愤怒, “我从未见过这种让人晕倒的论文, 不仅观点完全论述不清, 而且通篇都是各种资料堆砌出来的, 最可笑的是, 标题雷人、语句不通, 连小学生都不会犯这种错误。”[10]当然, 这些可能是极端的例子, 不过, 大学生写作能力弱是不争的事实。一直作为中学教学指挥棒之一的高考作文, 显然没能充分发挥出对考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引导作用, 在高考选拔环节也未能充分发挥对考生写作能力的甄别筛选功能。
 
  二、高考作文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高考作文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 既有教学方面的不足, 也有考试方面的缺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 考场作文时间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阅读与写作合卷考试。目前我国高考语文卷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察, 二是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察。考生在答题时需要二者兼顾, 同时又要考虑得分效益最大化。在综合卷的状况下, 考生在拿到试卷后, 对于答题顺序实际上是没有选择权的, 考生只能是在完成前面相关题目后, 再进行作文写作。因为从分数层面来说, 以150分卷为例, 非作文题目分值是90分, 作文是60分, 考生当然要先从分值大的项目先入手, 在完成前面的题目之后再进行作文写作。再者, 前面90分阅读类的题目相对客观性更高一些, 没有作文分数那么大的弹性。在客观可得的情况下, 为了多得分, 考生也只能选择这样的答题顺序, 对作文则退而求其次。而且, 作文分数高低差别不是很大, 评分结果存在许多偶然性因素。如果作文对题了, 虽然是匆匆写就的, 说不定也能得很高的分数。总而言之, 作文只要写了, 大差不差, 就能给一定的分数。如此, 若考生在阅读题部分答题时未能控制好时间, 就会导致用于写作的时间过少。阅读与作文的合卷, 形成掣肘的局面, 并没有取得1+1>2的效果, 反而变成了相互消耗的状态。
 
  其二, 高考作文的偏文性和理性缺位源自语文教学的偏文性和高考作文评卷的偏文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就偏向于文学性。语文教材篇目的选择上多以文学作品为主。在上世纪90年代关于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讨论中, 工具性被抛弃, 所以在教材编写时, 文学性占了主导地位。教师在文本教学中, 也偏重于文学教学, 乏于理性思维训练, 对于语言运用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作文教学及写作训练中, 教师对学生多强调写作要有文采, 不注重学生思辨的理性思维培养, 也不把应用文写作练习放在心上, 甚至根本就忽视应用文写作的存在。此外, 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也偏文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生动传神”“语言优美”, 几乎都是文学创作倾向的标准。[11]判定一篇文章是否有文采很简单, 而要判定其是否深刻、丰富、有创意, 则较为费时费力, 于是快速地判定一篇作文是否为好作文, 文采就几乎成了唯一标准。这样的标准反过来又促使考生为博得评卷者的青睐, 千方百计增加作文的文采, 致使高考作文文艺腔弥漫不散, 理性思维缺位。
 
  其三, 高考作文区分度不高主要缘于考场作文的局限性和评分效果不理想。由于时间、思维和考场发挥等原因的影响, 考生的作文很难尽善尽美, 故而考场作文不具备得高分的客观条件。但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制定中没有考虑到这一情况, 仍以正常写作时的高要求高标准来对考场作文进行评判, 这就导致高考作文中的高分作文偏少。从评阅上看, 由于作文评阅的主观性强, 为多快好省地完成阅卷任务, 阅卷老师在进行作文评分时趋于保守, 囫囵打分以求减少麻烦, 导致好作文不一定能得高分, 差作文也不一定得低分, 导致作文分数趋中的结果。此外, 评卷也不够细致。高考作文评卷时间紧任务重, 阅卷教师无法认真细致地阅读每篇高考作文, 致使优秀作文与非优秀作文很难被区分, 高分低分的界限因而也很模糊。高考作文分数的趋中现象得到赵静宇[8]、关丹丹[13]、宋如郊[14]等很多研究者的关注, 也提出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 但是这些意见和建议多停留在对高考语文方案的修修补补上, 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于高考作文方案改革的推动效果不大。
 
