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英语论文

语音、词汇、语用角度探讨语言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来源: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冯培华
发布于:2018-11-09 共2805字

  摘    要: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民族、地区的人们在进行交际过程中会产生文化冲突与交际障碍。从语音、词汇、语用三个方面分析语言符号体现的文化认知差异, 对实现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具有现实意义和积极影响。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语音; 词汇; 语用;
 

语音、词汇、语用角度探讨语言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会通过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各种形式对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了解对方的语言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事实上, 目前在中国的很多大学里, 跨文化交流本身就是外语系学生的一门必修功课。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用等三个角度探讨语言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一、语音

  由于语言结构的不同, 不同语言中语音所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 由此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语言现象, 这些都对跨文化交流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比如说, 中文当中有大量的绕口令、藏头诗、同音异义字、谐音、平仄等语言现象, 这些都很难通过翻译来为其他语言的使用者所理解。比如, 汉语中的谐音双关语几乎就不可能翻译, 如《红楼梦》第五回中的双关语“空对着, 山中高土晶莹雪”, “雪”字为谐音双关, 指“薛宝钗”的“薛”;比如说中国人都熟悉的《静夜思》, 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 也很难体现出其中的平仄。另外, 外国人之所以很难欣赏中国的相声, 原因也就在于不同文化的人很难欣赏相声艺术中的谐音、讽刺、绕口令等要素。

  表1 静夜思的平仄规律
表1 静夜思的平仄规律

  二、词汇

  词汇作为语言的材料, 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尤其应当选择恰当的词汇来进行语言表达, 所以理解词汇差异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关键。

  关于词汇的问题, 本文主要将不同语言中的词汇关系总结为五种情况:

  (一) 重合词汇

  重合词汇, 就是指不同文化中那些无论是字面意思还是引申意思都完全相同的词汇。由于人类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所以不同文化中也有很多完全重合的地方, 比如说“脑袋”、“耳朵”等, 这些词汇通常都是比较具体的词汇, 在任何文化当中都会存在, 所以它们对跨文化交流几乎不会产生任何障碍。

  (二) 平行词汇

  所谓平行词汇, 是指在两种语言中含义相同但字面不同的词汇。中西方文化中存在很多平行词汇, 比如说在中文当中, 要表达“淫秽、色情”等内容时所使用的词汇是“黄色”, 比如说“黄色电影”、“黄色图片”等, 但在西方, 却是用“blue”来表示;汉语和英语还分别会用“猴子”和“影子”这两个词来形容瘦弱。由于在双方文化中都会有类似的概念, 所以“平行词汇”通常也不会对跨文化交流造成太大的障碍, 加以解释即可。

  表2 词汇意义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对照
表2 词汇意义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对照

  (三) 全空缺词汇

  所谓全空缺词汇, 是指一种语言的某些词汇, 在另外一种语言当中完全没有任何对应 (包括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 的词汇。这种词汇往往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 它们所反映的, 也往往都是其所在文化当中比较深层次的理念。比如说美国文化中的“brunch”就是一顿在“周日特有的, 上午10点左右提供的餐”, 由于美国人喜欢在周日的时候睡个懒觉, 所以很多大学的食堂都会在10点左右才提供一顿包括早餐和午餐的食物, 这个概念就是中国文化中所没有的。而反过来说, 中国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概念, 又都是西方文化中所没有的, 音译的方法很难通过翻译来完全传达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分量和内涵。由于全空缺词汇的特殊性, 所以它往往也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最难以跨越的障碍。要想解决全空缺词汇所带来的问题, 只能通过不断地交流、解释, 首先了解对方文化, 然后再逐渐深入, 理解文化中的一些概念, 从而达到跨越文化障碍的目的。

  (四) 半空缺词汇

  所谓半空缺词汇, 是指两种语言字面意思相同, 但该词汇在一种语言中有引申义, 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却没有引申义的词汇。由于语言的使用要受到其所在文化背景的影响, 所以它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会形成很多引申义, 比如说中英文当中都有“钟”的说法, 但在中文当中, “钟”却经常是忌讳词, 因为它与中国文化中的“送终”同音, 所以为很多人忌讳。而由于美国文化深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 所以对“十三”这个字眼就非常忌讳 (因为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就是被第十三个门徒背叛的) , 很多大楼都没有第13层。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 半空缺词汇也会引起很多误解和迷惑, 发出信息方经常会为对方没能准确理解自己的含义而迷惑, 而接收信息方也会对对方的说法而感觉莫名其妙。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就需要交流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加入一些辅助的解释, 用辅助性信息来消除半空缺词汇可能导致的误解, 从而达到使交流变得更顺畅的目的。

  (五) 冲突词汇

  所谓冲突词汇, 是指字面意义相同但引申意义却截然相反的词汇。冲突词汇所代表的往往都是一个文化当中最为深刻的文化特色, 所以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中国文化中, “龙”是“吉祥”的意思, 所以中国人常说“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等, 都是褒义说法, 而在西方文化中, “龙”是一种邪恶的象征, 跟东方文化中的含义是完全相反的。中西文化中还存在很多含义截然相反的词汇, “白象”在中国有吉祥的意思, 而在美国英语是累赘的意思, “月光”在中国表示纯洁的褒义, 在英文中常有虚幻、虚伪等贬义。

  由于冲突词汇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巨大障碍, 它会消解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甚至会使这种交流破裂, 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 使用冲突词汇时一定要注意, 最好能将双方文化中的冲突词汇列表整理, 以便时刻提醒自己。

  三、语用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使用在上下文当中所产生的意义, 以及语言的使用可能会产生的效果和影响等。即便是同样的话, 也可能会因为使用的上下文不当而产生歧义, 甚至是冲突。举个简单的例子, 2003年, 谭自强先生在旧金山做访问, 期间到一位朋友家里做客, 一进大门, 主人就问他的一位同行是否需要喝点什么, 他的这位同行者客气地回答说不。结果在整个一下午的谈话当中, 主人再也没有提供任何饮料, 结果这位同行口干舌燥, 却也不好意思提出要喝水。

  这就是语用对跨文化交流造成障碍的一个典型体现。在美国文化中, 人们没有“客气”的概念, 如果你需要水, 不妨直接说, 否则对方就会理解为你真的不需要喝点什么, 所以自然也就不会再次询问了。

  语用上的差异要比词汇上的差异更加影响跨文化交流。所以要想克服语用上的差异, 最好的途径还是要多了解对方的文化, 通过不断地交流来总结差异, 从而缩小交流误差, 使交流变得更顺畅。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不同地区、民族对语言符号的选择具有差异性, 了解语音、词汇、语用等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尤为重要。同时要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 总结在交流过程中的语义和文化差异, 对实现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具有现实意义和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程雨民.语言系统及其运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6.
  [4]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M].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2.
  [5]刘冰, 钟守满.民族文化语言多维视角研究[J].外语教学.2014 (4) .
  [6]范克春.神秘的文化符号“九”[J].汉语学习, 1996 (4) .

原文出处:冯培华.中西语言交际差异的跨文化解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02):160-16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