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教科书的生命观反思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432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生命观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应用探究
  【第一章】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生命观内容探析引言
  【第二章】教科书的生命观界说
  【3.1  3.2】课文主题与课文插图的生命韵味
  【3.3  3.4】人物形象的生命依托与练习中的生命追问
  【4.1】生命观的发展演变
  【4.2】生命观的轨迹探源
  【第五章】教科书的生命观反思
  【结论/参考文献】初中语文课文中的生命观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5教科书的生命观反思

  通过以上对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新时期,人教版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内容发展与嬗变轨迹及其原因的简要考察,可以看出,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蕴含的生命观基本上反映了我们国家对中学生素质与能力方面的要求。由于教科书代表着"法定文化"和"合法化知识",具有相对稳定性,部分社会所需求的生命观念在三套语文教科书中并没有得到合理的体现,因而有必要进行反思。

  5.1关注教科书生命观内容的死亡向度

  5.1.1死亡之于生命观的意义

  死亡,与生命相伴相随,对生命观的理解与体认离不开死亡。任何个体的生命最终必将走向死亡。死亡是每个人必须承受的苦难,是每个个体生命历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方面。逃避死亡无法从根本上认清生命本质的真相。然而,我国中小学教育在传统儒家文化"重生忌死"观念的深刻影响下,通常以积极的、正面的教育为主,对包含消极内容的死亡话题避而不谈。学校教育对生命观教育中死亡教育的严重忽视,造成了学生对死亡认知的两个极端,极度轻视与过度恐惧。轻视者将死亡看成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常对死亡持有无关紧要的想法。恐惧者将死亡看成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常陷入死亡的惊恐中。一些中小学生的自杀行为和杀害他人的行为正是源于他们对死亡的极端认知。因此,我国中小学生命观教育有必要与死亡教育相结合,构建以生死为一体的整体生命观。

  死亡之于生命观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克服人们对死亡的无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加深人们对死亡的体认,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质,实现生命的终极关怀;第二,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命权的实现,在社会上形成人们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群体认同,从而有效遏制社会上人们自杀与他杀的行为。理解死亡是生命观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只有理解死亡,方能理解生命的有限性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只有理解死亡,才能懂得生命的珍贵与活着的不易,才能懂得如何去面对亲人的离去,应对逝者的哀伤,才能懂得应该怎样活,活出怎样的精彩。

  5.1.2直面个人生活中的死亡

  人教10-11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对同生命相关的死亡意识并未做具体的探讨。我国传统的生命观对死亡十分忌讳,在现实生活中,谈论死是中国人的禁忌。源自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往往对死亡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不了解死亡,也就无法真正的认识生命。直面个人生活中的死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需要直面个人生活中自身的死亡,其二是需要直面个人生活中他者的死亡。

  在直面个人生活中自身死亡的问题上,语文教科书应适当补充一些智者和哲人是如何智慧、从容地对待自身的死亡的内容,将"人生从而来,死往何处"的过程清楚地呈现出来,以先贤哲人的生死叩问来启迪学生,着重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直面个人生活中他人死亡的问题上,语文教科书应增补一些关于死亡与自然,社会救济题材方面的内容。他者的死亡既包含他人的死亡,也包含自然界中其他植物、动物的死亡。对待他人的死亡,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者应当关注到,将众生平等的观念植入到教科书当中。尤其是目前社会上关于"社会救济制度"问题以及社会流浪人员在"社会救助站"遭遇暴力对待事实的争论。生命本无高低贵贱之别,但是由于现今社会日益显著的贫富差异,许多人对社会上的流浪乞讨人员存在鄙视的社会心态。流浪乞讨人员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主要人群,他们的生命理应得到人们的平等尊重,而不是暴力对待,也不是社会救助收容所的冷漠救助。因此,将社会救助题材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生命关爱和平等尊重的题材编选进语文教科书中,能够加深学生从社会救济的层面去思考如何避免类似流浪儿童的死亡,如何实现对弱势群体的生命关怀。

  5.1.3直指现实灾难中的生命

  现实生活中常言的"天灾人祸"往往给人的生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带来无可避免的苦难。个体生命在自然灾害和重大的人为事故面前显得异常渺小脆弱。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背景下,将灾难写进语文教科书将是教材革新的大势所趋。学生如何面对灾难中亲人的逝去,如何在灾难过后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应该为学生解答灾难中的种种疑惑。沪教版九年级语文教科书率先收录了汶川大地震的内容,而且还将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定为"面对灾难",这个单元里收录的4篇文章内容都是关于地震、战争、沉船等各种灾难,旨在教会学生直面灾难。这些文章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同时,又可增强学生面对困难、挫折甚至树立直面灾难时的勇气和决心,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保全、关爱和尊重生命。

