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生命观的轨迹探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715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生命观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应用探究
  【第一章】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生命观内容探析引言
  【第二章】教科书的生命观界说
  【3.1  3.2】课文主题与课文插图的生命韵味
  【3.3  3.4】人物形象的生命依托与练习中的生命追问
  【4.1】生命观的发展演变
  【4.2】生命观的轨迹探源
  【第五章】教科书的生命观反思
  【结论/参考文献】初中语文课文中的生命观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4.2生命观的轨迹探源
  
  生命观的演变过程包含了复杂的思想过程和历史过程。生命观透射出我国几十年间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映照着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中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突变。与此同时,社会变迁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异动,教育变革进程中价值取向的调整深刻影响着教科书中生命观的流变。

  4.2.1社会变迁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异动

  每个时代的变迁都拥有特定的主题,一个时代的主题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走向,一个时代的精神走向代表着生活于这个时代当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人教版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既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又继承着时代精神的血脉。以改革开放为起点,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社会转型动摇了我国长期以来大一统的政治经济格局。

  由传统到现代,由封闭到开放的社会变迁带来了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异动。换句话说,价值观念的异动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曲折反映。生命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它的发展演变自然无法脱离社会变迁的宏观历史背景下考察。

  1.政治民主冲击"群体至上"的价值基点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建设在执政方式上实现了"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根本转变。"民主执政"意味着人民群众能够以更多的权利与方式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依法执政"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对民主法制的追求。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保了我国广大人民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这些不仅表现为在各级各类政治生活中的个人对自由、平等和人权的关注,也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拥有广泛参政议政的机会与可能。

  与西方个人主义传统不同,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基点是以血缘家庭或家族为基础的群体主义。

  这种以群体至上为价值基点的传统价值观念维护了我国传统封建专制的社会体系。当个人利益无法逾越群体利益的有限范围时,政治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易受到"身份制"、"国家制"的限制,个体的自我意识完全被群体主义抹杀。政治上的专制集权将群体至上的价值基点推向极致,群体至上的价值基点将强调"大我"优于"小我"的生命观推至首位。"大我"的生命观实则是群体生命价值观,它奉行的是革命理想与集体利益远远胜于个人理想与个人利益,反对的是"自由主义者以抽象的教条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崇尚的是"把革命的理想、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决不可见利忘义,斤斤计较个人眼前的一点所谓'实惠'".(人教92-95版第四册第25课《驳"实惠"论》)。如果说专制带来的是国家对个人精神的极端控制,那么民主带来的则是个体精神的解放与自我个性的张扬。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日趋完善,教科书中凸显群体至上的生命观价值基点受到政治民主的强烈冲击,集体主义固有的,绝对性地位丧失,价值重心开始逐渐向自我倾斜,由此带来了个体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的高度认同。这种对自我价值的张扬反映在21世纪新的教科书中,所呈现出来的即是从生命本身的特性出发,从生命体的现实生存境遇出发,生发出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本质追问。正如人教10-11版七年级上册第23课《散步》中发出的生命感慨:"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大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2.市场经济改变个体生存的价值依附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为主。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巩固政权,实现社会稳定,计划经济一度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核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方式,个体生存方式的价值依附在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中也得以重新定位。

  自然经济时代的人们互相依赖,个人的价值意义完全依托于家庭、家族的集体利益来实现。计划经济时代,个体对单位的"依附"十分明显,统得过死,管得过严的经济生活方式为单位对个体的人身限制与计划体制提供了更多实现空间,个体仍然无法摆脱国家、集体、单位的控制,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引领着当代经济生活的改革。这种经济生活方式的变革既显示出对生命的尊重,也显示出对个体知识的尊重。

  具体说来,80年代在历经了文革十年浩劫的社会动荡后,我国社会经济从百业凋敝的可悲境地中渐渐摆脱出来,人们在响应改革开放政策的号召下,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事业的建设。在市场经济改革初期,迫切需要革命战争年代中勇于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的引领。人教81-83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站在国家意志的高度表现出对革命传统和阶级意识的极度重视,对个体生命的忽视和对群体生命的重视是这套教科书所呈现出的生命观的特点,如《同志的信任》《挺进报》《七根火柴》

