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语气词教学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26 共628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学语文语气词教学问题研究 
【前言】初中语文如何开展语气词教学前言 
【第一章】语气词与初中语文教学 
【第二章】从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中考看语气词教学 
【第三章】初中语文语气词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第四章】语气词基本知识及初中语文主要语气词的运用分析 
【第五章】初中语文语气词教学策略 
【结语/参考文献】初中语气词教学的方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初中语文语气词教学策略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语气词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且阐述了语气词教学对于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几十年来初中学生语气词教学一直不尽人意的原意,不是语气词知识本身的原因,而主要是上述所分析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语气词只是不能盲目削弱,而应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和改进。

  现针对初中语文语气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应多策略。

  第一节 编写好初中语文教材有关语气词的内容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师上好一个班级的课,只能使几十位学生受益,而编写出一本好的教材,则可以使成千上万的读者受益。因此,编写好一本好的初中语文教材,针对语气词教学,科学合理安排内容至关重要。

  一、编写好语文教材对于语气词教学的重要性

  “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进行日常学习活动的基础和依据,是具有‘权威性’的学习材料”.教师一般会根据教材来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考试也是围绕教材出题。所以一套理想的教材,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正如前文所言,我们现在所用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是在“淡化语法”的指导思想下编写出来的,但是,“淡化语法知识”决不等于“忽略语法知识”甚至“排斥语法知识”.

  因此,要引起教学双方对语气词的重视,就必须在教材中给语气词一席之地,辟出专门的章节对语气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详细的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掌握。

  二、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不利于语气词教学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这套教材一共六册,在全国使用的范围广,得到全国各地教师的普遍认可。但是,我们综观这套教材,基本上所有的篇目都是从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宏观角度让学生进行总体把握,而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等基本的基础知识几乎为零,甚至连辨字组词、多音字等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也都被砍了,语气词就更是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了。试想,对于一个初中学习阶段,特别是一个刚刚从小学门槛迈入初一(七年级)的孩子,离开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去空洞地理解文章,那无异于读天书。再回过头看新教材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几乎是清一色的需要从整体和全局的宏观高度去把握的高屋建瓴式的理解分析题,远远超过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结果是学生囫囵吞枣,难以消化。

  三、编写语文教材语气词相关教学内容时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编写教材语气词相关教学内容时,要进行系统性规划,注重语气词方面的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阶段性。一方面,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认知规律,根据语气词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遵循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认识发展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安排语气词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形成一个螺旋上升式的知识梯度,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要注重在课文后,增加适当的语气词情境练习,引导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景训练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语气词的能力。

  第二节 提高初中语文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学生素质的高低。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说到:“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柳斌先生在《华夏师魂》一书中,题词到“有高素质的教师,然后有高素质的教育”.即便有一本好的教材,但是如果教师水平差,学生也不会从中受益,相反,如果教材有些瑕疵,高水平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弥补。

  一、提高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的素质首先必须是很高的。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但如今,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一桶水”已远远不够。今天,“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是一条河。”不断流淌,充盈自我,发展自我。教师不仅是为学问而学、为发展自我而学,还肩负着为教育而学,为引导他人成长而学的艰巨使命。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给自己补充新的知识能量,在彻底改变以前把语气词教学束之高阁的观念,全面正确地认识语气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对语气词认真系统进行学习,特别是语气词最基本的知识,一定要准确无误掌握,以便给学生进行讲授。

  二、强化初中语文教师科研探索精神

  对于语气词知识这种相对比较抽象的知识,需要更高素质,理论水平越扎实的教师,才能越胜任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气词的兴趣。在淡化语气词教学的现实情况下,其实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实际性的建议和方法,但如果教师的理论水平达不到要求的话,那么一切都是空谈。针对初中语文教师队伍当中不少教师对语气词知识体系一知半解,只是利用自己零散的语气词知识和较为丰富的语感,根据个人的理解去教授学生的这样一种现实,作为一名合格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对于学界不断涌现出的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教师要去了解,去分析,孜孜不倦地去研究,使科研成为教学的源头活水,只有这样教师的讲解才是最新颖最前沿的,学生也才会更加有兴趣的去学习。

  第三节 优化初中语文语气词教学模式

  任何知识的掌握都是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这样一个循序渐进式的过程,具体到语气词的教学也应如此。由于当前初中语文教材的局限性,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依靠教材是无法教好语气词,这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语文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和语气词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课堂讲解。