  其四, 高考作文对考生写作能力考察失真的根源在于高考科目考试方案设计。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 把高考作文作为语文卷的一部分, 作文成绩计算在语文科中。在录取时, 又以各科总分成绩为录取依据。以全国卷来说, 语文卷总分150分, 作文占60分, 仅为总分的三分之一强;高考全科目分数加起来是750分, 作文在高考中的占比不到十二分之一。写作能力是个人一项重要的基本能力, 是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 其重要性远不止是十二分之一的比重。把作文计入总分的计分录取设计, 严重稀释了高考作文对考生写作能力考察的效用, 降低了作文对个人综合能力评测的效果。一个人的写作能力通过作文呈现出来的分数可能和其做对20道选择题的得分是一样的, 但是其写作能力和这20道选择题的分量并不一样, 写作所承载的能力可能要远高于完成20道甚至30道选择题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作文应该是高考的作文, 而不单单是语文卷的作文。
 
  三、高考作文改革的策略
 
  关于高考作文考试改革, 温儒敏曾提出将高考语文分为两段进行, 第一段考非作文试题, 在规定时间交卷后, 考生再开始写作文, 以此来保证考生有充裕的时间写作文。[2]胡银萍针对作文题都放在语文高考最后一部分的传统做法, 提出要把作文放在语文考试的第一部分, 并限定在一定时间内交作文答卷, 使考生在提笔写作文时免受前面考题的影响, 保证答卷能真实反映作者的写作能力。[16]其实, 这些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考作文存在的上述问题, 因为在合卷状态下, 无法改变作文作为语文考卷的附庸和其分值受到语文卷整体制约的境况。若要保证作文有充分的写作时间, 突出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察, 就须把作文从语文卷中分离出来, 与非作文试题卷并行, 单列成一张试卷, 单独考试, 并增加实用类写作题目, 方可解决高考作文前面所列的问题。关于高考作文单列考试的具体操作构想如下:
 
  一是把作文从语文卷分离出来, 单独设科, 独立考试。如此分卷, 从阅读和写作的角度来讲, 就是将阅读卷和写作卷分开。根据语文卷180总分的分值, 可以将阅读卷分值设定在100分, 将写作试卷的分值设定为80分, 或者增加一些, 提高到100分。单列的写作考试安排同其他高考科目一样设置, 考试时间设定为2.5-3个小时, 给考生以较为充分的写作时间。正如美国的“高考”SAT就高度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 写作部分被单列出来。现行的SAT考试分为SAT-1推理考试和SAT-2学科考试, SAT-1考试科目包括写作、阅读和数学, SAT-2的考试科目包括英语、历史、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五个学科门类。SAT-1用于测试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 SAT-2是为选择专业提供参考依据。在一般本科院校录取时, SAT-1比SAT-2更为重要。从中可以看出, SAT考试中的写作不单单是学科概念上的写作, 而是个人基本学习能力的一项, 其地位与阅读、数学同等重要, 并高于其他一般学科。
 
  对于作文分数的运用, 可采取两种方案, 分两步走。第一种设计方案为, 保持现行的录取办法, 作文得分计入各科目总分, 录取单位仍然以考生个人总分为录取成绩标准;第二种方案为, 将高考作文分数单列, 同时设定作文分数线, 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参考线, 和其他考试科目的总分并行报告呈现。第二种方案是把考生的写作能力单独考察, 作文分数在录取中的权重增加, 加大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察力度。在实际操作中, 先采取第一种方案作为过渡, 待时机成熟, 可适时调整为第二种方案。
 
