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养成教育论文

育英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背景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8 共4423字

  第二章 育英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背景

  第一节 育英学校概况与养成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育英学校概况。

  育英学校创建于 1951 年 10 月,原为湖南省军区干部子弟学校,治学严谨、校风优良。地处长沙市解放东路 322 号,是一个有着六十多年文化积淀的老校,也是三湘大地上一所名校。在育英办学之初,学校就推行德育为先,让"以德育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养成教育方面有很多的实践探索,形成育英的办学特色。每一位育英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学校的养成教育办学理念。

  二、育英学校养成教育的历史发展。

  九十年代初,紧随时代潮流,学校在省内先行英语教学实验、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并在科普教育、篮球、田径、德育教育等方面形成学校特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学校以"为每位教师的教育人生导航,为每位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目标,继承发展"严谨、朴实、和谐、创新"的育英精神内涵,以寄宿与走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坚持德育教育为中心,依托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育英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2003 年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2010 年成功创建"湖南省五星级红领巾示范校"、2012 年被授予"全国小记者示范基地"等,这些沉淀和积累都为养成教育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育英,不仅进行了大量的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还依托各级各类立项课题深入开展,基于此,先后承担了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养成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校公共生活中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育的研究》,通过课题研发对养成教育的研究进行进一步思考。

  在育英的历史发展中,每一任校长都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注重遵循教育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体现"以德育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先进办学理念。正是这种鲜明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引导着育英学校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教育的精彩。

  第二节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

  (一)文明礼仪方面。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不文明语言、行为是从家里、社会上看着学来的,还有的是从同学那里学来、甚至电视里面学来的。育英学校学生整体来说在文明礼仪方面做得不错,比如在待人接物时大方得体,在上课回答问题时落落大等。经过观察统计,不文明的情况基本体现在语言不文明、行为不文明、人际交流不文明等几个方面。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 在公共场合,由于他人的行为、举止或是衣着相貌而取笑别人,说些不雅的绰号,或在背地里说有损于他人的话;(2)在课间游戏,如有人耍赖或不按照规则,学生比较容易互相用语言攻击;(3) 由于与别人的矛盾而产生愤怒情绪,说话可能会口不择言等。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讲,很多孩子说不文明语言出于一种反抗的情绪,对某件事情不满,甚至难过的时候。

  就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就表现为用一些不文明的语言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作为一种发泄的方式,有时并无恶意,但造成的影响很不好。

  (二)安全意识方面。

  作为省市知名小学,育英学校师资力量与整体氛围是大部分家长所向往的。

  就安全教育而言,学校把安全工作做为学校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每年都会认真开展对师生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订实施方案,定期召开安全会议,进行详细的安排部署。校长认真履行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过问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学校大队部和安全综治专干认真组织实施,使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芙蓉区、长沙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即便如此,学校还是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如地处繁华城区,校园面积小,受场地限制;教学设备濒临老化;学生人数多、班额大;喜欢课间追跑等,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刚入校时,安全意识相对较弱。经大队部、医务室统计,2012 年-2015 年校园安全事故高达 40 多起,其中严重事故 13 起,由班级上报的学生刮擦、碰撞更是达到了平均每班每月 7-8 次,促进师生安全意识,势在必行。

  (三)学习习惯方面。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众所周知,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好的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堂积极发言的习惯,还有阅读的习惯、书写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等等。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镜头:有些学生不善于听取老师和同伴的发言,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随便打断别人的话语或者一边大喊"老师,我"一边高举双手;有些学生虽然表现出很认真听的样子,可一旦问他们对刚才老师或同学的发言有什么看法时,他们会惊慌失措,不知从何谈起;有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离开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不够专心,如写作业时边看电视边做、边吃东西边做,或者需要家长陪做等……所以笔者认为,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学习习惯的养成要靠老师和家长经常地督促、反复的训练,一旦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家长就可以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省不少心,也为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卫生习惯方面。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卫生习惯好,不仅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校园环境,还体现了小学生的气质素养,影响着将来的社会整体素质。