  一、适当讲授有关语气词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

  (一)向初中学生介绍语气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教课堂学过程中,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他们明白,语气词又叫语气助词,它的主要功能是附着在句子的末尾,为句子注入语气,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愿、感情和态度。

  从语用的角度出发,语气词可以划分为表示陈述的语气词、表示疑问的语气词、表示祈使的语气词、表示感叹的语气词、表示停顿的语气词等五种类型。语气词虽然在语法上被列为“助词”的范畴,但是在语用上它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一个句子,句末所使用的语气词不一样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意义。比如我们把“他来了”加上不同的语气词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意思:“他来了吗?”表示因完全不了解事实而提出的疑问;“他来了吧?”表示不肯定;“他来了呀!”表示惊讶或不可理解;“他来啦!”表示惊喜;“他来了嘛!”表示强调显然存在的事实。

  (二)采用句式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语气词的句法特征和搭配习惯。句式教学直观、具体,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不同句式的使用条件和其所表达的语气意义,掌握汉语句子的构成模式,便于学生举一反三。如语气词“吗”可以构成“不是/难道……吗”的反问句式;“啊”可以构成“多么/真……啊”的感叹句式;“呢”可以构成“为什么/怎么/还……呢”的疑问句式等等。句式教学法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在句法平面上建立起对语气词的认识,因为语气词虽然是词类的一种,但它和其他词类有着本质的不同,离开了句子,语气词不具备任何意义和作用。通过句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语感,自觉地通过句子模式来认识、理解和使用语气词。

  (三)强化语气词的语气意义教学。语气词的语气意义教学是语气词教学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用因素的影响,复杂繁琐,存在着不确定性。笔者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切实体会到,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采取对比教学的方法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单纯的理论讲解要直观、感性,容易为学生接受和理解。语气意义的对比教学包括两个方面:

  1.语气词内部之间的对比

  汉语基本语气词虽然只有六个,但在语气词内部也存在语气意义相似的情况。将意义相似的语气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归纳出不同语气词的特点和使用环境,体会到不同语气词之间语气意义上细微的差别。例如:

  (1)这个人是你的哥哥吗?

  (2)这个人是你的哥哥吧?

  (3)这个人是你的哥哥啊?

  这三个句子如果去掉句末的语气词,意义完全一样。加上三个不同的语气词之后,句子的语气就发生了变化。例(1)表示疑问语气;例(2)表示不确定的语气;例(3)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通过三个句子的对比,可以清楚而直观地将语气词“吗”“吧”

  “啊”之间的细微差别展示在学生面前。

  2.正确与偏误的对比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用语气词是正确的,也要让学生看到怎样用是错误的。例如,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说出这样的句子:

  (4)老师,你给我讲讲这个词的用法。

  (5)老师,这个句子对吗不对吗?

  在讲解这两个句子时,可以先给出正确的句子:

  (6)老师,你给我讲讲这个词的用法吧。

  (7)老师,这个句子对不对?/老师,这个句子对吗?

  例(4)这个句子在语义、结构上都没有什么错误,却是个命令句,不适合用在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的情景中。例(6)加上“吧”后,句子命令的语气得到了缓和,变成了请求。例(5)中的“吗”是不能用在正反问句中的。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加深了对语气词“吧”和“吗”的认识。

  通过正确与偏误的对比讲解,可以让学生主动发现并总结出现错误的原因,强化对正确用法的记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地避免类似的错误,使自己的表达逐渐接近正确的表达形式,这比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用法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精心设计实践环节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语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具备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课堂上,如果仅仅是单纯地传授语言理论知识,学生是很难掌握和消化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坚持“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反复、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将语言知识转换为语言技能。

  在对初中学生讲授语气词的理论知识时,要增加相应的练习,通过足量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印象,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语气词的意义和使用环境,建立起有关语气词的语感。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语气词数量少、表意丰富、语气词之间存在相似之处的特点,设计一些语气词“辨析”的练习,“辨析”可以在不同的语气词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一个语气词的不同语气意义之间进行。

  由于在言语交际中语气词的使用频率很高,所以应将有关语气词的练习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不断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的语感。

  三、注意师生双向教学互动

  教学的过程应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积极有效的互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学课堂创造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为学生创造参与语言交际的良好机会,是学生将语言知识转换化为言语技能必不可少的途径。

