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英语论文

文学作品翻译中体现出的英汉句式区别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10 共4305字
论文摘要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英、汉两种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时间、地理位置、文化渊源有所差异,因此两种语言的形态也有显着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文字、构词、句式、篇章等方面,其中句式差异是英汉语言差异的重要方面,不容忽视。在不同语言的转换即翻译的过程中,句式的差异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否则翻译出来的句子会造成歧义甚至误解。文学作品的翻译更是如此。文学作品是作家经过深思熟虑、字斟句酌而成的精品。为了保持作品风格的一致性和语言的流畅性,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必须考虑到英语和汉语句式方面的差异,根据两种语言各自的句式特点,适时地调整句式结构,使其符合各自语言的特点,从而避免出现句式混乱、表达不清或语言冗赘等情况的出现。

  目前很多国内外文学作品都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流传,许多英美文学作品也被翻译成汉语供中国读者欣赏。其中个别译本读起来让人略有生涩之感,而大多数译本读起来让人觉得流畅自然,译者翻译水平的参差不齐可见一斑。翻译水平的高低不仅涉及译者的文学修养和翻译技巧的运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否抓住英汉语两种语言的句式特点,在作品翻译的过程中适当转换句式,符合目标语语言特色,从而让目标语的读者便于接受。

  一、英汉句式差异的根源
  
  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又与各自语言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状况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西方国家最初都是从沿海地区发展起来的,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极其恶劣,经常伴有暴雨狂风和地震海啸等。这种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西方人逐渐形成了征服大自然、与大自然相抗衡的心理趋势,体现在世界观上则形成了天人对立、一分为二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将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对立起来,并逐渐发展演化成西方文化的对立理性思维,即分析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严谨性和规范性,要求将事物一一解剖,逐层分析,抛开现象发掘本质。这种理性分析的文化思维模式体现在英语语言上,则形成英语注重形合的特点,即注重语言结构上的完整性和缜密性。

  汉语语言主要受东方地理、人文文化的影响。中国地处亚洲大陆,自古以来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相对于西方国家要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处于风调雨顺、资源丰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这种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逐渐形成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它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讲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躬身自省。这种强调天与地、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浑然一体的世界观,与西方的天人对立、一分为二的世界观截然相反。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必然强调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在思维领域则侧重于直觉领悟、含蓄意会。这种文化思维理念体现在汉语语言中,则是强调语言的意合,即语意的引申和领悟。因此汉语在句式上表面看起来似乎不够严谨,句式短小凌乱。但汉语中这些短小的句子往往都隐含着同一个主题和中心,所有的短句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句式正是汉语句式的典型特点。

  二、文学作品翻译中体现出的英汉句式差异
  
  文学作品是作家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文学作品的句式和用词都是经过作家反复斟酌和精挑细选后才成形的。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本着忠于原着的原则,同时又要符合目标语使用者的语言表达习惯,才能在保留原着作品风格的同时,读起来朗朗上口、通顺自然,不会让人有蹩脚冗赘之感。

  要使译作行文流畅、通顺自然,避免牵强附会,就必须弄清楚英汉句式的具体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言转换成目标语时,应根据目标语的句式特点恰当地选择句式,同时不忘保留原文的本意和尽量符合作者个人的写作风格和特色。英汉语的句式差异体现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树形结构与竹节形结构的差异
  英语语言由于受到西方地理、人文文化及思想模式的影响,句子注重形合,重视句子结构的完整,具体体现为句式呈现树形结构,即以一条主干为中心,向前后逐层叠加成分,看上去宛如生长中的树木,随着叠加成分逐渐增加,这棵树也渐渐枝繁叶茂,最终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这种句式也正符合西方分析思维的特点。因此结构纷繁复杂的长句在英语中屡见不鲜。

  汉语语言因受到东方传统文化及地理位置的影响,句式往往呈现出短小精炼、逐节递加的形态。这种句式恰如竹节一般,节节相连,层层递进。汉语中这种竹节形的句式正体现了汉语语言形散而神聚的特点。所以汉语中以短句居多,很少出现结构复杂的长句。

  以小说《简·爱》为例,在小说第二卷第四章里有这样一句话: I wonder ①what thoughts are busy in yourheart ②during all the hours③you sit④in yonder room⑤with the fine people flitting before you⑥like shapes in a mag-ic - lantern: ⑦just as little sympathetic communion passing between you and them,⑧as if they were really mereshadows of human forms and not the actual substance. 此句是英语中常见的典型长句,主句的主语是I,谓语是wonder,后面是一个以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见①) .整个句子都是从这个主干部分逐渐叠加演生而来。

