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养成教育论文

研究青少年养成教育现状及类型特征

来源:青年探索 作者:高联合
发布于:2018-11-02 共5810字

  摘要:青少年养成教育, 可以分为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与青年的养成教育两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发展阶段。文化视角下, 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重在“他律”, 青年的养成教育重在“自律”。探讨两个阶段关系, 以期实现“他律”与“自律”相互作用, 双向运动, 养成青少年良好道德习惯, 进而构建青少年完美人格。

  关键词:青少年养成教育; 他律; 自律;
 

养成教育

 

  一、青少年养成教育研究现状

  “养成教育”这一概念由来已久, 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多元价值社会的形成, “青少年养成教育”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并且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 随着不同的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 “养成教育”不论是从理论建构还是实际应用方面, 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毋庸置疑, 这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推动意义。

  然而, 综合分析已有的“养成教育”研究成果, 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 人们习惯性地将青年与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联系在一起讨论, 称之为“青少年养成教育”。例如, 南京师范大学花菊香在《“养成教育场域”中偶像崇拜作用机制探析》一文中指出:“养成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 目的是促使青少年学生增长知识, 加强思想修养, 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1]林英典在《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一文中直接界定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所谓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从广义上说, 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 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2]谭松贤在《养成教育初探》一文中指出“养成教育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对象, 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3]林格在《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一书中也谈到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4]如此等等, 不胜枚举。为此, 笔者认为, 如果只是笼统地将青年与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放在一起讨论, 掩盖了青年养成教育与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之间的区别, 不利于青少年养成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 建议分而论之, 即将“青少年养成教育”分为“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与“青年的养成教育”两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阶段。

  第二, 现有的“养成教育”研究成果都含有并强调了“个体行为习惯的训练”, 但对行为习惯背后的文化因素分析较少。例如, 徐浙宁认为,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青少年在早期形成好习惯的训练与后期实现理性提升的过程”。[5]来永宝在《养成教育透析》一文中指出, “养成教育是指导和训练个体并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6]《中国教育报》指出所谓“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 综合多种教育方法, 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 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7]以上这些强调“个体行为习惯的训练”, 进而培养青少年的良好习惯, 固然是十分正确的, 但是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个体行为习惯, 任何个体行为 (习惯) 总要受到一定的思想、文化的支配。深入分析影响“个体行为习惯”养成背后的文化因子, 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与“青年的养成教育”, 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二、养成教育的类型与特征

  养成教育, 重在“养成”。而不同的养成教育对象, 其“养”的内涵要求有所不同。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与“青年的养成教育”, 两个阶段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 侧重于早期形成好习惯的训练, 以他律为主, 自律为辅;青年的养成教育, 侧重于后期实现理性提升, 以自律为主, 他律为辅。这两个阶段是相辅相承的两个阶段, 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 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一) 少年儿童的“他律”养成教育

  少年儿童以感性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对少年儿童实施养成教育, 必须侧重于早期形成好习惯的行为训练, 更多表现为教育者对少年儿童的行为“培养”, 即施教者按照一定的行为养成目的进行相应的教育和训练, 其中更多的是对受教育者各种行为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 促使其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少年儿童人生小幼, 精神专利, 知欲未开, 所以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只能是“应该怎么做”, 以行为训练为切入点, 通过反复的行为训练以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世上本没有纯粹的行为, 任何行为的背后总会有一种思想、一种文化在支撑着这种行为。所谓好习惯, 其本身内含着教育者的一种价值期待, 是一种教育者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少年儿童通过行为训练, 养成好习惯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 行为训练时常受到外界影响, 加上少年儿童意志薄弱, 时时会出现“旧病复发”、“失范的情况”。再者, 青少年养成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静止的过程, 而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过程。这就需要不断的强化检查督促, 加强他律, 引导少年儿童自觉锻炼, 方可化铁成钢, 逐步增强自我控制的力量, 形成好的习惯, 从而使其一种品德最终成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