  在卫生习惯方面,育英学校主要关注了学生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两个部分。

  根据卫生室检查情况反馈,在个人卫生方面,学生基本能做到衣着干净整齐,早晚洗脸、刷牙,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定期理发,注意饮食卫生等。但在公共卫生方面则相对较弱,如教室后面的垃圾不倒导致气味熏人、操场下水道因学生扔果皮纸屑造成堵塞、有的孩子还往学校的小池塘扔垃圾、甚至部分男孩子小便不入厕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从小学开始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育英学校的养成教育,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科技日益发展,网络、电子游戏等媒介成为双刃剑,侵蚀着孩子们的思想,加上部分广告、电视娱乐节目的不良影响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是诸方面的。统计得知,育英学校在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富裕,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娇宠孩子,让孩子习惯了不劳而获的享受,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导致了孩子自我意识较强,不善交往,对其他人缺乏尊重和理解,这也是导致不文明的因素。低年级学生刚入校时,安全意识相对较弱。还有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爷爷奶奶家或托管机构,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的父母工作繁忙,不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加之部分家长教育方式的偏颇,他们认为为了孩子的学习不应该让他们做任何家务,造成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怕苦怕累的不良习惯。这些都是小学生养成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负面效应。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个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是觉得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因素。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说的就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的重大影响。

  例如:有些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不做作业,只爱看电视、打电脑游戏,房间乱七八糟不收拾……可他们自己白天上班、晚上麻将,孩子需要他指导的时候就没有任何时间、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表面顺从,但其实内心有抵触和不满。还有一些有悖于学校教育原则的家庭教育,比如,学校里教育孩子要讲奉献精神、要求与他人分享,回家后父母却又向孩子灌输做人不能吃亏的道理;学校进行勤劳节俭教育,某些娇宠型家长却不让孩子在家动手做任何的家务和其他劳动……这样的一些做法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教育也与学校的养成教育难以合拍,容易造成 5+2=0 现象的发生。所以,家庭教育、文化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充分考虑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如观看影视作品、书刊杂志等,都要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养成教育。家长应该时刻关心孩子的习惯和成长,时刻注意自已的教育方式,与学校形成一致性。

  (二)学校教育存在偏失。

  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也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1.学校养成教育没有落到实处,雷声大雨点小。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概念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深,课堂教学更多的肯定是追求成绩、知识点的传授,而没有有效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责任。如果学校教育以分数为中心,就会导致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发生。比如学习成绩很好,但缺乏劳动的习惯,甚至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又如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条件较好,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置于脑后。这些都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

  2.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差,需要借助外界的约束,才能使其朝着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采取及时奖优惩劣,用具体化、细致化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3.养成教育的氛围。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训、一个班级的班风班纪,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学校中每一个成员的养成教育影响极大。学校是教育、培养、造就人的场所,学校的环境、氛围对老师、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如育英学校学生多、校园面积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安全教育方面就需加大力度,达到效果。

  (三)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社会环境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各种社会风气、社会关系、文化设施、家庭条件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它对养成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经济快速发展,难免出现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如轰动一时的药家鑫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等,在一定意义上讲,正是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助长了如此"富二代"、"官二代"的嚣张气焰,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适宜生长的土壤。

  2.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新奇事物接受性强,受多元文化的影响,给学校养成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德育,关注小学生养成教育,如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等的宣传要有利学生的健康成长,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和全面发展。类似《变形计》、《爸爸去哪儿》等节目的播出,宣扬了社会责任感和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四)小学生个人主观原因。

  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一个一个阶段地上升、进步,应该是有层次的、分阶梯的,养成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研究员认为:"不同习惯之间不能机械地用年龄划分开,只能说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要求,在水平、要求、层次上要有差异。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他的动机、兴趣、态度等,动机强则养成习惯容易,反之亦然".因此,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自控力不强;个体差异性大、模仿力强;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容易承重等,都属于小学生个人主观的原因。

  总之,造成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的因素有很多,原因也很多,虽然笔者试图分析出一个系统的原因,但具体弄清楚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究过程。只要我们正视这些,就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