  在宾语从句中,叠加了一个以during引导的介词短语( 见②) 作为时间状语; 而介词during搭配的宾语allthe hours后面又叠加了一个定语从句,以 hours为先行词,后面省略了引导词( 见③) .在这个定语从句中,又包含两个充当状语成分的介词短语,分别以in和with引导( 见④⑤) .在以with引导的介词短语中又叠加了一个以like引导的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 见⑥) .除了以what引导的从句外,此句后面又补充了两个分别以连词just as和as if引导的从句,作为对前面内容的补充说明和说话者对前面内容的主观感受( 见⑦⑧) .此句中用了多个从句和介词短语充当状语或定语成分,调理清晰,环环相扣,恰似一棵树的主干上逐渐长出的各个分支。英语句子中这种典型的树形结构在文学作品中层出不穷,不胜枚举。而这些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译作时则往往要改变句式,化长句为短句,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还是以上面《简·爱》中提到的句子为例。在目前公开发行的世界文学名着普及本《简·爱》里,这句话被翻译为: 我不知道,你在那边屋里坐着的时候,心里忙着想些什么? 那些时髦的人像神灯里的幻影般,在你面前走来走去,你跟他们之间没什么感情交流,仿佛他们只是些人形的影子,而不是现实的实体似的。原文中的一句话在这里被拆分成了诸多小短句,句与句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词相联结,但读者能清楚地读懂这段话的意思,而没有任何松散拼凑之感。这正是汉语竹节形句式的特点。

  2. 被动结构与主动结构及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的差异
  上文探讨过西方文化中注重理性分析的特点。这种理性分析强调把大自然中的事物放在一个被分析、被研究的位置上,对事物加以更多的关注。它总是将事物作为观察的中心,而人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超越于事物,对事物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和改造力。这种思维倾向体现在语言中则是多用被动语态,常以无生命的事物作为主语。

  反之,东方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凡事总是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作为主体去观察、体验、研究和分析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这种文化是典型的人本文化。人本文化在汉语中的突出体现就是常以人作为句子的主语,也常常省略主语,句子多用主动结构。

  下面以另一篇经典名着《傲慢与偏见》为例,原着开头的第一句便是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这句话一开头就用了一个无生命的形式主语it,这是英语中很常见的情况。这种形式主语在英语的被动结构中也极为普遍,如it is reported that…,it is said that…,it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hat…,it is estimated that…等等。而翻译成汉语时要么是变成人称主语,要么是将原句中的真正主语还原,以符合汉语句式的特点。上面这句话的汉译本一般将其译为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译文将原句的真正主语还原,适当地调整了语序,读起来顺畅而自然,没有牵强之感。原着中接下来的一句话也体现了英语惯用物称主语和被动语态,而汉语倾向于用人称主语和主动语态的特点。原文是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rhood,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that he is considered a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s. 此长句中主句的主语是thistruth,主句采用了被动语态is so well fixed in….此外,后面的状语从句中也使用了被动语态is consideredas….汉译本普遍将此句译为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译文打乱了原句中的句式结构,将原句句首的状语部分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rhood单独拆开,作为独立的句子出现,将主语变为人称主语这样的单身汉.原句主句中的被动结构在译文中则变成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失去了被动的意味。原句状语从句中的被动语态也被译成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完全转变成了主动语态。

  三、结语
  
  在很多英语文学作品中,和以上所举例子相似的长句比比皆是。而公开发行的文学名着译本,处理方式基本上都是将这些英语中环环相扣、结构复杂的长句拆分开来,变成汉语惯用的小短句。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完成一本令人满意的译作,不仅要保持作品原有的韵味和作家个人的写作风格,同时还要了解和认识源语言和目标语两种语言各自的句式特点。在这个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文学作品的翻译才能达到最基本的行文达意、顺畅通达的效果。从前文中的例子不难看出,英汉句式差异非常显着。英汉互换过程中绝不能简单地逐词翻译或完全按照原句结构翻译,一定要根据英汉句式各自的特点,采取拆句、合句、增补、省略等翻译中常用的手法,使译文尽量符合目标语使用者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习惯。了解和掌握英汉语句式特点和差异,不仅能显着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对提高读者对原着作品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M]. 祝庆英,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4]贾德江。 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 北京: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2002.
  [5]张光明。 英汉互译思维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