  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重在“他律”, 如何加强他律是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第一, 加强他律, 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生命性、关注其生态性。即教育者所进行早期行为训练, 必须以少年儿童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遵循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 重视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强化和自我调节, 使学生真正成为养成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同时, 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 制定不同年龄阶段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手段, 切忌“一本经书读到老”。只有这样, 教育者所倡导的良好的行为方式 (隐含着教育者的一种价值期待) 才能外化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上, 并有可能得到有效的内化。第二, 加强他律, 要注重采用他律的方法。由于少年儿童的个性品格还在形成之中, 自我控制的能力还不是很强, 学校在进行学生的养成教育时, 采用“纪律”和“他律”的教育方法是必要的;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 过分强调说教和灌输, 必然会扼制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 这样的德育把学生引向“惟上”、“惟书”的歧途, 或是陷入“知行脱节”的境地。因此, 学校德育要获得实效, 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深入学生心灵, 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 为促进学生对道德规范的主动内化创造条件。少年儿童与教育者相比, 处于弱势地位。教育是引导, 是鼓励, 是培养人对生活的希望。只有尊重青少年的基本权利, 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真正平等, 教育者彻底抛弃那种“居高临下”的心态, 才能正确实施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

  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道德成长, 一般而言, 遵循着无律、他律、自律的发展过程。少年儿童正处于由无律期向他律期的道德成长时期, 必要的道德规范、规则的传递和教化, 对他们是必需的。但是, 这不应该成为忽视他们生命存在和个体差异的理由。人是具有能动性的, 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所选择的。在这一特殊时期, 自我意识发展迅速, 思维活跃, 热情很高, 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精神, “成人感”很强, 希望参与成人的活动并得到成人的理解和尊重。根据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命特征、年龄特点、认知规律, 重视个体道德的自我生成, 注重对少年儿童好习惯训练的文化价值导向是十分重要的。

  (二) 青年的“自律”养成教育

  在学术界, 不同的学科对青年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心理学界根据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 一般把青年界定为13~25岁之间, 并将这一阶段称为青年期。人口学是以人在青春期生理发育的正态曲线分布为基础, 把15~25岁确定为青年, 并据此进行人口统计。法学是以完全承担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标准, 把18岁作为划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界限等等。养成教育作为一门教育科学, 与心理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所以, 本文养成教育中的“青年”倾向于这一年龄段的划分标准, 即青年为13~25岁之间。但是, 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静止的, 而是相对的。因为, 少年儿童与青年这两个年龄阶段本身就是两个彼此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少年儿童的思维特点与青年相比较, 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前者比较注重表面的现象, 以形象感性思维为主, 而后者开始喜欢深入的去探究事情的究竟, 开始向抽象思维即概念思维发展。所以, 对于青年而言, 养成教育强调的“修养”, 是受教育者自身的“修养”, 与“培养”相比较, 具有更高的层次性, 属于养成教育后期实现理性提升的阶段。青年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对青年人实施养成教育要更加注重对德性内化的引导。在这个阶段, 侧重于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随着“悟性”的提升, 更多体现为个体道德理性的形成、青年自身“修养”的加强。

  青年的养成教育重在“自律”, 以德性内化为主要特征。与他律相比较, 是一种质的上升, 是青年养成教育的高级实现形式。它反映了人在某一方面的心理品质, 体现着一种不断提高自己素质修养的自我约束力。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属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其中“社会属性居于主导和决定地位”。[8]人的“自然属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而人的“社会属性”则是由文化、文明作为载体而传承的, 往往通过各种教育活动, 在教育者———家长、长者、智者、同伴乃至社会风气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中养成。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构成了人的属性的两翼。一个人从出生到“养成人”的过程本应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协调发展的过程, 其起点应是自然属性的正常发育发展与社会属性的逐步提升。社会属性的形成, 外在体现为规则意识的养成, 能够实现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 即自律。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承认人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人的社会属性。只有在实现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基础上, 才能升华到人的精神属性, 成为一个灵魂高尚的人、有人文素养的人,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如果说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是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更多体现为教育者的价值倾向) , 那么青年的养成教育则是个体道德理性的生成 (更多体现为青年自身的价值建构) 。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前者是后者的生活外化, 后者是前者的理性基础。养成教育不但要注重个体的行为习惯培养, 也要懂得在塑造外化行为的同时, 注重启迪学习者把个人的价值启蒙、道德理性与生活结合起来, 在生活中验证、丰富、实践个人的价值理念, 并逐步形成内化的道德认知与道德信念。青年“养成”的目的不仅是良好而稳定的行为方式, 更体现为内在的德性。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 前期少年儿童的行为习惯中所隐含的教育者的价值倾向为后期青年自身个体道德理性的形成、价值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如何, 关键还是他的自律能力。自律越来越多, 他律越来越少, 这就是“成长”, 并最终完全走向自律, 达到“成熟”。