  《谁是最可爱的人》抒写的都是为国家、为集体的牺牲奉献。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场经济的冲击带来"人文精神的失落",市场经济以表面上的自由放任来消解传统意识形态下的一元性规范,但同时整体性的人文精神遭到腐蚀。商品经济的大潮猛烈冲击着传统意识形态的陈旧格局,教科书无法再继续展现对社会理想、集体利益的许诺与表达。人教92-95版教科书中的课文继承并发扬了80年代教科书所包含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内容,仍然通过选取的人物形象为社会主义革命与事业牺牲的种种英雄事迹,来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我们很难从这套教科书中发掘出关乎生命观的其他内容,但是也能够感受到一些热爱生活和同情弱小的生命气息,比如《散步》《我的小桃树》《小麻雀》等。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极速膨胀造成了现代人的"精神无垠",现代人处于生存虚无感和生命无意义感之中。新世纪的教科书顺应时代的潮流,开始全面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在人教10-11版中,选入了许多反映科技时代发展趋势的科普性的文章,比如《奇妙的克隆》《被压扁的沙子》《生物入侵者》等。与此同时,国家的政治需求和意识形态在人教10-11版中逐渐被隐藏,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和人的生命体验的真实表达。

  3.多元文化彰显个体叙事的价值追求

  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系统的核心,能够反映具有一定倾向性的价值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格局实现了由单一向多元,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历史转变。多元文化带动价值的多元化,在价值多元化的形势之下,当代中国人的个体生命意识不断觉醒,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全面实行对外开放的年代。开放的文化环境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东西文化之间的剧烈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并存,我国文化沿着多元化的路径不断发展。然而,这种多元化的路径仅停留于我国文化系统的表层结构,并未触及我国文化系统的深层结构当中。从本质上看,我国文化系统的深层结构依旧是一元性的,以传统的儒家文化为核心。这种一元文化结构反映在教科书中,表现为80年代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题材十分单一,均为革命历史题材和战争题材的文章,生命观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政治挂帅的保守倾向。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商品文化和消费主义的繁荣。一方面商品文化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消解了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商品文化的世俗化和娱乐性特征,使得人们的物化意识不断增强,导致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文化的不断膨胀。21世纪涌现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因其拒绝宏大叙事与启蒙话语,重视生活世界,追求小型叙事与多样性,追求个体真实性,强调边缘人的生存状态,与人们的心理需求相契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作为独特生命个体的意义。这种后现代文化反映在人教10-11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就是生命观内容的饱满与充实。新世纪的教科书生命观内容的叙事方式也逐步回归到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当中。

  这种教科书生命观内容叙事方式的变化深受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地位沉浮的影响。尤其是当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时,社会对榜样人物的英勇事迹褒贬不一。当时社会上针对"赖宁事件"的讨论正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少年赖宁救火的光荣事迹一度被赞颂,赖宁见义勇为的精神也一度被提倡,少年赖宁是80年代、90年代学生心目中所崇拜的英雄,所模仿的对象。赖宁的故事也多次被写入语文教科书当中。然而,在当今社会,赖宁的名字不再为人所熟知,赖宁精神遭到质疑。青少年是否应当不顾一切去舍己救人这一问题也充满了争议。从人教10-11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我们很难发现有少年舍己救人的事例出现。社会不再以盲目地舍己救人行为为榜样,而提倡以理性、明智地方法救人。也就是说,被救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救人者的生命同样是宝贵的。

  4.2.2教育变革进程中价值取向的调整

  教育变革是教科书中生命观演变的内部驱动力。正如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指出的:"教育的变革根据对它们所进行的解释,总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和征候。"20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素质教育的提倡,应试教育的批判,生命教育的呼吁,这些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变革,从根本上看具有无法比拟的价值与意义。迈克·富兰高度肯定了教育变革的意义,他认为"当人们把自己的成功与整个社会系统的成功联系在一起,同时坚持追求难以捉摸的'意义'--此时此刻变革的最终目标方能实现。意义意味着动机;动机意味着能量;能量意味着参与;参与即是生活".

  1.教育观念转换之下的内容调整

  教育的变革首先需要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变革则会指导教育实践的变革。教育观念的变革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它深刻影响着教科书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的调整。我国教育变革的基本趋向是由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的转变。以社会本位为基点的教育观念最终指向的是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因而对教育之中个人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特别忽视;以个人本位为基点的教育观念最终指向的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两种教育观念的转换影响着教科书中内容的调整。

  人教81-83版教科书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知识的传递,强调语文学科知识的科学化和序列化的传递,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学素质的提高,其生命观内容的呈现也不明显。人教92-95版教科书汲取了教育现代化的众多理念,开始适当性的关注个体的发展,只是这种发展在强大的集体主义面前显得十分牵强,因此教科书中的生命观内容表现出继承81-83版教科书的保守倾向。21世纪,人类的生存危机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自己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生命教育由此应运而生。这种生命教育价值观更关注生命过程本身,追求生命的丰富和精彩。正如阿尔贝·加缪指出,"作为一个存在的人,人类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说服自己:人的存在不是荒诞的".

