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27 共4126字

  摘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等问题严重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对此,我们应通过树立有效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有效性意识;强化有效教学行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与学生加强交流和合作,促进课堂有效交往等途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有效性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严重问题,新课程改革把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新课标,并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施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文试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略作探讨,以期为语文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那么,究竟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首先,要树立有效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有效性意识有效教学理念的树立是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的前提,它为有效教学行为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并强化正确的目标意识;语文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合理安排时间的观念,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

  1、强化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目标设置得高、多,课堂上得不到落实,就占用课外时间,因此造成了学生学习负担重,效率低下.语文教学目标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学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显性目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隐性目标.由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而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最终目标.语文教师要做到有效教学,树立并强化正确的目标意识至关重要.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辨证地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

  (2)认真制定符合新课程和学生实际的课时教学目标.

  (3)促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2、强化时间最优化意识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结构.对学生的生理测验表明,在每节课的45分钟时间里,学生大脑的兴奋呈曲线变化,课始15分钟内维持兴奋状态;15-25分钟的时间里,大脑处于疲劳波谷,注意力下降;25-40分钟的时间里,再度兴奋;40-50分钟的时间里,再度疲劳,注意力下降.根据学生心理的这种变化规律,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结构,既要充分利用学生心理的两个兴奋区间,也要注意克服学生的心理疲劳.在课堂教学的结构组织中,要注意安排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缓急张弛,以此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度.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还要注意结构组织的多样统一,用变化的曲线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疲劳,从而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2)增加有效教学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长时间练习之后会发生"高原现象",即当练习达到一定的时间后,练习效果不再随练习时间增长进一步提高的现象.由于过长时间的练习,练习者的兴趣降低,影响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的发挥.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增加课时量,增加作业量等,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高原现象"发生的规律,提示着教育者,把自主时间还给学生.尽量减少甚至消除语文课堂上无效的热闹讨论,无效的多媒体放映,单调的授课方式等,彻底避免无效教学时间和负效教学时间,尽量增加有效教学时间,如提高讲课的清晰度,结构性和明确性,浓缩次要内容,精讲重点内容等,以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增加有效教学时间,就不能随意延长学生的课业时间;不能剥夺学生自由发展的体育活动时间;不能人为地挤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不能掠夺学生生理所需要的时间.要精心设计作业,控制作业量,达到少而精;实行弹性作业制度,按"必做"和"选做"提出不同的要求;禁止布置惩罚性作业,比如:

  抄写课文30遍等;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性作业方式,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其次,要强化有效教学行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语文有效教学行为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实现的,所以强化语文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对促进语文有效教学、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根本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白板"、"容器",强行灌输,也不应该过分夸大学生的自主性,放任自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做:

  1、创设环境.即教师为课程的教学提供场景开始自己的讲课,学生会学得更多.它可以达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课程的框架;帮助学生将新知识、新信息与以前所学的联系起来;在介绍新知识之前,确定学生已有的入门知识等目的.当教师有意设置环境时,学生取得的成绩会更大,记忆会更长.比如:在教课文《我的母亲》时,教师刚开始上课就播放《懂你》这首歌,当教室里弥漫着这首歌的氛围时,学生们也产生了一种与课文中所描述的极其相似的情感,这时,教师再进行课文讲解等,最后,让学生思考:"儿子有没有读懂母亲?"于是,整节课下来,教师利用有效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这篇课文时始终围绕着"理解别人,读懂别人"的情感,于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效果.

  2、教学过程多样化.多样化的安排使用是有效组织课堂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之一是将多样化运用到课堂行为的几乎每一个方面,包括非言语行为,教育方法,课堂组织,提问,评价方式,手势等.如果语文教师在整个学期用相同的方式讲每一节课,用相同的顺序安排相同的活动,用相同的单调的音调,很少用手势,那么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对学习语文产生抵抗心理,使教学低效,甚至无效.而多样化虽不能直接促进教学,但它对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精神有着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强的接受能力.语文教师可以从教学活动和材料上的变化,师生交流方式的变化这两方面来进行组织教学过程的多样化.

  3、提供清晰的指导.指导清晰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使其获得对所学内容清晰理解的能力.学生认为,讲课清楚的语文教师会重复要点,将它们写在黑板上,说完要点之后停顿、复习要点,以此来强调这些要点.它们会通过提问或组织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检查学生理解的清晰程度.当学生不理解时,语文教师会重复、复习,或重新描述要点.

  毫无疑问,语文教师经常、熟练地使用这些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会比其他教师更能使学生进行更好地学习,获得更大的满意.如文言文、国内国外历史名着的学习,这些距离学生学习比较遥远的"语文",学生学起来,就会有一些困难.这时候,教学提供清晰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对文言文字词进行归纳,重点字词、句式等进行特别的概括强调,以及提供故事的背景,基本结构等,使学生较好地接受课文,理解课文,在无形中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益.

  当然,语文教师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清晰地指导学生学会语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师的指导和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语感,学会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明晰是学生要达到的目的,而非教师.通过学会如何教学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内容,可以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要加强交流和合作,促进课堂有效交往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而课堂交往活动实际上更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密切的联系.要使语文课堂上不再放任学生盲目讨论,改变课堂秩序的混乱,必须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交往活动.要使课堂的这种交往活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首先要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群体作为发动对象予以激发,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比较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推进集体学习的学习方式.

  其次要认真地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

  具体实施时应注意:

  一是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二是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是低效的;三是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

  当然,交流合作更不能只流于形式,而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是师与生,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双向理解、问题解决的活动,是达成共识的共创共生的活动.合作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意与学生个体的直线式的信息交流,而成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网状立体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得到最大限度的信息量,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我想,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认知活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分析和探讨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对促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有效教学是否能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教师对它认识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希希.论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1,32-34.

  [3]朱继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及思考[EB/OL].

  [4]郭根福.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语文教学改革[J].教学风景线,2003

    [5]韦晓燕.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EB/OL].

  [6]宋秋前.教学缺失与矫治策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7]卿成.课堂教学改革析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

  [8]克里克山克.教学行为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9]肖淑梅.优化政治课教学效果初探[J].教育探索,2003,72.

  [10]姜宏德.大面积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益的研究和实验[J].课程·教材·教法,2001,52-55.

  [11]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2]宋建华.让"合作学习"走进初中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41.

  [13]夏慧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14]何玉风.透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异化现象[J].全球教育展望, 2005,38-39.

  [15]谢利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1,20-23.

  [16]李樱.纵观英国当前的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03,59.

  [17]林刚.浅谈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J].教育探索,2003,70.

  [18]丁春锁.暗示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03,75-76.

  [19]郑国民.关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4-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