  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只有在言语交际中,结合上下文语境才能体现出来。在对初中学生进行语气词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引导学生克服紧张、怕出错的心理,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大胆地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师生互动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师生互相问答。问答的内容可以是和所学课文有关的,也可以是和现实生活有关的,可以是有标准答案的封闭式问答,也可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问答。结合语文教学实际,通过教师的组织和设计,将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感兴趣的、熟悉的场景移植到课堂上(如购物、讨价还价、看电影、在餐馆吃饭、过节、问路等),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能够下意识地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十分有效。

  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另一个环节是教师的反馈和评价。作为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位学生,而且要特别关心和照顾“学困生”,要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使课堂始终处于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使学生对学习消除顾虑、打消担忧,让他们明白,老师爱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使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对于学生在表达中出现的错误不要立即给予评价,也不必有错必纠,针对那些普遍性的和所训练的语言点有关的错误进行更正即可。

  第四节 初中语文语气词教学案例分析

    在讨论了上述语气词教学策略之后,笔者选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乡愁》一文,提供一则教学案例。

  一、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先请全体同学自由朗读课文《乡愁》,重点请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后来啊”中“啊”字在文章中的意思。教师巡回观察。

  (二)切入语法点

  教师示意结束朗读过程,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对“后来啊”中“啊”这个字的理解,或者说一说在理解的过程中遇到的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择机引导: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语气词“啊”的用法。

  板书提示:

  1.用在感叹句末,加强感叹语气。

  例句:你跑的真快啊!

  2.用在打招呼的话里。

  29例句:小杨啊,你来一下!

  3.用在重复的动词后面,表示过程长。

  例句: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我的橡皮擦。

  4. 在陈述句形式的问句里,提问的目的是要求得到证实。

  例句:你不去啊?

  5.在有疑问指代词的问句或选择问句里,用来缓和语气。

  例句:是谁啊?

  6.用在陈述句或祈使句,表示肯定、辨明、请求、劝告、警告、催促、命令等。

  例句:这话你说得对啊!

  请学生自由搭档成小组,合作造句,要求用上新学的知识点。给足时间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全班点评交流。

  (三)语法知识小结

  语气词“啊”的六种主要用法。

  (四)课堂教学升华

  师生一起理解课文《乡愁》中“后来啊”这句话中语气词“啊”的用法。

  经学生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后,教师总结提示:这个小小的语气词,蕴涵了诗人几十年生命历程的人事变迁,浓缩了先生永失母爱后的沧桑感慨。通过这个“啊”字,我们可以想象出诗人放电影般追念自己和母亲共处时的温暖,还有母亲去世后无限唏嘘、黯然神伤的悲凉。

  因此,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吸一口气,再把它慢慢吐出来,把“啊”字拖长,读出那一声长长叹息的酸楚。比如:“后来啊~ ~ ~ ~”

  (五)课外延伸

  语气词“啊”的音变语气词“啊”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其读音会发生变化。 “啊”的音变规律如下:

  1.前面的音素是a、o(不包括ao、iao)e、i、ü、ê时,“啊”读作ya,写作“呀”.

  如:鸡呀、鱼呀、磨呀、鹅呀、写呀、他呀。

  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啊”读作wa,写作“哇”.如:哭哇、好哇、加油哇。

  3.前面的音素是-n时,“啊”读作na,写作“哪”.如:难哪、新哪、弯哪。

  4.前面的音素是-ng时,“啊”读作nga,写作“啊”.如:唱啊、想啊、小红啊。

  5.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后元音)和er时,是儿化韵时,“啊”读作ra,写作“啊”.

  如:是啊、店小二啊。

  6.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前元音)时,“啊”读作[ZA],写作“啊”. 如:真丝啊、孩子啊。

  二、教学后记

  (一)教学效果评价

  课内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步骤,提升了分辨语气词“啊”的区别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感。

  在随堂的合作造句和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有机会接触语气词“啊”的多种用法,并能了解语气词“啊”的音变,保持着对语气词的学习兴趣,锻炼了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了小组合作经验,自觉注重语言信息的正确性和适当性。

  (二)教学过程反思

  学生学习策略和语言能力的提高,需要平时教师进行必要的训练。作为教师,在理解影响学生学习策略获得的因素后,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在课堂训练前应做一些准备工作。作为学生,可以告诉教师自己最熟悉的学习策略、最能表达个性的认知加工过程,为教师的教学指导做好铺垫。学习所花的时间最少、内容最多、成本最低、负担最轻、成绩最高,这是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追求的目标。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