  二是考试作文题目可分成两个方向, 设置两个题目来进行考试, 一卷两题。目前现行的高考作文都是要求写作一篇文章, 单列出来之后的高考作文, 可依据测量学的研究成果即“增加作文任务数量有助于明显提高作文评分信度”, [13]将高考作文由一个大作文变为一大一小两个作文。大作文可延续现行的文创类题目, 让考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和空间;小作文设置为应用类题目, 侧重于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二者的分值比例设定为6:4或者7:3, 即60+40或者70+30模式。文创类作文重在考察考生的文学表达、创新思维等情况, 应用文写作则凸显考生语言文字的基本运用能力, 侧重在语言应用、规范表达上。对于文章体式的要求, 也可参照美国SAT写作科目Essay的文体结构要求, 设置成相对固定的写作模式, 对考生的写作基本功和写作创新发挥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考察, 同时利于进行较为客观的评分。
 
  三是尝试推行高考作文程式化写作。目前高考作文写作要求基本都是:题目自拟, 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对于文章样式没有具体的要求, 任由考生发挥。在传统科举考试中, 写作考试基本都是程式化的, 从唐代应试诗赋到宋元经义再到明清制艺, 都有着较为严格的写作程式。无独有偶, 美国SAT写作科目Essay的文体结构也有着相对固定的写作要求, 考生要遵循相对固定的写作模式。程式化的写作对考生有一些写作发挥上的限制, 但也充分考察出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程式化写作不仅有利于对考生的写作基本功和写作创新发挥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考察, 也利于进行较为客观的评分。因此, 可组织专家学者依托传统, 吸纳现行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精髓, 制定相对固定的高考作文写作程式, 明确写作的基本样式。
 
  四是进一步加强作文评改的客观性和标准化。在作文从语文中单列出来以后, 要制定更为科学规范易操作的作文评分细则, 尽量增加作文评卷的客观性, 尽可能减少主观臆断造成的偏颇。在作文评改上, 增加作文阅卷时间和阅卷教师, 让阅卷教师有时间充分阅读作文, 减少批改上的误判和误导。加大对作文的书写、格式规范的考察;加大对考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在应用文的评改上, 可参照美国作文的批改要求, 对于文章的格式严格要求, 假如文章格式错了, 不管内容如何, 一律给予不及格分。在卷面要求上, 虽然不能像古代科举考试中处理污卷那样严格要求, 但也要在分数上体现出明显的差距来。总之, 要进一步细化评分标准, 并严格执行, 以此来提高高考作文的区分率。
 
  四、高考作文单列考试的意义
 
  语言能力对个人、国家和整个人类意义重大, 提升语言能力事关国家综合实力提升。[18]写作能力即是语言能力之一, 提升写作能力即是提升语言能力。高考作文单列即把写作单列为一科, 提高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察力度, 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一, 利于减少语文单科考试时间, 减少单场考试的时间压力, 让考生从容作文, 增加作文考察的真实性。作文单列出来, 有了独立的考试时间, 没有原先综合卷上客观题的掣肘, 也没有了长时间答题后的疲惫, 考生可以一开始就进入写作状态, 专心致志进行作文的构思和撰写, 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写作水平, 而不再是急就章。在这样的状态下, 考生的作文水平能够得到较为真实的体现, 阅卷教师也能够读到考生真实水平的作文卷, 有利于维护作文考试的公平性。
 
  第二, 利于减少高考作文的“文艺腔”, 凸显理性思维, 增加作文考察的普适性。高考作文单列, 增加对应用类作文的写作考察, 可以促使高考作文转变文风, 注重理性思维写作, 加大对考生应用类写作能力培养和考察。高考作文其实不是为文学院招考未来的小说家、散文家, 也不是单单为了选拔文学天才的, 而是为了选拔具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能适应大学阶段学习的高中毕业生。因此, 高考作文要突出其选拔人才的普适性, 而不是精英性。
 
