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浅谈如何创新高校党团与班级文化建设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作者:蒋毅,周向文
发布于:2021-02-03 共3248字
    摘要:通过分析党团与班级文化建设现状,以推进特色班级文化活动为载体,创新党团与班级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促进我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党团支部,班委会,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高校学生党支部、团支部以及班集体是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直接有效的组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思维产生多元化趋势。这三个基础组织必须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这一办法可以通过团组织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在学生团员向党员发展过程中,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与培育“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凝聚力”相结合,采取高校党团建设和班级建设、校企合作模式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探索三者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党团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 党团支部文化在班级中的存在感偏低。
   
    现阶段,在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中还普遍存在对青年团员带动作用不足,团员光荣感、使命感不强,先进性不明显,凝聚力不够,工作有效覆盖面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到各学院各班级团组织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党组织对团组织的指导帮助力度不够,团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在班级中的作用。目前高校团支书一般由班级同学竞选产生,但是在竞选成功后,年级团组织却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团支书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平时也没有组织开展实质性的团员活动,长期如此,团组织的存在感自然偏低。
   
    2. 党团员班干部主体意识薄弱,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
   
    班级中应该以团支部为主要领导核心,班委会是在团支部的指导下按照上级团委和党组织的要求负责班级管理的具体工作,团支部与班委会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促进班集体学风建设与班级文化建设。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班委会在班长的领导下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团支书在班级中则主要负责收缴团费、团员发展、推优入党等上传下达性质的工作,这从侧面反映出团支部职能履行有所欠缺,两者缺少有效的分工致使部分团员认为班长职务大于团支书职务,广大团员心目中只有班级的概念而忽视团支部的存在,这就导致党团员班干部责任感归属感降低、党员没有带头意识和表率意识、班级概念淡化、主体意识薄弱、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
   
    二、党团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点分析
   
    1. 思想创新。
   
    要尊重青年学生思想水平和人生目标的差异,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和培养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既要培养可靠接班人,又要培养合格建设者。切实掌握青年话语体系,善于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把思想引导与关心服务相结合,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善于利用网络、借助手机等平台保持与青年的密切联系和无障碍沟通,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 文化育人创新。
   
    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增强团员青年文化底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好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同学们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与此同时,分团委还要进一步体现整合优势,凝练活动品牌,探索改进活动组织机制,使校园文化活动在内容上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在时间进度上布局合理、相互协调,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浓郁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3. 实践创新。
   
    要大力弘扬科学民主精神,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兼收并蓄的基础上鼓励创新。既要将创新教育渗透在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文化体育等各项活动中,也要在工作思路、内容与方法上积极创新,鼓励广大同学拓宽研究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勇攀学术高峰,加强团队合作。着眼于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吸引文、理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联合组队参加各类竞赛。坚持主题化与类型化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动员方式,鼓励广大同学到与自己成长环境相差较大的地区访问考察。立足于研究生知识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就业需求旺的特点,积极开发资源,拓展更多的就业见习和挂职锻炼项目,将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增长才干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
   
    4. 宣传创新。
   
    除了采用行政组织推动的方式,还要善于利用自身组织性资源优势进行“社会化动员”,将组织化动员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注重借助社会和市场的办学力量,为学生打通与企业行业对接的端口,放大组织性资源的社会化链接和效应。以市场机制、社会力量、文化力量等非组织要素为主要动力的资源动员联系拓展第二课堂的外延,通过加强宣传,及时与学生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良性互动,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三、创新党团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
   
    1. 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党团与班级建设根基。
   
    党团与班级运行中需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从人、岗、制度三大问题入手,重点明确岗位设置和工作职责,加强干部选拔和能力建设,完善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人的选拔和能力建设贯穿于岗位设置和机制运行的过程中,岗位设置要从不同时间和不同年级阶段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精简结构、优化职能、均衡工作、人岗相适”等原则。根据学院岗位设置,制定团支委班委工作职责和换届选举等办法,重点强调班级团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除了强化贯彻、落实上级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主持团组织推优、党员发展对象推荐、先进团员评选,还要在加强组织和主持班团一体化建设方面工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第二课堂,以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推优入党、评奖评优、优秀班团干部为抓手,全面承担和主导各项党团工作,强化党、团、班集体的地位,夯实党团与班级建设根基。
   
    2. 创新党团与班级组织载体,丰富特称团支部活动形式。
   
    特称团支部是以“红色”为底色,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内核,以“爱国、奉献、友善”为核心价值观,以先进人物的精神引领作为支点的政治性基层组织。我校各学院特称团支部的特色活动都是以增强渗透性为着力点。比如机械工程学院设有“秦邦宪特称团支部”,其通过主题团日、班会、形势报告、演讲辩论、参观考察、诗歌比赛、征文演讲等方式开展了包括“助学·筑梦·铸人”“品评红色经典·感悟时代精神”“爱国敬业”“不忘初心·争创圆梦”“爱国·学风”等十多个主题鲜明的实践教育活动,着重强调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新时代要积极创新党团与班级组织载体,丰富特称团支部活动形式,努力将其打造成党团与班级建设中的“育人课堂”。
   
    3. 结合专业特色,提升党团与班级文化“自有活力”。
   
    党组织活动不应采取与学生学习生活脱节的传统理论说教的方式,缺少温度的说教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碰撞、思想上的共鸣以及心灵上的契合,不仅会导致学生缺乏获得感,班团活动的教育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根据学院特色、学生特长,通过“三主三创”实践平台,发挥三大组织在学生中的“自有活力”。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CAD、UG等技能培训,学科实验,SYB课程培训等,打造以机械类工程应用创新创业型未来精英为目标的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比如班级可以以“科技节”的方式开展团组织生活会,融合“船模大赛”“CAD竞赛”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系列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科学创新氛围。以活动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引起同学们对班团活动重视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这种兼具集体精神和支部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会是班团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广大同学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文化环境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结语
   
    新时代,高校党团班级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因此,在保证党团与班级组织原有和应有的作用和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党团与班级组织载体,结合专业特色,提升党团与班级文化“自有活力”,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模仿校企合作双赢模式探索三大组织的“三赢”模式,不断完善党团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包容精神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江旭梅.高校班团活动现状及对策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05):10-11.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蒋毅,周向文.高校党团与班级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06):119-120.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