  人的自然生命是人的生命权得以保障的基本前提。21世纪世界教育的重要呼吁是"学会生存".提升个体生命的生存能力是生命生存观的本质需求。虽然,人教10-11版教科书中涉及了一些如何保全自我生命的相关内容,较之与人教81-83版、92-95版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与沪教版、苏教版相比,在灾难题材中探讨生命观问题方面仍有缺憾。人类对生的渴望不仅体现为科学探险的求生意志,这种求生意志在面临灾难时更易体现。充实教科书生命观中的灾难题材内容,应当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将血腥、暴力和残忍的场面渲染得过浓过重,增强学生对灾难事件的预防能力、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注重挖掘灾难题材中合乎人性真、善、美的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地筛选灾难题材教育的课程内容。由此,全面地提升学生个体生命的生存能力,使学生的个体生命发挥出最大的存在意义与价值。

  因此,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者还应当收录一些灾难题材的文章,或者在单元活动与练习,课后阅读中适当地补充一些有关中学生面对灾难时的自救和急救知识,从而充实教科书中的生命观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灾难,直面灾难中的死亡。

  5.2反思教科书生命观内容的具体实施

  教材编写常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优秀文章很难及时被编进教材中,学生往往看到的都是一些相对陈旧的早有历史定评的文章。根据时代精神的走向,适当对语文教科书中的内容做些删减,更能够增强教科书文本的时代感。

  5.2.1提倡教科书使用者的多元解读

  生命观内容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呈现与传递,一方面需要借助教科书中的文字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借助教科书当中的插图。插图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形象化、直观化的补充与说明,同时还是单元设计、练习设计和综合性学习设计理念与目的的侧面体现。虽然人教版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都包含插图,但是相对而言,人教10-11版教科书对插图的编排和装帧的设计更为重视。在当前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课堂教学的需求下,教科书的编写应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优化教科书插图的设计,真正实现图文一体、图文并茂,从而使教科书彰显出更强的现代感。

  生命观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通过教科书文本的解读体认到。因此,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内容的传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教科书文本的多元解读。

  首先,教师应当结合当前的社会主流文化,在认识和理解传统的生命观内容的同时对于现在新时期的生命观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生命观中积极的方面提炼出来,使之与教科书中的生命观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对生命观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谈一谈自己对生命观的认识和思考,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了解生命观的内涵和确立正确的生命观导向。

  最后,教师在讲授教科书中的生命观内容的时候,除了围绕教科书中涉及生死问题的文本进行阐释和解读之外,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有关生死的社会现象、热点或者具体的文学作品来了解生的价值,正视死亡的存在和意义。语文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关于生命观的知识体系,对教科书中的生命观内容进行多元解读,并将这些内容正确、全面地传递给学生。

  总之,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要求语文教科书不能以科学性取代人文性,以技术性考虑其思想性。教科书的使用者在具体使用语文教科书时,应当充分考虑如何通过对教科书文本的多元解读来实现语文教科书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促进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和谐共生。

  5.2.2实施生命观校本教材的开发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以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涉及到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和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两个方面。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拥有较为丰富的生命观内容资源。

  然而,现实的困境是在国家课程规定的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这些生命观教育价值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利用。因此,必须实施生命观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尤其注重开发校本教材来弥补现行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所造成的生命观教育价值内容的缺陷与不足。

  在实施生命观校本课程开发,在进行生命观校本教材的开发时应当充分考虑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借助当地已有的生命观课程资源,结合社会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构建生命观校本课程开发体系以及生命观校本教材的编写体例。科学合理地编制校本教材,不断补充和完善国家教材内容的滞后与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所蕴含的生命观内容有机地相结合,逐步满足学生个体生命德性成长和精神成长的需要,不断促进生命观教育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

  5.2.3强化教科书编写者的前瞻意识

  教材发展的实质性内核是教材编制。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体制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主要由专业教材出版社来完成,如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也参与教科书的编写。教科书的编写不仅受到教科书外部社会、学生和知识等因素的制约,还受到教科书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制约。目前,我国教科书编制的基本理论主要包含一下四个方面:第一,体现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统一;第二,体现知识传递,能力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第三,更新教材内容与筛选传统内容相结合;第四,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组织教材内容。1其中,更新教材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科书本质上所具有的滞后性和稳定性的特质要求教科书的研制者和编写者具备较强的前瞻意识,能够在把握未来时代发展变化的基本走向和课程改革的理念趋势的基础上,在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当为教科书使用者留有充分的解读空间和研习余地,从而使教科书使用者能够及时纳新吐故。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