  第三, 利于增加作文分差度, 提高差分率, 增加作文考察的公正性。在作文单列的情况下, 由于考生有较为充分的写作时间, 优秀与非优秀作文之间的差距就能明显表现出来, 写作水平的高低以及作文间的得分差都能较好地体现出来。其次, 在更加科学细化的评改方案指导下, 单列的作文评改, 让阅卷教师有了较为充分的阅读时间, 能够更加认真对待阅卷, 敢于打高分, 也敢于打低分, 作文的分差就得以拉开, 高考的选拔性就得以较为公正地体现。这样也利于发现优秀的作品, 减少诸如江苏“争议作文”《怀想天空》类的误判。
 
  第四, 利于促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出高考作文考察的教学引导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一直以来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混合在一起, 在实际操作中, 重阅读轻写作, 写作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学生也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写作训练, 写作教学往往变成了阅读教学的赠品, 可有可无, 教师认为写作可教可不教、教与不教一个样。高考作文单列为高考科目后, 将会改变语文教学中重阅读轻写作的状况, 让教师和学生都高度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从而让阅读和写作教学两条腿并行走路,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五, 利于积累改革经验, 为高考的进一步改革奠定基础。高考的选拔性是不可避免的, 选拔的标准和依据还在不断地发展中。在语言文字关乎国家综合实力的高度上,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欧美国家高度重视本国国民的写作能力, 把写作单列出来考核。我们也应该高度重视国民的汉语写作能力培养, 把高考语文分科为阅读和写作, 尝试进行以“阅读、写作、数学、英语”为“4”的“4+X”高考模式改革, 把写作提高到与原“语数外”同等重要的高度上来, 提升整体国民的写作能力。
 
  把高考作文单列出来成为一科, 并不是创新的做法。我国传统科举考试对考生能力评测的主要途径就是写作。我国现行的高考, 则把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察压缩到了语文科目中, 把写作变成了高考语文的一部分, 降低了写作的比重, 也极大地降低了对学生写作能力及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求。我国高考作文单列考试既是对学生写作能力考察的重视, 也是对本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高度重视。把高考作文单列出来的做法既是对我国传统考试办法的创新式吸纳, 也是对SAT考试的有益借鉴, 将可以解决我国目前高考作文存在的上述问题。高考作文单列设考, 是必要的, 也应该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2][15]温儒敏.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N].光明日报, 2014-03-18 (015) .
  [3]刘兴波.2000-2009年高考作文试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0.
  [4][7]周明龙.高考作文评卷的现状与对策[J].中学语文教学, 2016 (01) :65-67.
  [5]孙绍振.高考作文命题呼唤理性思维[J].语文建设, 2013 (25) :4-7.
  [6]温儒敏.高考作文命题应有更多学理性研究--兼谈语文高考改革[J].语文建设, 2013 (22) :42-45.
  [8][12]赵静宇.从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看高考作文的症结[J].课程.教材.教法, 2015 (03) :85-88+99.
  [9]黄健民.应加强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N].中国教育报, 2006-02-24 (004) .
  [10] 赵实, 沙璐.教授评审抽检博士论文:差到令人愤怒[N].新京报, 2016-05-25 (A16) .
  [11]陈兴才.拯救作文, 从思考为何写作开始[N].文汇报, 2016-12-23 (007) .
  [13][17]关丹丹.高考作文改革与评分误差控制:基于测量学的视角[J].中国考试, 2016 (05) :12-16.
  [14]宋如郊.高考作文评阅工作改革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06) :61-64.
  [16]胡银萍.高考作文如何更准确、更全面地测试汉语写作能力[J].语文知识, 2016 (01) :93-96.
  [18]陆俭明.语言能力事关国家综合实力提升[N].人民日报, 2016-02-17 (07) .点击查看>>高考语文论文(优秀范文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宿迁经贸分院科研处
原文出处:张传刚.关于高考语文作文单列考试的思考[J].教育与考试,2018(02):12-17.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