  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反映在人教10-11版教科书中就是对生命本身的反思。

  2.人才培养目标革新中的人物进退场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是教育变革的重要环节。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问题在于办什么样的教育,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社会的实际需求是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首要依据。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反映了我国人才培养观念的深刻变革。

  80年代,我国学校中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有理想"就是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有道德"就是要树立个人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观念,学会热爱国家、热爱集体。"四有新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影响着人教版81-83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选择,以英雄人物和模范人物的进场最为突出。如《纪念白求恩》《截肢和输血》

  中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人民的勤务员》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鞠躬尽瘁》中为党的事业贡献一切的焦裕禄,《普通劳动者》中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林部长,《论鲁迅》和《有的人》中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鲁迅等等。这些人物形象的共同之处均是拥有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先身士卒,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教科书通过对榜样人物的塑造,鼓励学生去效法这些革命英雄和社会模范的思想行为。

  90年代,我国学校"四有新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继续深化,结合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具有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一方面,英雄人物和榜样人物在人教92-95版教科书中继续进场,如《刘胡兰慷慨就义》中"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马玉祥,《读一位共产党员的遗嘱》和《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中的任以沛等;另一方面,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平民化小人物也开始进场,如《分马》中的郭全海,《卖蟹》中的小姑娘,《荔枝蜜》中无名的劳动者等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与同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分享都是人教92-95版教科书抒写的生命最真实的状态。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为适应21世纪社会需求所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新世纪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受这种人才培养目标观念的影响,英雄人物和榜样人物在人教10-11版教科书逐步退场,市民化的人物形象和回归生命本身的小事物则进场。一部分为国家奉献自己生命的典型形象已然被新的教科书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普通人物,同辈群体,或者是被拟人化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人教10-11版教科书以一种新的方式诠释着奉献与付出,那就是活在当下,活好自己。比如《蝉》与《贝壳》中以物喻人,讴歌弱小生命的生命意义,《在沙漠中心》中探险者保全自我生命的智慧等。

  3.语文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变动

  课程改革通常都要经历确定理念层面的信仰支撑,进而实现教材层面的改革与转化,最终落实到实践层面下的教学改革的变化发展过程。

  近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这几次课程改革中的主力。回顾8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发展,语文课程改革经历了"工具性"、"科学性"和"人文性"争论的几次阵痛。

  教材的编辑体例、教材选文的增补与删减,教材选文标准的变化都受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刻影响。换句话说,语文课程改革的客观需求是推动语文教科书变革的直接动力。

  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是80年代中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重要依据。80年代的语文教学大纲确定了"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以及"语文课在进行读写训练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以看出,80年代我国语文课程的基本取向是以"工具性"和"思想政治性"为主。这种以"政治标准为第一标准"的课程标准反映在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中表现为强烈的"工具性"与"思想性"需求。以课文为教材的主体,其内容的选择自然而然就承担了历史的重负。人教81-83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所选取的课文就具有这种特点,比如《人民的勤务员》《纪念白求恩》《截肢与输血》《挺进报》《同志的信任》等。这些课文包含丰富的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受过分强调"工具性"和"思想性"的语文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生命观内容的呈现在80年代的语文教科书课本中显得十分单薄,甚至完全被忽视。在人教81-83版的教科书中,没有明确的生命观念,除了对共产党员为党牺牲的价值与意义的彰显与赞颂外,没有任何涉及到人的生命存在方式与意义追问的内容。语文课程改革中对"工具性"与"思想政治性"的片面追求,导致了教科书的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完全脱节,学生对教科书文本内容的学习缺乏真实的生命情感的体验。

  20世纪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而大力发展。90年代初期的课程改革以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为主要依据。90年代的教材编制追求科学序列,具有科学化的倾向。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改革意见》的指示,90年代语文教材主要选取反映我国政治生活和适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范文。比如人教92-95版中的《分马》《卖蟹》《工作的大小》《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科学家探险的壮举》等。这些课文在继承80年代教科书中包含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道德品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还增加了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90年代的语文课程改革以"科学性"为课程取向,缺乏人文关怀。人教92-95版语文教科书中课文的编选缺乏人文内涵和生命精神的实质。

  2001年是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出版,由此语文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开始在全国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推广。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教10-11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正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编制的。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素养的培育,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人教10-11版语文教材立于此,全面关注课文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在关联,注重所选课文的文学性,充分地体现了人文关怀和生命关怀。关乎人生、生命话题的种种,在这套新版教材中都被淋漓尽致的呈现。透过这套教科书,我们不仅可以获得生命本质、起源的知识,也可以把握生命品质、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内涵实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