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养成教育论文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母亲的重要性分析

来源: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作者:张玲霞
发布于:2019-05-05 共2296字

  摘要:基于母亲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调查分析母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探究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之间的关系,分析母亲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职责。

  关键词:母亲;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古人讲:“三岁看到老。”幼儿时期是人的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是指幼儿在学习做人、尝试做事、开始学习等方面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学习做人,是指幼儿逐渐学会尊敬长辈,孝敬亲人,懂文明礼仪,能诚实做人,学会感恩等;幼儿尝试做事,是指幼儿能够遵守基本的规则,学会自理,学会与人合作,做一些简单的日常事务;幼儿开始学习,是指幼儿开始具备学习的意识,能够主动探究基本的知识和学科常识。

  培养幼儿具有上述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父母无疑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启蒙者和教育者,而母亲的角色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究母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在养成教育中的职责。

  二、现状调查

  (一)问卷的制作

  研究者自制《母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从母亲在幼儿的生活、社交、学习、卫生、劳动、健体、审美和公共场所的文明等各种习惯养成教育中的角色意识和尽职尽责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

  (二)调查对象的选定及数据分析

  为了了解母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研究者以庆阳市贫困地区为例,选择了来自农村家庭、干部职工家庭、经商家庭和务工家庭等不同家庭的230名母亲为调查对象。研究者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22份,剔除废卷,保留有效卷220份。问卷回收率为96.5%,有效率为99%.

母亲与幼儿

  三、结果分析

  (一)母亲在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角色意识

  调查发现,超过90%的母亲认识到母亲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的重要性,但在生活、社交、学习、卫生、劳动、健体、审美等各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其中,94.6%的母亲表示重视孩子在生活中基本的行为习惯,要求孩子讲卫生、讲文明和讲礼貌;63.4%的母亲表示重视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同时有超过30%的母亲则认为给幼儿讲社交还早;60.7%的母亲认为应该给幼儿进行适当的劳动教育和体育健康教育;关于审美教育,79.5%的干部职工家庭母亲表示重视过这方面的教育,57.3%的农村家庭和务工家庭的母亲则表示没有重视过,或不知道如何去做。从以上调查可见,受家庭环境和生活圈子、生活方式的影响,母亲在幼儿的生活、社交、学习、卫生、劳动、健体、审美和公共场所的文明等各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存在着角色差异。

  (二)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关系

  1.专制型。

  调查中有21%的母亲承认其对幼儿经常态度生硬;12%的母亲承认时常言语粗鲁和方法简单;18.4%的母亲承认对幼儿采用过严厉的强迫命令式教育,甚至为了让孩子接受自己的要求,经常打骂和体罚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的性格多为顺从和懦弱型,这样的孩子缺乏自信,自卑心理较重,部分孩子则会出现反抗情绪,甚至将发展成冷酷和残暴的性格。

  2.溺爱型。

  调查中有36.3%的母亲承认对子女宠爱有加,极尽关心和爱护之能事;12%的母亲承认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这样的教养方式下,幼儿的依赖性其实会更强,性格会更懦弱和自私,会经常表现出蛮不讲理、情绪波动大的特点,从而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3.放任型。

  调查中有26.3%的母亲因为自己的工作原因,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她们中很多是外出务工的农村母亲,将孩子交给了老人抚养,常常对幼儿不闻不问或根本无法过问。在这种放任自流的情况下,因从小就缺少父母的教育和指导,而隔代教育又往往存在很多弊端,此类幼儿的性格与上面的溺爱型常有交叉,容易出现性格孤僻、缺乏理想和进取心。

  4.民主型。

  调查中有59%的母亲认为能尊重孩子,能与孩子平等交流,能给予孩子发展的空间,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55.7%的母亲认为自己在生活中能鼓励孩子进行独立的探索,对幼儿爱而不严,严格要求但不苛刻。心理学研究表明,如上的民主型的教养方式能带来安全感,使孩子有归属感,这样的孩子能够懂得爱、爱他人和尊重别人。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幼儿,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四、母亲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职责探究

  (一)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的生活意识

  鉴于很多母亲对幼儿溺爱娇惯,遇事大包大揽而造成幼儿渐生依赖心理的问题,笔者认为,母亲应对幼儿力所能及或者稍做努力即可完成的事,大可放手让幼儿去做,从而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理。

  (二)培养幼儿知文明、守礼仪的习惯

  家庭文明礼仪对幼儿个人习惯的影响至为深远,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对幼儿“遗传”.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可通过自身的身教言传,培养幼儿知文明、守礼仪的习惯。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使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三)培养幼儿勤劳动、勤运动的习惯

  新时期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幼儿养成勤劳动、勤运动的良好习惯,形成积极参与劳动和运动的意识,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四)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一个乐于助人的幼儿,既能获得纯真的友情,更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甚至还告诫孩子慎于助人。这其实培养了孩子自私自利的心理,有碍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五)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创新意识

  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因此,母亲也要注意发展和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对于孩子的探索行为要给予积极鼓励和支持,让孩子能够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五、总结

  “玉不琢,不成器。”当然,养成教育更非一朝一夕的事。母亲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要善于利用一切教育良机,持之以恒,科学施教。孩子将来回报你的,将是一份欣喜。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一中学
原文出处:张玲霞.母亲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职责[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8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