  三、养成“他律”和“自律”构建青少年完美人格

  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道德理性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事入理的逐步认识和发展的过程。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开始于教育者早期对青少年的行为训练, 形成于青少年后期在自身思维发展上的体悟理性提升。在“养成”与青少年的关系中, “养成”就是“悟养而获得自觉与自为”。[9]但是, 在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中, 教育者早期对青少年的行为训练与青少年后期在自身思维发展上的理性提升是一个相互作用, 双向运动的构建过程。如果没有教育者早期对青少年行为训练的量的准备, 就不会有青少年在后期理性提升的质的飞跃。而质变和量变总是互相包含的, 在总的量变的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 又会开始新的量变。所以, 养成教育是一个开放、发展着的过程, 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事入理的他律与自律相互作用, 双向运动的构建过程, 并非一劳永逸。

  首先, 从养成教育的对象看, 青少年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发展性特点, 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与发展任务。因此青少年的养成教育要注重不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体现是人能动的建构过程。强调“以人为本”, 就要充分看到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并注重促进个体内在的自我发展。对少年儿童而言, 它隐性的体现为教育者顺应自然之性 (少年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特性) 而实施的道德文化行为的训练方面, 同时显性的体现为少年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是他律。对青年而言, 它隐性的体现为一种“自悟”后的理性提升, 显性的体现为行动上自觉与自为, 是自律。

  其次, 从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目的看, 青少年养成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青少年理性 (社会属性) 的形成, 是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内化。发展着的社会, 总是要赋予养成教育新的更深刻的时代内涵, 体现一种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新的要求。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 只能在社会的他律 (道德、法律等) 与自身自律相互作用, 双向运动的过程完成, 而人类的理性是在其特殊的养育过程中积累而成的, 是一个渐进的从他律中生长出自律的过程。

  再次, 从青少年养成教育的标准看, “什么样”青少年才算是“养成”, 青少年“养成的标准”是什么, 不同的学科对青少年“养成”教育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人文科学视野里的养成教育侧重于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养育, “人”之为“人”的回归;社会科学视野里的养成教育侧重于“社会人”、青少年做人道德的培养;自然科学视野里的养成教育侧重于青少年顺应客观存在、做事能力的锻炼;思维科学视野里的养成教育侧重于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磨砺。不论是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养育, 做人道德的培养, 还是做事能力的锻炼, 思维品质的磨砺, 都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而是他律与自律相互渗透、互相启发的过程。

  结束语

  青少年养成教育是青少年能动的建构过程, 前期他律的目的是引导青少年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后期实现理性提升的基础, 而后期理性的提升, 良好道德习惯、道德品质的内化以及德性的养成才是养成教育最终目的。社会的进步、学科的细化, 使得青少年养成教育不得不与时俱进。然而, 不论社会如何进步、学科怎样细化, 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就是要在他律与自律相互作用, 双向运动的过程中, 养成这样一种良好道德的习惯:即一种能够乘自然之性, 搭人性之脉, 顺社会之势的良好道德习惯。

  参考文献
  [1]花菊香“.养成教育场域”中偶像崇拜作用机制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 2005, [3].
  [2]林英典.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J].教育探索, 2003, [1].
  [3]谭松贤.养成教育初探[J].教育探索, 2001, [6].
  [4]养成教育意义重大[N].新浪网佳书频道, 2007-02-01.http://book.sina.comcn/nzt/live/edu/juedinghaiziming/2.shtml.
  [5]徐浙宁.社会进步与养成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04, [6].
  [6]来永宝.养成教育透析[J].龙岩师专学报, 2002, [2].
  [7]中国教育报.1990-07-31.
  [8]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 [8]:202.
  [9]杨雄.养成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 2004, [6].

原文出处:高联合.论青少年养成教育中的“他律”和“自律”[J].青年探索,2009(01):40-42+4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